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吳杰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朱安東對本文有重大貢獻,特此致謝)
大衛•科茨,美國馬薩諸塞州立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經濟學教授。美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世界知名蘇聯問題研究專家,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WAPE)副會長。科茲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比較經濟體制、蘇聯問題等。他與弗雷德維爾德合著《來自上層的革命》(Revolution from Above: The Demise of the Soviet System .1997,2002年中文版)出版以來引起了很大反響,已被譯成了包括中文在內的多國文字。他最近的研究集中于新自由主義理論批判以及當前世界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新自由主義導致美歐陷入危機
《國企》:您長期研究新自由主義,如何看待新自由主義和美歐危機的關系?
大衛•科茨:客觀來說,新自由主義模式資本主義確實能帶來一定時期的利潤率恢復和經濟增長。不過,持續的時間有限,不會一直這樣下去。在新自由主義模式資本主義下,工人工資停滯不前甚至下降,怎么能帶來經濟增長呢?畢竟廠家要把東西賣出去。在新自由主義模式資本主義下,帶來經濟增長的唯一辦法就是讓民眾借貸,使支出遠遠超過收入。這就是以按揭為基礎的證券產生的原因。這也使得那些被解除管制的銀行能夠貸款給那些沒有多少收入的人,從而產生了次貸危機。
在新自由主義模式資本主義下,只有普通民眾借來更多錢消費,才能促進經濟增長。這使得普通家庭債務越來越多。1980年到2007年,美國債務占家庭收入比重的平均水平翻了一番。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地產泡沫發展起來。只有房價上漲,銀行才能確保整個過程不出大的問題。
2006年至2007年,當房地產泡沫破裂時,危機開始出現了。突然之間,很多報紙的頭條開始刊登銀行破產、次貸借債者無法還錢的消息。但這不是導致實體經濟出現危機的全部原因。由于泡沫破裂、房價下跌,許多家庭開始主動或被動消減支出,實體經濟陷入大衰退。
這是金融危機和實體經濟大衰退的雙重危機。實際情況比這更嚴重。這可以稱之為新自由主義模式資本主義的結構性危機。這也意味著1980?2007年這個時期,由于新自由主義模式帶來一定程度的利潤增長,因大危機的出現而正式宣告結束。
《國企》:您如何評價歐債危機?
大衛•科茨:關于歐債危機,官方版本描述的是,在過去很多年,許多國家給民眾提供了過度的福利待遇,造成了政府收支的失衡。解決辦法就是消減普通民眾福利開支。但這種描述不符合事實。
正如在愛爾蘭、英國、意大利、希臘、西班牙等出現的情況,消減政府開支、減少工人工資的出發點在于減少債務占GDP的比重。但由于消費不振,GDP減少了,債務負擔反而更重了。
短期而言,歐洲應該是擴張性財政政策,促進社會需求和經濟增長。只有這樣,才可能消減債務負擔。長期而言,歐元區情況將變得更加困難。深陷歐債危機的國家,如果有自己獨立的貨幣,可以通過貨幣貶值,增加競爭力、擴大出口。由于這些國家無法使歐元貶值,情況變得更加復雜。
周期性經濟危機仍是資本主義的噩夢
《國企》:傳統意義上市場經濟國家的代表紛紛遭遇危機,說明了什么問題?
大衛•科茨: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典型特征。過一段時期,爆發一場嚴重危機,這是資本主義與生俱來的,也是歷史經驗所證明的,如上個世紀30年代大蕭條。
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使得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政策遭遇嚴重信用危機,不信任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是錯誤的論點隨處可聞。歐美等國政府現在還在采用新自由主義政策,在普通民眾心目中已喪失信用。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政府對危機的處理方式引起普通民眾的不滿甚至憤怒。我們看到有許多抗議活動。在過去30多年,普通民眾經常被告知要靠自己承擔后果、接受市場規則,而導致危機的金融機構破產時,政府卻用納稅人的錢救助。這就是新自由主義的政策,也體現了政府的偽善。
國際金融危機持續這么久,美國僅取得微弱增長,歐洲經歷二次衰退。目前來看,發達國家還沒有找到可行的新的資本主義模式使之可以快速發展。
中國需要縮小貧富差距
《國企》:那么,從您的角度來看,中國為什么能夠避免這場危機?
