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事情還沒弄明白就盲目推進
2013-12-11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鐘建昌
知是行的前提。改革是一項科學的事業﹐來不得半點馬虎﹐決不能無知而為。
習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準確推進改革﹐認真執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還沒弄明白就盲目推進”。祗有把事情弄清楚﹐把要求掌握好﹐把措施定扎實﹐才能準確推進改革﹐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里。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關乎強軍大業﹐關乎國家安危。這次改革﹐是在世界軍事競爭異常激烈情況下的改革﹐是在加速推進信息化建設大背景下的改革﹐是在我國安全形勢極其嚴峻下的改革。步子一旦邁出去﹐就得踩得住﹐走得穩﹐必須穩扎穩打﹐切忌簡單蠻干﹐切忌隨便“翻燒餅”。否則﹐一個小差池就可能付出大代價。
今天的改革﹐無論是推進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還是優化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無論是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還是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很多是嶄新的領域﹐有的還是第一次﹐更需要搞清楚弄明白﹐更需要研究透掌握好。如果頭腦發熱﹐急于求成﹐盲目上馬﹐很可能造成被動﹐甚至無功而返﹐一事無成。
當年﹐晚清政府曾進行過一場軍事改革。改革的決策者片面地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遠出于西方之上﹐獨火器不能及”。他們外不懂世界軍事變革方向﹐內不瞭解本國國情軍情﹐僅改“表”﹑不改“制”﹐盲動冒進﹑邯鄲學步﹑畫虎類犭﹐最終未能挽救國家和人民遭受奴役的命運。歷史的教訓告誡我們﹕事情沒弄明白就盲目推進﹐任何改革都不會取得成功。
師其意而不泥其跡。弄明白﹐就是搞清楚為什么要改﹑在哪些方面改﹑怎么改等問題。一些單位信息化建設之所以一開始會出現“煙囪林立”﹐自成一體﹑各自為戰的局面﹐主要是因為沒弄明白信息化建設的真諦﹐而祗是一味地模仿外軍。“模仿者死﹐學習則生”。改革不是不能借鑒﹐關鍵是通過學習外軍的優長﹐吸取外軍的教訓﹐結合我軍的實際﹐走出具有我軍特色的改革之路。誠如京劇大師郝壽臣對弟子的告誡﹐“把我捏碎了成你﹐不要把你捏碎了成我”。
弄明白不是隻講學習研究﹐不講深入推進﹐而是重點處理好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膽子要大﹐就是要有“闖”的精神﹐有“冒”的勇氣。如果抱殘守缺﹑前怕狼后怕虎﹐就可能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被對手越甩越遠。同時﹐也要穩妥審慎﹑穩步前行﹐叁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1982年﹐面對中央直屬機關和國務院機關精簡機構﹐鄧小平提出﹐軍隊可先不忙進行機構改革﹐“成熟一件做一件﹐不成熟寧肯慢一點”。
涉淺水者得魚蝦﹐入深海者獲蛟龍。在越來越深的水中前行﹐遇到的阻力必定越來越大﹐面對的暗礁﹑潛流﹑漩渦可能越來越多。現階段推進改革﹐不能不識水性﹐不能不搞好頂層設計。實踐告訴我們﹐有的政策經過一段時間后發現有偏差﹐要扭轉回來很不容易。政策舉措出臺之前必須經過反復論證和科學評估﹐力求切合實際﹑行之有效﹑行之久遠。
當然﹐任何改革都沒有標準答案﹐探路者的精神不能丟﹐摸著石頭過河的方法不能缺﹐寬容失敗的胸襟不能少。對必須取得突破但一時還不那么有把握的﹐可以採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先行試點﹑勇于開拓﹐看準了再推開。對于局部改革中的失誤﹐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應吸取教訓﹐及時改正﹐決不能錯過改革的歷史機遇期。
另附兩篇:
改革離不開“群蜂智慧”
2013.12.11 來源: 解放軍報 作者: 賈繼浩
“力不敵眾,智不盡物。”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離不開官兵的力量,離不開“群蜂智慧”。
鄧小平同志說過:“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他還說:“絕不是一個人的腦筋就可以鉆出什么新東西出來,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腦筋鉆不出新東西,依靠群眾才能推動改革的大船破浪前行。
官兵始終是改革的推動力量。從抗日戰爭時期的地雷戰地道戰,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支前運動”“訴苦運動”;從抗美援朝“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到新時期的“郭興福教學法”……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無不發端于官兵,無不起源于基層。
