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黃平: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

黃平 · 2007-12-03 · 來源:左岸
“文化自覺”研討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

舒建軍  賀雪峰 黃平

  “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這個題目作為一個問題,也就一百多年。如果是在一百多年前,寫它要頗費思量,連寫什么字,說什么話都成了問題。今天,中國的鄉土和文化正日益成為全球化、市場化和現代化規則指導下的在建和待建的社會工程,人被這些工程剝離,家園在喪失,內心不得寧靜。現在,千百年來,中國人憑自己的勤勞、智慧和勇敢建立起來的現代國家、民族經濟、文化體系的軀體尚在。然而,在全球化、市場化和現代化潮流席卷之下,這些讓我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卻要被這“三化”的理想模式按照它們的生命周期從小到大重新來建造。這是何等的挑戰!今天,我們來談“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這個話題,不時看到歷代先賢的身影。
  從最近的說起,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是費孝通先生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先后提出并鋪墊好的。費老當初在描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農民的生活時并沒有明確意識到江村和中國之間的關聯會促及西方人類學范式的轉換,這樣的題目是他的老師馬林諾夫斯基加上去的。中國是一個成熟的文明體系,遠非南太平洋上的島“國”所可比擬。對一個成熟的文明體系進行現代人類學的觀察和研究引起了西方學者的興奮,但對當時的中國學子來說,如何促進民生和抵抗外侮是迫在眉睫的行動。所以在《鄉土中國》之前的作品,如《江村經濟》與《被土地束縛的中國》(西南社會經濟調查),就是對當時中國如何朝向現代文明的進程的描述與闡釋。然而,很快,到了1947年,費先生完成了《鄉土中國》的分析,現代經濟的訴求被抽出去了,只剩下傳統中國社會的一個靜態的模型。就是這個還仍然只在紙上的模型平息了之前費老對傳統中國經濟社會不能如其所愿地快點進入現代的沖動。同樣在1947年,費先生遠赴他鄉對昔日的老師和同學談起了“鄉土重建”。這一次,西方人聽得很認真。因為費先生在這次講演中觸及了一個更為廣闊的人類社會秩序建構的問題。西方人剛剛經過了世界大戰,帶有一絲“西方的沒落”的表情。費老明確指出中國文化的特性在于太過于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位育而忽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這導致了資源利用上的克己,這種特性雖然讓自己大吃苦頭,但終究沒有貽害別人,而西方病就病在把人與自然之間的主客兩分推至極端并應用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因此費感嘆“忽略技術的結果似乎沒有忽略社會結構的弊病為大”。(費孝通文集卷四,312頁)這僅僅只是對西方人講的。因為費返身回國后并沒有證明自己這個歷經東西方文化反思而提煉出的鄉土重建理念恰切如否的機會。[1]

 在費提出鄉土中國的時候,他并非獨此一家。這其實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知識分子的大合唱。費在燕京大學的老師潘光旦、吳文藻等對中國本土文化特征在現代社會構建過程中的角色、問題和作用都有所認識。位育這個詞就來源于潘光旦。至于開展鄉村教育與鄉村建設運動的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等更是如此。但當時首要的時代任務是中國現代經濟力量的建設。三十年代前后,中國的知識分子其實并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有的只是盡快的行動。

 毛澤東在他此前的經濟社會調查中已經確立了自己對鄉土中國的認識論并以此為基礎打造一個新的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費孝通先生重新出山時,他的主要精力卻仍然是他三十年代未完成的“江村經濟”,因為毛澤東只有時間解決一個“江村政治”問題,即鄉民經濟之上的政治強制關系的解除。這種中國社會問題解決的時序現象提醒我們:對中國社會現實和歷史的深刻反思是一個長期不懈的每日必修之功,而將這種反思帶到人們的實踐中更是任重道遠。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費孝通先生看到鄉鎮之中現代工商業興起的時候,也許可以安慰自己一下,多年的從實求知路終于有了結果。但1947年那個鄉土中國的寧靜、東西方文化特性反思之上的鄉土重建理念同束縛中國的鄉土的盡快破除之間的觀念轉換,使費孝通先生更有勇氣面對昨日的我與今日的我、昨日的中國與今日的中國之間的變化。文化自覺的呼吁在他謝世后更像是對中國讀書人的囑托。半個世紀前是鄉土中國,半個世紀后是文化自覺,都是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站在本土歷史文化傳統與世界現實格局之上對中國道路的全局性的觀照,也是一個中國讀書人在現代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習得與創造性地同中國社會實際結合起來思考中國問題的恰切的視角。

