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醫改新政一年間
http://www.jrj.com 2006年11月03日 00:49 人民日報華東新聞
●去年9月29日,江蘇無錫市決定把該市衛生局“一分為二”,成立市醫院管理中心,出現了一個和衛生局平級、擁有國有醫院經營管理權限的事業單位
●由于第一次以“政事分開”的方式,徹底進行了衛生系統的“管辦分離”,一年后,這場
局部試驗性質的改革,最終升級為全國各地廣泛爭論的一個樣本——無錫醫改模式
●在各地都試圖尋找衛生體制改革新路徑的今天,無錫試驗田蘊含著怎樣的希望?而這個希望能否在其他地方生根
金字塔式的醫療體系
無錫醫改的部分成效,的確有目共睹。
這首先要歸功于醫改方案。根據方案,無錫醫改主題是政府職能轉變,焦點在于政府職能部門間的權力轉移:醫管中心作為政府出資人的代表,和衛生局按照管辦分離、政事分開的原則相對獨立運行,履行對所有9家市屬公立醫院直接管理的職責,統一管理市屬公立醫院的資產、人員、醫療業務的開展及其質量。而衛生局則不再直接過問醫院經營管理,其工作重點是建立公共衛生體系和依法監管醫療衛生市場。
通過重新調整衛生管理機構的權責,無錫衛生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應該呈現“金字塔”形特征:塔尖是醫院管理中心主管的公立醫院資源;中間部分指在公平競爭環境下成長的多元化醫療服務機構,如民營或外資醫院、國有特色專科醫療中心等;塔基則是衛生局主抓的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公共衛生等城鄉一體化醫療服務網絡。
由于衛生局長期主抓公立醫院改革,無錫公共衛生相對薄弱。由于缺乏健全的衛生保健體系,居民們無論大病小病,都依賴為數不多的公立醫院,不僅間接加劇看病難看病貴,也造成公立醫院在醫療市場上過度壟斷。經過改革分工,衛生局騰出精力著重抓薄弱的公共衛生體系,醫院管理中心集中精力提高公立醫院質量,雙方通力合作,從源頭上梳理該市醫療市場格局。
一年內,無錫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從72%提高到94.9%。目前城區已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90個;農村已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85個,初步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就醫格局。無錫市民平均住院醫療費用下降9.86%。醫院管理中心接受醫療糾紛的投訴量比原來下降40%,所屬9家市級公立大醫院的糾紛投訴量也下降了30%。
醫療市場打破壟斷格局
從醫改中受益的,還有民營和外資醫院。
開放醫療市場,引入多元化競爭,是無錫醫療改革的另一重點。除了希望通過有效競爭,提升全市醫療服務水平,該市供小于求的醫療市場,也在呼喚更多醫療機構進入。
管辦分離以前,該市特色專科醫療市場發展緩慢。當時衛生局一身兼維護市場公平與國有醫院資源代表人的雙重身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公立醫院的壟斷很難打破。
“民營機構的一些管理和服務理念值得公立醫院學習。現在衛生局的視野是全市醫療衛生行業,監管各類機構一視同仁。”衛生局局長王愛國清晰定位自己的職責。
民營外資醫院的確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典型案例就是無錫市衛生局開始嘗試引入民營醫療機構參與城市結核病防治。
去年,上海建安(集團)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無錫成立安國醫院,成為政府合作機構。無錫市衛生局通過提供房屋、設備和相關經費,購買安國醫院結核病防治的服務;同時,衛生局制定了“無錫安國醫院結核病防治目標考核細則”實施嚴格監管。一年后,該市3項評價結核病防治水平的指標:發現率、治愈率、督導管理率,由過去的倒數,一躍進入江蘇省前4名。
醫院管理中心主任杜壽強認為:“外來資本可以在開放公平的環境下進入無錫醫療市場,這是此次醫改的重要成果之一。”
挑戰與機遇并存
無錫醫改模式,能否被大面積復制?
采訪發現了一些變數。像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鄧國勝曾公開評價:無錫醫改模式最核心的精髓,在于打破原有衛生行政機構對醫療事業和醫療市場的壟斷,引入競爭機制,讓管理機構各守其位。
換句話說,多元化特色醫療服務市場是否可以堅持到最終形成,也是一大關鍵性指標。
無疑,這將是多方利益博弈最為激烈的過程。
9月25日,無錫公立醫院中的“龍頭老大”——無錫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建2500平方米外賓病區樓正式啟用,每日房費最高達880元。
醫院的說法是:“財政撥款越來越少,藥價和醫療服務價卻一降再降,醫院如果不擴大經營模式,怎么生存?”
杜壽強的解釋是:“公立醫院在做好非盈利性公益醫療服務的基礎上,可以嘗試向中高端醫療市場發展。”
公立醫院雖是公益性質的事業單位,但財政補貼只占總成本的一小部分,無錫占16%—18%。醫院認為,這一方面逼迫公立醫院逐利經營以維持運轉,另一方面也造成醫生合法收入偏低。為此,2001年無錫對公立醫院開始進行“托管制”改革,衛生局把一部分經營管理權下放給醫院,院長可以獲得一部分獎金分配、設備購買、引進醫生的支配權,以獲得市場主動權。
但在某種程度上,公立醫院在無錫管辦分離改革中,未有任何好處。改革前,財政撥款全部交給衛生局,60%以上分配到公立醫院,公共衛生事業經費不到40%。而現在,政府改變撥款結構,60%給衛生局搞公共衛生,40%給醫管中心,按各醫院申報項目撥款。拿到的“實惠”,沒有變化。
實事求是分析,公立醫院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但在事實上,這個選擇對剛剛理清各自職能的醫院管理中心與衛生局,很可能提出了新的挑戰。
無錫除了9家市級公立醫院歸口醫院管理中心管轄,還有眾多的區、縣二級公立醫院以及部分市級專科醫院,仍由衛生局代管。由于經費是共性問題,加上客觀上目前外來資本醫院興起市場競爭加劇,這些公立醫院很可能會成為進軍特色醫療市場的主力部隊。
過去一年來,衛生局旗下已有不少醫院向特色專科醫院轉型,除了一部分將來可能轉制,大部分仍將在市場上保留政府背景。
借用無錫市市長毛小平的看法:“任何改革都在探索中進行,無錫在寄望全國醫改方案出臺的同時,也將積極應對挑戰,鞏固現有成果,等待時間的回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