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主義將陷入“利潤枯竭式”蕭條
廣州求心經濟研究所 黨愛民 2008-11-28
[摘要]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正在進一步侵蝕全球實體經濟。發展中國家長期賴以生存的出口導向式經濟增長模式,由于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爆發金融危機,再也無法持續下去了,全球資本主義將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利潤枯竭式蕭條”。中國能否早日走出這場蕭條,要看中國能不能早日為市場注入它渴求的利潤。
一、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資本主義是一個大賭場,而錢是資本主義的靈魂。資本主義的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一切都是圍繞著錢而展開。資本主義的生產是為了錢,而不是為了滿足社會需求。滿足社會需求是資本主義的副產品。為了錢,就要生產;要生產,就要資源、就要雇傭勞動。資本主義是用資源和勞動力換錢,而不是相反。錢是資本主義的命根子,是資本家的命根子,是整個資本主義的靈魂。資本家殘酷壓榨窮人,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為了賺錢。就像打游戲機一樣,他入了魔了,煞不住車了。或者說,如果他不賺錢,游戲的對手就會把他吃掉。因此,資本主義是極其殘酷的,不僅對窮人殘酷,資本家之間的競爭也很殘酷。勞動力、窮人、資源,都是資本家之間展開生死決斗的工具,他們會盡一切手段把這個工具榨干榨盡。這不是他們心狠手辣沒良心,而是為了多賺錢,成為游戲的贏家。這一切,都是為了錢,而不是為了賺物,也不是為了故意殘害人。只有把握了資本主義生產的這個邏輯關系,才能夠理解出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紛亂現象,才能夠找出破解資本主義危機的途徑。
二、資本主義賺誰的錢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有一條在大海上漂泊了很久的小船,沒有了食物,為了盡可能讓更多地人活下去,船上的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抓鬮來決定誰應該被同伙吃掉。這是一個非常殘忍的辦法,但如果不這樣做,整船的人就會同時死掉。
這樣的故事離我們并不遙遠,在貨幣問題上,時時刻刻上演著這樣的悲劇。凡是實行西方的那一套“貨幣創造”制度的地方,這樣的悲劇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我們知道,現代西方貨幣創造制度,所有的貨幣是信用貨幣,所有貨幣的背后必然對應著與其等額債務。貨幣擴張,意味著債務擴張。公眾手中的貨幣,是人吃人、企業吃企業,吃出來的。人們手中每多出一筆錢,就對應著商業銀行一筆壞賬、某個企業一筆虧損。錢真是來之不易啊!
在中國,最先扮演被吃掉角色的,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從銀行貸一筆款,搞投資、繳稅、發工資,最后無法收回貸款,國有企業跨掉了。在國有企業跨掉的同時,私有企業卻壯大了起來。到后來,經濟學家開罵了。說國有企業是扶不起的阿斗,于是不給國有企業貸款了,貸給私有企業。結果可想而知,貸給私有企業,照樣是壞賬,照樣是被同伙吃掉。
在山窮水盡之際,我們又找到了一條活路,那就是出口。美國的華爾街,通過金融創新,印出了大量的鈔票。全世界資本主義國家都爭著搶著拿自己在國內榨取的剩余價值,與美國的美元相交換,讓資本主義再度茍延殘喘。這之間,是一種默契,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現在出口萎縮了,有些人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嗎!
三、全球資本主義將陷入“利潤枯竭式”蕭條
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把美元泡沫刺破了。美國已經不可能繼續靠印美元來吸收全世界的生產過剩,靠賺取美元過日子是沒指望了。全球資本主義面臨一個極其嚴峻的問題,那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利潤從哪里來?誰愿意為資本主義的茍延殘喘以身飼虎?誰會主動在站出來為大家的利潤而負債?誰來購買你的過剩產品?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字:錢!錢從哪里來?都想賺錢,錢從哪里來?誰愿意自己把錢從銀行貸出來,讓大家來賺?哪家商業銀行愿意把錢貸給沒指望還錢的人?那個讓大家吃掉自己、以保全其他人性命的獻身者在哪里?
