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紐約時報:即使死亡,也沒有阻止文藝界對撒切爾的臧否

紐約時報中文網 · 2013-04-14 ·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除了電影《鐵娘子》之外,音樂家、小說家和劇作家在描繪撒切爾夫人時通常很刻薄。文藝界用豐富多樣的方式表達對她自由市場理念的反對,即使死亡也沒有阻止那些挖苦諷刺。

  “我絕不會動搖,”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在一次演講中說過這句著名的話。撒切爾夫人周一去世,享年87歲。幾乎從她1979年搬到唐寧街10號那一刻起,英國的藝術家和作家們就開始拍攝她、紀錄她、普遍地責難她——他們從她頑固的保守黨政綱和一成不變的發型中看到了很多可以攻擊的地方。

  一開始,最刻薄的一些描繪來自音樂家們。很多專輯都充滿了對她的自由市場理念的反對,比如四人幫(Gang of Four)樂隊1979年的專輯《娛樂!》(Entertainment!)以及沖撞樂隊(The Clash)同年發布的迷你專輯《活著的代價》(Cost of Living),據說喬·斯特魯默(Joe Strummer)想在專輯封面上加入一張以撒切爾夫人的臉和納粹十字記號為主要內容的拼貼畫。魯賓·希區柯克(Robyn Hitchcock)在歌曲《布蘭達的鐵雪橇》(Brenda’s Iron Sledge, 1981)中,把撒切爾領導下的英國比喻成一個駛向地獄的超現實的狗拉雪橇。“打擊樂隊”(The Beat)的《下臺吧,瑪格麗特》(Stand Down Margaret, 1980)要求她辭職。1985年,比利·布拉格(Billy Bragg)、保羅·維勒(Paul Weller)、科斯蒂·麥科爾(Kirsty McColl)以及其他一些音樂家成立了“紅色楔形隊列”(Red Wedge),這個團體的宗旨就是迫使撒切爾下臺。

  那個努力失敗之后,一些人開始轉向惡毒的幻想。在《瑪格麗特在斷頭臺上》(Margaret on the Guillotine, 1988)里,莫里西(Morrissey)用顫音唱道:“人們喜歡你/這讓我很厭倦/你什么時候死啊?”艾爾維斯·科斯特洛(Elvis Costello)在《把土踏平》(Tramp the Dirt Down, 1989)中發誓“在他們終于把你埋入土中之后/我將站在你的墓地上,把土踏平”。

  文學界對她的描繪沒有比音樂界溫和多少。撒切爾時代的社會思潮在很多小說中都有所體現,比如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的《金錢》(Money)、喬納森·寇依(Jonathan Coe)的《分贓》(What a Carve-Up!),以及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撒旦詩篇》(Satanic Verses,她在里面被嘲諷為“折磨夫人”[Mrs. Torture])。其他一些作家更是直接針對她本人。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曾嘲諷她“刺耳的音調”不是讓人想起了“真正的有錢人,而是伍德豪斯[Wodehouse]筆下的大嬸”。在艾倫·霍林赫斯特( Alan Hollinghurst)2004年的小說《美人的線條》(The Line of Beauty)中,她出現在一個上層人士的別墅宴會上,“看起來像個西部民謠歌手”。

  有時她的形象也會被扳回一城。克里斯托弗·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他曾聲稱自己被“她的性感而不是政治魅力吸引住了”)在他的回憶錄《希欽22》(Hitch 22)中愉快地回憶道,在他們就羅德西亞/津巴布韋的政策發生爭執之后,他讓她用議會議程表打他的屁股。“她要走開的時候,”希欽斯寫道,“回頭看了我一眼,屁股輕輕地、不易察覺地晃了一下,說道:‘調皮鬼!’”

  在007系列影片《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 1981)中,撒切爾夫人是個具有諷刺意義的次要角色;在諷刺性電視節目《明星臉》(Spitting Image)中她多次被責難;在《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中邁克爾·帕林(Michael Palin)扮演撒切爾;在《鐵娘子》(The Iron Lady)中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演繹了一個完美的撒切爾,她那讓人又愛又恨的次中音讓人想起了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的評價:“她有著卡里古拉(Caligula)的眼睛,卻有著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的嘴唇。”

  撒切爾夫人首次出現在戲劇舞臺上可以追溯到1981年,那是在倫敦西區。她和丈夫丹尼斯(Denis)度過了一個難堪的夜晚,因為他們看的是喜劇《有人要丹尼斯嗎》(Anyone for Denis?)。很多劇作家在劇作中對她進行了辛辣的描繪,比如艾倫·艾克邦(Alan Ayckbourn)、戴維·黑爾(David Hare)和彼得·摩根(Peter Morgan)。最后這位的新作《觀眾》(The Audience)講述的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首相們的會面,劇中撒切爾夫人被描述成一個好斗、粗俗的人,常說帶有種族歧視的話語,經常與女王意見不和,該劇因此遭到了一些批評。(撒切爾夫人當政時的內閣大臣比特爵士[Lord Tebbit]對《每日電訊報》,“為什么左翼現在吸引了那么多卑鄙、惡毒、反社會的人?”)

  她去世的消息似乎并沒有緩和這樣的描繪。據一位媒體發言人說,《比利·艾略特》(Billy Elliot)一劇今晚的演出中仍將演唱《圣誕快樂,瑪吉·撒切爾》(Merry Christmas, Maggie Thatcher),其中一句歌詞是“我們一起歡慶吧/因為離你死去的日子又近了一天”。

  《這個議院》(This House)正在倫敦的奧利維爾劇院(Olivier Theater)上演,該劇作者詹姆斯·格拉漢姆(James Graham)在推特上說他不會對當晚的演出做任何修改。該劇講述的是20世紀70年代經濟困難時期的下議院,結尾處撒切爾夫人的當選似乎是一種預言。

  格拉漢指出,像往常一樣,在該劇的結尾部分,扮演議院30名議員的演員將在舞臺上就座,他們有的支持她,有的“反對她”。“劇院是用來干什么的呢,”他說,“難道不就是為了今晚這種情況嗎?”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蘇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9.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10.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朝鮮領導落淚
  7.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8.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9.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3.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