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華時報》報道,張千帆等15位學者聯名提請國務院和教育部,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戶籍限制。10月29日,在針對“隨遷子女輸入地高考”的研討會上,20多位隨遷子女家長共同起草的《隨遷子女輸入地高考方案》公布。方案建議,應“取消高考戶籍限制”,不再把戶籍作為高考報名的限制條件,高考報名資格依據學籍和父母經常居住地等標準認定。
不可否認,張千帆等學者的建議有一定的合理性,當前隨著中國的快速城市化,眾多農民進城務工,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經成為城市人或城市邊緣人。如何解決好這部分人子女的教育和入學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民眾關注的社會問題。但是,取消了“高考戶籍限制”遠遠不能解決教育的公平問題,甚至會變相繼續加劇這種不公。
中國社會教育的不公體現在諸多方面。一是政府對基礎教育的投入重城市輕鄉村;二是大量優勢資源、師資力量過分集中在城市;三是城鄉學生的升學包括高考錄取存在嚴重的城鄉歧視、區域歧視等等。這是導致家長“高考移民”和“擇校熱”的根本原因。再加上社會財富的嚴重分配不公,少數富人以錢開路,想上哪里上就能在那里上,這在客觀上又加劇了這種不公平。
以2011年高考一本分數線為例,可以看出高考的區域歧視、區域不公十分嚴重。在相關錄取分數資料中,號稱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北京理科一本錄取分數為484,文科為524。按錄取平均分數排在全國21名之后。與河南、河北、福建、湖南、湖北、山西等省份相比,北京理科一本分數線低80分到100分,文科一本錄取分數線低20分到40分。也就是說,這些省份的理科考生必須高出北京考生80分,文科考生必須高出北京考生20才有可能被一本院校錄取。
由此可見高考戶籍確實導致了高考的不平等。但是,戶籍限制只不過是個形式而已,不平等的根本是錄取分數的不平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取消戶籍限制,也改變不了高考的不平等狀況,除非全國考生都住到北京、上海,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參加高考,這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即使解決了一部分已成為城市人的流動人口的高考公平,而高考的區域歧視和分數歧視依然存在,甚至會將這種歧視和不公合法化。不從根本上解決高考的區域歧視和分數歧視,取消“戶籍限制”下的高考,只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是逐本求末的公平假象。
真正實現教育公平不在戶籍。而在于建立統一的高考制度,取消目前實行的各省市區各自為政的考高制度。筆者建議,應打破城鄉界限,實行全國統一命題,統一高考,統一錄取分數,統一錄取標準。只有這樣才能使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才能形成全國城鄉教育的公平競爭,也才能打破教育資源過分向城市集中和優勢教育資源被“權貴”和“先富”們壟斷的可怕局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