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nsi4
次貸危機——金融危機,是新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之一,這個事件遲早會來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是由某個與世界經濟發展關聯非常密切的國家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引發的。因此充分注重經濟發展中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配比現狀,及時調整未來經濟發展的思路在這個經濟變革的時候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系統協同與突變
次貸危機——金融危機是一種突變,使整個世界經濟的運行過程打破了原有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非理性平衡狀態。它所反映的經濟現象的本質是新一輪經濟運行基點的改變,即形成新的平衡狀態條件下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配比。對于整個世界經濟系統來說,任何變動中的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配比,只要現實中能夠存在且無法逃避,它就是合理的。
用一個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這個問題也許更易理解,這里取家庭消費的房、車現象為代表性加以說明。約15年前,當時的經濟條件是一個城市普通家庭擁有一套住房比擁有一輛小車相對容易些;10—15年前,一個城市普通家庭擁有一套住房和擁有一輛小車相當;近幾年來,一個城市普通家庭擁有一輛小車比擁有一套住房相對容易得多。這說明家庭消費的基點在變化,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生活條件與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觀念,盡管這個比喻不十分恰當,但也足以從思路上說明著經濟發展的基點也是隨著外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
金融危機的出現,導致歐美金融從業人員的減少,但其貨幣發行量反而增大了,美其名曰是為了“增加流動性”,實際上是濫發貨幣維護其貨幣霸權的繼續行使,繼續利用貨幣霸權稀釋他國財富。這種“增加流動性”所謂救市方案,透過現象來看:與其說似乎流動著某種生產要素,還不如說是在流動著“美國的金融危機”。由于美元貨幣霸權還在起作用,任何譴責都是無力的,唯一的辦法只能面對現實,與財富被稀釋國聯手破解。
二、資源分布與流動
無論大系統或子系統都存在地緣經濟。俗話說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山水養一方人”,那是一個基本自然的和逐步讓人淡忘的觀念。地有高低,水有混濁,更不能把經濟全球化簡單理解成窮人和富人能在一個鍋里公平吃飯,這是不現實的,大系統就更不例外了。盡管資源的分布是一種原始天然的形成,但由于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讓信息傳遞和空間位移變得非常便利,使得這種天然的形成不斷以人為因素影響發生著巨大變化——既資源(無論人還是物以及觀念)每時每刻都在流動,改變著原有的狀態。
其實任何時期的資源流向、流量都是不利于弱者的。
資源分布的不平衡影響著經濟的發展,而流動方向和規模產生的結果更會加劇這種不平衡的程度,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財富分配上不公平的加劇。歷史上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經濟狀態、生活質量、生存壞境,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的巨大差距已充分證實了這一點。通過所謂自然形成的國際分工,中東海灣的一些國家為發達國家提供石油,亞洲一些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為發達國家生產和加工消費品;而以美元霸權為核心的發達國家,倚仗著軍事優勢、打著文明旗號、販著文化鴉片、玩著以金融為主的印鈔和制造金融衍生品游戲,保持著優良的生存環境和優雅的生活狀態,并不時地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種種指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優良的生存環境和優雅的生活狀態等也是流動的結果。只不過這種流動的原動力由先前的直接政治、軍事干涉轉換成了現在的經濟(美元霸權)、意識形態(所謂的全球一體化及資本主義極端自私的心理作用)行為而已,因為這樣對發達國家來說掠取他國財富的成本相對更小。
三、客觀存在與合理
客觀存在的東西是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的,由原來的合理變得不合理,再又變得合理,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一輪的暫時平衡。
金融風暴來了, 2008年10月14日,雷曼公司的招牌換成了“野村”。所有的“雷曼人”變成了“野村人”。一位在雷曼日本公司工作了15年的課長中村當時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心情真的很復雜,說不出的一種感覺。雷曼在一夜之間倒閉,是想都沒有想過的事,但是現在成了事實。想起了,有許多的寂寞。好在野村證券也不賴,好好努力才是出路。”但是他的話說完才過半個月,野村業績大變,公司經營出現了巨額赤字。野村集團在出手收購雷曼證券部門時,根本沒有想到,日本的股市會跌得比紐約厲害,而日元匯率又被一路抬高,10天里高升了10日元。野村集團虧大了,還沒有找到補缺的方向。另一家“收購美國資產的英雄”——三菱日聯集團,則已經開始找錢。日本最大的銀行三菱日聯銀行27日宣布,該行已經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至少需要注入1兆日元的資金。三菱日聯銀行的態度似乎已經很明確,這1兆日元的缺口弄不好就要政府注資。如果這一事實成立的話,那么等于是日本國民拿了自己的血汗稅金給日本金融機構在美國市場風光了一番,結果是讓“美國的金融危機”順利的流通了。