因此,全球資本主義會因為利潤枯竭而進入一個長時間的蕭條期。在這個蕭條期中,由于發達國家有比較完善的救濟與保障制度,人們的生活或許不會那么凄慘,但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失業和貧窮將加劇。而且,這是一個漫長的冬天。
四、中國的擴大內需政策
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沿海地區出口需求瞬間崩潰,外向型企業紛紛倒閉,工人提前回家返鄉,各種宏觀數據急劇下降。面對危機,中國政府連續出臺了各種板本的擴大內需政策。
對于這些擴大內需的政策,民間并不看好,我也不看好。不看好的根本原因在于,這些政策不能給經濟帶來它最渴望、最迫切需要的利潤。這些投資、這些政府或國家的錢,不是主動獻身、讓大家賺的錢,而是要賺錢的錢。這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講個小故事。我經常在街上看見一幫年輕人圍在一起“賭瓜子”。就是有一個操盤的人,拿著三個小碗,把一粒瓜子在三個碗中間移來移去的,然后讓人猜,猜中的人就會贏錢。旁邊的其他人都是一伙的,一是引誘路人上當,二是用暴力維護他們的利益。很顯然,這樣的賭局,外人是沒有任何贏錢的機會的。大家也都知道。因此,幾乎沒有人上當,他們的生意也很慘淡。
政府主導的投資絕不是為了讓大家從他們的項目中賺錢的,它們絕不會以身飼虎,恰恰相反,他們還是想要賺錢的。在這些資金出發的同時,還配備了24個紀律檢查小組,監督資金的運用。不讓大家從政府項目中賺錢,那么,政府只好自己玩,民間資金是絕對不會跟上去的——就像街上年輕人玩的賭局。
五、如何破解困局?
要破解困局很簡單,按人發錢。我一直強調按人發錢,很多人總是不理解,以為僅僅是一項救濟窮人的想法。這種理解實在是太膚淺了。
按人發錢最大的好處是給市場注入利潤。這是市場最需要的東西,如饑似渴,利潤是資本主義的靈魂所在。沒有了利潤,市場就會失去靈魂,整個資本主義就會熄火。
市場需要錢,錢從哪里來?錢就是負債,誰愿意負債?讓誰負債?有兩種辦法,一是國家負債,二是人民負債。國家是人民的,國家負債,最終也是人民負債。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所有人都負擔一部分債務,債務與利益對等。國家可以負責把錢印出來,然后再平均分配給全體公民,讓公民自由選擇,他們想買什么、需要什么,企業就生產什么,這是效率或資源配置最高的辦法。發給公民的錢,最后轉化為企業利潤,市場經濟就搞活了。
錢,是社會的產物。為市場注入利潤,是任何個人或私人組織無法辦到的,也不是靠技術進步或其他什么辦法可以生產出來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搞市場經濟,就要有人為市場注入利潤,就要有人來印錢。由政府組織下的全民平均印錢,是最公平、最穩健、最有效率的辦法。沒有源源不斷的錢,市場經濟就玩不下去,這是鐵律!
維持貨幣信用的基礎是全社會的生產力,而不是美元、或黃金、或其他什么資產。有過剩的生產力(或生產要素),就有印錢的物質基礎。面對出口需求的驟然垮塌,國內出現了大量過剩的生產力。這些生產力既然可以為美元服務,也當然可以為人民幣服務,為中國人民服務。
有些人不搞調查研究,說什么全民發錢,大家會把錢存起來。這種說法是沒有理論依據的。經濟學理論中本來就有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的,就是說,越是收入低的人,他們的收入用于花費的比例就越高。中國大多數人是窮人,他們有了錢,首先會滿足眼前需求,然后才會儲蓄,為未來打算。統計資料顯示,廣大農民是等米下鍋、借錢消費,邊際消費傾向大于100%,而很多城市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也在90%以上。全民發錢,80%以上會立即轉化為消費需求、轉化為企業利潤。
六、結束語
全球資本主義將陷入“利潤枯竭式”蕭條,這是資本主義的制度的必然結果,也是目前全球資本主義貨幣制度安排的必然結果。中國要想率先走出危機,就要盡早拋棄資本主義的貨幣制度,向市場注入它最迫切需要的利潤,而按人發錢是效率最高的利潤注入途徑,兼具效率和公平原則,花錢少、療效高。政府的責任不是親自上馬取代市場,而是向市場注入利潤。
今天,全球資本主義的這架機器,是前所未有的精致完美,它具有無窮無盡生產力,它可以讓全世界所有人過上好日子。但是,這架機器現在要熄火了,因為,它缺少了靈魂、缺少了燃料:利潤——錢。
全球資本主義夢寐以求的利潤在哪里?
