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思維和三千萬之爭
宋公明
一直聽說有人發明了個理工科思維,得到不少網友的推崇。看了寒梅冬雪的帖子,才知道所謂理工科思維,簡單說來,就是“我不知道”。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這種思維方式,也就是不要先入為主,這是從來就有的思維方式,對于領導者和法律工作者更是必須具備的基本思維方式。例如張三跑來告狀,說李四把他鼻子咬了,而且確實血流滿面。這時老爺對張三的鼻子是不是被李四咬了的問題,就應當采取“我不知道”的態度,要把李四叫來查問。李四來了辯解說,是張三自己咬的。如果是一般人,根據“生活的常理”,多半要判斷李四是胡說八道。但是世界上的事情是復雜的,做為老爺,就不能這么簡單,仍然要以“我不知道”的態度繼續調查。李四說張三有一口假牙,拿下來咬了自己鼻子。如果經驗證,張三確實是假牙,而且和鼻子上的傷口相吻合,那么這時才真相大白?,F實中案情一波三折,出人意料的情況是很多的,任何先入為主的判斷,都有可能出錯。例如前兩年南京的彭宇案,法官從從“老人不是你推倒的,你為什么上前攙扶?”這種“生活的常理”來判決,引起過一場軒然大波。
不過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也確實一直存在。曾子的母親在家織布,有人跑來說,快跑吧,曾子殺人了!曾母聽了動也不動,因為她了解自己的兒子,是決不會殺人的。不一會,又有人跑來說,曾子殺人了!曾母仍沒有相信。但是當第三個人跑來說,曾子殺人啦!曾母終于丟下織機跑了。當年德國納粹有個戈培爾,他有句名言:謠言重復一千次就成了真理。然而在中國,似乎只要重復三次就夠了。過去很多縣官斷案,習慣于先入為的思維方式,往往偏向原告,對被告不分青紅皂白,先打二十大板再講,所以那時人打官事,都要搶個原告當當,結果往往是惡人先告狀。
毛澤東說過,一切結論都要在調查研究之后才能得出。在調查之前呢?只能是“我不知道”?,F代法律制度確立了“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基本原則。事實要有證據證明,證據要經過質證才能采信,要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才能做為定案的依據。這種不以先入為主的思維方式,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思維方式。
對于三年困難時期是否餓死三千萬人的問題,有人故意不斷挑起爭論。其實那時餓死多少人,與現在有何關系?爭論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證明了那時真的餓死過三千萬,就能讓中國強大起來了?就能讓中國人全都過上好日子了?誰要是相信餓死過三千萬,就能發財嗎?
困難時期并不久遠,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多的是,只要不是昧了良心,自然不會瞎說八道。但是對于沒有親身經歷的年青人來說,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當然,也不要先入為主,而是要客觀地進行分析。下面把主張餓死三千萬人的一方做為正方,把反對這一說的一方作為反方,從法律的角度對雙方的論據做一些比較和分析,以供參考?! ?/p>
關于正方的說法:
1, 正方最新的證據是袁隆平先生日前的一段談話,他說1959年大旱,顆粒無收,餓死了五千萬人。從法律的角度看,袁說的一年五千萬,是對正方三年三千萬的否定。如果承認袁的數字,那么就必須否定正方的三千萬之說。但是根據袁的說法,三年要餓死一億五千萬,顯然不合常理,故而也不能采信。其實正方的數字一直就沒有統一過,從二千萬到八千萬,各種說法都有,互相矛盾。因此從法律上說,這些互相矛盾的數字,一概不能采信?! ?/p>
