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企的技術創新掉入了兩個怪圈: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
能力越弱越依賴,越依賴能力越弱
5月22日,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和實現利潤同比仍保持增長,但整體利潤增幅同比放緩。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891.3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中央企業5362.4億元,同比增長12.8%;地方國有企業1528.9億元,同比下降14.7%。
如何看待這樣一份成績單?我認為,央企利潤的兩位數增長不應該遮蔽背后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而地方國企利潤的下降更是警示要重視國企創新。
為什么呢?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央企80%以上的資產集中在國防、能源、通信、冶金、機械等行業,承擔著我國近全部的原油、天然氣和乙烯生產,提供了所有的基礎電信服務,發電量占全國的50%多……這樣一種產業分布,表明央企掌握著國計民生的關鍵命脈。那么,央企的利潤有多少是靠著這種掌控獲得的?又有多少是靠技術創新獲得的?這需要更多的數據和更深入的研究。
相對而言,地方國企利潤的下降就更值得研究了。2011年是近年來地方國企利潤最好的年份,但轉入2012年后,由于宏觀經濟放緩,地方國企就進入累計利潤同比負增長的狀態。這就暴露了一個問題:地方國企更多地依賴政府投資和基建,而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較小,受經濟波動周期影響大,一旦宏觀經濟下行,產能難以釋放,就會導致價量齊跌等一系列連鎖損失。比如安徽省屬的海螺水泥(16.27,-0.18,-1.09%)是該省的龍頭企業,但今年一季度由于基建市場的萎縮,每噸水泥凈利21.9元,同比下滑16.4元。
客觀地說,國企利潤亮起黃燈乃至紅燈,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但就國企自身而言,卻不應簡單地等待宏觀經濟的好轉,而應該選擇主動突圍——技術創新,則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國企的創新能力卻不能讓人感到樂觀。相關資料表明,全國大中型企業中71%沒有技術研發機構,三分之二沒有技術開發活動。特別是航空設備、精密儀器、醫療設備、工程機械等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技術含量產品80%以上依賴進口。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近200種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卻很少。我國雖然已經是世界貿易大國,但55%的出口產品是加工貿易,具有自主品牌的產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來自加工貿易。我國總的對外技術依存度達50%以上,發達國家平均在30%以下,美國和日本更在5%以下。那些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也只能是為跨國公司做代理的加工組裝型產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只能獲得微小的利潤。
出現這樣被動局面,和國企這些年來片面強調依靠引進技術來實現技術創新有關。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每年形成固定資產的上萬億設備投資中,60%以上是引進的。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國已經形成了對引進技術的路徑依賴。
引進的優點是能夠迅速形成生產力,見到效益,缺點是不利于培養自己的研發隊伍,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國有企業在技術引進之后,沒有充分地對引進技術進行研究、消化吸收和創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術體系,進而成為技術強國向外輸出,實現引進→創新→輸出的良性循環。
有資料顯示,中國大中型國有工業企業技術引進經費總額和消化吸收經費兩項費用的比例是1∶0.06。韓國、日本企業引進技術和消化吸收的比例則達到1∶5到1∶8。結果目前國企的技術創新掉入了兩個怪圈: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能力越弱越依賴,越依賴能力越弱。兩個怪圈反復循環,國企深陷其中難以掙脫。
面對這種狀況,業界存在兩種傾向:一種是安于現狀,認為憑借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廉價勞動力,仍然可以長期保持增長;還有一種是畏難情緒,感覺搞技術創新難度太大,很難競爭過西方同行。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就第一種觀點來說,我國的人口紅利即將耗盡,勞動力價格開始上升,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加入WTO之后,中國的國內市場并不理所當然地屬于中國企業。實際上,很多跨國企業早已排闥直入中國市場,甚至壟斷了一些重要行業。比如英特爾、微軟、IBM等跨國公司,對于我國計算機處理器、軟件、服務器等信息產業關鍵領域的壟斷;豐益集團對于我國食用油的壟斷;博世、博格華納等對于我國汽車關鍵零部件的壟斷;寶潔、聯合利華等對于我國日化和飲料等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壟斷;沃爾瑪、家樂福等跨國零售企業對于我國零售業的壟斷;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對于上市公司審計業務的壟斷;高盛、摩根、花旗、瑞銀等國際投行對于我國企業境外上市保薦承銷業務的壟斷,等等。所以,中國國企如果不高度重視創新,很可能有一天在國內市場上也會失去立足之地。
至于第二種觀點,其實是一種失敗主義情緒。持這種觀點的人沒有看到盡管中國國企的創新能力總體上還有待于提高,但也涌現出了一批勇于自主創新的成功企業。它們的成功證明了國企完全有能力實現自主技術創新。目前需要做的是推廣他們的經驗,使創新制度化、常態化。
比如,2000年5月5日,大唐集團代表中國提出的TD-SCDMA技術方案被國際電聯采納為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一舉打破了完全由歐美廠商主導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的壟斷格局。中國擁有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G標準TD-SCDMA,進而引領本土產業鏈抓住了競爭的主動權。國內企業掌握TD標準、系統設備、儀表、芯片、終端等核心技術,完全占據產業鏈高端環節,這是中國百年電信史上零的突破。
再如,20世紀90年代我國數控機床市場的80%以上被進口機床壟斷,高級機床被禁止進口。為盡快攻克數控技術,幾大國有機床廠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實現技術上臺階,機床行業的大部分實現了進口替代,企業效益轉好。其中沈陽、大連兩大國有控股機床集團躋身世界十大機床集團之列。
自主創新的路充滿艱辛,但只有突破和掌握了核心技術,中國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引領未來。國企亟須創新,國企也有能力創新,目前最需要的是要樹立信心。要在全球化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國企就必須具有核心競爭力,包括以一流的研發掌控核心技術,一流的產品做好市場的定位,一流的營銷能力創造國際知名品牌,一流的整合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一流的文化建設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否則的話,國企未來的發展空間必將日趨逼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