“三中全會”應當解決如何印鈔的問題
求心Dammos 2008-7-29
我在2004年就寫了《沒人愿意印錢是個大問題》這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我總結了印錢的幾種途徑,無非就是財政赤字、銀行壞賬這兩類。這兩類印錢的辦法,是政府多么不愿意看到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找到了第三種印錢的途徑,就是把商品買到國外,搞出口,讓外國人幫我們印錢。這個辦法的確很好,財政赤字和銀行壞賬的問題,這幾年立刻消失了。但是,問題真的解決了嗎?沒有,一點也沒有,——而且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什么呢?因為當我們拼命出口換來美元時,美元在天天貶值,而且,當我們拿我們賺來的美元到國際市場采購東西時,買什么什么漲價。這還了得!
奧運會之后,要召開“三中全會”,重點自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要搞市場經濟,就要賺錢,沒錢賺就不是市場經濟,沒錢賺市場經濟就玩不下去。在此,我要特別強調一點,賺錢就是賺錢,就像打游戲機掙積分一樣,絕不是賺物。人們(確切的說是資本家)對流動性的偏好有非常深刻的經濟學背景,本文不做闡述。
紙幣與金屬脫鉤以后,紙幣就是一種信用貨幣。凡是信用,必然對應著債務。因此,任何一筆錢的背后,必然對應著一筆同等數額的債務。一部分人賺了錢,必然對應著另一部分人為你承擔著同等數額的債務。賺錢越多,積累的債務就越多,這樣債務越積越大、越積越多,總有一天會玩不下去,于是,就爆發了債務危機。任何一次或大或小的經濟危機,我們都可以從中發現債務危機的影子。
中國自從開始靠賺美元過日子以后,日子過得很光彩。然而,賺美元給美國帶來了債務危機。美元并不是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樣,是由美國政府印出來,再發給美國人拿到中國買東西的。要是那樣,美國就不會爆發“次貸危機”。美元都是借出來的。而“次貸危機”就是把美元借給了窮人才引起的。
“次貸危機”爆發以后,美國國內經濟一蹶不振,需求急劇下降。對應著中國這邊,就是出口企業立即陷入困境。種種跡象表明,靠美國幫我們印鈔過日子的事情不會繼續下去了。美國人幫我們印鈔,我們喪失了巨額的實物財富,導致國內資源耗竭、環境惡化,得到的卻是不斷貶值的、無法花出去的美元。這種冤枉事還要繼續干下去嗎?一來這種事以后就沒了,二來就是有也是虧本的買賣。
于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了,這就是如何印鈔的問題,就是誰來填補原來由美元占據的那部分缺口。具體到企業的問題上,就是玩出口企業,看來是玩不下去了,怎么辦?
其實,只要把問題看透了,也很簡單。波蘭經濟學家卡萊茨基早就提出過“對內出口”的概念。Abba Leiner(1947)就提出過“功能財政”的觀點,指出“政府完全可以使用自己的財政權力保持經濟繁榮”。現在美國的幾位青年經濟學家Bell(2000), Bell and Wary(2003)也發表論文支持“功能財政”,認為財政赤字是很正常的現象,尤其是當考慮財政赤字的“儲備效果”的時候。
近年來,歐洲及全世界的經濟學家正在致力于以“按人發錢”(他們叫“基本收入”)替代原有的社會保障體系,支持按人發錢的經濟學家越來越多,其中就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西蒙、米德、哈耶克、弗里德曼、索羅等。一些政黨和政治家,包括來自執政黨的政治家,越來越多地站出來支持按人發錢。2008年6月,在愛爾蘭舉行了第12屆全球按人發錢大會。
長話短說,如果把迫切需要解決的印鈔問題與按人發錢結合起來,就會徹底解決市場經濟正常運轉需要的利潤問題(賺錢問題)。財政不愿赤字印鈔、銀行不愿壞賬印鈔,但,市場經濟要賺錢,錢從何來?沒有錢的來源,市場經濟就玩不下去。如何印鈔,誰來印鈔,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還需要強調一點,由“賺錢”引起的對貨幣的需求,與市場對貨幣的流通需求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需求。應付流通需求需要的貨幣量,與“賺錢”需要的貨幣量相比,是極其微不足道的。“賺錢”的需求幾乎是無限的。因此,靠什么商業銀行“貨幣創造”之類的把戲是無法滿足“賺錢”的需求的——除非你不在乎銀行壞賬。
誰做“冤大頭”? ——貨幣政策的兩難
誰做“冤大頭”?
