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姚立迎提交了《關于應對跨國種業公司在華擴張,促進種業安全發展》的提案,呼吁堅決禁止轉基因主糧的商業化審批,建議修改完善種子法,防止種質資源流失。
種子的極端重要性對于種地的農民來講,那是再普通不過的常識。“餓死爹娘,不吃種子糧”,沒有種子就沒有來年的收成,忍饑挨餓也不能吃種子。筆者小時候嘴饞,將父親藏起來的花生種偷吃了一把,挨了一頓打。在農民眼里,那些種子是不能動的,偷吃種子的罪過是比摔壞鍋碗瓢盆要大的,農家孩子只要犯了這些錯,就得挨打,其目的是要孩子們長記性。
幾千年來,農民種地留種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農民就是天生的育種專家,他們往往把那些個頭大,整齊、沒有雜質的種子提前曬干,找安全的地方儲存下來,其余的才作為食物。農民種地留種就成了習慣,成了常識。長此以往,栽培品種不斷優化。現代育種專家做科學試驗,培育優良品種,其前期材料大都是農民祖祖輩輩而留下來的。
后來,雜交作物出現了(北方的玉米,南方的水稻),農民不能留種了,這樣的品種多了,農民就依賴種子公司。現在,轉基因作物又出現了,農民非但不能留種,恐怕種地也要提心吊膽了,搞不好還要吃官司——轉基因巨頭有著各種理由禁止農民留種,即使被轉基因作物污染了,本來是受害者,卻說你偷了他們的種子。跟資本家是沒有理好講的。
非常奇怪的是,一些傳統的種子既不是雜交的,也不是轉基因的,但農民依然要去買種子。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國內外種子公司的公關力量起了作用,他們向農民宣傳商業種子的種種好處,國家還向種子公司提供一定的補助,使得種子價格相對低廉,他們把種子站布局到村頭。這樣,農民得到了那么多的承諾,又嫌留種麻煩,就從種子公司買種子,傳統的留種子做法就沒有人再提了。即使農民買了假種子上了當,也只好打破牙齒望肚子里咽——種地的個體農民是無法與強大的種子公司抗衡的。
生物物種是大自然留給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沒有一個人或一家公司能夠宣布某栽培物種是他們家的,農民種地留自家的種是天經地義的。但是,這樣的好事因為出現了雜交和轉基因技術就從此就沒有了。商業公司對傳統種子動了一些“手腳”,給予了一定的名稱,然后就宣布那種子是他們家的,不允許別人使用,要用就只能買他們家的,而且年年要買,祖祖輩輩要買,因為雜交和轉基因后,根本就不能留種了!
現在,洋種子尤其轉基因的洋種子大舉進攻中國,其造成的結局肯定是:非但農民不留種子,就是中國那些種子公司也轉而不留種子,轉向依賴洋種子和轉基因種子在資本、科技、市場與潛規則競爭上,中國種業是不堪一擊的。這有些像當年的英國強盜的鐵船炮艦輕易地擊垮中國的木板船一樣,因為你根本就不設防,還睡在夢里呢,且我們的種業各自為占,而人家是有預謀有組織有手段地進軍你的。起初給你甜頭,讓你有利可圖的,讓你貪小便宜。一旦農民、企業、科學家與管理部本對外國種業形成依賴,中國人吃飯就又不得你不聽話。
該是到了搶救中國傳統種子的時候了。中央政府不能一味聽那些種業代言人尤其轉基因科學家的忽悠,要把自留種子的權力還給農民,并對自留種、自制有機肥、用傳統方法控制草害的農民進行補助,取消對種子、農藥、化肥的補貼,那都是商業行為,將經費直接用來提高糧食價格。
中國種子的出路不是什么做大做強,而是還留種權于農民,將優良的種子儲藏在億萬農民的家里,國家僅發展那些不能留種的雜交種業,絕對不允許外資進入。對于轉基因種子更要嚴管,堅決不允許進入人類食物鏈。中國蔬菜中的90%被外資控制,他們沒有向中國人說明的是:這90%里面有多少是轉基因的?中國許多傳統蔬菜品種在品種和產量上是有優勢的。
從生態學的常識看,本地的物種最適合本地的環境,為什么國外來的種子有競爭力呢?我想貓膩就在這轉基因里面,因為抗蟲、抗病、抗除草劑、耐運輸、耐儲存,這些是傳統蔬菜種子所不具備的。但長期吃那些“抗、耐”轉基因蔬菜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必定是生態環境與健康的代價。轉基因蔬菜種子集中在蔬菜大棚里使用,那樣的環境是蔬菜最容易感染病蟲害的環境,轉基因蔬菜有絕對的優勢。但長期以來,人們忽視了生態環境和健康方面的風險。
對于外資控制的種子公司,不能一味放縱,盡量收縮他們的業務范圍,加大稅收力度,直至解除他們對中國種子的控制乃至壟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