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農村包圍城市”、“人民戰爭”、“槍桿子出政權”、“徹底砸爛舊世界”,這些對新生代中國人來說已經不怎么熟悉的口號,卻依然在美洲、亞洲很多貧窮山村殘破的墻上用各種文字被人不斷重復。
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秘魯光輝道路、尼共(毛主義)游擊隊、菲律賓新人民軍、印度納薩爾派,這些左翼游擊隊武裝,在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的字典里是恐怖主義組織的代名詞。但在很多邊緣貧困的人心中,它們卻是公平正義的化身。
尼共(毛)武裝人員住處一瞥
在歲月的流逝中,在國際大環境的變化中,理想和實現、迷失和墮落、壯大和凋零、對抗還是和解也都時時伴隨著這些左翼游擊隊。
有些左翼游擊隊,如曾經顯赫一時的秘魯“光輝道路”,便因為秘魯政府的打擊和領袖的被捕而日漸式微。
而在風云際會中,有些游擊隊卻迅速壯大,甚至走出山林,融入主流政治,如尼共(毛)游擊隊。短短10年內,尼共(毛)重出江湖,從一股由出走的散兵游勇組成的落魄政治勢力,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紀律嚴密、能量巨大的反政府組織并最終成為尼泊爾議會第一大黨。
而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卻沒那么幸運,在歲月的消磨中,他們喪失理想,隨波逐流,淪落為綁匪毒販。上世紀80年代,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還是一支相對純粹的左派武裝,它挑戰哥倫比亞社會種種不公,受人尊敬。后來,該組織卻開始涉足販毒、綁架和種種恐怖主義行為,慢慢變質。該組織的一名士兵這樣描述:他們教你馬克思主義哲學,然后又把你當奴隸使喚。
當然,也有游擊隊仍在彷徨,在被“招安”還是繼續“占山為王”間搖擺……
(一)尼泊爾游擊隊:從流亡山林到進入廟堂
走進尼共(毛)領袖普拉昌達的辦公室,桌上那個被擦得锃亮的毛澤東銅像格外顯眼。一側的墻上,掛著五個人的肖像,依次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與毛澤東。
早年,尼共(毛)的隊伍一共不到800人,極度缺乏槍支彈藥,也沒有國外支持。很多人認為一兩年內,他們就會失敗。但是,到2004年,尼共(毛)已控制了廣大農村地區,兵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據說,尼共從叢林進入城市后,普拉昌達首先找來印有毛澤東頭像的T恤衫,馬上穿在身上并分別送給黨內其他領導人。
普拉昌達:“槍桿子理論”的追隨者
尼共(毛)領袖普拉昌達
1949年,尼泊爾共產黨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創立之時提出其目標為:“反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爭取在尼泊爾實現社會主義。”隨后,尼泊爾共產黨逐漸分離為多個互不隸屬、相互獨立的政黨,比如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尼共(團結中心)等組織。
將近半個世紀以來,尼泊爾一直是個君主制王國,經濟情況惡劣,社會底層農民對王權統治和森嚴的種姓制度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絕大多數農民因無土地成為“失業或未充分就業農民”。
1994年,尼共(團結中心)領導人普拉昌達,因不滿該組織幾大派別堅持“非暴力不合作的和平道路”,決定另辟蹊徑,建立“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展開人民戰爭。普拉昌達宣稱自己相信“槍桿子里出政權”,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道路。
“普拉昌達”其實只是一個化名,意思是“兇猛的人”,他的本名叫普施帕·卡馬爾·達哈爾。普拉昌達當過中學教師,后因受夠了貧困和野蠻盤剝,于1979年放棄教職成為一名政治人物,此后迅速崛起。
對尼泊爾人而言,現年57歲的普拉昌達是個傳奇人物,對于更多的人而言,由于10多年鉆在深山老林里打游擊,他也很神秘。
2012年年初,《鳳凰周刊》記者丁大偉曾經探訪過普拉昌達的辦公室。負責接待她的是尼共(毛)秘書處官員Nabarj Pudasain Gurans。尼共(毛)所謂的總部其實就是個簡陋而整潔的小庭院。不需要登記,也不限制拍照。
在普拉昌達辦公室外的會客廳里,整齊地擺放著幾個不算新的普通沙發和茶幾。用玻璃板隔開的辦公室內,一個辦公桌和一個椅子就占去一半的空間。
普拉昌達的辦公桌上擺放著幾份尼語文件,一個被擦得锃亮的毛澤東銅像格外顯眼。連銅像脖子上系的紅領巾,都像是剛剛洗凈佩戴上去的。辦公室一側的墻上,掛著五個人的肖像,依次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與毛澤東。普拉昌達辦公室的上層,是尼共中央委員會開會用的會議室,一番70年代大陸內地鄉村大隊部的模樣。
尼共(毛)的外事局里堆放著一些雜志和光盤,基本都是其他各國時政內容。其中一份光盤上邊印著:Report to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秘書處官員Gurans看到光盤,拿起用襯衣擦拭幾遍后,小心翼翼地放入文件柜,并說道:“中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左派革命成新鮮事物 中國青年加盟
據信是尼共毛派游擊隊成員的中國青年嚴良斌(右)
十幾年前只有一百來號人、兩支二戰年代老式步槍的游擊隊卻在今天占據了尼泊爾四分之三的土地。這是一場受到最底層人民歡迎的反抗斗爭,就連男女平等這種已為外部世界普遍接受的觀點在尼泊爾只有依靠武裝才能實現。
“9•11”事件發生后,美國政府將尼泊爾共產黨(毛派)領導的反政府游擊隊列為恐怖組織,但美國《時代》周刊相當中肯地指出,這一組織的壯大和這場“革命”的興起自有著其內因,現代人可能覺得左派革命在全球已成過去式,但在尼泊爾這個貧窮且閉塞的山國,這還是新鮮事物。
尼泊爾的末代國王賈南德拉生于1947年,那時候尼泊爾還是一個閉關自守的內陸王國,拒絕對外開放,對內則由一群地主控制,他們開著勞斯萊斯在自己的領地上巡游。尼泊爾1951年才允許外國人入境,但加德滿都以外的地方還是與世隔絕,那里沒有電、沒有電話,也沒有道路。
因此,一位西方外交官曾對《時代》周刊記者說,西方人也許認為這場政府與游擊隊之間的戰爭“怪異”且“陳舊”,但“請記住,這個國家大部分地方還活在中世紀”。19世紀的革命理論絕對代表著進步。
游擊隊甚至還吸引了中國青年前來加盟。嚴良斌生于湖南,畢業于西北大學。2004年,他以旅游簽證進入尼泊爾,并且輾轉加入了尼泊爾的毛派游擊隊,成為游擊隊中唯一的中國人。2005年,他親自參加毛派襲擊當地一個警察局的武裝活動,并且受了傷。當他的消息傳回國內時,人們對現在仍然存在這樣一位充滿浪漫主義的年輕中國人感到驚訝!