2, 當年的災情報告,包括毛澤東曾讓秘書下去做過調查,他們調查的結果證明確實有餓死人的現象。這些材料可信度當然很高。但是第一,把這些報告中的數字全加起來,遠遠達不到三千萬;第二,這些報告中所反映的問題,有一些是刑事案件,例如河南的信陽事件,是壞人反攻倒算;有些地方餓死人,是由于嚴重瀆職(浮夸官僚強迫命令)所致。對于犯罪分子和嚴重瀆職分子,當時已經做出了嚴肅處理,有的甚至被槍斃。倒是某些人后來又被平反重用,很是令人奇怪。
3, 有人親眼看到過餓死人。例如袁隆平先生說,他親眼看到五個餓殍。但是這種孤證仍然不能采信。當年活下來的人有多少親眼看到過餓殍呢?按生活的常理推斷,如果確實有三千萬人餓死,那么親眼看到餓殍的人應當很多,就如現在親眼看到過下崗職工和街上乞丐的人一樣,比比皆是。然而親眼看到過餓殍的人,實在太少了,當然也就無法證明三千萬。
4,國家統計數據。這方面正方采用的數據五花八門,無法互相印證,只能全不采信。查國家人口信息中心公布的數據,1959年到1961年全國死亡人數如下:
年份 年初數 死亡率% 死亡數(萬人)
1959 65248 1.459 952
1960 65913 2.543 1676
1961 65612 1.424 934
合計 3562
也就是說這三年全國總死亡人總數只有3562萬人,如果其中非正死亡人數有3000萬之多,那么這三年正常死亡人數總共只有562萬之少,甚至比任何一年的死亡人數都少,根據常理判斷,顯然是不可能的。(注:已經有人指出,1960年死亡數有人為夸大的之疑)
其他說法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正方所能列舉的證據,都是站不住腳的。
關于反方的理由:
1, 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的客觀事實,例如河南林縣,是中國最窮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最怕旱災的地區之一,但是在最中國最困難的那三年,紅旗渠工地仍然在施工而沒有停工,這是有案可查,人證物證俱在的?! ?/p>
2, 1963年,全國開始社教運動,有大批高學生參加。有名的桃園經驗就產生在那個時候。當時社教工作隊員是要訪貧問苦,和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那么農村有沒有發生過大規模餓死人的現象,應當很容易發現。這些參加過社教運動的人,現在也就是六十歲上下,應當大部分還健在。他們在當時看到的情況,當時所記下的材料,應當是可靠的。即使是現在,他們之中改口的并不多,
3, 1964年,中國暴炸了第一顆原子彈,這是鐵的事實?! ?/p>
4, 1966年,紅衛兵步行大串聯,走哪里吃到哪里,而且不用掏錢。當時很多紅衛兵在農村老鄉家里吃住過,全國各地都有。那時困難時期剛過不久,如果有大規模餓死人的現象,不會不留任何痕跡,紅衛兵也不可能看不到聽不到。如果農民自己沒吃的,也不可能有東西給紅衛兵吃。這些紅衛兵現在也應當大多健在。他們當時的記錄和現在客觀的回憶,也應當是可信的。
5, 當時中央對餓死人事件相當重視,對造成死人事件的責任人處罰很重,而且嚴令不準餓死一個人。“怕什么,反正共產黨不準餓死一個人”是當時的流行語,至今很多人仍然記得?! ?/p>
正方的證據也不必一一列舉了。生活的常理告訴我們,如果有三千萬人已經餓死,那么必然會有三億人在吃草根樹皮。當年楊靖宇將軍犧牲之后,日本人解剖了將軍的胃,發現里面只有草根和樹皮。說明人吃草根樹皮,也是可以活一陣子的。但是如果有三億人吃草根樹皮,全國的樹早就死光了,恐怕連耗子都要絕種?! ?/p>
附1:
從所謂“真實的袁隆平”看真實的那個時代
這幾天,強國論壇上圍繞著袁隆平的事跡又打開了筆墨官司,他說你造謠,你說他造謠,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讓人一時也不知如何評判?! ?/p>
然而看了某人“還原真實的袁隆平”的帖子,卻有了意外的收獲。這個帖子本意是否定那個時代的,那個時代被一些人稱為火紅的年代而不能忘懷,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是一個可怕罪惡的年代而不斷地大潑污水。但是從這個否定那個時代的帖子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些無法掩蓋真實?,F將這個帖中的有關部分原文照錄如下:
“祖籍江西省德安縣的袁隆平,1930年農歷7月初9出生在北平一個舊職員的家庭。袁隆平的童年是在動蕩遷徙的生活中度過的。1953年他從重慶西南農學院畢業后,服從組織分配,來到了偏遠荒涼的湘西南一隅的黔陽安江農校當老師。
安江農校地處農村,校址坐落在黔陽縣安江鎮一所古廟里。四周群山環抱,山巒疊嶂,環境清幽。田園風光雖美,但偏僻、落后、閉塞。樂觀開朗的袁隆平很快就適應了環境的變化。到校后,組織上安排他教俄語,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務。他邊教邊學,為后來的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外語基礎。此后,袁隆平還教過植物學、作物栽培、遺傳育種等農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他教—門、鉆一門、愛一門,為后來的科研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960年7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塊試驗田里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稻,便萌生了要搞雜交水稻研究的大膽設想。雜交水稻研究屬于世界性難題。因為傳統理論認為,水稻為自花授粉植物,沒有雜交優勢。袁隆平立志要攻克這道世界難題。”
從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哪些事實呢?
1、 袁隆平的出身是“北平一個舊職員的家庭”,“1953年他從重慶西南農學院畢業后,服從組織分配,來到了偏遠荒涼的湘西南一隅的黔陽安江農校當老師”。那么說明袁隆平的家庭出身是不太好的,但是他的學業和工作分配并未受到家庭出身的影響;與現在那些上不起學和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的人相比,他簡直是太幸福了!
2、 “安江農校地處農村,校址坐落在黔陽縣安江鎮一所古廟里。四周群山環抱,山巒疊嶂,環境清幽。田園風光雖美,但偏僻、落后、閉塞”。但是在這樣“偏僻、落后、閉塞”的地方,竟然會有一所農校,竟然會派正規的大學生去當老師,竟然還要教俄語,可見當時對教育的重視和普及?! ?/p>
3、 “他邊教邊學,為后來的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外語基礎。此后,袁隆平還教過植物學、作物栽培、遺傳育種等農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他教—門、鉆一門、愛一門,為后來的科研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教學中能提高自己,為今后的科研打下堅實的基礎,說明當時的工作是愉快的,生活是沒有后顧之憂的,否則哪有心思打什么基礎?! ?/p>
4、 “1960年7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塊試驗田里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稻,便萌生了要搞雜交水稻研究的大膽設想”。請注意這里的時間是1960年7月,正是三年困難時期最困難的時候,而正是在這所謂“全國人民都在餓肚子的時候”,袁隆平所在地區竟然還在種試驗田,而他竟然還有心思到試驗田中去觀察,不僅觀察,竟然還有驚人的發現,這只能說明當時至少在袁隆平所在的地方,沒有什么大規模餓死人的現象,而且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是正常的,并未受到影響,即使是餓著肚子,仍然在意氣風發地大干社會主義。否則怎么可能有試驗田,怎么可能有心思有力氣在七月大夏天的跑到試驗田里搞觀察?如果餓得頭昏眼花,就是觀察,也不可能有所發現吧,就是有所發現,也不可能有心思去研究吧?