  鄉土中國、文化自覺與費孝通對半個世紀現代中國歷史的勾連使我們看到了這種觀照和這種視角的更為廣闊的畫卷。在展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和讀書人在這種觀照與視角下所進行的中國社會和文化的綜合認知之前,請允許我們將費孝通先生放回到二十世紀的歷史之中。

  文化自覺先行:人文社會科學的內省與多樣現代性的呈現

  二十世紀三十-四十年代知識分子回轉身來看中國的姿態比五四時期要溫和得多,這與中國的參照物——西方正處于一個不可師法的狀態有關。

  十九世紀中后期中國軍事與經濟方面的自強運動在中西體用之間一直持續下來的緊張狀態到四十年代緩和了不少。三十年代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大論戰盡管從今之視昨的眼光來看沒有最后的贏家,但它所透露出來的多樣現代性的追求卻是實實在在的。尤其是在鄉土重建的實踐上,立足于本土的現代發展模式占有主導優勢。這種多樣性的狀態在四十年代的中斷反襯出后來很長時間內的社會發展模式立足于本本的成分反而要多于立足于實地的成分。毛澤東三十年代就確立的鄉土中國的社會改造實踐反而遭到了嚴重的削弱,以至于八十年代以后這種多樣性的狀態難以立即恢復。

  表面的原因是本本主義妨礙了對毛澤東早年基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獨特發展道路的必要反思與重新發現,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冷戰的結束。

  冷戰結束使西方人也失去了對自己發展模式的必要反思,遠沒有二戰結束后西方人對自己文化進行系統反思的迫切性。西方文化在文明發生學上相對于非西方文明的獨特性和成長期的普遍性的種種西方中心論層出不窮。這個時期又恰好是中國文化斷層期和實用主義哲學泛濫的時期。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處于一種既沒有歷史也沒有世界格局的真空發展階段。西式現代化因此很自然地成為唯一的社會發展模式。雖然有所謂“亞洲四小龍”時期的經濟成長奇跡,也催生了對儒家價值觀與資本主義興起之間的一種肯定的心態,但這種以西方為圭臬的普適現代性的追求仍然不足以成為文化自覺視野下的多重現代性的文化基礎。

  二戰以后,來自于更多地區或地方的發展經驗和知識在二十世紀末匯成挑戰西方中心論的潮流,這些另類的發展經驗和知識已經成為多重現代性的重要維度,至少在發展道路或者方向上是西方現代性的有力的知識替代。這些多重現代性的開掘涉及西歐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時期被遮蔽掉的本土知識和發展經驗,也涉及對西歐資本主義發展進程的批判和解構。多重現代性內容的建構和西方現代性具體內容的解構為當前我們對全球化過程中按照全球化化、市場化與現代化原則改造各地區和民族國家的社會發展模式的現象提供了分析與批判的知識基礎。例如,中國等其他文明世界對本土歷史的重新發現,中國突破1949年、1978年,1919年或者1860年等等過去斷裂節點的大歷史的闡釋,非西方世界在近代早期歷史時期仍然有著比西方現代性進程更為豐富的發展模式的發現以及西方生態與炮艦殖民政策與傳統政治經濟力量同市場相結合模式的延續等等。這些知識均有助于我們對歐洲中心論的破除和多重現代性建立的可能。這些知識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文化自覺在中國的興起做了很重要的鋪墊。另外,作為一個個社會工程來解決的當代社會經濟問題在各種機械式的努力都在理論上呈現出無力甚至無理。

