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毛澤東同志<<黨內通信>>有感
作者:鄭國令 2008.12.17
讀1959年4月29日毛澤東同志寫的《黨內通信》,感觸頗深。原來我也認為那時候的浮夸之風,畝產上萬斤之類的神話,和毛澤東同志的領導有關。看了這篇文章,改變了我的看法。
毛澤東同志說:“去年畝產實際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產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實在辦不到,有何益處呢?又例如,去年畝產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績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說,不可能的。”
“經過十年八年奮斗,糧食問題可能解決。”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
“不講經過努力實在做不到而又勉強講做得到的假話……應當說,有許多假話是上面壓出來的,上面‘一吹二壓三許愿’,使下面很難辦。”
“同現在流行的一些高調比起來,我在這里唱的是低調,意在真正調動積極性,達到增產的目的。如果事實不是我講的那樣低,而達到了較高的目的,我變為保守主義者,那就謝天謝地,不勝光榮之至。”
由此可見,毛澤東同志是實事求是的,并不相信什么萬斤田之類的假話。那幾年鬧饑荒,難道全是毛澤東同志的責任?其他人不是更在唱高調嗎?!而且在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情況下,糧食大多是人種天收,增產是困難的,產量是不確定的。主席提出十年解決糧食問題,是符合實際的,到了六九年,由于水利設施的增多,糧食問題就基本上解決了,這正好十年。而農業機械化也從這時開始了,有了機井、抽水機、拖拉機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東西。以前大多是土法生產,澆水很困難,幾乎全靠人力,用那種腳踏式的“水機子”澆地,幾天也澆不了一畝地,一旦天旱,只能看著禾苗干死。而70年以后,耕地用上拖拉機,有了機井,水泵,甚至還逐漸有了化肥,糧食產量就越來越高了。
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全國人民付出了極大的勞動興修水利。我們不妨再看看下面這段話,它是毛澤東同志1959年到1960年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的談話。
“一九五九年冬,全國參加搞水利的人有七千七百多萬。我們要繼續搞這樣大規模的運動,使我們的水利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從一年、二年或者三年來看,花這么多的勞動,糧食單位產品的價值當然很高,單用價值規律來衡量,好象是不合算的。但是,從長遠來看,糧食可以增加得更多更快,農業生產可以穩定增長。那么,每個單位產品的價值也就更便宜,人民對糧食的需要也就更能夠得到滿足。”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的前輩幾乎完全靠人力興修起來的水利設施,今天仍然在發揮著重要作用。后來糧食產量的穩定和逐年高產,主要是這方面的貢獻。不僅如此,毛澤東同志還超前地預見到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人口的過剩和出路問題。他說:
“在社會主義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人口就會減少。如果讓減下來的農業人口,都擁到城市里來,使城市人口過分膨脹,那就不好。從現在起,我們就要注意這個問題。要防止這一點,就要使農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樣,或者還好一些。”
能不能實現這種理想?應該是可以的。建國初期,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新中國為了能夠挺立于世界,必然優先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然而資金從何而來?沒有辦法,只有讓本來就很薄弱的農業哺乳工業,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這就必然導致那時農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都不會很高。全國人民從建國起,過了二十年緊勒褲腰帶的苦日子,到70年以后,情況就逐步好起來了,因為這個時候,全國的工業體系已經確立,到了工業開始反哺農業的時候了,這個時候,農村就要開始大發展了,這是事物發展的先后順序,必然規律。如同一個企業的發展一樣,創立初期,起步階段,只能把有限的資金用在生產和擴大再生產這個刀刃上,不能不顧生產,先蓋什么豪華樓館,先買什么高級汽車,那樣,生產就轉不動了,企業就會倒閉。只有先艱苦奮斗,取得一些利潤,才能騰出手來用于改善生活。這個起步階段是很苦的,但這時的苦,正是為了后來的甜。建國初期二十年,如果不搞那么多基礎工業,不搞那么多水利設施,不搞兩彈一星,不為國家長遠利益考慮,不為子孫后代著想,用那些錢先來改善當時人民的生活,那么,我們的先輩們當然不會是那樣辛苦,他們完全可以過得舒服一些,但是那樣,我們也就沒有后來立國的基礎,我們的先人只顧自己不顧后人,也就不值得我們尊敬(可惜這一點,直到現在,也仍然有很多人不理解。)。我們今天在前人栽下的大樹下乘涼,切不可忘記他們那一兩代人為今天的生活所作出的巨大犧牲,所做出的我們今天的人們難以想象的繁重工作。今天,當著我們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時候,首先要想到這一點,今天的成就源于昨天的付出,明天的成功依賴今天的努力,事情難道不正是這樣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