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以及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相繼推出各種貨幣寬松政策之后,全球流動性再次泛濫,大量熱錢涌進香港,促使香港股市創出15個月新高,也使香港樓價飛漲,香港金管局5天內4次出手穩定港元匯率,累計買入18.5億美元,這顯示了香港捍衛聯系匯率制度的決心。
香港是連接中國和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熱錢襲港,除了看中香港的樓市和股市之外,恐怕也是想借此“寶地”覬覦中國內地,押注中國經濟見底回升及人民幣升值。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出現了持續的升值,屢創新高。需要警惕的是,全球流動性再次泛濫形成的這股國際熱錢是否會通過各種渠道涌入內地市場,從而對好不容易見效的經濟調控成果產生負面影響。
伴隨著亞洲經濟的復蘇以及外部流動性的泛濫,明年通脹或將卷土重來,這將是該地區面臨的首要問題。對于中國內地來說,目前,由于政府對資本流入設定限制,熱錢流入驅動的物價上漲影響將很有限。但未來如果中國經濟數據持續向好,增長穩定并且人民幣匯率堅挺,中國所面臨的資金流入壓力及輸入性通脹將會繼續增大。如何應對熱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首先,目前中國實體經濟的“滯脹”特征明顯,在此背景下,外部流動性泛濫導致的輸入性通脹“不可控、難調節”將使我國“穩增長、控通脹”等多重政策目標實現難度加大,使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困境。因此,中國經濟調控政策要更加及時、審慎、細致,更加具有前瞻性、準確性和靈活性,盡可能使用數量手段對沖流動性,避免本國貨幣過快升值,要始終對通脹和房地產泡沫采取高壓態勢,有效防止通脹水平和房地產價格的反彈。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穩定人民幣匯率,盡可能降低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人民幣匯率改革仍然要按照主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原則穩步推進,同時要加強對資本流進和流出的監管,嚴厲打擊跨境資金違規流動,防止違法違規短期資本對各種資產的炒作,導致資產泡沫的產生。
第三,香港和內地要加強金融監管合作,共同防范游資襲擾。對香港和內地而言,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控制資產市場的價格將有利于防范游資投機,同時兩地金融管理部門要緊密合作,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管理,擴大金融監管合作,共同應對游資投機。
最后,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方面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積極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以減少美元霸權、美元泛濫對中國和世界的經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需要反思和調整我們的匯率政策:人民幣匯率是否還要繼續盯住美元?如果美元是一個信用良好的貨幣,不會濫發,不會貶值,人民幣匯率繼續盯住美元也許還不至于這么被動,但現在無節制地濫發美元、不斷地搞量化寬松政策已成為美國政府轉嫁危機的常態化手段,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匯率還要繼續盯住美元,將被迫不斷地購入美元,只能不斷地吃虧,不斷地被掠奪,不斷地被強迫人民幣升值。是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了。
(作者系本報特約評論員,同濟大學財經與證券市場研究所所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警惕國際熱錢打亂中國經濟節奏
楊川梅 來源: 中國經濟導報
近年來,熱錢在中國市場興風作浪屢見不鮮,大到股市樓市,小到大蔥大蒜,都有熱錢的影子。種種跡象表明,新一波國際熱錢正在涌入中國市場。
今年前三季度,國際資本外流現象一直是中國市場關注的焦點;而眼下,市場焦點卻逆轉為對國際資本流入的隱憂。當然,對于“流出”,我們憂的是優質外商投資出走,而對于“流入”,憂的卻是投機性資本涌入。
今年9月,美聯儲推出QE3,國際經濟界普遍認為這一舉措可能“損人不利已”——它可能不會有效刺激美國經濟復蘇,卻可能帶給全球經濟一系列負面效應,如引發國際熱錢向新興市場流動等。如今,QE3推出月余,業界推測基本未有偏差。最新公布的美國10月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 49.9,不及預期的 51.0,并低于臨界點50,這顯示出,美國實體經濟復蘇力度仍很疲弱,QE3刺激美國經濟增長的效果并不明顯。但與此同時,QE3所帶來的全球性熱錢效應卻越發顯現。近期新興市場已普遍顯露出熱錢流入的跡象,亞洲及拉美新興市場股市及匯市紛紛呈現上揚態勢。
最值得關注的是香港市場。由于大量明顯的國際游資持續進入香港市場,香港股市與樓市近期持續回暖,港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最近兩周以來,香港金管局已經6次出手干預匯市,共向市場注資近200億港元,以穩定港幣幣值。由于中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全開放,國際熱錢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一向以香港為跳板。香港市場眼下的國際熱錢“熱度”不得不讓人警惕:國際熱錢可能會“跑步”進入內地。
我們可以從近期中國金融市場兩大“逆轉”行情中,找到國際熱錢或將到來的蛛絲馬跡:
一是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升值幅度超過預期。僅在本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就連續5個交易日觸及漲停。而近一個月以來,人民幣幣值一直處于上升通道之中。但若再將眼光放長至今年前三季度,我們卻發現,最近一個月的人民幣走勢實際上與前三季度完全相反。盡管這一輪人民幣升值態勢受到美國大選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響,但必須要看到的是,近年來國際資本流動與人民幣匯率走向極為密切。
二是中國外匯占款的逆轉。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外匯占款激增1307億美元,而此前中國月度外匯占款已連續6個月負增長,至7、8兩月已低至負數。這種外匯占款短期內的逆轉,實際上正反映出不正常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的現象。
應該看到,國際熱錢加速流入中國市場有不少可乘之機:
一方面,全球流動性過剩為國際熱錢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整體復蘇緩慢,“保增長”仍是當前世界經濟主題詞。為刺激經濟增長,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推行寬松貨幣政策,這給國際市場帶來了充足的流動性。
另一方面,當前中國經濟的宏觀基本面也滿足了國際熱錢的逐利性特質。盡管去年以來中國經濟出現減速,但是相比發達經濟體,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風向標。而本周四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升至50.2,超越臨界點,顯示出向好跡象。業界普遍認為,這一輪中國經濟的減速基本見底。在這樣的判斷下,加之中國長期穩健的經濟增長環境,“熱錢”扎堆流向中國,在規避國際金融動蕩風險的同時,既對人民幣套匯套利,又對中國相關產業進行投機。
“熱錢”的實質是投機性短期資金,除了追求高回報,它還“快進快出”,并且“悄悄地來,悄悄地走”。大量國際熱錢的頻繁出入,必然會帶來一國經濟的短期波動。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筑底回升的關鍵時期,國際熱錢的這些特性對中國宏觀經濟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它顯然不能作為正常的國際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它所帶來的流動性過剩可能造成股市、樓市、大宗商品等相關行業的繁榮假相,而其“快進快出”的特性可能會給這些行業帶來極大安全風險。此外,國際熱錢進出的隱蔽性,還會打亂中國宏觀調控的節奏,尤其是價格調控。
顯然,我們必須要警惕國際熱錢的大量涌入,有效利用貨幣政策工具抑制國際熱錢的進入,密切監控國際熱錢可能進出的渠道以及進入后的流向。當然,我們也不必過于恐慌,畢竟,中國目前仍然對資本項目進行管制,國際熱錢進出中國的渠道尚受到一定限制。
從長期看,中國未來仍是全球最具增長活力的地區,對于國際資本的吸引力有增無減,必將是國際熱錢逐利的首選之地。如何有效應對跨境資金流動,規避國際熱錢進出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將是中國金融監管的長期課題,也是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