  出于對一向秉持的觀念的反思和對社會問題進行更具歷史深度和全局理解的要求,費老等中國知識界深思熟慮之士也在真切呼喚著文化自覺。對于今日中國的這些經濟社會問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中國的知識分子與讀書人少有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的視野,社會問題被作為社會工程來一個個地解決,經歷文化斷層而成長起來的一代專家只能用各自習得的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辭藻來套裁中國現實,鮮有創造性地將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同中國社會現實結合起來并回到中國社會問題本身分析的知識積累與文化自覺。

  到目前為止,有關中國社會特殊性與普遍性相結合的功能超強的解釋體系還沒有出現,有關中國當代社會變遷深刻而具整體性的敘事也沒有出現,更不用說對漫長歷史時期中的中國形象的整體敘述了。因此,社會所迫切需要的專家意見往往還不如直接接觸實際事務的大眾來得全面和具體,同政策制訂聯系緊密的社會科學研究更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大都做成了快餐,既沒有相關的歷史性,也沒有世界格局的關照,而只能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按下葫蘆起了瓢的尷尬中搖擺。大局和全局的定力缺失導致民風浮躁,無法應對內部和外部的文化-知識挑戰。中國今日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需要回到文化自覺的視野中,將已有點滴文化自覺視野下積累起來的知識整合起來作全面的觀照,才有從容解決的可能。

  全球化的沖動與鄉土中國的復歸

  文化自覺是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習得的內在修養。而文化自覺先行則是我們認識中國社會和文化特性的基本態度。我們在具體探討中國社會與文化特性之前安排對“文化自覺”進行文化自覺,就是一個小小的實踐。

  正是因為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之間的斷裂與接續才使我們發現多重現代性發展經驗與知識積累的不足。這種不足在人文社會科學對中國當代社會問題的層累的診斷報告上一覽無余。回到我們破題之前,我們首先就提及每一個時代面對“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時的心態是不一樣的。這無可厚非。因為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殊問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以文言文為載體的傳統文化的式微時節,王國維對鄉土中國的呼告是要我們記住這個傳統文化是有生命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中國現代性追求的行動時期,費孝通提出鄉土中國的時候只不過是讓人們思量一下往現代化前進的時候不妨看看腳下的大地。今天我們在這里再一次呼喊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的時候,不只是為了要緬懷前輩先賢,而是我們也面對一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

  可笑的是,這個變局不是中國面臨西方的沖擊辮子要被剪掉了,而是辮子剪掉了之后這么多年還要回到西方十八世紀中后期,也就是西方的近代早期、中世紀結束的時候,按照西方的發展模式從頭開始!

  根據中國當下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來看,人們所刻意追求的似乎是西方十九世紀的發展模式。這個諷刺性極強的社會發展階段的對應關系毫無疑問是我們這些年來既不講歷史也不問世界埋頭拉車的必然結果。這種前不要古人后不管來者的社會經濟發展態勢讓中國人集體短視。知識者無定國大計,民眾則只為眼前小利。如果單是不顧生態、社會與文化持續的經濟發展一下,折騰一下,那么在大局既定的情況下還能再調整過來。但真正讓人最不愿看到的一幕是:真空中的經濟發展已經成長為一頭怪獸,或者說是那頭跑進臥室的大象,它要按照自己的那點食性吞滅整個社會。這個食性就是十九西方國家所建立的土地、勞動力、產品等生產要素的商品化和財產權利的絕對私有化。這是西方十九世紀發展模式的神話,被文化斷層期的中國一代知識分子與讀書人撿拾起來。西方中心論破除后,十九世紀對內剝奪對外殖民的社會發展模式本來棄之如敝履,然而由于文化中國與文化自覺之間的斷裂,又恰逢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冷戰結束后以西方自由化、市場化與現代化為原則的全球化的影響,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并沒有得到足夠的反省空間。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紀初西方十九世紀社會發展模式的那點食性怎樣的本末倒置。

  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農民負擔重、農民增收難等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中國農村的發展。到了90年代,農村公益事業滑坡、農民權益和福利缺乏保障等問題又凸顯出來,中國農村尤其是廣大的中西部農村日見衰敗,最終在世紀之交,出現了“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的三農危機。三農危機不是一個局部的危機。較長期只注重西化而忽略中國社會本土特性是造成大多數與國民經濟總值增長不協調的社會、政治、文化與生態問題的主要原因。

