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政府出臺的房產新政,被媒體評價為“出招精準”——準就準在摸對了脈搏,下對了藥方。對于早已成為投機工具的房市,從一般性的供求關系入手,都難遏其瘋狂。惟有斷其杠桿,改變預期,才是遏制房價瘋漲之道。對第三套房停貸、對本地納稅1年以下者停貸,可謂是刀刀見血,均插向投機者的軟肋?! ?/p>
由此不由想到1990年代中期朱容基主持的宏觀調控,同樣是刀刀精準、刀刀見血,及時遏制了經濟泡沫,為中國經濟應對隨后的亞洲金融危機創造了有利條件,朱容基也由此贏得巨大聲望。這一次遏制房市會否是十幾年前的舊事重演,本屆政府能否重現對市場的巨大掌控力?
估計很難,政策之見效,不僅在于制訂時的針對性,更在于執行時的堅定性。堅定、鐵腕,是朱容基執政的獨特風格。1990年代宏觀調控的成功,伴隨著為數眾多的省、市兩級銀行行長落馬、甚至身陷囹籠,伴隨著無數暴富者一夜赤貧、甚至負債累累。這種雷霆萬鈞的決絕,絕不是本屆政府的作風。本屆政府的風格是:平衡多方利益,徐圖緩進?! ?/p>
投機者的市場就像拿破侖、希特勒的戰場,不是大進,就是大退。市場對預期改變的敏感、價格進退的幅度,必然會超出大多數人的預料。所以,如果這一回的房產新政真正執行到位,對房價的殺傷力絕不會只是某些人估計的20%,50%都是最保守的跌幅。顯然,這并不是管理當局希望見到的。房產商任志強有句話說得對:如果房市真正崩盤,溫總理比我們還著急——無論從哪個方面說,房地產對GDP的貢獻,都是獨一無二的。今天的中國,還沒有到可以無視GDP的時候?! ?/p>
毫無疑問,此次出臺的手段及其對房地產市場投機性質的認知,絕不可能是管理者突然臨機一動心血來潮的結果,而只可能是早有底蘊——雖然早知如此,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下不了重手,動不了真格,只能隔靴搔癢、旁敲側擊。奈何這個市場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參與逐利者越來越多,越來越不聽招呼,不給管理方面子。這邊廂遏制房價的誓言越響,那邊廂房價就上蹦得越起勁。實在沒辦法了,管理層才不得不祭出狠招——就是要讓這些人知道,不是我拿你們沒辦法,你們最好悠著點。至于對房市過度傷害的顧忌,只能通過政策執行時的“靈活性”來關照。其實,即使在政策制訂時,“靈活性”也已顯現。所以,“第三套房貸”是“可”而非“必”,且限于“高房價地區”——政府用心之良苦,于斯可見;政策執行時的硬度,也可想而知。
政策雖然出臺了,但與該政策執行有關的各方,似乎都并不愿意見到政策被嚴格執行。中央政府的顧忌是經濟的穩定性,地方政府的考量是土地財政,官員個人想的是政績和錢袋;銀行考慮的是,房市雖確有泡沫,泡沫也終須破滅,但短期而言,房地產業卻是貸款業績的主要創造領域;投資者包括“不差錢”(事實上是信用額度多得發愁不知該往哪兒放)的國企,都喜歡這個“高回報”的市場,趨之若鶩。惟有與政策執行無關、還沒有進入房市的老百姓,在那兒掂著腳兒使勁——政策執行的效果不難預見。樂觀估計是:雖然此次重招對房市的一次性打擊并不大,但警告意味明顯:告訴投機者,政府是“可”認真的,并不總是逗你玩;房價高漲不可持續,否則政府又將不得不再出新招。如果這種警示能夠改變“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對賭博性投機來說,市場不進則退,房價可能緩慢進入下行通道,并將形成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種結果,也是相關各方包括政府、民眾和投資者,均可接受的?! ?/p>
更重要的是,這次順應民意出猛招,也為若隱若現的住宅消費稅造勢——以加稅形式來參與分利,這才是政府最有興趣,最有積極性的?! ?/p>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