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南方周末”文章《當一個國家失去總統》(http://nf.nfdaily.cn/nfzm/content/2010-04/15/content_11082500_3.htm),對現今的波蘭有一番描述,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數據和觀點顯然是有問題的。無非兩種可能:真疏忽-----確實不了解情況理解錯誤;裝糊涂-----別有用心的裁剪數據。
真相如何,我們來看看。
文章說:【1990年,波蘭人均GDP為1547美元,到2007年,波蘭人均 GDP已經高達16600美元,完全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p>
===這里的兩組數據統統有問題。
實際上,1990年波蘭人均GDP已經超過1600美元,當然,南方周末原文的差距還不大,可以接受;
實際上,2007年波蘭人均GDP只有11000多美元,南方周末原文憑空多給了一半!這就令人無法接受了。
如果非要找個理由,只能認為,作者在這里用了“購買力平價比較”的方式。按照購買力平價的辦法計算,波蘭的2007年人均GDP確實有16000多,問題在于,這后面的單位不是“美元”,而是“國際元”!即,16000國際元。這是購買力平價比較中專門的單位,既然用這種比較方式,則必須用國際元這種單位,購買力平價里面沒有美元什么事兒。16000美元跟16000國際元純粹兩個概念。就像你比較兩個人的身高,180、170,后面必然跟的是“厘米”單位,不可能是“米”。
多說一句,按照“購買力平價”的辦法計算,中國現在的人均GDP超過5000,能在后面跟上“美元”單位,說“中國目前人均GDP5000多美元”么?估計南方周末是不敢登這種字眼的。
文章說:【失業率長期穩定在10%以下?!?/p>
====我不知道作者拿什么標準定義這個“長期”。
2009年波蘭全年的失業率的確低于10%。如果說,作者是把2009年細化成每一天、每一周,以此為單位,365天也好,52周也罷,都算作“長期”,那2009年,波蘭“長期”的失業率倒也是穩定在10%以下,無非就是全年都在10%以下嘛!問題在于,南方周末的這位作者是用這種超凡的標準衡量“長期”?
無論是過去的十年,還是二十年,波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失業”!僅僅四五年前,波蘭的失業率還是歐洲之冠,接近兩位數,不算2009年,波蘭之前的失業率是“長期”穩定在10%以上。
多說一句,就失業率這個問題,波蘭實在沒什么可以炫耀的。不說之前冠絕歐洲,就說2009年這個“長期10%以下”,同期相比,歐洲好些國家的失業率都比他低,比如荷蘭、奧地利、羅馬尼亞等。只不過人家沒死總統,上不了南方周末版面。
當然了,上面兩個問題也能夠解釋:一個是不了解經濟學常識,一個是不了解統計學常識,反正是業務不精情況不熟,疏忽嘛。但是接下來的,恐怕就的讓得人掂量,某些人是否在裝糊涂了。
文章贊美了波蘭的“產權改革”(其實就是"私有化",大家心照不宣),說:“正由于產權改革中廣泛的民眾參與和充分的討價還價,如今的波蘭盡管富人不少,靠弄權起家的寡頭卻沒聽說過。”
這觀點對不對?也對,也不對。國內的,類似俄羅斯那樣的寡頭,波蘭確實罕有;然而,就在文章稱頌的“產權改革”期間,波蘭的民族產業被以驚人的速度和幅度出賣給了外國。一句話,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僅2000年左右,產權改革不到十年,波蘭超過7成的銀行就被外資控制,過半的工業部門淪入外資之手。類似的事情不獨在波蘭,原東歐國家幾乎都出現了這種情況,說白了,東歐國家離發達的老歐洲還有十萬八千里,倒是無限接近拉美國家了。
千萬別不服氣,想拿波蘭這幾年GDP的增長當反例。一個GDP不斷增長的國家,一個被形容為改革典范的國家,國內要害經濟部門居然多半被外資控制,失業率居然多年兩位數之上,這本身就說明這個“增長”的荒誕。不要忘記,當我們今天拿“拉美化”當貶義詞的時候,許多拉美國家當年都曾有過一段美好的增長時光。誰說經濟殖民化不能帶來GDP數字的增長?說又敢保證這種增長是可持續、真正有利于國民的?
難道,某些人謳歌波蘭的產權改革,也是希望中國走上這樣的道路?
要在東歐吹捧出一個所謂的“改革典范”,本就不是難事。要是沒有“典范”,反而不正常了,友邦們席卷了餐桌,留點渣子給家奴,然而開足宣傳機器褒獎“改革典范”,連東歐國家自己的有識之士都看不下去了,奇怪的是,遠在萬里之外,居然有人甘心上當,連這簡單的真相都看不出來,一副古道熱腸的樣子向自己的同胞推薦跳火坑的姿勢,到底是真疏忽呢,還是裝糊涂?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