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紅色文化網www.hswh.org.cn,轉載請注明
本文地址:http://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7-22/22085.html
一、抗美援朝的戰略決策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美國宣布武裝援助南朝鮮,公開對朝鮮進行干涉;同時命令其海軍第七艦隊開入臺灣海峽,“阻止對臺灣的任何進攻”,公開干涉中國內政。10月初,美軍悍然越過三八線,隨即侵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迅速向朝中邊界推進,直接威脅中國的安全。在緊急的情況下,朝鮮黨和政府向中國黨和政府提出了出兵援助的請求。
進行抗美援朝戰爭,這是一個需要具有偉大的戰略眼光才能做出的艱難的抉擇。因為中國如果參戰,它在戰場上面對的,將是世界頭號強國美國。而且中國如果決定參戰,就必須準備應對由此可能帶來的后果。毛澤東指出,我們要做好美國宣布和中國進入戰爭狀態、至少使用空軍轟炸中國的許多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使用海軍攻擊沿海地帶這樣的準備。(《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第106頁)同時,他又指出:要相信,“美國人是可以戰勝的,美國軍隊比起蔣介石的某些能戰的軍隊其戰斗力還要差些”。(《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第213頁)
10月上半個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澤東主持下進行了多次的、反復的討論,最后“一致認為我軍還是出動到朝鮮為有利”。毛澤東說:“我們采取上述積極的政策,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對世界都極為有利,而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面不利,首先是對東北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壓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如果讓整個朝鮮被美國人占去了,朝鮮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敗,則美國侵略者將更為猖獗,于整個東方都是不利的。”(《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103頁、第97頁)彭德懷說:“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于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如果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臺灣,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轉引自《毛澤東傳(1949—1976)》(上)第119頁)后來,1970年10月10日,毛澤東在同金日成談話回顧當時的情況時說過:“你不幫助,怎么辦啊?不僅你們沒有發言權,我們也沒有發言權了啊!”就是說,不出兵,美國侵占朝鮮成為定局,那以后的事情就不好辦了。出兵呢,“無非是進去了又被美國人趕了出來。那我總進去跟你打過一回了吧。被你們趕出來回到鴨綠江以西,那以后你美國人占領了鴨綠江以東,他總是不放心的,我們總還可以進去嘛,以后我們兩家合起來組織游擊隊再可以鉆進去占領鴨綠江以東嘛。你如果按兵不動,以后就沒有理由了嘛!”
為了履行自己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義務,并保衛新生的人民共和國,10月8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發布組織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的命令,并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0月25日,由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進入朝鮮境內,與朝鮮人民軍和朝鮮人民一起,投入了偉大的反侵略戰爭。
二、抗美援朝戰爭的進行和勝利
志愿軍出國作戰,先后遇到了四個問題。“這四個問題,一個接一個,都解決了。”(毛澤東:《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和今后的任務》,1953年9月12日)
第一個問題,能不能打?
美國是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入侵朝鮮的。開始時,朝鮮戰場上敵人的總兵力為69萬余人,其中美軍41萬人,南朝鮮軍24萬人,其他國家軍隊4萬人;后期,更增加到110余萬人。他們在經濟實力和武器裝備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當時,美國鋼的年產量為9000多萬噸,而中國只有90萬噸;美國擁有一切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和交通運輸工具,而志愿軍開始時完全沒有海空軍參戰,炮兵也少,主要武器是步槍、手榴彈,由于鐵路公路受到嚴重破壞,后方供應也十分困難。因此,能不能打,怎樣才能打贏?這是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
由于這是一場在朝鮮的土地上進行的反侵略戰爭,毛澤東指出:志愿軍進入朝鮮境內,必須對朝鮮人民、軍隊、政黨、政府及其人民領袖表示尊重和友愛,必須嚴格地遵守軍事紀律和政治紀律,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這是保證完成軍事任務的一個極重要的政治基礎。在軍事上,實行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略方針,在戰役戰術上則實行近戰、夜戰、速決戰的作戰方法,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這個打法,避敵之長,攻敵之短,可以充分發揮人民軍隊斗志旺盛的威力和利用敵軍士氣低落的弱點,是以弱勝強的有效辦法。
從1950年10月25日起到1951年5月下旬,中朝人民軍隊并肩戰斗,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殲滅敵人23萬余人,戳穿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把敵人打回到了三八線附近,從而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奠定了勝利的基礎。能不能打這個問題,就這樣地解決了。美國陸軍副參謀長魏德邁無可奈何地承認:“朝鮮戰爭是一個無底洞,看不到聯合國軍有勝利的希望。”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方面不得不同朝中方面舉行停戰談判。談判是在1951年7月10日在開城開始舉行的。美國報刊哀嘆:“一個美國司令官,在美國政府的命令下,插起白旗,前去和敵人舉行談判,在美國立國一百七十五年來的歷史中,這是第一次。”
第二個問題:能不能守?
