道德從何而來?
茅于軾說:“至今還沒有任何一派學說能被公認為已經完全答復了道德觀來源的問題。”(《中國人的道德前景》)
趙敦華指出了兩種關于道德意識的學說:
一種起源于休謨的經驗主義哲學,主張道德教育彌補人在道德上的先天不足。即通過后天教育抑制非道德的本能沖動,培養道德意識。
一種是以盧梭、康德為首的道德理論,認為人的向善傾向根植在人的本性之中。如果沒有外在因素的干擾,這種潛在傾向會自然發展為道德意識。(見《當代英美哲學舉要》)
那么,道德到底是什么?
1、道德是人類生存的自覺。
道德是人為了自身生存需要而對人的本性的能動提升。
孟子說:“食色,性也。”
道德是對“食色”的提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道德自覺認同:“食色”為“吾”之“食色”,亦為“人”之“食色”。道德是對“人我之食色”的類認同。
食欲,是自我生存的需要;色欲,是自我生存向兩性的擴張;而社會欲,則是自我生存向類存在的提升。道德,是提升的結晶。
人是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人性是私欲與公義的統一。這種統一,是道德生發的土壤。
休謨說:“自私是和人性不可分離的。”(《人性論》) 他說對了一半。事實上,利他和人性同樣不可分離;利己和利他作為人性的對立同一,是先天的,是與生俱來的。
母愛之利他性毋庸置疑,但是嬰兒就沒有利他性嗎?
嬰兒給予母親欣喜與慰藉,是被動的利他;兒女對父母之情的回饋與反哺,是被動利他向主動利他的升華。
異性相互之間的利己同時就是利他,性欲的利己同時就是延續人類社會的利他。
利己與利他從來不是絕對的。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利己總支撐著利他,利他總蘊含著利己。
道德是后天的,是對“利己”的認同,也是對“利他”的認同。 “道德這事,必須……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魯迅:《墳·我之節烈觀》)
道德是對“自他兩利”的類認同。
“類認同”反轉來成為人類生存的倫理規范與理性指導。
2、道德是人對自身社會性的主觀認同。
孟子說“性善”,荀子說“性惡”。
其實,從人類為自身行為規定善惡之際,人性便是善與惡的對立同一體。
人是個體的;整體發展,在于個體創新的推動。
然而人更是社會的,即馬克思所謂“有意識的類存在物”;人類是群體進化的成果,個體生存,在于整體向心的穩定。
不管是個體變異帶動整體進化,還是整體進化推動個體變異,人只能在“類”中生存,在“類”中發展。個體價值只有在“類”中實現,被“類”喝彩。
“人”對“類”的主觀認同,便是善,“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梁啟超:《論公德》) 相反,人對自身個體性的偏執,則是惡。
因為“惡”,所以必須尊重每個人的利益;因為“善”,所以每個人都具有接受教育,擴展對自身社會性認同的“覺性”。
人類幾千年私有制,形成偏執個體性的畸重;但人的社會性,內在著道德的呼求。
道德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與灌輸,而是對人的社會性的喚醒與張揚。
道德建筑在利益的基礎上。
孔子說:“義者宜也。”但是,“義”不能屈從于“宜”,而是對“宜”的提升,是從個體利益向“類利益”的提升。
在封建統治下,帝王將相的個體實現以“類利益”的名義剝奪廣大民眾的個體利益,于是爆發文藝復興為人性的張揚;而資本社會拼湊為私欲的“神圣同盟”, 支撐個體利益對“類利益”的排斥,則演繹人類社會的分崩離析。
假公義而行私欲的偽善,與倡私欲而毀公義的墮落,形成對道德的兩面剝蝕。道德于是危殆,人類生存于是危殆。
為道德正名!