  我們當初追求現代化的時候只注重了現代物質生產的快速發展這個單一方面,而沒有認真考慮中國的現實狀況和鄉土中國的知識積累。發展過程中最大的失誤是在沒有充分考慮到資源、人口約束的情況下,極力利用外資并不顧資源環境約束而發展低端工業。中國用自己廉價的土地等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在沿海地區建立了國際流動資本實現增殖的平臺。在為跨國資本做配套生產的“干中學”(有人用了“血拼”來形容)的過程中,中國的很多企業也加入了這個資本原始積累的進程。雖然中國的沿海地區在經濟總量上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但東部地區的環境污染卻成為連綿的公害,對中、西部的“拉動效應”(或“涓滴效應”)也未見端倪。至于“血汗工廠”更是持續近二十多年未有明顯的改善。離開土地的年輕一代勞動者在人身權利和勞動權利等方面所遭受的壓迫與他們為國家的資源-人口約束松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極不相稱的。長期“北上南下”的民工潮在規模上并沒有有效降低。這種國民經濟發展失衡的狀況同中國的三農問題結合在一起已經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本性挑戰。

  完全寄希望于自由化、私有化與現代化的經濟全球化來解決中國的全面發展問題不僅導致了中國目前諸多社會、政治、文化與生態難題,還將嚴重侵蝕長期積累下來的鄉土中國的基業。如果說還有機會談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還有機會談中國的自主發展,甚至中華民族的復興,談這塊歷史悠久、為追求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付出過巨大代價的土地該如何揚長避短,那么最根本的底氣是因為我們還有一個輪廓分明、大局尚在的家底。

  今天我們談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所面臨的時代任務就是在這個家底面前如何消除近代以來畸形經濟發展觀所產生的鄉土中國社會文化失所的影響,使中國的社會發展道路不至于偏離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中國13億人口中的絕大多數,目前還依托農村完成勞動力的再生產。按依托農村完成勞動力再生產的人口數量計算,當今中國至少有9億農村人口,占13億人的絕大多數。9億農村人口又是現金收入很少,將來增收空間有限的大多數,而正是這個大多數,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復制歐美式高消費生活方式。現在的問題主要是與全球化聯系在一起的消費主義對中國自主發展道路產生了過度的沖擊。消費主義一再向人們暗示節斂是不對的,花錢是體面的,無錢是可恥的。但中國龐大過剩勞動力努力賺錢的機會,卻因為農民數量過于龐大,而缺少結構性的空間。不只是農民,而且相當多賺取工資的被雇傭勞動力被市場化了的社會所邊緣化,而且導致他們自己瞧不起自己;不僅是公共品供給體系在解體,而且也是人與人的之間的聯系在減弱,人際之間的基本價值觀的維系能力在降低。各種奢侈品和絕對擁有各種消費品的感覺的消費主義文化時時刻刻在沖擊著無力消費它們的社會群體。而那些能夠幫助人們過上基本生活品充足文化生活豐富的利用自有資源發展的地方性知識在消費主義面前卻是“錯誤的”,人生價值也是“愚昧的”,人生目標則顯得無趣與可笑。但是,消費主義文化卻不能為收入很少的人們提供正確的生活方式。結果,人心失去了,寧靜的生活也變得離人們越來越遠。人們離開鄉土追求消費廣告上的所謂現代生活方式,但是等到他們在“南上北下”的民工潮中奔波了二十多年后,才發現這一切都是虛幻莫過的煙云而已。

  這種全球化的消費主義文化由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所導致的“產業結構的輕型化”和跨國資本對這些產業的上游也就是技術的絕對控制而播傳甚廣。在中國的跨國企業已經完成了資源與勞動力利用當地化的進程,達到了將初級工業化階段資本與勞動力之間的急劇沖突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目的。因此歐美發達國家一方面可以享受較高的生活水平并維持白領占大頭的紡錘型社會結構。這種全球自由貿易的格局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形成并由于冷戰結束而得到加強。