Dammos 求心 2002/11/6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終于告別了短缺經濟、迎來了過剩經濟,社會經濟活動已不再是簡單地以滿足溫飽為目的的生產活動,人們開始追逐財富,并努力實行財富的增值保值。同時,我們也看到,還有大量人口失業,還有很多人沒有擺脫貧窮。因此,如何實現充分就業,充分有效地利用資源,增進社會福利,實現共同富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大課題。本文以資產選擇理論為依據,分析現行貨幣體系的缺陷,并提出改革貨幣制度的辦法,尋求實現共同富裕的途徑。
(一)資產選擇理論
當代凱恩斯主義在繼承凱恩斯流動偏好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金融領域的新情況,以資產選擇理論代替了凱恩斯的流動偏好理論,同時對貨幣的傳導機制做了補充。
資產選擇理論認為,公眾會在實物財富和貨幣財富之間選擇一個恰當的持有比例,此比例取決于兩者的收益率。實物資本的收益率等于市場利潤率,而現金余額的收益率取決于物價變動——物價下降時收益率為正,物價上升時收益率為負。
傳統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通過影響資本利潤率和利率來間接影響經濟的。現代凱恩斯主義者認為,貨幣是通過“財富效應”來影響經濟的——錢多了,人們覺得更富有了,于是愿意增加支出,于是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業。
托賓認為,政府可以通過調節貨幣供應來改變人們的資產結構,從而影響實物資本的投資和人均產出,進而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
(二)持有貨幣余額的理由
1.從投資角度分析。我國已出現了較長時間的比較溫和的通貨緊縮。在通貨緊縮的背景下,物價下跌,持有現金余額的收益率等于通貨緊縮率加利率,使得實際利率較高;而資本市場的狀況是需求萎靡不振,生產能力過剩,企業大面積虧損倒閉,投資渠道不暢,證券市場高風險,也就是說,實物資本收益率很低、甚至為負數,而且,實物資本還存在其固有的折舊率,不利于保值。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自然會選擇持有貨幣資產——這將反過來加劇通貨緊縮,形成惡性循環。
2.從一般居民的角度分析。人們保有現金的最重要的理由是養老、治病、子女上學以及應付失業。
總之,人們有太多的理由需要持有現金。在商界滾打的人,都知道一句話:現金是王。在經濟不景氣時,持有現金等于掌握了未來,掌握了主動。
(三)現行貨幣體系的缺陷
現行貨幣體系至少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重大缺陷:
首先,在存款保證金制度下由商業銀行創造貨幣造成巨額鑄幣稅利益流失。在這種制度安排下,鑄幣稅的受益人是很不確定的,但一般老百姓很難享受到。
其次,貨幣總量受到限制。企業和個人持有的貨幣資產是銀行的負債,隨著新一輪的貨幣量擴張,經濟也獲得增長,但同時銀行的負債也急劇增長。由于銀行是一個經濟實體,它也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因此,它絕不會甘作“冤大頭”——它的負債是不可能無限增長的——往往是在經濟發展正闊步前進的時候,銀行收縮信用,導致經濟增長剎車。
第三,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導致宏觀經濟不穩定。當信用擴張時,貨幣量增長,經濟也跟著增長,當信用收縮時,貨幣量減少,經濟也跟著滑坡,同時誘發金融危機。
可以這樣來形容銀行這個角色:在擴張信用、創造貨幣的階段,分享到大量鑄幣稅利益,這是做婊子的階段;當它收縮信用、減少負債的時候,就是立牌坊的階段。一手拉著嫖客,一手扶著牌坊,于是造成經濟波動,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
(四)誰做“冤大頭”
依照資產選擇理論,公眾會在實物財富和貨幣財富之間選擇一個恰當的持有比例。如果我們希望社會的實物財富不斷增長,那么就必須有相應的貨幣財富增長。而現行的貨幣制度是以銀行的負債增加來實現貨幣財富增長的,這就嚴重限制了貨幣財富的增長,從而嚴重限制了實物財富的增長。
要讓國家富強,要實行共同富裕,必須尋找一個貨幣財富穩定增長的源泉。銀行不做“冤大頭”,誰來做“冤大頭”?