人的社會道德,是人對自身社會性的主觀認同;人的時代道德,是人對自身時代性的主觀認同;而人類道德,則是人對自身自然屬性的主觀認同。
天人一體!道德是人類追求自由的理性自覺。
斯賓諾莎說:“一個受理性指導的人按照共同決定生活,比只服從自己更自由”(《倫理學》)
雅斯培爾斯說:“一個人愈是真實地自由,他對上帝的確定性也就愈大。當我是真實地自由時,我才確知我不是通過自己而自由的。”(《智慧之路》)
自由是“自我”在集體中的自我約束和自我實現,道德是對自由的鼓勵。孔子說:“從心所欲,不逾矩。” 只有人對社會的主觀認同,才有人對社會的主觀實現。
3、道德是具體的。
人對自身階級屬性的主觀認同,是階級道德。
人對自身民族屬性的主觀認同,是民族道德。
人對自身宗教屬性的主觀認同,是宗教道德。
人對自身企業屬性的主觀認同,是企業道德。
三口之家,甚至夫妻二人,如果沒有自身對家庭(小社會)屬性、夫妻(小社會)屬性的主觀認同,家庭會破裂,夫妻會反目。這是家庭道德,夫妻道德。
同樣,“盜亦有道”,維護強盜群體利益的自覺,是強盜道德。
具體形態的道德分有了“人類道德”,是“人類道德”的存在形式。
原始社會沒有道德。個體與小集體休戚與共,同生共存。“道德”是小集體成員的自然行為,是約定俗成的習慣與傳統。有了階級社會才有了道德。有了私有制才有了為維護私有制整體而對個體行為的道德規范。
作為私有制的產物,道德不能不帶有強烈的私有制和私有觀念的色彩。
休謨說:人性的根本特征是自愛,對他人的愛,只是自愛的延伸;而人的自私“情感通過約束,比起通過放縱可以更好地得到滿足。”(《人性論》)
“吃小虧占大便宜”!以利己為基礎,通過利他,實現利己。這是道德被斥為“偽善”的根本原因。
然而這卻是幾千年人類文明全部道德的精髓!甚至無產階級。
馬克思直言不諱:“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無產階級自己。”那個中心點依然是無產階級自身的利益。
正是“因”私有制之“勢”,而以階級私“利”引“導”之, 無產階級才催生著推翻全部舊道德的道德。
具體道德升華為“人類道德”,道德也就不存在了。
4、道德是公有制的訴求和公有觀念的倫理表達。
道德具有二重性。
道德是私有制的產物。但私有制不是單一的,私有制從來內涵公有制的成分。私有制的二重性決定了道德的二重性。
道德為私有制服務;但是,道德更是對私有制的規范,是以公有觀念制約并指導私有制的進程。
“利己”是道德的基點,“利他”是道德的指向。換句話說,道德服務于每一個人的“利己”,是一定群體、階級、集團、社會乃至于人類所有成員“利己“的總和。這個“總和”就是公有制及公有觀念。
盧梭顛倒休謨:“當豁達的心懷使我把自己看成與我的同類是形同一體的時候,而且,當我可以說是把自己看作為他們的時候,我希望他不受痛苦,也正是為了使我自己不受痛苦;我愛他,也正是為了愛我。”(《愛彌兒》)
升華自我!
對“類”的自覺認同,扭轉個體凌駕整體的趨向;對私欲的超越,實現個體融于整體的自由。這是道德的原因,也是道德的本質。
蘇格拉底為什么痛感雅典法律的謬誤卻尊重法律,能夠逃生卻坦然赴死?
因為他是雅典民主制之子,有著認同這個制度的自覺。
他抨擊民主制,是因為這個制度已經被私有觀念腐蝕得千瘡百孔;他認同民主制,不肯損害民眾判決的權威,是因為這個制度的本質閃耀著公有觀念的光輝。
蘇格拉底所獻身的,是他那個時代的道德,更是人類的總體道德。他認同個體與群體的休戚相共,認同“私欲”向“公義”的提升;他以個體的生命之火點燃整體的靈魂航燈,張揚著私有觀念對公有觀念的訴求。
5、中庸是最高的道德。
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父親為了自身的尊嚴律己,子女為了自身的利益自愛;統治者為了自身的權利尊重人民,人民為了自身的生存維護統治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立足“自我”, 推及社會;即從個體性、私利性,推及社會性、利他性。互相體貼,利己利人,人我相融。
孔子以“中庸”給予私有制以道德抽象。他變通公有觀念以制約私有觀念,規范統治者也規范被統治者,試圖建立和諧社會。
然而,這幾乎是孔子的一廂情愿。
崇奉私有制和私有觀念的“社會”,不會有真的“和諧”。孔子哀嘆:這最高的道德,竟“民鮮久矣”!