  不過,揆之全球政治經濟不平衡格局的歷史和鄉土中國的歷程,大抵可以發現中國目前所發生的鄉土中國失所的程度與未來中國發展的機會。危機是危險的時刻,但它也暗示了可能的機會。

  人類在各文明地區依靠自有資源發展的歷史可追溯久遠,也形成了一個個以資源為中介的生產、交換、分配與消費的經濟社會文化體系。這個體系的演變過程與人口、政治經濟權力的更替密切相關。從最初利用強度不大的平均分配的發展模式到憑武力分配的社會再到用社會契約或者法律文書來制約的社會,加于資源之上的權力只剩下了經濟利用的美妙面紗。然而在現代民族國家興起的過程中,只靠自有資源發展的神話被不斷改頭換面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所打碎。

  那些強調內部發展的理論認為生產力的突破是各文明興衰嬗蛻的主要動因。因此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作物生產技術各環節的不斷提升、農田生產組織方式的提高以及資本(牲畜)與勞動者組合方式的優化成為主要討論的對象。

  但是,實際的情形卻要復雜得多,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因為生產的變遷并不是完全體現在耕地之上的人類理性的活動(改良工具、植物育種、生產組織、資本與勞動力優化組合基本上是十九世紀對農業生產的系統認識),人類對土地及其他資源的綜合利用從來就是理性與非理性交織在一起的,因此對社會與自然的影響利弊參差。除了可以提煉出人類不斷地超越資源利用效率改進、社會關系改善的延續模式外,各文明地區所發生的文明斷裂則提醒我們人類對土地及其他資源利用的政治經濟體系本身就有無法克服的問題。掩埋在泥沙下的廢墟充分顯示資源利用的失敗,可能是上層建筑與直接生產者之間的關系出了問題,也可能是生產破壞了資源自身的循環系統。

  文明從某個地區興起,又在該地區消失。廢墟濃縮了文明的生死、簡化了文明的歷程。地中海沿岸的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等等其土地及其他資源本身就不充裕,它們要靠從外面輸入相當的糧食才能支撐其文明,因此要極力維持對外貿易通道暢通的武裝力量。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或者由于自身供給不足,或者因為貿易物品在其他文明地區找不到交換物,因此對外掠奪其他文明地區的資源的戰爭最終登場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各文明、歐亞大陸草原上的各文明的對外擴張也是如此。對內的拓殖可能因為生產本身的原因會失敗,那么就極力維持對外的貿易、希望通過其他文明地區的資源來支撐文明的生長,在貿易不能保證的情況下不得不走上對外掠奪資源的征途。對外貿易與戰爭這種古代延續至今的自有資源利用的世界體系就這樣形成了。西歐的十字軍東征以及對新大陸的殖民則是承前啟后。十九世紀西方國家不顧生態與環境的惡化將一切自然資源和人轉化成資本和勞動力并加劇二者的緊張,這種發展模式不過幾十年就造成了資源耗絕,只有發動世界大戰才能解決它們的發展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國家不得不回到本土依靠自有資源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在戰后民族解放運動潮流下,西方國家只能寄希望于他們所主導的自由貿易的政治經濟體系依靠自己的先發工業化優勢繼續搶奪落后國家的資源并將資本與勞動力之間的緊張關系、被污染的水土與環境留在這些國家與地區。

  中國的自我發展模式同樣經歷了按照單純農耕需要分配資源、武力爭奪與社會契約安排的一個大致相同的軌跡。但中國的自我發展模式卻與十九西方國家分道揚鑣,走上了費孝通先生所言的寧愿苦自己也不害別人的發展道路。這種發展道路在集歷史、傳說與記憶一身的井田上有足夠的體現:方田上的私人耕作是效率的要求,但是鄉土資源還有其他功能,或者是自然、生態的,或者為公平之見,或者就是社稷的象征,或者是對邊遠地區獨特的文明的敬畏等等,但所有這些當時已有的和還不能預見的鄉土的屬性就這樣通過井田中心唯一的一塊公田來傳遞了。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鄉土只面臨一個最為原本的問題,即鄉土資源負載的人口逐步合理減少使鄉土資源獲得空前的松解,恢復它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乃至自然與生態上的基本價值。人口的合理減少是指他的權利得到清償后流動到不直接利用資源的領域謀生存與發展并且不至于造成資本與勞動力之間的緊張沖突。

