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教育并不能解決教育公平問題——與辛溪雨網友討論
看到辛溪雨網友兩個關于教育的帖子,讀完后感覺辛溪雨的看法與幾年前沒什么變化,還是認為教育要“去行政化”,要給私立教育開口子。貧道也認為教育投資主體應該多元化,但是對辛溪雨網友今天說“學校去行政化,發展民營學校,是解決教育不公的必要措施”不敢茍同。
貧道雖然早就離開了教育系統,但家里教書的一大堆,家里領導一直在教育系統。2000年后又一直搞教育方面項目,對教育并不生疏。于是想與大概一直從事教育的辛溪雨網友做一個討論?! ?/p>
貧道體會,中國教育公平問題主要存在于中小學,大學由于有高考,相對弱一些?! ?/p>
中小學教育不公最主要一點是城鄉教育條件的差別。農村中小學校不僅設施簡陋,與城市最差的學校也無法相比,最主要的是師資力量與城市是霄壤之別。即使是縣級中學與城市中學相比也差很遠。南方好些,北方尤其山區的學校簡直不能看?! ?/p>
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關鍵在四點:
首先,中國公共教育經費自90年代中期后不斷萎縮,占GDP比重從5%以上逐年下降到最低2.3%,至今還只是要求2012年達到4%這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數字。國家教育經費增長緩慢,投入不足,就造成教育資源主要靠市場規則來配置(下面分析)?! ?/p>
其次,改革開放后農村集體經濟的解體是農村教育投資大幅減弱的關鍵。本來,生產大隊是農村小學最主要的投資主體,公社是初中甚至高中的投資主體。集體經濟消失后,大量農村中小學數量減少,并導致八十年代初到新世紀初的二十年中,農村小學、初中、尤其高中生在校生數量一直低于1978年,一直到世紀初才恢復到改革前水平。這期間適齡學生數量增加,在校生數量減少,說明很多農村學生并沒有接受初等教育。
第三,公共教育資源分配體制有問題。中小學教育經費屬地方財政支出項目,國家不予投入。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東部經濟發達,財政收入高,教育投入就高。資料顯示河南小學單生經費僅為上海的五分之一。尤其是大多數農業縣,90年代取消村級行政提留后并沒有補償措施,村級小學受到嚴重影響。在免除農民農業稅后,一大塊縣級財政收入減少,教育經費就更加捉襟見肘。這同很多國家通過轉移支付平衡教育經費的做法有很大差別?! ?/p>
第四,由于國家減少教育投入,中小學教育資源實際是市場配置的。市場化并不是只有民辦學校才能做到的,市場化是指資源主要是市場配置的還是政府配置的??梢哉f,自九十年代后期允許擇校費,中學教育資源實際是市場配置的。家長想讓孩子上好學校,這就是需求。擇校費可以滿足這個需求,這就是供給。九十年代后期以來,中學建設總投資比解放以來累加還多,錢是哪里來的?擇校費是最主要來源。貧道原來所上的高中每年擇校費收入接近一個億。從貧道畢業時(1968)的每屆2個高中班,到貧道兒子畢業時(1998)的4個高中班,變成2008年的每屆42個高中班。市場體制是正反饋機制:擇校費越多,學校條件越好,師資力量越強,教學質量越高。而教學質量越高,擇校費就越多。于是,這些學校像黑洞一樣吸納教育資源——從金錢到教師。(貧道多次引用2006年一次調查的材料:河南開封縣全部560個中學英語教師中只有1個第一學歷是英語本科。幾年來一百多個較優秀的教師被鄭州實驗中學和一中挖走。)很多城市非名牌中小學的教師也是這樣被挖走的(包括優秀學生)?! ?/p>
國家減少公共教育的財政投入,消滅了一個主要投資主體,財政體制不利于縣及縣以下中小學的投入,使教育不得不走上市場化道路。而市場規則本來就是“損不足以奉有余”,于是中國出現了嚴重的教育不公現象。造成初等教育中很大部分學生的人均教育費用比另一部分相差幾倍甚至十幾倍。這種情況在所有新興市場國家中是最嚴重的?! ?/p>
這次說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是“取消重點班和重點學?!?,這完全是玩花樣嘛,忽悠人嘛。重點不重點不是教育主管部門封的,而是實際升學率和家長心里的判斷。這就像你不給茅臺酒評個中國名酒,茅臺照樣是“重點”。教育部門搞這套是專家,早在2004年初就搞什么制止中小學亂收費,目標是進校門的教輔材料等。當時貧道就說這是瞞天過海:數量最大的亂收費是擇校費,每年全國不下數百億。而制止其他人的教輔材料進中學,無非是自己直屬部門來賺這筆錢而已。這次還是這樣玩花招。不過看起來大多數人是糊涂蛋,包括很了解中小學的人。
解決這個問題的出路三條就夠了:一是取消任何擇校費;二是所有中小學所有教師三年(送完畢業班)一次在本地區各校間輪換;三是通過轉移支付對全國教育經費進行平衡,并大幅增加財政教育撥款。敢不敢提出這三條,才是教育發展綱要究竟是忽悠人的還是真心做事的。
辛溪雨網友認為民辦教育能解決這些問題。怎么可能呢?民辦教育第一是賺錢(貧道自己就辦過,姐姐現在還在辦),你見過私人資本在農村辦學的嗎?民辦學校增加了多樣化教育是真的,但民辦學校只能擴大學生享有教育資源差異化水平也是必然的。這是市場規則?! ?/p>
最后,提醒辛溪雨網友,檢查一下你這段話是不是符合實際情況:
“在物質分配上,一部分人得到的多,很可能侵犯他人利益,造成貧富差距;而在文化上,在精神世界上,一部分人得到的多,決不會是以另一部分人得到的少為代價。而恰恰是一部分人得到教育,會影響一大片人,文化得到迅速傳播,是社會發展必然之路?!薄 ?/p>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