事實上,戰后美國一直扮演著“冤大頭”的角色,這個角色一方面使其獲得了巨額的世界鑄幣稅利益,一方面對世界經濟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美國是只做婊子,不要牌坊的,它的貿易逆差是不須彌補的,輕輕開動印鈔機,全世界的資本家就把用工人血汗生產的產品爭著搶著送給美國。經濟學家看著又氣又眼紅,豈不知這是周俞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對于一些小國家,他們的經濟總量小,貨幣體系單薄,是沒有能力做“冤大頭”、享受鑄幣稅利益的,那些資本可以自由流通的國家更是如此——“泛美元化”剝奪了這些國家的鑄幣稅利益。但是,對于一些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如果放任美國對本國長期征收巨額鑄幣稅,輕則經濟遭受損失,重則喪失部分主權,因此,捍衛本國貨幣就是捍衛主權。
(五)按人發錢
按人發錢就是把鑄幣的權利歸還給人民,讓全體公民平等享有鑄幣的權利,鑄幣量由政府統一計劃管理,由中央銀行負責具體實施;增加基礎貨幣投放,提高商業銀行存款保證金率,從而削弱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新增基礎貨幣按人頭平均發放。
對貨幣體系做以上改革后,貨幣的信用以全社會的生產力為基礎,沒有具體的負債方,于是就消除了伴隨著貨幣財富增長的負債增長,從而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現行貨幣體系的缺陷。
首先,貨幣財富的增長將徹底擺脫銀行負債不能持續增長的約束,從而為實物財富的增長奠定基礎。在這樣的制度安排下,全社會的主要任務又回到了發展生產力上,這樣的制度可以容納任何水平的生產力。
其次,巨額鑄幣稅利益由本國公民公平分享,從而消化生產剩余,極大地提高社會福利,促進生產力發展,盡快實現共同富裕。
第三,保證宏觀經濟長期穩定增長,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危害。
第四,為政府提供強有力的宏觀經濟調控工具。
第五,防止“泛美元化”的危害,維護國家主權。
最后必須說明一點,這項改革并不會損害既得利益集團的既得利益,相反,適度的貨幣創造帶來的鑄幣稅利益是一筆沒有任何風險的橫財——既可以享受做婊子的好處,又可以確保牌坊不倒。
世上沒有救世主,要實現共同富裕,“冤大頭”只有自己做。
--------------------------------------------------------------
貨幣政策的兩難
2002/12/21 求心dammos
在國家看來,實物財富才是真正的財富, 而以本幣存在的貨幣財富是虛擬財富。
作為國家,她追求的是實物財富。
但是,在微觀上,各個經濟實體為了規避風險,要優化資產組合——在實物和貨幣之間選擇一個恰當的持有比例。
這就是說,隨著實物財富的增加,虛擬的貨幣財富也要相應地增加,而在虛擬的貨幣財富增加的同時,國家的負債(包括國營銀行的負債)也相應地增加,于是,就出現了兩難的局面:
要增加實物財富,就必須增加負債;反之,要減少負債,就必須犧牲實物財富。
同時,要明確指出,隨著資本積累的增加(包括技術進步、國際貿易),產品價格的要素構成資本化程度提高,于是貨幣的乘數作用降低(具體反映為貨幣流動性降低)。貨幣乘數降低導致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全面失靈。(詳細請看下面參考資料。)
沒人愿意印錢是個大問題
求心Dammos 2004/09/21
本文將使用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來闡述按人發錢的必要性。
一、效用最大化問題
現代西方經濟學,把效用最大化問題看成是經濟學的最根本的問題,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直接或間接的來實現個人效用最大化。在市場上,消費者對商品和其他資產的選擇,都是為了實現個人效用最大化。
現代西方經濟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叫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其實,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與其說是經濟規律,還不如說是個自然規律。
