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戰(zhàn)略觀點
由此,當美國發(fā)生次債危機,對于中國而言,由于國外消費需求大幅度縮減,中國正應當通過調整國內經濟結構、擴大內需,把經濟發(fā)展模式調整到依靠國內消費、為國內民生服務的道路上去。對此我在《一虎一席談》辯論和為時寒冰的《中國怎么辦——當次債危機來臨》的序言中,都曾經提出過三點建議:(1)干部家庭財產公開,打擊腐敗,為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2)擠干股市、房市泡沫,通過發(fā)展農工商等實體產業(yè)擴大就業(yè),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產業(yè)競爭力;(3)政府財政分配面向住房、醫(y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減少不必要的基礎建設。可惜的是,這三點建議在我國的抗擊危機政策中,幾乎沒有得到任何體現,中央政府選擇了一條基本相反的道路。
迄今,在大量資源和貨物以接近奉送給西方列強之后,中國在大規(guī)模外匯儲備占款的基礎上,再給市場注入了超級的流動性,營造了較之2007年更大、更持久的資產價格泡沫。隨著“流動性陷阱”階段的結束,流動性將迅速傳遞給近20多年來被嚴重低估的農產品價格,惶恐性的、以食品價格急劇上漲的“中國式”通貨膨脹在所難免。
回顧起來,去年的救市方案,除了房地產利益集團、建筑建材業(yè)、證券投資業(yè)、汽車業(yè)、通訊運營業(yè)外,還有那些行業(yè)從中受益呢?失控的流動性進一步分化了社會收入分配,長期謹慎儲蓄的城鄉(xiāng)居民,幾乎無人不人心惶惶,對貨幣信用失去了信心,哪里是在為人民謀福利呢?
如果為了所謂的“保增長”,就可以犧牲民生,那么這種增長意義何在?難怪印度總理辛格對中國的GDP高增長不屑一顧,認為這是以犧牲人權、環(huán)境為代價的。這難道還不值得我們的高層驚醒嗎?!
如果一定要逼迫政府放棄濫發(fā)鈔票的荒唐舉動,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炒高農產品價格,引起社會惶恐,即所謂“以毒攻毒”術。因為現在的高層最害怕農產品漲價損害其CPI的“美好形象”。既然“投機倒把”一詞已經從法律辭典中取消,而且政府放任炒房、炒股,炒炒農產品有何不可呢?而且,農產品價格的回歸,對于農民階層而言,無論如何是有好處的。
三、中國股市、房市累積巨大金融風險
進入2009年底,歐美國家仍處于房價下跌和房屋拍賣的寒冷之中,但在中國,老百姓卻在買不到一套房和房價的持續(xù)大幅度上漲而感到頭痛。從今年3月開始,在房地產一攬子救市政策和天量信貸資金投放的催動下,中國房地產市場一改2008年初房價持續(xù)回落的頹勢,價格和成交量均出現了暴漲的行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樓市出現了市民搶購風潮,房價也出現明顯上漲。截至到今年11月15日,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已經達21.7萬套,接近2006年到2008年三年的總和,房價與年初相比,出現了30%以上的漲幅。
作為最基本的民生產品,房地產在很多地方已經成為公眾最重要的投資工具,“全民炒房”態(tài)勢已經顯露。由于投資獲利的層層加碼,當前中國一些大城市的房價水平,相對于當地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了超乎想象的高度。在北京,建成區(qū)的房價-家庭收入比目前已經超過了30倍,房價—租金(年)之比則超過了50倍;在上海的中心區(qū),不少樓盤的單價超過10萬元人民幣,超過了當前東京核心區(qū)的住宅價格,而上海的單位土地產出不到東京的1/20。
正是以上背景,今年以來已明顯樂觀得多的絕大多數分析者,并不認同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一貫站在房地產利益集團立場的北師大某金融學教授,甚至發(fā)出了住房“買入買入再買入”的狂言,這是否預示著“全民炒房”時代的真正來臨呢?
與房價同步急劇上漲的,是中國同樣瘋狂的股票市場,包括市盈率超過100倍的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馬不停蹄地制造者掠奪者“一夜暴富”的神話,引導人們動用生產性資金和儲蓄存款瘋狂殺入股市,以實現不勞而獲的“財產性收入”。在虛高的股價下,自以為“身形偉岸”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員開始極度傲慢起來了,并拍馬殺向國外并購市場,希望重溫企業(yè)界的“中華帝國”美夢。
在我看來,中國工商銀行等國有控股銀行遠不要為自身的市值位居全球前列而沾沾自喜,這可能是他們輝煌的頂點。考慮到其深陷房地產信貸資產泡沫及地方政府超過年度財政收入100%的負債當中,可以肯定在5-10年內,中國銀行股將成為全球最爛股票,四大銀行至少破其二家。
政府的決策者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股市、房市在他們的托盤下可以持續(xù)一段時間,但絕對不可能永遠。根據物質不滅定理,那里來的,還要回到那里去。等待巨大泡沫市場的,將是一個永久的坍塌和無盡的沉痛。
四、老百姓要有長遠觀點
現在老百姓都在爭著買房,認為沒有房子無法為人,是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短視觀點。從全球來看,“居者有其屋”未必一定要把房屋產權授予居住者。對于所有的中國人來講,在房價-年租金比超過50倍的中國城市,租房顯然比買房經濟。對于那些希望通過買房保值增值的居民來說,必須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要知道,房價連漲10年,遠遠超過了普通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絕不意味今后幾年仍然慣性上漲。
如果要買房,不能只看一兩年,一定要看30年。那些買房用于投資出租的人,今年租出了一個不錯的價格,就誤以為能一租30年,豈不知20歲大姑娘的身價,30年“折舊”之后可能不足其1/30。買房更要看,要想到30年后你的房屋的破敗,以及你需要30年如一日地支付接近家庭收入的月供。
如果一定要購買住房,立足30年的長遠觀點,我認為購買遠較商品房便宜的“小產權房”也是合適的——因為荒唐的政策在中國不可能持續(xù)30年。
有此認識,又擔心超級通貨膨脹的,存放現金是危險的;把錢存在國內銀行,從長期看當然非常危險;而存放在外國銀行,也更為像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所以,我認為普通居民一個重要的選擇,是購置農地和黃金。盡管黃金價格已經很高,但是相對于各國已經失去信用、濫發(fā)的紙幣,我當然更信賴黃金;當然,還有那片免于泡沫侵蝕的、肥沃的土地。
在網絡時代,靜謐的農村,可能是能使城里人身心健康、精神升華的“桃花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