大衛•科茨:我基本同意中國政府的4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在中國走出危機中發揮的作用。20世紀80年代開始,與新自由主義不同,中國推行的經濟模式強調政府發揮很大作用。正是因為沒有采取新自由主義,避免了世界經濟危機的嚴重沖擊。
不過,由于與世界市場聯系緊密,受到影響也不可避免。2008年至2009年,大衰退開始沖擊中國,中國出口下滑、經濟增速下降。中國迅速行動,采取了完全不同于歐美的措施,刺激計劃規模足夠大,并且允許大的國有銀行為之融資,中國經濟也實現了從下滑到快速增長,恢復到10%以上。
在美國,由于主張新自由主義的人士還掌握權力,發力程度只達到了當時經濟恢復增長所需刺激的三分之一。結果是奧巴馬政府的刺激方案防止了美國經濟自由落體式的下滑,卻無力使美國迅速走出衰退。
不過,從長期來看,中國的財政刺激計劃仍存在一些問題。國際金融危機前,投資占中國GDP比重已經為40%以上,為了應對危機這一比重已經超過50%。這個比例太高了。這可能是一個長期問題,涉及中國長期的結構問題。
在中國,家庭消費占GDP比重只有35%左右。這確實太低了。如果一個國家持續長期快速增長,并且增長依賴國內市場的話,這一比重應該超過 50%。在中國實現可持續穩定增長,要讓中低收入階層獲得更高收入。這涉及再分配問題。要讓收入從高收入階層向中低收入階層傾斜,不過這將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中國正是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情況,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不過在市場這方面可能走的多了一點,存在貧富差距過大、家庭消費占GDP比重過低的問題。為了長期發展,中國需要更多的計劃。
《國企》:據報道,美國一些銀行已開始國有化,中國一直在推行“兩個毫不動搖”,國有經濟及私有經濟的共同發展是否才是推動社會經濟向前發展的原動力?
大衛•科茨:首先,我要澄清一個誤會。在美國并不是一些銀行開始國有化趨勢,美國國有化的只有一個大保險公司和通用汽車。此外,只是給銀行很多錢讓他們渡過難關。在美國,銀行勢力強大,抵制政府對他們加強監管。
資本主義國家如果有大的國有部門會更好。比如,銀行、電力、交通部門在過去二三十年均被私有化,服務差了很多,影響了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的中國,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是完全正確的舉措,對中國經濟非常重要和有利。
我也非常同意政府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在我看來,我沒有支持在社會主義國家有中等規模私有企業的理由。可能在有些產業,比如飯店業,可能私企比國企更有效率。長期而言,中國走向共產主義過程中,大中型企業最終要變成國有企業。
銀行私有化將“鎖定”中國
《國企》:請評判一下中國經濟需要當心哪些陷阱。
大衛•科茨:確實,在我看來,中國面臨一些陷阱。
第一個陷阱是現在有人在鼓吹國有銀行私有化。其行為邏輯基于利潤最大化。如果將國有銀行私有化是個巨大錯誤,因為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一個私人擁有的商業銀行,只會把信用引向當前最賺錢的地方。這將把中國鎖定在目前的發展水平和階段。
對中國銀行(601988,股吧)系統而言,要不僅貸款給當前賺錢的企業,而且也要給帶來中國未來發展進步的企業和產業。在這一點上,能夠處理的最有效率的是國有銀行系統。國有銀行系統,不僅基于短期盈利指標,而且基于推動國家社會長期發展進步的指標。
私有銀行系統一個問題是短期利潤最大化,偏好投機性行為而不是生產性企業。這往往導致金融恐慌,對經濟社會發展不利。
第二個陷阱是讓中國完全融入世界經濟,政府在其中不起任何作用。對中國來說,如果允許金融資本在國內外自由流動,將會造成失控。為此,中國要嚴加控制,防止熱錢流入,控制短期資本進與出。
必須指出的是,19世紀的美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實行自由貿易。如果采取自由貿易政策的話,現在仍將是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中國應該吸取歷史經驗教訓。
新自由主義對國企的攻擊純屬偏見
《國企》:中國的國有經濟一直遭受各種攻擊,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大衛•科茨:在我看來,這些攻擊和標簽都不是基于事實,而是基于新自由主義者的意識形態。