按照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人對任何特定商品的欲望是有限的,無論吃的、看的、用的,某個時段的消費量一定會有個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繼續消費,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總效用會減小。這在西方經濟學的教科書中說得非常清楚。
現代社會的商品,無非是為了滿足人的吃、穿、住、行、用等等,用佛家的話來說,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產生六識(色、聲、香、味、觸、法),世界上的商品,無非是刺激六根,使人的六識產生愉悅舒適的感覺。
單一特定商品對人的感官的刺激(獲得效用)是有限的,因此,一個人愿意花在單一商品上的錢是有限的。于是,我們立即可以得到推論:一個人愿意花在有限種類的商品上的錢也是有限的。
根據我的觀察,如果一戶人不是暴發戶,已經富裕很久了,已經有了房子、車子、到國外旅游過,他也就人均一個月花1萬元(這當然不能包括請客和出差的機票)。我見過一個有好幾億資產的富人,一家4口人,有一年過年,說是取5萬元出來花。
當一個人花費有了最高限額后,他將如何實現效用最大化呢?如果繼續增加消費,總效用不僅不會增加,而且會下降。因此,這時候他就會把全部目標放在擁有更多的錢上面。錢是一種特殊商品,它不遵循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錢越多,總效用越大。錢不像普通商品,再多也不會出現負邊際效用的情況。
這就是說,對于富人而言,他的效用最大化問題,就轉化為貨幣余額最大化問題。比利時銀行家列特爾說:“我們的經濟學教科書認為,公司和個人都在爭奪市場或者資源。實際上,他們在這一過程中是在利用市場和資源爭奪貨幣。”(《貨幣的未來》,283頁)
如何實現貨幣余額最大化呢?假設社會上的錢是一個常數,那么,只要流動資本達到盡可能少,就會實現貨幣余額盡可能的多。為了減少流動資本,就必然要使得生產規模萎縮。降低工資、裁減工人,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流動資金,壓縮生產規模。因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也可以看成是個人效用最大化的必然結果。
我們可以把經濟規模比喻為一個水池,資本家為了實現個人效用最大化,不斷從水池中抽水,而政府通過貨幣供應不斷往水池中加水。隨著資本積累的增加,資本家抽水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如果政府加水的速度低于資本家抽水的速度,則池中的水會越來越少,經濟規模越來越小,就會陷入經濟危機。
這種以獲取最大貨幣余額為根本目的的經濟,我把他稱為過剩經濟。
二、貨幣供應的兩難
承擔貨幣供應的任務,是個美差,但有時候也會成為一種負擔。歷史上的任何一個統治者,一旦建立自己的政權,首先行使的權利就是“自己印錢自己花”。即使割據一方的小政權,也會迫不及待地行使“自己印錢自己花”的權利。不管西方經濟學用了多么令人眼花繚亂的圈套來掩蓋統治階級“自己印錢自己花”事實,但其本質始終未變。如果看不清這一點,經濟學就還未入門。
我們早在延安的時候,就已經行使這個權力了。建國后,長期實行中央印錢,中央和地方一起花的情況,地方上叫做“跑部錢進”。改革開放后,出了個“懂經濟”的人,覺得我印錢你們花,我來承擔責任,太便宜你們了,于是,讓地方自己印錢自己花。地方自己印錢,用現代西方經濟學的術語來說,就是“貨幣創造”。當然,這不是真的印鈔,是用打印機和一些小本本來間接的印錢,任何一個小儲蓄所,都可以印錢了。然而“貨幣創造”只能滿足公眾的流通需求,而無法滿足資本家要儲藏錢的資產需求。資本家一旦把錢賺到手、儲藏起來,銀行就會出現壞帳。資本家賺到的錢來源于以下幾個渠道:銀行壞帳、財政赤字、存款利息、外匯,目前主要來源于銀行壞帳。
把印錢的任務由中央下放到地方的好處在于,中央不必承擔印錢的負擔、不必承擔責任,叫做分散風險,而且還可以賺錢。一筆錢印出來,中央就可以得到17%的增值稅,這是合法的。在地方上,印錢的過程充滿腐敗,很多地方印一筆錢,領導要拿10-20%的回扣。然而,讓地方來印錢,往往自律能力比較差,經常會出現一些擺不平的問題。最糟糕的是,一旦出了問題,還不能讓他自己來承擔。因為讓他自己來承擔,他承擔不了。承擔不了,就會引發群眾擠兌。一旦一個地方發生擠兌,消息會通過手機短信等立即傳遍整個城市、傳遍全國,立即引起群眾恐慌,這種恐慌相互傳染、相互激勵、不斷增強。于是,就會爆發金融危機。為了避免爆發金融危機,任何一個地方出了問題,就要想辦法隱瞞住、就要想辦法擺平。擺平的最好辦法就是央行承擔“最后貸款人”的角色,仍然由央行印錢——到這里是真的印錢了。
名義上是“貨幣創造”,出了問題就是印真錢,在這樣的制度安排下,地方印錢更加無所顧忌,央行承擔著全社會印錢的道德風險。什么壞帳剝離、注資450億美元,都是拿去堵窟窿的。