  1978年至今鄉土資源利用已經形成了許多習慣。這些習慣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居住在鄉土上并依靠鄉土資源謀生的勞動者是這些資源的真正主人。只有把鄉土真正交到耕作者手里才能保證鄉土的歷史傳承。二十多年的個體耕作實踐由于在法律上只是含混地規定了集體所有,而沒有明確誰是集體。因此在外部力量或者是權力或者是資本進入的時候,社區的鄉土資源很容易被掠奪和侵吞。如果政府不考慮鄉土資源已經形成的習慣并且不讓這些習慣進入持續的城市化,那么政府將承擔的政治風險會越來越大。因為近代以來附著鄉土上的不平等的政治經濟特權是被革命最后一擊打掉的。政府就是要監督鄉土資源使用中不平等的政治經濟特權的滋生,保證鄉土的基本價值的實現。城市化是鄉土資源使用的轉化,其主導權既不是城市也不是政府,而是鄉土資源的直接使用者。城市化的鄉土資源的交易只能發生在社區成員與非鄉土資源利用者之間。政府依據法律監督正常的交易行為。中國政府在鄉土資源上的膽怯及由此造成的放任同政府直接控制鄉土并作為鄉土資源的最后代理人極具諷刺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道奇特的風景。在農村,政府的國土管理部門無視鄉土社會形成的習慣,在鄉土資源轉化為非鄉土使用的過程中與各地方勢力或利益集團沆瀣一氣、甚至越俎代庖大量掠奪和侵吞本來已經降低利用程度并且恢復自然生態屬性的鄉土資源。

  宅基地和房屋是鄉村社區最具有十九世紀物權概念的財產,千百年來它就是農民的私有財產。在社區內,宅基地是和風水信仰聯系在一起的,其選址和占有不僅受到鄉土信仰的約束,也受到社區傳統的約束。幾十年里,各家各戶在社區里的位置基本是固定的。國家的法律應承認這種既有事實并尊重業已形成的習慣,政府部門應該是鄉土資源使用歷史與現實的記錄者,它們應該提供這些記錄給立法部門作為鄉土資源使用立法的依據。

  一小部分城市與鄉村起來的資本與權力的物不僅與利用程度相對較高的鄉土資源的存在不成比例,同利用程度較低的鄉土資源相比更是無比的渺小。在遼闊的中華文明的版圖上,到底是以資本與權力攫取的有限的物為標準來建設物權還是以更廣闊空間存在的人類活動的物為標準建立物權?先把那些我們還沒有利用的還有許多我們所不熟悉的資源利用方式下的鄉土資源用物權保護起來,把那些人們辛勤耕作、早晚侍弄并大量供給我們日常所需動植物食品的鄉土資源用物權保護起來,最后再來討論聚集在城市上空的資本與權力攫取的物的保護問題。

  只有這樣做了,中國的物權才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只有這樣做了,中華文明的基業才算塵埃落定了。