在貧富懸殊的社會,“和諧”是相對的。只有勞動人民通過抗爭贏得剝削者的尊重,雙方勢均力敵,才有短暫的“社會和諧”。
不和諧是絕對的。“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統治階級支配的。”(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私有制社會是分裂為階級的,階級是對立的。對立的階級表現為一方對另一方的統治與壓迫。人類追求統一的指向掩蓋不了對立。
社會的分裂決定道德的分裂。抽象的道德讓位于具體的道德,“其至矣乎”的道德不能不異化,成為服務于剝削階級的道德。
然而,孔子的烏托邦,畢竟給予分裂的社會一抹朦朧的燦爛。這燦爛足以激發人民的美好希望和道德幻想,給予私有制社會以崇高的制約。
6、社會的統一決定道德的統一。
紀元伊始,耶穌奮力拉開階級斗爭的幕布,戳破了剝削階級虛假“統一”的夢幻;然后,又讓對立的階級統一于“愛”的抽象。
從此,“上帝之愛”的空靈,指導著階級斗爭,也規范著階級斗爭。
于是,與中國農民起義對孔子亡靈的禮祭相呼應,歐洲起義農民誦讀著向耶穌祈禱的經文。
于是,被壓迫階級向壓迫階級造反,農民階級對地主階級宣戰,勝利也罷,失敗也罷,最終總是拜倒在封建王朝一統君權的腳下。
人類社會是統一體。它規定了對立階級的統一,也規定了對立階級的道德統一。
為著統一體的代價,是被壓迫階級的忍辱含垢。
統一制約著對立,統一遮掩著對立。被壓迫階級對人權的道德“出讓”,粉飾著壓迫階級對人權的道德踐踏。
然而,道德是統一的!當特權階層以極端的私欲詮釋“道德”時,又怎能指望人民以崇高的公義來保衛“道德”?
可堪回首?
岳飛“精忠報國”,孤忠流芳千古,但秦檜賣國卻是人民的認同。
不是人民贊同投降,而是南宋小朝廷的腐敗令人民齒冷。人民拋棄了統治者。
南宋之國已非人民之國,而是少數特權者之國。人民早已家徒四壁,妻離子散。橫亙在人民面前的,是懸天地之間的大問號:誰之國?
私有制和私有觀念的惡性膨脹,必然草菅人民,于是國滅朝亡,正是人民意志的曲折表現。新的道德觀沒有出現,舊的道德觀背叛人民而失去統治力量。“公義”信仰的缺失導致道德的困惑,人民家破人亡作鳥獸散的深層次原因,是統一社會與統一道德作鳥獸散。
7、轉化是道德同一性的主要特征。
比爾·蓋茨捐出了巨額財富。
希臘奧林匹亞的道德神殿于是翻新。
趙敦華在《西方哲學史》中分析道:“希臘哲學的理性特征是:二元對立與一元中心的統一。”即“以對立的一方為中心,以另一方為邊緣。”
毛澤東精辟地把握了希臘哲學的理性特征,他通俗地解釋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謂矛盾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方面互相轉化著,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其變化。”(《矛盾論》)
比爾·蓋茨前期,投身為私欲的競爭,實現了對社會財富的大聚斂;雖然以科技成果推動了社會進步,但“利己”是中心,“利他”是邊緣。
比爾·蓋茨后期,悟到財富的社會屬性,實現了對個體財富的大放棄。雖然成就著個人名聲,但“利他”是中心,“利己”是邊緣。
比爾·蓋茨實現了轉化。
轉化是同一性的主要特征。
當人性主要表現為對私欲的貪求時,人的社會欲便處于邊緣狀態;反之,當人性主要表現為社會欲時,人的私欲便處于邊緣狀態。
比爾·蓋茨證明著:“中心” 與“邊緣”的同一性,“私欲”與“公義”的同一性,資本家與無產者的同一性,資本主義道德與社會主義道德的同一性。
置身私有制社會,便被私有制所規定,個人價值的流光溢彩乃至個人形象的出人頭地,便一般地通過財富來體現。“私欲”無可指摘。
然而,作為“類存在”的人,不能沒有對人類精神的“悟”。
俗話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是被動的“悟”。
沒有人類文明的積聚,沒有高度發展的生產力,沒有整個社會的科技探索與投入,一句話,沒有人類進步的百花齊放,哪有比爾·蓋茨的一花獨秀?而這一花滿園不有賴千花萬花零落成泥的滋養嗎?“公義”不須美譽。
他說:“回饋社會”。——這是主動的“悟”。
比爾·蓋茨是一個符號,標示著對萬千捐贈者慈善行為的抽象。
比爾·蓋茨是一個箭頭,明確著個體資本向社會財富轉化的宿命。
比爾·蓋茨是一個啟示,激勵著整個人類從道德的個體性向社會性的提升。
這是社會的自重,這是社會從對資本剝削的縱容和對私有制的屈從中的自強。
社會,呼喚道德!