知戰勝者在卒伍。廣大官兵位于軍事斗爭準備的最前沿,直接參與軍事創新實踐,改什么,怎么改,官兵最有發言權。最先進的作戰思想,最終要由官兵來落實;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最終要由官兵來操作。部隊官兵比例是否合適、訓練方法是否科學、武器裝備是否完善、軍民融合是否高效,官兵都有自己的感受、意見和建議。這些既是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又是改革的突破點和切入點。
馬克思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現在,許多單位和部門都設立了“金點子”獎,開展“我為打贏獻一計”活動,這都是吸納官兵改革智慧的有效途徑。為什么我軍能夠在一次次改革創新中走向勝利?賀龍元帥總結得好:“除了靠我們部隊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勇敢精神而外,主要就是靠了個‘大家想辦法,人人出主意’的軍事民主。”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今天,無論是最大程度化解改革風險、克服改革阻力,還是提高改革效率、落實改革措施,都不是一個人的事,都有賴于官兵的廣泛參與、積極實踐。充分尊重官兵的首創精神和主體地位,更好地激發官兵的創造活力,深化改革就不怕找不到翻山的路,不愁搭不起過河的橋。
(作者單位:75770部隊)
戰之真諦在于先勝全勝
2013.12.11 來源: 解放軍報 作者: 楊宏偉
沒有經過政治的考量、科學的判斷、周密的謀劃,就拿著劍往上沖,那是莽夫行為,是不可能打勝仗的。
孫武有言,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我軍之所以能打勝仗、屢打勝仗,離不開先勝全勝的思想。
如何做到先勝全勝?從我軍的戰史來看,主要體現在政治頭腦、戰略眼光、民心向背上。
“政治意圖是目的,戰爭是手段,沒有目的的手段永遠是不可想象的”,克勞塞維茨的觀點深刻影響到毛澤東。“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成為毛澤東指導我軍發動戰爭的一個重要思想。如果不考慮政治因素,就貿然發動戰爭,戰爭的目的也毫無意義。以政治為前提,戰爭才會有價值。
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后,志愿軍極度疲勞,彈藥消耗殆盡,官兵吃飯穿衣困難,完全不具備再打大仗的條件。但考慮到政治需要,毛澤東一聲令下,彭德懷迅疾發動第三次戰役,志愿軍攻克漢城,在政治上贏得先聲。這場仗被后人稱為軍事上不能打、政治上必須打。
大戰已定,廟算為先。誰的戰略謀劃深遠,誰將最終贏得戰爭。
抗日戰爭,日本軍隊打的是速決戰,我國的戰略則是持久戰。結果,日本被中國軍隊打敗了。
解放戰爭前期,蔣介石提出“由點來控制線,由線來控制面”的戰略設想,這一設想講起來仿佛頭頭是道,其實完全脫離實際,不僅最終全盤落空,還種下國民黨軍兵力捉襟見肘、無力應付的苦果。
再看看毛澤東的戰略指導思想: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的目標,而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標。毛澤東認為,敵我雙方有生力量對比的消長,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戰略思想高下立見,戰爭結局已由歷史證明。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投身戰場,沒有民眾的支持不行。有人說,解放戰爭的勝利,最根本的是靠《土地法大綱》,這一點絲毫不夸張。《土地法大綱》的頒布,使我軍贏得了民心,于是就有了糧食,有了有利的戰場,有了充足的兵員。以至于毛澤東在1947年的新年獻詞中,竟然沒有提及戰爭。而正是1947年,成了國共力量對比的轉折年。
著名的萊蕪戰役紀念館,有這樣一首歌謠:“一條扁擔兩頭彎,千里遙遠來支前。一頭挑的是白面,一頭挑的是炮彈。白面送給同志吃,送上炮彈打壞蛋。”由此可見民心的力量。
據統計,三大戰役中,動員民工累計達880萬人次,人民群眾出動大小車輛141萬輛,擔架36萬副,牲畜260萬頭,貢獻糧食4.25億公斤。朝鮮戰爭期間,為支援前線作戰,群眾在短短一個月內制作了650萬公斤炒面,52萬公斤煮肉;1952年一年間,社會各界捐款5.5億多元,可購買當時最先進的噴氣式戰斗機3710架,成為戰爭動員史上的偉大奇跡。
我軍的勝利無不驗證著這樣一個真理:真正的銅墻鐵壁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
“主不可以怒而興軍,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戰爭的最終勝利,絕不是一陣拼殺就能換得的。稍有不慎,就滿盤皆輸。阿根廷與英國的馬島之戰,初戰倒很風光,后來卻敗得很慘。不能不說明其領導人準備不足,謀劃不足、應對不足,結果造成國內局勢動亂,政府倒臺。
所以說,發動戰爭,說說容易,真正實施起來,卻不能沒有戰爭智慧、先勝思維、全勝觀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