  人類的文明總是在能夠出產食物、適合耕牧的土地上生存,在這里人們對這些土地的改造頻仍。而一些自然條件惡劣的土地并不適合大規模人口的定居,人們對這些地方的地貌的改造幅度則要小得多。所以利用自有資源發展的模式并不完全是集中于肥沃、可耕作的土地上,它還涉及內部的殖民。在各文明地區的歷史上,這種由于人口增加而發生的對內拓殖基本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中華文明在南北朝時代起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的拓殖以及明清向西南地區的拓殖。中世紀的西歐還只是一個蠻荒地帶,該文明的形成就是一個不斷從小定居點向四周拓殖的文明。近代北美地區則是一個翻過阿巴拉契亞山脈從東向西拓殖的地區。這些拓殖的地方本來是水土等自然條件都很優越的區域,因此最終在基本的資源利用的政治經濟體系或文化模式上被舊有的文明同化,而在邊遠地區或者地理險要、氣候惡劣的地區還保留了與該地自然條件相適應的資源利用模式。內部拓殖的很多地方并不完全是無人地帶,因此對內拓殖往往伴隨了戰爭和屠殺。最終形成的文明體系是一個土地等自然資源利用密度高為主并保留資源利用密度低的復合文明體系。所以人類的文明是一個單調和脆弱的體系。它所能生存的地方非常有限,仍然局限于適合出產糧食、飼料、纖維和燃料等土地產品的地方,而且往往是以食物生產為主、其他產物為輔的地區。二戰以后,人類開始向地球以外的太空尋找“新邊疆”,大概是對于這種局限性的一種恐懼表現吧。另外,二戰后人類開始朝降低土地等自然資源利用依賴度的方向發展,服務業和信息產業的興起則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目的。所謂的發達國家大多是利用跨國公司將大量利用自然資源和礦物質作原料和燃料的初級工業化生產放到了不發達國家和地區而集中發展無煙工業,自己國內的土地等自然資源實行了嚴格的保護措施。所以很多發達國家都是自然環境優美、農業等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的產業規模比較小的國家。土地及其他自然資源開始越來越回歸其自然、生態的屬性。它們不再是人類開發和利用的主要對象,而是作為戰略資源被儲備起來。

  中國的情況是至少60%的人口仍然以直接利用土地等自然資源來滿足溫飽與發展問題。70%的產業仍然與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和礦物質的初級工業化相關。土地等自然資源看似被利用的經濟政治屬性高,無法回復到自然、生態屬性上。但考察農業的具體情形,可發現農業生產者已經逐漸降低了對土地等自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對它們的倚賴性也大大降低了。這些變化與歐美等國對土地等自然資源的利用趨勢是同步的。

  鄉土中國是通過內部機制的調整而獲得的。她顯示自己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態等領域的傳統與現代的成就。例如農業與鄉土資源利用方式的完善、逐步容納個性的社群文化的位育、政治控制方式的調整和多樣性生態背景的養成等等。鄉土中國的豐富內容都是有歷史意蘊的現實的形成。

  2000年代的鄉土中國并不是西元紀年標注的兩個千年后的某一時間點,她是本土的天干與地支支撐的兩千年前后、一個持續的時間流中奔騰不息的偉大文明。

  可能的切入點與當務之急:鄉土中國與文化戮力

  在鄉土中國復歸后,來考慮實際生活中的危機底氣就相當足了。

  首先,我們要立足自己的歷史傳統來夯實自己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我們有一個值得驕傲的還沒有被資本和權力侵蝕太多的山河。

  其次,我們要近觀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并積極參與競爭為自己在發達國家主導的自由貿易規則中謀得生機保護自己不過分受這個規則的左右,從而有一個相對寬舒的調整空間。

  最后,在國內的資源利用的法律、法規的創建上以鄉土中國的基業為社會契約管理的基準,以廣大的鄉土上所發育起來的政治經濟權力體系約束全球化的消費主義文化對資源的攫取和濫用并以此抵制資本與權力對這些資源的侵蝕。

  對于三農問題,應該積極為鄉村社會創造自我管理資源的物質和文化基礎。具體而言,當前農民的困境,不只是或不主要是收入增長緩慢,而是支出增長太快。農民支出太快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農民合作的解體,農村公共品供給嚴重不足,應對生產生活風險的能力嚴重不足。例如,在華中的鄉村建設實驗區,因為鄉村組織退出農村生產領域的事務,農民又不能自下而上地組織起來,人民公社時期修建的大中型水利設施無法使用,農戶不得不打井灌溉水稻。打井灌溉不只是成本高,而且不能有效應對旱災,從而使農業生產的風險急劇增加。農民支出太快的另一個原因是消費主義文化的影響。一方面,農民收入增長十分緩慢,農民的現金收入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農民又與所有人一樣承受著同樣的消費主義理念的廣告和時尚的狂轟濫炸。消費主義調動起了農民的消費欲望,很少的現金收入卻無法讓農民的消費欲望得到滿足。農民增支壓力的還有一個外部原因即他們在教育、醫療方面的支出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過快地市場化了。

