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馬耀邦著 林賢劍譯、林小芳校
由于全球經濟危機,到2009年中期,中國的出口大幅度下降了20%以下,在中國,數以千萬計的工廠工人下崗,成百上千的企業破產。因此,為了振興中國經濟,中國商務部舉行了一系列的會議,對一種新的“馬歇爾計劃”進行了討論。這種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設想,中國撥款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投資于和作為軟貸款發放給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據中國出版的《經濟觀察報》報道,中國“商務部官員已經達成共識,創造新的需求和市場將是近期的一個優先目標。”1這有望刺激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和振興中國的出口業務。
馬歇爾計劃是由美國前國務卿喬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提出的,1947年6月5日,他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宣布了這一計劃。該計劃主要指對西歐國家的援助,在4年多時間里支出高達140億美元,這是當時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3%,超過美國聯邦預算的10%。2馬歇爾計劃強化美國對歐洲的領導地位,而美國媒體冠之為促進了戰后歐洲經濟的復蘇。然而,事實并非完全如此,正如一位經濟學家所說:歐洲“經濟復蘇是通過儲蓄、資本積累和私人企業,而不是通過大量的現金補貼來實現的”。3有些人聲稱,這是一個美帝國主義尋求經濟控制的計劃。另一種觀點認為,“在啟動經濟復蘇或保持經濟運轉方面,外國的援助并不是至關重要的”。3盡管如此,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要求受援國接受自由貿易和對美國企業投資開放門戶的政策。該計劃規定,受援國不允許使用貨幣貶值來獲得貿易優勢,而損害美國的利益。4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是否應遵循美國傳統的帝國政策,通過運用援助來開拓新市場和實現經濟統治。人們感到奇怪,為什么中國作為一個相對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會輸出資本和忽視國內發展。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主要在于如下事實:由于采用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正面臨資源枯竭和遭受國內需求的不足。由于廉價勞動力的政策,中國工人不能得到足夠的收入來制造中國國內經濟的需求,因為“中國一個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資是美國的二十分之一,韓國的十六分之一,東歐的四分之一,墨西哥或巴西的一半”。5
此外,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美國受補貼的農產品,包括許多有潛在毒性的轉基因食品,已經充斥中國市場。因此,中國農民正面臨激烈的競爭和收入的損失。從而,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于投資和出口。5
因此,“中國過高的投資水平導致對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需求。2006年,中國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鋼鐵和四分之一的鋁和銅”。5中國的能源消耗也同樣是貪婪的,因為到“2000年,中國已占全球石油需求總增量的三分之一”。5
對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導致中國進入拉丁美洲和非洲地區從事資源開采業務。不同于帝國主義國家,中國提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時,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一個例子是,中國參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建設。剛果民主共和國礦產資源和其他珍貴資源豐富,幾十年來一直困擾于叛亂團體與中央政府之間的內戰。1997年蒙博托政府被推翻后,中國與剛果的雙邊關系加強,中國從剛果的進口“從2004年到2007年翻了三倍多。”6中國已建成剛果國民議會、人民王府酒店和該國最大的戶外場地烈士體育場等公共建筑。以前,中國還為剛果人民建立了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現代通信網絡。然而,這些交易與兩國2008年所簽署的90億美元協議比較相形見拙,根據規定,中國將幫助剛果升級鐵路、公路,建立兩個水電站,使兩個機場現代化和復興采礦業。
這樣的以建設基礎設施項目來交換資源的規模在非洲是空前的,剛果基礎設施部長稱贊其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型馬歇爾計劃”。6這將是中國在非洲的最大的單一投資。沒有其他國家或國際機構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建設如此龐大的項目。6剛果總統卡比拉(Joseph Kabila)宣布:“在我們的歷史上第一次,剛果人民能夠看到他們的鎳和銅正得到有效的利用”。6然而,一些批評人士稱,這是甩賣自然資源,而有些人猜測認為,這將帶來更多的武裝沖突,特別是在資源豐富的地區。