5、 再請注意袁隆平當時所處的地點,是所謂“偏僻、落后、閉塞”的地方,而在這樣的地方,也有試驗田,說明在當時,試驗田非常普遍,而搞試驗的人也一定非常多,因此袁隆平的發現就帶有必然性,在大規模群眾性的科學實驗中,袁隆平沒有發現,也會有其他人發現,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當時袁隆平不過是一介教書先生,為何敢于向世界級難題挑戰?為何能得到上面的支持?說明當時普通人搞科研這種現象很普遍,一點都不奇怪。事實上,在當時各種農作物,各種家禽家畜都有人在研究,而且培育出的新品種也層出不窮;在工業,國防等其他領域中也同樣如此,當時的科技水平已經迅速接近甚至超了世界先進水平。所以袁隆平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現象,在當時是很普遍的不足為奇的現象。同時期的科研成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p>
通過以上事實的分析,已經可以勾畫出那個時代的一個大致輪廓。當然,那個時代并不是完美無缺的,那時正處于建國之初,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困難重重;國際上面臨著封鎖,國內又有人故意破壞,一會兒極右,一會兒極左。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為首的共產黨領導下,創造出了無數人間奇跡,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而當時從極右和極左搞破壞的人及其信徒們,現在卻又搖身一變,成了一貫正確的英雄,一方面以全面否定那個時代,另一方面又要把袁隆平及那個時代的輝煌成果歸于自己的名下,是不是太過無恥了?
2007.5.14.發表于強國論壇
附2:
袁隆平,熊貓燒香和偉大的章子怡
1960年,袁隆平30歲,在一個“偏僻、落后、閉塞”的小縣城當農校教師。這一年正處于中國三年困難時期的最困難階段,毛澤東拒絕吃肉,和全國人民一起餓肚子。而就在這一年7月,在中國的一個極不起眼的小縣城,一個極為普通的農校青年教師,在試驗田里有了一個重大發現,由此向世界級難題發起了挑戰,并且取得了對于人類具有重要意義的偉大的成果?! ?/p>
1960年,已經過去四十七年了,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年代呢?根據否定那個年代的人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如學校,試驗田等,可以客觀地勾畫出那個時代的大至輪廓,就是那時中國人民工作和生活是很安定的,心情是很愉快的,而正因為如此,這個新生共和國的敵人是難難受的。以至于時至今日,還要對那個時代進行惡毒的中傷?! ?/p>
但是從否定那個時代的人所發表的文字中,仍然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真實情況,例如袁隆平在1960年7月還在試驗田里工作,而且還能有所發現,還能有雄心壯志向世界級難題發起挑戰,這不正說明那時他所處的地方工作和學習是很正的嗎?如果當地每天在大量餓死人,他能有這個閑心嗎?
這本是無可置疑的常識,可是有人就是傷心病狂,硬是要雞蛋里挑骨頭,說這個例子還不能代表全國的情況。那么好吧,我們就將眼光投向全國吧?! ?/p>
同樣是1960年,在中國最窮困的地區之一的河南林縣,有人卻跑到崇山峻嶺中修紅旗渠,這是有案可查,有實物作證的,這不能否定吧?如果每天有大量餓死人,這個工程還能進行嗎?與此同時,在山西平陸縣,同樣是中國很窮的地方,發生了有名的“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事件。那是工地民工因壞人投毒而食物中毒的事件,驚動了中央,中央派空軍出動飛機空投急救藥品,從而挽救了中毒民工的生命。這件事說明當時有相當多的農民在工地正常干活,而且有飯吃,否則怎么會食物中毒?從電影資料看,飛機投藥時,下面有大量的迎接群眾,歡聲雷動,如果每天在大量餓死人,怎么會有民工在工地上干活,又怎么會有那么多群眾去迎接空投?為了挽救六十一個民工兄弟的生命,當時可以說是舉國動員,全國各地都在為他們找藥,中央不惜派飛機送藥,這說明了什么?難道不是對人民生命的重視嗎?當時中央有嚴令,不準餓死一個人。如果確實有饑民需要緊急救濟,中央一定也會派飛機空投糧食。當然,有人故意干擾破壞搗亂,具體工作中也會有失誤,局部地方餓死人是可能的,但是從以上幾件事,還不能足以說明那個時代的風貌嗎?