停戰談判開始后,美方表現出不肯承認軍事失敗、不愿平等協商、不顧最起碼的國際法準則的狂暴態度,在討論建立軍事分界線的問題時,竟然要求索取所謂“海空軍優勢的補償”,企圖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三八線以北的1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當這一無理要求遭到拒絕后,美方公開散布“讓炸彈、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的論調,并連續發動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以便對中朝方面施加軍事壓力。由于打陣地戰,而敵人又具有炮火優勢,因此,能不能守,就成了人民軍隊打回三八線以后遇到的一個尖銳問題。
根據“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人民軍隊在三八線附近由東到西橫貫朝鮮半島250多公里的地帶,構筑了長達1,250公里的以坑道為骨干的防御體系,連接坑道的全部壕塹,比萬里長城還長100多公里。中朝人民軍隊利用這個地下長城,堅持以小兵群在火力支援下堅守寬大正面,以極少的代價消耗敵人,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到1951年11月底,又殲滅敵人25萬余人,敵人的傷亡超過了五次戰役的總和。敵人被迫在板門店與朝中方面重開談判,并于11月23日按照朝中方面提出的方案,達成了“以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的協議。
在談判過程中,美國方面企圖扣留中朝戰俘。當這個荒謬主張遭到拒絕時,1952年10月,敵人又片面宣布中止板門店談判,并在美國第八軍軍長范佛里特的部署指揮下,發動“金化攻勢”,以便首先奪取上甘嶺,實行中央突破,進而分割中朝人民軍隊的防御體系,迫使人民軍隊后退。為了奪取上甘嶺這塊方圓3.7平方公里的陣地,敵人共投入4個師6萬余兵力,出動3,000架次飛機、170余輛坦克、使用300余門大炮,在持續43天的戰斗中,共發射炮彈190多萬發,投彈5,000枚,并在這種世界戰爭史上空前密集的炮火的掩護下,發動了900多次沖擊。盡管敵人付出了2.5萬人傷亡的代價,志愿軍上甘嶺守衛部隊的陣地仍舊是巋然不動。美軍司令官不得不承認:“對目前中國軍隊的陣線作正面進攻,是不能加以考慮的事情,因為這條陣線現在已有二十英里深,而且敵軍防御工事實在太鞏固了。由于同樣理由,原子彈在朝鮮作戰術性的運用,大概也不會發生效力。”這樣,敵人又于1953年4月26日被迫回到談判桌上來。能不能守的問題,也勝利地解決了。
第三個問題:能不能保證給養?
敵人在向中朝人民軍隊的陣地作正面進攻的同時,還利用自己的“空中優勢”,發動了一場“絞殺戰”,企圖通過對中朝人民軍隊的后方運輸線實行狂轟濫炸,割斷前后方的聯系,破壞前方的補給,使之無力堅守陣地。戰爭期間,敵人對朝鮮北部的鐵路線投彈近20萬枚,平均每7米即投彈一枚。因此,能不能保證給養,這是又一個尖銳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堅守陣地是不可能的。
為了粉碎敵人的“絞殺戰”,中朝人民軍隊依靠朝鮮人民的支援,在運輸線上開展了一場群眾性的反轟炸斗爭。廣大軍民采取各種巧妙的辦法,同敵機周旋,有效地保證了運輸線的暢通,并且逐步地降低了車輛的損失率。比如,在汽車路兩旁用人站崗,飛機來了就發信號槍,司機聽到就躲著走,或者把汽車藏起來。這樣,汽車的損失率就由開始時的40%減少到0.8%。面對著這一條炸不爛、打不斷的鋼鐵運輸線,范佛里特也不得不承認:“雖然聯軍的空軍和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阻斷共產黨的運輸,然而共產黨仍然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運到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跡。”“絞殺戰”終于宣告破產。能不能保證給養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第四個問題:能不能打破細菌戰?
