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群眾的身心越健康,市場經濟的建設發展就越和諧,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集中優勢兵力著手建立一套中國特色的大眾身心健康指標體系以及相應的“醫改”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越來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只會不斷透支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體系的“身心健康”,國務院有關部門看到的、想到的應該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而不僅僅是各職能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及從業人員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否則,“醫改”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2、市場經濟的建設發展越是與國際接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舞臺就越廣闊,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借“醫改”之東風為振興傳統中醫藥學搭建綜合體制保障平臺。在市場經濟時代,有相當一部分疾病屬于心理病、富貴病,中醫強調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側重于養生保健、防微杜漸,必然有著相當廣闊的發展舞臺和應用空間。所以,國務院有關部門堅決果斷地用采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式協助中醫藥管理局“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傳承文明、開拓創新”才是當代中國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最佳途徑。
3、現代科學技術越是交叉發展,振興傳統中醫藥學的環境條件就越成熟,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醫科學研究院以及中醫藥大學聯手制定振興中醫藥學行動計劃。現代西醫藥學已經進入基因干預層面,如不能卓有成效地引入傳統中醫藥學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思想,人類很可能打開潘多拉的“魔盒”,徹底破壞賴以生息繁衍、生存發展的自然生態系統。因此,國務院有關部門有責任通過“醫改”促進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通過科學合理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引導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