那時的袁隆平,身處邊遠之地,30歲的毛頭小伙,一介平民教師,既無背景,又無實力,為何能在試驗田里有所發現,為何能敢于向世界級難題挑戰?用現在眼光看,豈不是自不量力,異想天開?可是在當時,試驗田到處都有,群眾性的科學實驗遍地開花,勇攀科學高峰是當時的時尚,袁隆平只不過是無數個“小人物”中的之一,當時做出成果的遠不止他一個人。因此,袁隆平的產生,是各種主客觀條件綜合的結果,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p>
同樣,出現熊貓燒香也是由各種主客觀因素決定的。有人說制作熊貓燒香病毒的小伙子是電腦奇才,可惜用的不是地方。是不是電腦電奇才且不說,此人是因為沒有工作而心存不滿,而用病毒來發泄的。而這樣的情況,似乎不是個別的。難道13億人中,就沒有袁隆平這樣的人了嗎?就出不了比爾.蓋茨嗎?這種情況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不過也不能說現在沒有優秀人才出現,不是有“超女”嗎?不是有木子美嗎?不是有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嗎?不是有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眾多好手嗎?這些人如果還不夠偉大,那么我們不是還有偉大的章子怡小姐嗎?有精英說章小姐抵一萬個孔子,又有精英說章小姐的偉大還應當擴大一百倍,那么就是一千萬個孔子。在中國,才藝色相與章小姐可有一比的妹妹恐怕有無數個吧?對不起,數不過來我就說是無數個。不過章小姐再偉大,與我等小民又有何干?
2007.5.15發表于強國論壇
附3:
困難時期中國到底死了多少人?
1959年到1961年是所謂三年難時期,到底死了多少人?有人說是三千萬,有人說是四千萬,并把罪名加在毛澤東頭上,以此來發泄對毛的和那個時代仇恨.如果確有其事,那倒也罷了,不過說得太離奇,就叫人反感了?! ?/p>
我們知道,當時全國人口大數為6億,如果死了3-4千萬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5%-6%.這已經是不現實了.但事情還不是這么簡單?! ?/p>
1,這么大的國家,各地情況差別很大.當時災情嚴重的是河南,山東,安徽(皖北),江蘇(蘇北)等省區.當時有餓死人的現象也是在這些地方,而其他地方情況沒有這么嚴重,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災情。
2,就是災情嚴重的地區,城市人口口糧還是有保證的,生活雖苦但還不至于餓死,而城市人口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p>
基于以上兩點,如果真的死了那么多人,并且集中在受災較重幾個省區,絕大部份又在農村,農村地廣人稀,則必然會出現“千村薜藶,萬戶蕭疏”的情況,而且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大規模的瘟疫。中國歷史上的大饑荒在民間的記憶都是無法忘卻的.但困難時期情況并非如此,當時的人大部分都還健在,卻沒有誰有全國性大規模死人的回憶。
與此相反,我們知道在當時中國最窮的河南林縣,在最困難的60年,仍然有三百民工堅持在紅旗渠工地拚搏;舉國關注的為了61個階級兄弟事件(民工食物中毒),也是那時發生在山西平陸縣.如果真的大規模死人,這種情況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出現的.而當在各種工地上施工的民工決不止一個紅旗渠和平陸縣?! ?/p>
1963年全國開展大規模的四清運動,大批大專院校學生參加了這一運動,下到農村和貧下中農“三同”。王光美的桃園經驗就是那時出籠的。當時困難時期剛過,如果有大規模死人,這些學生不可能沒有覺察.現在這些人也不過五十多歲,不至于忘記吧?
1964年第一個原子彈就暴炸成功了,當時社會經濟情況已經相當之好,如果真的剛死了幾千萬人,農村生產力不可能恢復這么快.到66年文革上山下鄉時,知青們已經基本看不到困難時期的痕跡了.這些人都只有五十來歲,總不見得個個記不得吧?
不可否認,當時確實有人餓死.但現在拼命把這件事翻出來到底有什么意義?現在哪天不死人?礦難頻發,事故不斷,每年自殺有幾十萬,又怎么說呢?
拼命往自己國家歷史上抹黑,就能證明你自己正確?只能說明你太無恥!
2003.12.23.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