8、社會的解體決定道德的解體。
資本主義在解體中。
資本世界的繁榮昌盛只是社會主義生命活力的表象。
社會主義已經全面侵蝕資本主義的軀體。
于是,社會主義也在解體中。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寫道: 無產階級“是一個表明一切等級解體的等級;……它本身表明了人的完全喪失,并因而只有通過人的完全恢復才能恢復自己。這個社會解體的結果,作為一個特殊等級來說,就是無產階級。”
無產階級是人類在階級社會中所造就的唯一的非階級群體,它在社會上已經不算是一個階級,它已經不被承認是一個階級,它已經成為現今社會一切階級、民族等等解體的表現。
資產階級的階級性被它自身所創造的生產社會化、資本社會化所否定;無產階級的階級性被它一無所有而沒有任何特定階級利益所否定。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在尖銳對立中同步消融著自身。社會在解體中。
社會的解體決定道德的解體。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是對立的同一體。資本主義道德與社會主義道德也是對立的同一體。資本主義道德在解體中,社會主義道德也在解體中。
資本主義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資本形態,它同時是對社會主義道德的反抗。
資本主義道德君臨天下。但資本主義已經沒有道德。
資本主義屈從私有制與私有觀念,否定人類精神的道德指向。而壟斷資本集團高度抽象資產階級的階級性,形成“個體性”對“社會性”的排斥;其對道德的壟斷,則形成大資本階級偽道德的一統天下。
隨著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俯首,資產階級世界觀橫行,“個人利益至上”、“發財致富”乃至于損人利己、坑蒙拐騙在大資本家們的示范下,成為社會風潮。
社會道德在偽道德的蹂躪下解體。
9、道德呼喚回歸。
道德在解體中回歸。
回歸的道德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道德了,而是在道德形態下對全部舊道德的否定。
這便是社會主義道德。
社會主義道德是資本主義道德的社會形態,它同時是對資本主義道德的顛覆。
在整個資本世界,資本主義道德居于主導地位。但資本世界在解體中,資本主義道德也在解體中。給予資本世界以生命活力的是社會主義,給予資本主義道德以生命活力的是社會主義道德。
社會主義道德以資本主義形態實現自己。
社會主義道德肯定私欲,但私欲被“邊緣化”,退居次要地位;而公義則“中心化”,居于主導地位。
社會主義道德鮮明地體現“道德”的本來意義——對人性的自覺提升與能動作為。因而它堅持以公有觀念教育人,變革社會,引導潮流。
資本主義形態壓抑社會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需要掙脫私有制和私有觀念的桎梏,為自己正名,實行對資本主義道德的轉化。
轉化的完成就是道德的終結。
莊子說:“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齊物論》)
草莖與屋柱,丑女與美女,寬厚、狡詐、奸邪、怪異、都是一回事。有了分別,便成了與他物相別的“自我”,自我一形成也就走向毀滅。
為了毀滅的強化。
只有私有制和私有觀念的毀滅,才有人類解放和天下大同。
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歷史使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