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馬耀邦《中美關系--透視大國隱形戰爭》
新聞: 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的供應商福喜公司使用過期肉問題被曝光
1954年,一個叫做RayKroc的奶昔機推銷員,在加州的圣貝納迪諾注意到一個獨特的命名為麥當勞的漢堡包站。后來這家餐廳成為了他的最佳顧客,因為他們買了八個奶昔機來維持他們的日常運作。高效、廉潔和高容量的操作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1年他購買了該產業,在金融機構投資者的資助下,擴大餐廳,將出售廉價漢堡、奶昔和薯條的業務到整個美國;從而開創了現代快餐業的新篇章。麥當勞目前在世界各地100多個國家經營。它宣稱每天為5000萬用戶服務。在美國,它是牛肉、豬肉和土豆的最大買家,又是全球第二大雞肉購買商。該公司表示每年聘用約1百萬名員工。該公司花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廣告與營銷費用,并已取代可口可樂公司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1.2.
麥當勞成功的快餐業在美國已吸引了許多模仿者。必勝客、漢堡王、Wendy’s和Dunkin'Donuts,現在已經遍布全美及世界各地。而據倍受贊譽的暢銷書《快餐國家》的作者EricSchlosser稱,美國人現在平均“每個星期消費大約三個漢堡包和四份炸薯條”2.
使麥當勞區別傳統飲食業的是產業化的運作模式。設在裝配線上的廚房不需培訓員工,從而使其能夠有效降低價格和增加業務量。
快餐的主要包括土豆和肉。在美國快餐店,炸薯條已經成為最暢銷和最有利可圖的業務。按EricSchlosser的說法,一個典型的美國人每年消費的土豆已由1960年的4磅上升到今天的30磅。麥當勞炸薯條的口味被認為是業界最好的,贏得了廣泛贊譽—包括著名食物評論家詹姆斯·比爾德。不過,炸薯條的口味是由食用油決定的。麥當勞的薯條在高達90%的牛脂中烹飪,使薯條的脂肪比漢堡包更加飽滿。在經過相當多對高膽固醇和非常不健康的薯條的批評后,麥當勞改用植物油烹飪。他們通過加入調味料來增強薯條的味道,并宣稱該調料來自于天然原料。2.3.
根據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的研究,美國快餐業的炸薯條含有高量的丙烯酰胺。瑞典科學家進行的測試表明這種可能致癌的化學品存在于一些油炸和烘焙淀粉類食品中。據估計,在美國丙烯酰胺每年能夠引起上千例癌癥,同時普遍認為丙烯酰胺是一種烈性的神經毒素,可能造成先天缺陷并影響男性生殖健康。正是出于這個原因,一位加州首席檢察官已經要求麥當勞與漢堡王按照加州65號條款,給他們的薯條貼上癌癥警告標簽。4.
2001年,在受到了憤怒的素食者集體訴訟后,麥當勞承認其薯條用濃縮牛肉汁處理過。麥當勞在網站上公布的薯條成分是,土豆、部分氫化大豆油和“天然調料。” 但它從來沒有提及“天然調料”來源自于牛肉。這種省略激怒了全美各地許多的素食者,因為他們覺得他們完全被該公司誤導了。
事實上麥當勞的炸薯條是由其供應商先用濃縮牛肉汁煮熟,然后冷藏,最終在當地餐廳分店用純植物油煮。
2002年,麥當勞同意支付1000萬美元用于平息訴訟,并為其將薯條不恰當地描述為素食而道歉。“我們很遺憾我們沒有給這些客戶提供完整的信息,我們由衷地為錯誤傳達造成的任何損失表示歉意”,麥當勞說。5.
根據營養分析,麥當勞的炸薯條含有反式脂肪。每增長2%反式脂肪的消耗會增加93%患心臟病的幾率。哈佛的WalterWillett估計由于反式脂肪的消耗,1994年全美共有30,000人過早死亡。6.7.
1997年,在科羅拉多有16人因為吃了含有大腸桿菌0157:H7的漢堡包而生病。他們的腸和腎臟遭受了這種病菌所造成的致命后果。此事提請公眾注意食品安全,尤其是在美國的快餐店。8.
隨著快餐業的發展,因為力求壓低成本和保證產品的標準化,肉類加工、包裝職業已經成為美國最危險的職業。職工在本行業中大多是新手或非法入境者,沒有任何技術或英語技能。他們收入微薄,沒有防止受傷的保護措施,沒有提供健康的福利。快餐連鎖店無情的成本壓力往往施壓肉類包裝公司采用不衛生的做法,導致致命細菌的產生,如進入漢堡包中的大腸桿菌0157:H7。直到1997年,美國大多數喂牛的飼料仍參雜有死掉的羊、牛、貓和狗的尸體。更令人憂慮的是,甚至連含有危險細菌的雞糞也獲許用來飼喂牛,從而污染了屠宰場和漢堡包中的肉。9.
另一在快餐店中的頂級銷售項目是可口可樂飲料,含有咖啡因、糖、焦糖色、石灰汁、檸檬酸和磷酸、阿斯巴特、糖精和鋁。醫學家現在深信,如果食用時間過長,這些成分將導致衰弱的疾病,而表現為“衰老”。同樣眾所周知的是,攝入磷酸可造成貧血、骨質疏松癥和癌癥。10.11.12.