  因此,我們除了在公共設施建設上構筑鄉民自我發展的基礎外,還應站在農民主體的立場為他們謀社會與文化的福利。當前農民的苦,不苦于溫飽沒有解決,而苦于生活意義的喪失;不苦于經濟收入沒有增長,而苦于人際聯系解體;不苦于現實的物質生活匱乏,而苦于未來預期不確定;不苦于消費水平提高太慢,而苦于整體福利喪失太快;不苦于生產勞動強度太大,而苦于生活方式變化太快。

  因此,在農民事實上不可能快速轉移進入城市,農民收入不可能得到快速提高的情況下,站在農民主體角度的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重建農民的生活方式,從而為農民的生活意義提供說法,是從社會和文化方面,為農民提供福利的增進,是要建設一種“低消費、高福利”的不同于消費主義文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用金錢作為生活價值主要衡量標準,卻可以提高農民滿意度的生活方式。

  而正是九億農民“低消費,高福利”生活的實踐,可以使九億農民真正創造出一種十分地不同于消費主義文化的運動出來,這種運動因為與農民的收入水平相適應,與農民切身利益相關,因為強調人的包括經濟但遠非經濟的各種體驗,因為強調人的主體性,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強調“天一合一”和“以人為本”的東方智慧,而可能使運動本身的目標,成為建構文化自覺下的鄉土中國的有機成分。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還有許多事情可做。農村本身的生活質量,相當部分來自于市場經濟以外。在農村中,因為能夠與土地接觸,人們可以從自然中獲取生活的情趣。在村莊社會,人們祖祖輩輩生活在一起,世世代代還可能生活下去,人與人之間的熟悉、關懷,就使人們可能在人際交往方面獲取收益,就使人們為了相互承認而奮斗,并在這種奮斗中獲得價值。同樣的經濟收入,在城市無法生活,在農村卻可能比較富裕。生活在村莊中,消費的物質資源較少,而生活質量較高,這不僅是農村需要購買的商品較少,而且因為農村熟人社會的生活,使人們可以從經濟以外獲取福利。

  中國傳統文化源自農村,禮失而求諸野,鄉土中國仍然保持著大量中國傳統文化的原汁,從鄉土中尋找中國現代性的智慧,是一條可能的路徑。回到二十世紀鄉土中國多樣現代性的發展道路的摸索上去,可以看到這方面的各種努力。例如梁先生鄉村建設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構造鄉村組織,梁漱溟先生認為,“中國如果有一個團體組織的出現,那就是一個中西具體事實的融合,可以說,是以中國固有精神為主,而吸收了西洋人的長處……這一個團體組織是一個倫理情誼的組織,而以人生向上為前進的目標。整個組織即是一個中國精神的團體組織,”而這個新組織的構造則要從鄉村入手,梁先生認為,鄉村人很有一種鄉土觀念,比較能引起地方公共觀念,所以正好籍鄉村人對于街坊鄰里親切的風氣來進行我們的組織,他所構造的鄉村組織就“鄉學村學”,他特別強調,鄉學村學在培養新政治習慣時,應符合中國的舊倫理精神,從情誼出發,以對方為重。

  費孝通先生在晚年談到“文化自覺”時認為,“20世紀前半葉中國思想的主流一直是圍繞著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而發展的,以各種方式出現的有關中西文化的長期爭論,歸根結底只是一個問題,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下,現代中國人能不能繼續保持原有的文化認同?還是必須向西方文化認同?上兩代知識分子一生都被困在有關中西文化的爭論之中,我們所熟悉的梁漱溟、陳寅恪、錢穆先生都在其內。”也就是說,“中西文化碰了頭,中西文化的比較,就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關注的問題,他們圍繞著中華民族的命運和中國的社會變遷,爭論不休,可以說至今還在繼續中。”[2]
---------------------------

  *本討論稿最早由賀雪峰起草,舒建軍大幅度修改,黃平再改,文化論壇的其他理事的多次討論也對作者有極大的啟發。

  [1]同時西方人似乎是聽取了這個忠告,在二戰后還真的反思了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并試圖重建新的社會結構。西方的問題我們暫且不說。

  [2]費孝通,《費孝通九十新語》,重慶出版社,2005,207——208。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7.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8.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9.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10.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