然而,即便中國90億美元項目得到全面實施,西方礦業巨頭仍然在剛果占主導地位。例如,中國的680萬噸銅礦開采權只有美國礦業巨頭自由港(Freeport)在剛果開采權的三分之二。然而,中國在剛果的活動一直是西方國家的極大關切,尤其是在華盛頓,有人猜測認為,發生在基伍省的戰爭是中美之間的代理人戰爭。6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在剛果的商業活動已經引起華盛頓的猜疑,中國一直受到指責在非洲尋求霸權地位。一家美國軍事雜志將中國的非洲戰略描述為“政治斗爭”。7根據該文作者的觀點,中國在非洲的目標有三個方面:“無阻礙地、實際上排他性地獨占自然資源;為其出口驅動型經濟開辟新的市場;在國際政治機構中提高影響力。”7中國對非洲無條件的財政援助被定性為破壞了西方在非洲多年的努力。遺憾的是,作者顯然無視無情的西方殖民統治在非洲長達一個多世紀無情剝削的歷史事實,這往往涉及大規模屠殺平民和奴隸貿易。中國被稱為“流氓債權國”,被指控實施掠奪性貸款,盡管中國已經免除了35個非洲國家的貸款。中國在非洲西部的資源開采活動已經被美國解釋為危害美國的石油供應,甚至在非洲港口的通道。
為了應對中國在非洲的行動和保護美國的商業利益,小布什政府2007年建立了美國非洲司令部(AFRICOM)。非洲司令部是負責美國在非洲的軍事行動和與53個非洲國家的軍事關系,并建立了五角大樓前沿作戰基地,以之作為美軍在非洲遂行海外軍事行動的基地。非洲司令部不是戰術性的,而是一個準外交機構“監視戰區安全活動,加強戰略協作,建設對非軍事行動的支持”。7“非洲司令部將與非洲國家合作,提高其專業化水平和技術熟練程度。”7
除了使用武力,西方媒體也提出了對非洲實施新馬歇爾計劃的可能性,正如《金融時報》所斷言的:“真正的非洲馬歇爾計劃可以促進增長和減少貧困,但只有通過與當前援助體系不同的一系列制度……援助計劃促進政府引導的發展,其重點是提供社會服務。馬歇爾計劃培育了商業部門的發展,其重點是提供貸款和建設經濟基礎設施。”7
從而,在21世紀初,兩個馬歇爾計劃和以前帝國主義國際競爭的幽靈縈繞在全球上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不應該把自己置于輸出資本同時遭致軍事沖突的地位。她應該保護自己的資源和發展國內經濟。諷刺性的是,中國正是使用貿易作為其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而使其經濟增長動力完全依賴于出口和投資。由于全球經濟危機,這樣的政策已經使中國數以千萬計的工人失業和成百上千的企業破產。很明顯,中國不能繼續這樣的發展道路。不幸的是,中國的決策者仍然沒有從最近的經濟危機中吸取教訓,通過規劃中國的“馬歇爾計劃”繼續同樣的政策。他們自愿將中國國內市場的主要份額讓給西方跨國公司,與之同時努力擴大與非洲貧窮地區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貿易和投資。
這種做法不僅忽視了國內發展,而且冒有與西方發生潛在沖突的風險。在這樣的沖突中,“美國及其盟友是否也采取直接軍事干預(而不是聯合國批準的維和行動)是無法預見的,但在過去加強軍事援助的輸送之后,往往緊跟著軍事介入”。8這樣的軍事參與對中國是站不住腳的。在中國的出口驅動型經濟中,資源的開采和重新出口完全是為了滿足西方消費者的需求。此外,軍事沖突不僅造成巨大的平民傷亡和本地經濟的損失,而且帶來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的可怕后果。
諷刺性的是,中國的新“馬歇爾計劃”宣布時,由于全球經濟危機和世界各地的貧困,全球化已經名譽掃地。這也已經到了這樣的時候:新自由主義已經證明是一種功能失調的意識形態,貿易依賴是一種謬誤;中國應該采納自力更生、獨立發展和保護民族工業免受西方跨國公司蠶食的政策;中國應該通過對西方受補貼的農產品征收高關稅來保護農業部門;中國應該用其所有的資源來收購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中國應該修復由門戶開放政策和以出口推動經濟發展而造成的環境破壞;中國應該將其資本投資于和發展農業,并進行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建設,以擴大耕地面積的規模,從而提高中國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中國發起5000億美元的“馬歇爾計劃”是徒勞的:中國以購買美國國庫券形式的對美資助,已經超過二戰時美國用于其馬歇爾計劃金額的許多倍,即使是在美元價值恒定的基礎上計算,也是如此。
【注釋】:
1. Zhang, Bin: “China’s Marshall Plan in the Making”, Economic Observer, August 26, 2009.
2. Sicherman, Harvey: “America and the West: lessons from the Marshall Plan”,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3. Wikipedia: “Marshall Plan”.
4. Hudson, Michael: Super Imperialism, Pluto Press, 2003, P.379.
5. Li, Minqi: “China, Peak Oil and Neoliberalism’s Demise”, Monthly Review, April 2008, PP.27-29.
6. Jiang, Wenran: “Chinese Inroads in DR Congo: A Chinese ‘Marshall Plan’ or Business?”,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January 12, 2009.
7. Sprance, William R.: “The New Tournament of Shadows: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China’s Activity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Africom’s Role in the U.S. Response”, Spring 2008 Journal of Military and Strategic Studies.
8. Klare Michael T.: Resource Wars, Metropolitan/Owl Book, 2002, P. 22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