另一種在軟飲料中有害的成分是糖。一杯典型的12盎司蘇打水含有超過10茶匙的糖。食糖造成身體失去礦物質,如鈣、鋅、銅、鎂和鉻。據稱糖也是骨質疏松、關節炎、滑囊炎、痛風、糖尿病、衰老和失去機體免疫力的根源。13.
近年來,飲料業開始使用阿斯巴特和糖精來代替食糖,但結果顯示這同樣有害。天冬氨酸據報道會引起神經系統疾病和抑郁癥。美國國家科學院已經作出結論,糖精是一種潛在的致癌劑。焦糖色,也是一種致癌劑。14.
據路透社2006年6月20日來自北京的報道,麥當勞公司同中國石油巨擘——中石化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在中國發展汽車餐廳,這將發揮石油公司現有30000個服務站的優勢。未來幾年,麥當勞將在中國增加約100家餐廳。目前,在中國麥當勞已有約750個營業網點,但仍落后于肯德基油炸雞的1900個。15.
據ACNielson的經理格倫·默里說,“就像如今在其他很多亞太國家那樣,在中國快餐似乎已經成為主要的食物來源。”16.
更令人感到震驚的是,據ACNielson的一項調查顯示,“30%的受訪者每月去快餐店兩到三次,26%一月一次。”17.
在中國官方報紙《人民日報》上的一則標題:“麥當勞分店在中國流行。”文章說:“麥當勞會向中國西部城市擴展他的業務”,聲稱“不僅是不少中國人喜歡吃麥當勞的漢堡,而且還能夠給中國帶來可觀的盈利貢獻。”這篇文章指出稅收和在當地購買原料對國家是有利可圖的。難道麥當勞等美式快餐公司真正在造福于中國?18.
據Schlosser說,“美國如今在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中擁有最高的肥胖率。一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約四分之一的美國兒童現在肥胖或超重。隨著快餐的消費,這些比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大幅飆升。”19.
如今在美國,肥胖已成為死亡的主導因素,據估計有280,000人因超重而死亡。Schlosser先生還說:
“美國每年因肥胖而引起的醫療費用現在達到近2400億美元;除此之外,美國人每年花費超過330億美元用于各種減肥計劃和飲食產品。肥胖和心臟病、腸癌、胃癌、乳腺癌、糖尿病、關節炎、血壓高、不孕以及中風相互影響。1999年美國癌癥學會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重的人有較高過早死亡的幾率。嚴重超重的人比正常體重的人過早死亡率多四倍。”19.20.
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基本理念是食品不僅應被視為能量的食物來源,同樣是為了健康乃至藥用等等。基于這個原因,許多中國人的食譜自古以來注意營養價值;中國的快餐食品,也沒有例外地遵循同樣的理念發展出來的。制作中國食品一般都符合養生保健的目的—以各種谷物、新鮮蔬菜和豆類為主,在低溫下烹飪等等。新鮮蔬菜及豆類富含纖維,具有高度的營養價值,21.22與含有大量空熱量的西式快餐或是“垃圾食品”形成鮮明對比。不像許多西方快餐食品在油中深煎并且事先在工廠中預煮,而且含有大量反式脂肪,中國快餐食品通常熱炒或在水中煮,以保持其新鮮度和營養成分。
為何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健康飲食文化的國家,允許西方快餐連鎖店的到來,引導中國人民走向與肥胖相關的疾病、過早死、逐步攀升的醫療費用,而這已經在美國所見證。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國有石油巨擘將促進麥當勞快餐業在中國的統治,為虛構的“利潤”以犧牲人民的健康為代價?
注釋:
1. Wikipedia: Ray Kroc
2. Schlosser, Eric: “Fast Food Nation”.
3. Ibid: P 119
4. CSPI: 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5. www.compassinatespirit.com
6. Ascherio, Alberto, Meir J. Stampfer, and Walter C. Willett: Trans Fatty Acid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7. Willett W.C., Ascherio A.: “Trans fatty acids: Are the effects only marginal?”,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994; 84:722-724.
8. Schlosser: P 193-194
9. Ibid: P 202-204.
10. Vyse, Leah: Coke, Pepsi: questioned over toxics ingredients
11. Tuberose.com: Soft Drinks
12. Tuffs University: “Consuming Cola May Up Osteoporosis Risk For Older Woman, Study Suggests”, October 7, 2006, Science Daily
13. Healingdaily.com: Sugar’s effect on your health.
14. Tuberose.com: Soft Drinks
15. Reuters: “Yum Takes slower approach to drive-thru in China” November 13, 2006
16. 《人民日報》網絡版,《中國人躋身世界頂級快餐迷的行列》,2005年1月25日
17. Ibid
18. 《人民日報》,《麥當勞分店在中國持續流行》,2002年3月11日19. Schlosser: P 240
20. Schlosser: P 242
21. Canham, Liz: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isine”
22. Ezine Articles www.toureasy.net: “Chinese cooking history”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