上世紀50年代,包括法國、美國在內的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擁有大量的國有經濟部門。在那個時期,一些經濟學家對于資本主義國家鐵路、電力等國企與私企的效率做過大量對比研究,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國企要么和私企一樣有效率,要么效率更高。在美國,國有發電企業其發電成本比私企還低。這是歷史事實。對于理論上的攻擊,我將逐條批駁。
所謂國企產權不清晰不是問題。國企是人民通過政府管理企業,這和大的股份公司,股民通過經理層管理企業沒有本質區別。在當代世界,很大部分大公司的產權都有類似問題,并不像攻擊者所說那樣清晰。公司不是個人的,是大量股東擁有的,同樣依賴經理人。
關于委托-代理問題,在私企一點也不比國企好。委托者、代理人利益不同,這在所有大型企業中都存在。在美國私企,委托-代理問題很嚴重。大公司高管為自己發很高的工資或薪水,股東們不滿意卻拿他們沒辦法。在大的金融機構,中層人員為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參與很多對公司有害的交易,最終讓公司陷入破產境地。這就是典型的委托-代理。
解決國有企業委托-代理的出路不是私有化。私有化也解決不了這一問題,更好出路在于相應改革。主管官員關注公眾呼聲,對國企高管更多監督與管理,使他們在合理成本的基礎上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如果高管不能很好地執行,就替換掉他們。
認為國企缺乏競爭力的論點反映了某些人意識形態的偏見和物質利益要求,沒有反映現實情況。這些人試圖把國企轉化為自己的企業。
有些情況下,沒有辦法競爭。現在在西方國家有一些國企聲譽很好,如加拿大的鐵路系統,很有效率,服務比較好,價格也比較低。蘇聯最有效率的也是鐵路系統。對于自然壟斷的行業,沒有競爭也許更有利。兩個城市之間,有幾家鐵路公司鋪設了十條鐵路競爭,對此誰也不愿意看到。
在有些情況下,就是需要政府提供補貼,比如在正外部性較強的公共交通行業。舉例來說,城市之間的交通應該乘坐火車,而不是每個人都開車。這樣對環境更好。所以說,鐵路運輸成本并不全部由乘客承擔。政府就應該補貼鐵路,讓更多人以低價乘坐公共交通。比如法國的鐵路系統和北京的地鐵系統對公共利益就有好處。在其他一些行業,需要競爭,軍工、電力領域可以有幾家國企共同存在,相互競爭。政府可以要求這些企業達到行業最好企業的效率。
我注意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對于國有企業的說法在變,結論不變。換句話說,無論前提是什么都要私有化這個結論。上世紀90年代,國企虧損,新自由主義者主張國企應該私有化。最近這些年,國企利潤太高,新自由主義者認為造成了不公平競爭,結論還是國企應該私有化。
國企都私有化了,怎么樣走向共產主義?
《國企》:私有化是否是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的靈丹妙藥?是否一開始私有化,無論是企業還是整個國家經濟實力、效率、競爭力及管理水平就上一個新臺階?
大衛•科茨:對此,我完全不同意靈丹妙藥和上新臺階的說法。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擁有大的國企部門與保持經濟長期快速發展是一致的和協調的。事實上,從各國來看,國企能夠很好地促進技術進步,為工人提供更好工資,并有利于經濟快速增長。而私企傾向于提供比較低的工資。
我完全看不到任何理由搞私有化。國企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基石和重要組成部分。國企都私有化了,很難說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目的是促進生產力發展,從而走向共產主義。很難想象中國國企都私有化了,怎么樣走向共產主義。
鼓吹國企私有化的人試圖把中國變成資本主義國家。鼓吹私有化的人,如果是誠實的人,應該告訴我們他們的計劃是什么。他們不敢直接地把中國變成非社會主義國家,或者與社會主義漸行漸遠。于是,他們編造各種借口攻擊國企。與之相比,西方國家的新自由主義者更加誠實,目的也更明確:減少國家的社會主義成分。而在中國,情況不是這樣。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朱安東對本文有重大貢獻,特此致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