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是毛主席誕辰130周年,電影界理應推出幾部重磅的獻禮影片,紀念這位帶領中華民族跳出近代陷阱,建立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個人民國家,并且為人類解放事業奮斗到最后一息的不世出的偉人。
這不僅是為了感恩,也是為了用藝術的方式總結偉人的歷史經驗,以啟迪后人與來者,同時,也是為了向全世界講述真正氣勢磅礴的中國故事。
但是,很遺憾,觀眾沒有看到這樣的電影作品。這讓我想起了郁達夫的一句名言:“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現在已經是12月初了,不再期待有奇跡出現。
但是,在銀幕上再現毛主席的光輝形象,應該是中國電影創作,尤其是史詩級藝術創作的永恒主題。
現狀遠不能令人滿意。
縱觀這些年來以毛主席革命生涯為主要內容的電影,發現這樣兩個特點:
第一,題材集中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背景的作品,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第二,所塑造的毛主席形象,只能用“流于表面”四個字加以概括,很少能夠接近,更不要說深入到人物內心了。
唐國強老師最近十年來的表演,給觀眾的印象,似乎人物是從當代穿越回去的,已經完全預知了勝利結局。
當然,還有一些導演,在拍攝這類題材時電影時刻意夾帶私貨,我對此已批判過很多次,這里不展開。【點擊閱讀】
02
有人說,你總是批評,有什么建議呢?
有的。
我的建議是:應該重點拍攝新中國成立之后毛主席的革命活動。
毛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探索與思考,對解決今天中國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乃至對人類徹底擺脫剝削、壓迫制度的奴役,都具有啟發意義。
毛主席在中國革命勝利前夕舉行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說: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后頭。在過了幾十年之后來看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就會使人們感覺那好像只是一出長劇的一個短小的序幕。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所以,中國有志氣、有抱負的電影人,不應該僅僅把鏡頭對準“短小的序幕”,而應該對準“更偉大,更艱苦”的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階段的歷史。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有三個重大歷史時刻,非常值得拍成電影。
一是,毛主席決策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是毛主席波瀾壯闊一生中最難做出的決策之一,如果能拍好,將令英美為丘吉爾、林肯樹碑立傳的《至暗時刻》《林肯》等瞠乎其后。
目前,有一些電影、電視劇涉及到了這段歷史,但都蜻蜓點水,似乎抗美援朝是一件很輕松,并且得到一致支持與擁護的決定,這與真實歷史相去甚遠。
實際上,力排眾議,才是對毛主席作出這一決策過程的準確描述。
抗美援朝的勝利,意味著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正手打敗了美國,反手戰勝了蘇聯,真正終結了持續100多年的半殖民地歷史。
二是,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岡山。
六十年代,是一個風云激蕩的年代,毛主席重上井岡山,并不是單純為了懷舊,本身就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政治的行動。
根據相關史料和陪同毛主席上井岡山的當事人回憶,毛主席在整個過程中,討論了許多重大的、帶有根本性的問題。
比如,毛主席在井岡山和干部談話時說:
“在井岡山時,我們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風,現在比較提倡的是艱苦奮斗,得到重視的是支部建在連上,忽視的是士兵委員會。支部建在連上,隨著我們掌握政權,現在全國各行各業都建有黨的組織,成為領導機構。黨的力量加強了。但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實行政治民主,保證我們黨不脫離群眾,比井岡山時士兵委員會就要差多了。全國性的政治民主更沒有形成為一種制度、一種有效的方式,井岡山時期士兵委員會是有很大作用的。”
這段談話表明,毛主席正在思考“全國性的政治民主”以及民主如何形成制度,如何才能找到民主實現的“有效方式”等極為重要的問題。
毛主席在井岡山上的思考及其后的一系列行動,深刻影響了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這部電影如果能拍好,無疑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三是,七十年代初,毛主席通過一系列具有高度藝術性、政治性的外交行動(如“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親手打開了中美關系的大門。
這部電影的名字,不妨叫《毛澤東與尼克松在1972》。
拍攝這部電影,意義重大,不僅會對我們當下如何處理中美關系有啟發,同時還具有爭奪國際話語權、中美關系解釋權的意義。
03
毛主席誕辰130周年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來,以毛主席為“第一主人公”電影的缺位,令我們感到了一種引人注目的空白。
作為觀眾,我們期待未來有這樣的電影人——他們能懷著崇敬的心情,以嚴肅的態度,澎拜的激情拍攝這樣電影,他們的作品,將無愧于毛主席改天換地的革命偉業,也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中國人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