而嚴良斌的回答言簡意賅:“在尼泊爾,你可以用武器追求你自己認定的真理和正義。”
退居山林 以農村包圍城市
尼共(毛)游擊隊員
1996年,普拉昌達帶領部分人員,進入尼泊爾深山叢林,開始發展軍事武裝。從那時起,尼泊爾陷入了長達10年的內戰沖突漩渦。
尼共(毛)所帶領的“游擊隊”因“消除種姓、地區、宗教、婦女歧視”的口號,得到基層農民的青睞。甚至其通過暴力手段搶劫“銀行”、商人和類似于稅收的“暴力募捐”都得到基層農民的響應參與。據了解,游擊隊在10年內戰中,武裝士兵人數高達3萬人,而其他人員和民兵達10多萬人。
最初,普拉昌達手下只有幾百人,他們的裝備是斧頭、鋤頭和二戰時代的老式步槍。在尼泊爾溝壑縱橫的復雜地形中,有許多偏遠地區幾乎還是一片空白,而普拉昌達就在這些地區建立起了幾乎獨立的天地。普拉昌達領導的尼泊爾反政府軍以農村為基地,以社會底層作為基本支持力量,勢力逐步增強。他們把地主財產和土地分給農民,取消種姓政策,設立關卡自行征稅。
普拉昌達的父親穆克提拉姆·達哈爾說,他的兒子只是個被社會不公所刺激的“好心男孩”。
達哈爾說:“他真正關心著村里的人,他和他們分享食物,告訴他們不應受到達官貴人們的剝削。”
反政府軍的勢力在尼泊爾農村地區日益擴大,到2006年和談前夕,尼泊爾反政府軍已經控制了尼泊爾70%以上的地區。
入主廟堂 尼共(毛)成為第一大黨
普拉昌達佩戴花環,走上街頭為議會選舉造勢
2006年,在尼共(毛)支持的加德滿都城內的大規模人民民主運動之后,5月18日尼泊爾國會一致通過,剝奪國王賈南德拉包括軍權在內的權力,使尼泊爾日后不受王室控制。尼共(毛)與七黨聯盟達成十二點共識,并承諾實行民主改革后停止武裝斗爭。
當年6月,普拉昌達重返加德滿都,這是10年后他的首次公開亮相。
往后的三個月,尼共宣布停火,11月7日,尼共(毛)和政府達成協議,放棄武裝斗爭,加入臨時政府,軍隊被收編入政府軍,而黨組織亦會改組成政黨,準備在2007年6月參加大選。至此以后,普拉昌達脫下了軍裝,開始以彬彬有禮的政治家的形象出現。
2008年4月,尼共(毛)在尼泊爾立憲議會選舉中成為立憲議會中的最大黨。四個月后,由尼共(毛)領袖普拉昌達領導的尼泊爾共和國新政府正式成立,普拉昌達當選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首任總理。
走向共和后,普拉昌達與其他尼泊爾政黨領袖之間仍有著諸多分歧,而誓言不會再回到武裝斗爭中去的普拉昌達也還保持著游擊隊員般的警覺——據悉,為了躲避隨時可能發生的襲擊,他每隔一兩周就要換一家旅館住,而且住處周圍保安嚴密。
但是,作為一個來自底層并有民意支持的領導人,普拉昌達也深知尼泊爾需要什么。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著重表示,會盡力發展由于多年內戰而千瘡百孔的尼泊爾經濟。尼泊爾迎來了歷史性的轉折,而對于普拉昌達而言,能否順利實現從革命到執政的轉變則是對其及其所在黨派的重大考驗。
談到執政,普拉昌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理念恐怕是將尼泊爾經營成“亞洲的瑞士”了。
不過,普拉昌達只當了一年的總理,便因與總統關系激化,于2009年5月宣布辭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