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中國故事”的論述頗多,但何謂“中國故事”,卻沒有清晰的界定。在我看來,所謂“中國故事”,是指凝聚了中國人共同經驗與情感的故事,在其中可以看到我們這個民族的特性、命運與希望。而在文學上,則主要是指站在中國的立場上所講述的故事,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相較于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個人敘事”、“日常生活”、“私人生活”,“中國故事”強調一種新的宏觀視野;相較于“五四”以來,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走向世界”,“中國故事”強調一種中國立場,強調在故事中講述中國人(尤其是現代以來的中國人)獨特的生活經驗與內心情感;相較于“中國經驗”、“中國模式”等經濟、社會學的范疇,“中國故事”強調以文學的形式講述當代中國的現代歷程,在“中國經驗”的基礎上有所提升,但又不同于“中國模式”的理論概括,而更強調在經驗與情感上觸及當代中國的真實與中國人的內心真實。在這個意義上,我不想在“現實與虛構”這一普遍的范疇中看待中國與故事的關系,而將講述“中國故事”作為一個整體,一種新的文藝與社會思潮,我想這可能會更有意義,也更能啟發我們的思考。我們講述“中國故事”,并非簡單地為講故事而講故事,我們是在以文學的形式凝聚中國人豐富而獨特的經驗與情感,描述出中華民族在一個新時代最深刻的記憶,并想象與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與未來。
“中國故事”是一種創造,并不是有一個凝固的中國在那里等著你寫,或者有一個固定的中國故事在那里等著你講。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也處于巨大的轉型之中,這一過程至今尚未完結。在歷史的劇變中,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動,現代中國究竟是什么樣的中國呢?這需要創作者去觀察、思考與表達,也需要討論與爭鳴。當然每個作家的認識與理解可能不同,但“新的中國故事”的誕生,恰恰在于創作者的探索。在探索中,我們必須對這個時代有清醒的認識,也必須擺脫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與認識慣性。比如長久以來,我們習慣于將中國認定為“弱者”或“落后者”,這是我們思考很多問題的出發點,但現在事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比如,多年來我們習慣以追趕的心態面對西方發達國家,將他們的現在當作我們的未來,但是現在情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必須以一種新的眼光去重新看待中國與世界。
“新的中國故事”既是歷史的創造與展開,也有賴于文學家創造性的感知、體驗與表達。在價值觀念與美學風格方面也是這樣,我們講述的中國故事,既要是“現代”的,又要是“中國”的,我們可以繼承傳統中國的某些價值觀念與美學風格,但也要融入現代中國人的生活與情感,熔鑄成一種新的價值觀念,新的美學。在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新的藝術世界,其中凝聚了我們共同的經驗與情感,比如《紅樓夢》,比如魯迅的《吶喊》與《彷徨》,而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我們才能更深刻地認識一個時代,更深刻地認識世界與我們自身。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更多的作家在講述“個人”故事,其實在“個人故事”與“中國故事”之間,還有不少層次,比如家族故事、階級故事、村落故事等。有意思的是,在“五四”時期,即使講述個人故事其實也是在感時憂國,比如郁達夫的《沉淪》,主人公自殺之前還問祖國為什么不強起來,郭沫若的《女神》,更是以個人的激情在呼喚祖國的“鳳凰涅槃”;而在上世紀50到70年代,即使講述一個村子的故事,其實也是在講述中國的故事,比如《創業史》中蛤蟆灘的故事、《艷陽天》中芳草地的故事,都有一種整體性的宏闊視野。講述中國故事這一視野的消失可以說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事情,而其消失的原因一則在于“宏大敘述”的消解,個人故事的盛行,二則在于中國視野的消失,以西方文學為規范。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今天重提“中國故事”,也是重建一種新的歷史與理論視野。
“中國故事”的主體是中國民眾。隨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變化,社會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新的社會群落、新的故事不斷涌現。但在我看來,“中國故事”應該更多地關注包括工人、農民、打工者在內的最廣大的民眾,他們或許不那么引人注目,但他們是歷史發展的主體與動力,當然,我們也應該在新的社會結構與歷史視野中關注。
“中國故事”并不是絕對的,中國作家也可以講述人類故事或宇宙故事,但就當前的歷史階段來說,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一個獨立的文明體,中國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崛起是前所未有的事件,不僅對中國,對世界來說也是需要重新認識、理解與接受的。在這樣一個具有世界史意義的時代,能否講述或如何講述中國故事,如何理解中國在世界上的變化,如何理解中國內部的變化,可以說對當代中國作家構成了巨大的挑戰。在這樣的挑戰與機遇面前,作家或許只能在探索中尋找最為適合的立場、觀念與寫作方法,但我認為,始終站在當代歷史的主體——最廣大民眾的立場上,可以為作家打開一個開闊的視野。
講好中國故事,讓近者悅,遠者來,是當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的光榮使命。文藝評論版自今日起,將邀請文藝界人士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分享創作心得,交流感受體會,共同探討中國故事的當代表達。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24日 24 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