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餓不死人——一位中科院學者的試驗
實際上,在整個農場里,生態農業就是圍繞著牛舍里喂養的100多頭肉牛展開。農作物秸稈加工成飼料飼養肉牛,肉牛產生的牛糞一方面用來制造沼氣,提供能源,另一方面用來做有機堆肥,為農作物提供有機肥料。
根據多年試驗結果,“農場場主”蔣高明在一篇研究中計算道,“每7公斤左右秸稈配合2公斤糧食可轉化1公斤活牛重。這樣,500畝大田區產出的 600噸秸稈,加上170噸糧食,可轉化為85噸活牛重;同時可生產3000多噸鮮牛糞,用于生產能源和有機食物,利用反芻動物實現了秸稈等廢棄產物的第一次升值。”
如何處理害蟲和雜草
據曾彥介紹,農田里的害蟲通過“物理加生物”的方法防治,整個生長季節用誘蟲燈捕獲害蟲,捕獲的害蟲可用來養雞;或直接在玉米田里養雞養鵝,將害蟲變成雞鵝的飼料,糞便又成為肥料。
“如果打農藥,不僅殺死了害蟲,也殺死了益蟲,如果你不打農藥,因為有害蟲的存在,麥田里的七星瓢蟲也會很多,而七星瓢蟲是專門吃蚜蟲的。”曾彥告訴記者,保持了一定害蟲,可以讓益蟲生長。在弘毅生態農場,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形成一個完整的、無污染的生態鏈。
效果:村里的低產田取得了高產
2006年7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在他的家鄉山東平邑縣蔣家莊村租下25畝大小的農田。以曾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之意,取名弘毅,開始了他的生態農業試驗,在此之前,蔣高明因“ 無為而治”的治沙理念取得的成功被人們熟知。
“這片土地是村里最差的低產田,土層厚度只有薄薄的20多厘米,下面是一些碎石。因為地里打不出多少糧食來,30年前公社生產隊曾將這片地辟為打麥場,還一度成為建筑垃圾堆放場。”蔣高明說,很多村民都問,種這樣的地,難道有更有效的農藥、化肥,還是有神奇的種子?
讓村民們意外的是,蔣高明種地的秘訣居然是六個不用:不用化肥、農藥 、除草劑、添加劑、農膜和轉基因技術。
經過6年試驗,蔣高明農場的害蟲不僅很好得到了保持,而且試驗證明成本也要比農藥防蟲成本低。在成本方面,蔣高明也進行了比較。“在山東一帶,農民種植6種作物,實際打23遍農藥。人工成本費加農藥費每畝地要445元。”蔣高明研究發現,物理+生物方法算上電費人工費和工具費用總計58元,兩者之比為7.6:1,即生態防蟲的成本比農藥防蟲成本低667%。
當然,讓蔣高明最自豪的還是他證明了不用化肥也能取得高產。2008年小麥和玉米兩季加起來,才收1000來斤。第二年也如此。到了2011年,蔣高明說:“ 農場小麥畝產產量 900斤,玉米1100斤,接近周圍農田產量的一倍。”就這樣,村子里沒人要的低產田變成了高產田。
“化學農業經濟模式”需反思
最近因焚燒秸稈造成的霧霾天氣以及媒體爆出內地大棚菜地土壤污染嚴重問題引人關注。事實上,近幾年人們一直為農殘問題以及中國農業的出路焦慮不安。蔣高明認為,取消國家對化肥農藥的補貼和提高生態農業的直接補貼是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辦法。
弘毅模式”是否具有可復制性?
弘毅生態農場的試驗證明,生態農業不僅不會降低糧食產量、餓死人,而且可以讓人吃得更好。但這種不施化肥不用農藥的農業模式是否適合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呢?“最大的困難就是3年的輪換期和勞動力投入。3年的輪換期就是指用有機肥改造依賴化肥的土壤所需的時期,在此期間糧食產量減少;勞動力的投入,主要用于人工鋤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蔣高明坦言。
其中勞動力成本卻是制約其現實推廣的最大障礙。在蔣高明看來,在發展有機農業上,由于人工成本等問題,發達國家并不具備有利條件。而對于國內的有機農業試驗者來說,如果得到政府與消費者的配合,依靠中國人的技術完全能夠解決“吃得飽、吃得好”問題。
“美國動用了29億畝耕地,動用了大量政府補貼資金,才生產了3億多糧食。中國用18億耕地生產了5億多噸糧食,孰優孰劣,不是一目了然嗎?”蔣高明提醒道,現代農業科技采取的是與大自然對抗的辦法,不從造成糧食安全的源頭開始治理,盲目學美國,讓少數人養活多數人,“長期下去是很危險的”。他說,傳統的可持續的農業需要現代科學技術的武裝,但關鍵的出路要找對。
文章來源:半島都市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