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藥家鑫案想到的
武陵風雨
曾轟動一時的在校大學生藥家鑫故意殺人案,以被執行死刑而塵埃落定。
一起因普通交通事故引發的故意殺人案,為何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定有其深層原因。雖屬典型個案,但卻反映了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那就是當今我國的教育體制存在的弊端。
改革開放后,教育體制也在改革,但卻充滿市場化色彩,把曾經好的東西給改掉了。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識教育,忽視思想和品行教育。中、小學校奉行分數掛帥,以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而大學院校按考分成績分出個三六九等,使學生在學生時代就打下了人有尊卑貴賤之分的深刻烙印。因此,學生在課堂里死讀書本,把分數作為自己成才的命根,培養的學生成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學奴”。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改革開放后,整個社會只講經濟,不講政治,封、資、修思潮泛濫,物欲橫流,黃、賭、賭盛行,現實社會存在的丑惡現象直接影響和毒害青少年健康成長。而學校和家庭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卻異常的薄弱,使學生缺乏對黨和社會主義深刻認識,缺乏理想和信念,也缺乏對社會事物正確判斷力。由此,導致個別學生人生觀嚴重扭曲,自私自利,品行惡劣,藥家鑫的極端行為即是例證,偶然之中有必然,從他的身上再次給我們敲響警鐘。
毛澤東時代,是塑造崇高理想,凈化人們心靈的時代。因此,十分注重對青少年的培養教育,不僅要求學習書本知識,更要學習社會知識,走“五.七”道路,學工、學農、學軍,參加政治運動,通過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力求在“德、智、體”全面發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有用人才。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如何培養教育下一代,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是當今社會面臨的嚴峻課題。面對商品經濟社會,教育界應高度重視青少年成長,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新審視和改革教育體制和教育方式,把立德立志放在重要位置,培養出的學生既是建設國家“知識型”人才,更是傳承事業的“合格型”人才,即品學兼優的學生,切莫忽視素質教育,任其發展,毀了下一代,也毀了社會主義千秋偉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