敵人在軍事上連遭失敗之后,從1952年1月開始,竟悍然違反國際公法,在朝鮮北部和中國東北使用細菌武器,以軍用飛機大量散布各類含有鼠疫、霍亂、傷寒及其他傳染病菌的昆蟲,企圖破壞朝中兩國后方秩序,瓦解中朝人民軍隊的防御體系。能不能打破細菌戰?這是又一個尖銳問題。
為了打破細菌戰,中國政府發表嚴正聲明,揭露事實真相,呼吁全世界人民聲討和制止美國侵略者進行細菌戰的野蠻罪行。1952年3月,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調查團到現場進行了調查;7月,由瑞典、法國、英國、意大利、巴西、蘇聯等國的著名科學家組成的“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事實國際科學會”也到現場進行了調查。他們確認“朝鮮及中國東北的人民,確已成為細菌武器的攻擊目標;美國軍隊以許多不同的方法使用了這些細菌武器”。美國侵略者的這種罪惡行徑,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譴責。與此同時,中朝兩國人民組成了反細菌戰的防疫隊伍,及時撲滅細菌媒介物,并且開展了大規模的愛國衛生運動,以防止或控制傳染性疾病的流行。其結果,就使得美國侵略者所發動的細菌戰,也遭到徹底的破產。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朝中人民的反侵略戰線終于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在朝鮮戰場上,美國侵略者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除脅迫、誘使十五個國家派遣兵力參加作戰之外,主要動員了它自己陸軍的三分之一、空軍的五分之一和海軍的半數作為侵略戰爭的主力,并把整個國民經濟轉入軍事軌道,以大量的軍事裝備和物資投入戰爭。但是,軍事裝備處于劣勢的中朝人民軍隊卻仍然能夠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消耗敵人的軍事裝備和物資,不斷取得勝利。從1950年6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停戰時止,中朝人民軍隊斃、傷、俘敵軍109萬余人,其中美軍39萬余人;擊落擊傷敵機12,200多架,擊沉擊傷敵軍各種艦艇257艘,擊毀和繳獲敵軍其他各種作戰物資無數。敵人在這期間運往朝鮮的作戰物資在7,300萬噸以上,直接戰費的消耗在200億美元以上。連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歇爾也不得不承認:“神話破滅了。美國原來不是象人家所想象的那樣一個強國。”(參看彭德懷:《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1953年9月)侵朝美軍統帥克拉克哀嘆:“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榮譽,我是美國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名的將軍。”
三、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正如毛澤東所說,是一場“保衛中國,支援朝鮮”的戰爭。這是一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正義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第一,和朝鮮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線,守住了三八線。”這樣,就不僅捍衛了兄弟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而且也捍衛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打贏這一仗,中國人民要安心進行建設是不可能的。
中國出動軍隊到朝鮮和美國人作戰,就是“要準備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侵略軍”。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美之間的這場直接較量幾乎是難以避免的;不經過這種較量,美國不會承認中國革命業已勝利這個事實。十月革命之后,蘇維埃俄國不是經過在本土上進行的反對十四國武裝干涉的戰爭之后,才鞏固起來并贏得和平建設的環境的嗎?中國革命勝利之后,正是通過在朝鮮土地上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即反對十六國武裝干涉朝鮮的戰爭,把這個任務實現了。
這里有必要回答一個問題:抗美援朝戰爭是不是妨礙了解放臺灣?在1950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確曾發表聲明,聲言“美國目前無意在臺灣獲取特別權利和特權”,“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其現在局勢”等等,準備從中國“脫身”。但是應當注意到,這個聲明根據軍方意見,在當時就加了“目前”的字樣,刪去了無意“使臺灣脫離中國”幾個字,這實際上已為以后實行反復預留伏筆。之后,來自軍方、國務院和國會的推動美國實行對臺干涉政策的壓力逐步加強。朝鮮戰爭爆發之前,來自美國國防部的建議書就主張,美國的長遠目標應是“永久”不讓共產黨得到臺灣,為此應使美國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麥克阿瑟并且把臺灣比作“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艇供應站”,認為不能讓它掌握在共產黨手中。美國前總統塔夫脫也主張美國派海軍進駐臺灣海峽。由此可見,改變杜魯門1月5日聲明,實行干涉臺灣的政策,在美國是醞釀已久的,朝鮮戰爭的爆發不過是為它提供了一個機會而已。(參見《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和發展(1945—1949)》,重慶出版社1987年版,第301~318頁)
“第二,取得了軍事經驗。”中國人民軍隊的各軍兵種在同美國侵略軍進行的三十三個月的戰爭中,取得了進行現代化戰爭的實際經驗,摸了美國的底,而且把它的底摸熟了。 “我們的經驗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就可以用我們的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
有一個情況是值得深思的:當中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狠狠打擊美國侵略者的時候,美國軍隊為什么不敢攻擊中國本土?據美方資料的記載,這是因為美國方面擔心,如果中國本土受到攻擊,它將全力以赴地將美軍趕出朝鮮半島。而美國根據前期朝鮮戰爭的經驗,認為中國是有這種能力的。
事實證明,“美帝國主義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這是一條了不起的經驗”。
“第三,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在抗美援朝的過程中,全國人民受到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深刻教育,大大地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有力地清除了一些人頭腦中的親美、崇美、恐美的思想,加強了同仇敵愾、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決心,取得了在思想戰線上進一步肅清帝國主義影響的重大勝利。
第四,“推遲了帝國主義新的侵華戰爭,推遲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抗美援朝戰爭給予美國的干涉主義以嚴重的警告,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毛澤東指出:“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毛澤東:《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和今后的任務》,1953年9月12日)
抗美援朝戰爭對于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給予了有力的打擊。毛澤東指出:“美國連朝鮮戰爭都打不贏,還能挑起世界大戰?這是簡單的邏輯”。(見《周恩來外交文選》第58頁)通過這場戰爭,美國發現,它的戰爭準備還沒有完成;他們感到,“以非共產主義國家稀少的地面部隊與這一共產主義大陸進行陸地戰,將是一場沒有勝利希望的戰爭”(胡佛)。帝國主義發動世界戰爭的時間表被打亂了。這是中國人民對于保衛世界和平的事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