縱觀印錢的現狀,基本情況是政府財政不愿增加赤字,商業銀行不愿增加壞帳,這就是說,沒有人愿意印錢了。中央不愿印錢,地方倒是想印錢、但中央不放心,不敢讓地方大印特印。再看貨幣的需求,不僅中央想賺錢,地方也想賺錢,銀行想賺錢,企業也想賺錢,可是,錢從哪里來呢?錢是特殊商品,無論生產力多么先進,錢是無法“生產”出來的。資本家賺了錢,銀行就要出現壞帳;銀行沒有壞帳,資本家就賺不到錢,政府也賺不到錢。資本家要賺錢,銀行要減少壞帳,這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這是一個兩難命題。
銀行想賺錢,就好比一個人抓著自己的頭發想升天,是萬萬辦不到的。也許有人會反駁說,銀行還有什么資產。我們知道,任何實物資產都存在折舊費和保藏費,如銀行擁有地產,一定要折舊,只有在地產的升值速度大于折舊速度時,銀行才愿意持有該資產,但另一方面,資產的升值必須要求有大量的貨幣供應——這就自相矛盾了。因此,當經濟運行到以賺錢為目的的過剩經濟環境時,誰來印錢給大家賺,是一個最大的問題(一個技術問題)。
為什么一定要讓資本家賺錢呢?因為資本家手中掌握著大量生產資料,他們擁有這些東西,就是為了賺錢的。如果他們賺不到錢,這些資源就會閑置浪費。同時,這些“先富起來”的人,會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抑制別人擁有這些生產資料,避免與他形成競爭的局面。“先富起來的人”對其他人的致富產生了抑制作用,我把這種作用叫做“頂尖效應”。因此,讓資本家賺錢,同時讓社會充分利用資本家掌握的大量資源,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種途徑,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最優途徑。
三、按人發錢
凱恩斯認為,只要錢能夠像糧食或鋼鐵一樣生產出來,經濟危機就會避免。按人發錢,就是設計一種能夠自動生產錢的制度,就是讓全體公民自己印錢,以全體人民印錢來填補目前沒人愿意印錢的空缺。在這種制度下,社會資源始終處于充分利用狀態。按人發錢,就是由國家根據現有產能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每年印錢的數量,然后平均分攤到每個人頭上,讓每個人都享有均等的印錢的權利,由中央銀行統一“印錢”,在把印出來的錢,定期無償免費劃撥到全體公民的個人賬戶上。這樣一來,錢的負債關系由原來貨幣當局對公眾的負債,變成了公眾對公眾的負債。這樣一來,銀行就徹底從印錢的負擔中解放出來了。實行按人發錢以后,政府、銀行、資本家,凡是想賺錢的,就只管看管好自己賺錢的機器,只管放心大膽賺錢,沒有任何后顧之憂,政府會從一個赤字的政府變成一個有盈余的政府,銀行業也會由壞帳堆積如山變成盈利的銀行,資本家永遠不會發愁東西賣不出去,從此再也不會出現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了。
按人發錢,從表面上看,好像是為窮人著想的,其實,他同時也是為資本家為富人著想的,為了讓他們賺到錢而著想的。有人會說,這樣做資本家會吃虧。其實,資本家根本不會吃虧,資本家與其讓機器閑著,不如讓機器賺錢受用。政府“自己印錢自己花”的時候,資本家不是也在吃虧嗎!現在生產力發展了,僅靠政府壟斷享有“自己印錢自己花”的權利,已經不能充分吸收和消化資本家強大的生產能力。換句話說,僅靠政府的消費能力,已無法消費資本家的剩余產品——政府一直在享受免費午餐。在這樣的情況下,擴大享受免費午餐的范圍,讓全體人民能夠享受到技術進步和資本積累帶來的免費午餐,標志著社會的進步,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自己印錢自己花”,是一頓豐盛的免費午餐,這是技術進步和資本積累的必然結果。由政府壟斷免費午餐,一方面不能滿足資本家要求賺錢的愿望,限制和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資本家的東西賣不出去、賺不到錢,就不會擴大再生產。只有消化了資本家的產能過剩,才能促使資本家改進技術、擴大再生產。另一方面,政府壟斷享有免費午餐,會造成大量資源閑置浪費,同時大量群眾要忍受貧窮。因此,按人發錢,讓更多的人享受免費午餐,一方面可以消化產能過剩、促進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滿足資本家想賺錢的愿望,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人民謀福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