究其原因,這不是野村集團(日本人的工作態度想必大家都有所聞,但對于歷史事件的記心沒有歐洲人好)不努力工作,而是的思維觀念還停留在先期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平衡的基點上,沒有想到突變后的系統應建立在新的基點上進行思維的后果。野村對“雷曼”的收購是因為急功近利而引發了某種盲動性的,他收購了“雷曼”,收獲了“美國的金融危機”。三菱日聯集團亦是如此。
中國在這場金融風暴中前后期損失也很大,一是有內鬼作祟,二是新的基點認知也存在問題。
四、主觀認知與變通
對于大系統中各子系統的經濟運行的變化,從過去觀念上認知不合理的因素到現實所逐步接受存在的事實這個短暫過程中,只是一個觀念轉換與適應的快慢問題——大系統與子系統的改造與適應。地球上各單元的人們又從現實起點中開始協同子系統的經濟最佳運行狀態,從而憧憬著并努力協同于又一輪整體經濟系統最佳運行狀態,直至下次突變。
從子系統來講,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配比其實仍然是個規模和流動范圍的問題,基礎貨幣單位的大小并不打緊。就像過去我國市場上交易的基礎貨幣單位多是用“分”來計算,如今基礎貨幣單位是用“角”了。對于子系統用“分”和用“角”也許沒有更多意義,但走出子系統與大系統對接就會有較大的影響了。對突變中的基點改變要有新的認知,也許某種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配比在子系統內有它的合理性,但與大系統對流后就不一定有利了,具體會體現在經濟利益于子系統間分配的不合理性,這就需要變通。比方(金融風暴來臨)在美國注資金融機構的同時,歐洲的一些國家也緊隨著開始了對自己的金融機構進行注資。當然我們中國也采取了相應的手法,但給我的感覺好像力度和方向還需調整。
變通有兩個角度:一是阻斷或減少這種子系統與大系統的對流,至少應該采取某種過濾手段,這畢竟是一種被動的防御,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下難成良策;二是積極分析對流的可能的力度、方向、范圍、稀釋作用的大小,調整自己的狀態和規模使對流有利于自己的發展和壯大,這才是一種主動的應戰。
金融危機的出現成就了美元霸權貨幣又一次表演(也許是告別表演)的機會,而且是那樣的悲情,這種悲情演出更具有欺騙性,似乎更能博取善良人們的同情心。但有如白天在街頭行乞的假乞丐,晚上卻在夜總會里瀟灑的竊笑。美元掙扎的結果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將成為歷史。也許作為美國來說現在意識到了這點,但要改過自新為時已晚矣。
五、美國股市還能作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嗎?
美國的股市是不大同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股市的。它有四個特點:1、是暫時還存在霸權貨幣股市,具有某種定價權;2、由于美元的雙重性質,因而股市具有雙重性,即屬于大系統又屬于子系統;3、它是一個最大的債務國的股市,且把握著子系統對大系統間的流向、流量、流速,是造成世界經濟不穩定的因素;4、它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不儲蓄國家的股市,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股市對其本國的經濟影響相對比其它國家的影響要大得多,僅靠自己的力量調節的余地相當有限(這也是金融危機一來他要綁架其他國家的原因之一)。
而儲蓄國家的股市顯然問題不會有這么嚴重,因為儲蓄部分形成的抗力遠比股市的作用力大。
之所以美國股市現在還能起點世界經濟運行晴雨表的作用,在于美元貨幣的霸權還在發揮作用,一旦失去了霸權地位,美國經濟就會像大觀園中的賈寶玉失去玉佩一樣變的魂不守舍。
其實美國人很明白僅僅靠美元貨幣霸權來壟斷這個世界是不夠的,盡管美國人把重要的商品期貨價格、美元利率、美元匯率玩得如此嫻熟,但還是很冒險的。它畢竟把虛擬經濟玩得太過份了,從世界范疇內需要他國的實體經濟來進行匹配。而他國以美元作為的外匯儲備,又無時無刻不在擔心美元的虛擬性和不穩定性。如果能利用暫時還存在的貨幣霸權這個虛擬經濟力量,逐步達到充分控制他國的實體經濟成分,那么這個貨幣霸權才能長久的維持下去,這就是美元貨幣霸權的終極目標。
金融危機已經發生了,其他國家如果想再走美國的老路(包括美國在內),還把金融和金融衍生品的老把戲當作法寶來玩恐怕難于行通,也不會產生任何實際效果的,或許是十分有害的。
附:美元流動的目標
世界經濟如此混濁,曾讓中、日、印、俄、德、法等國尷尬已久,使中東產油國及其他小國無奈長時,其實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出不出現早已是這樣了。只不過它的提前出現倒成了一種改變現狀的契機,難得的契機!
表面看似乎美元與歐元在對弈,其實不完全這樣。美元的目標始終是在維護其在世界范圍內流動的強勢,這就不僅僅是針對歐元了,對于其他靠自己努力發展經濟而具備很高信譽的貨幣也是如此。為掠取他國財富,美元(的雙重貨幣性質)可以調節發行量(美國負債所致),匯率(匯差貨幣霸權所致)、利率(直接調節系統內外的流通量)。
美元利率上升會導致美元回流,但美元的國際貨幣身份,僅在國內流動經濟意義不大,因此必然要適時降低利率使其流向國外去掠奪他國財富的;另一方面必要時這種流動性發揮轉嫁經濟危機的功能,將經濟危機稀釋于子系統外。所謂增加世界的流動性,其實就是美元霸權的任意濫用的代名詞。
但這一來也會帶來一個美元貶值的問題,因為有歐元(或許以后還有更多其他的貨幣)與之抗衡。過于貶值對美元顯然不是很有利的,美元不能因為要達到一個目標而失去另一個目標,所以當美元走出本土以后,下一個目標便是要保證美元的在世界經濟中的流通份額,這就有必要的讓美元適時升值(現階段就是這樣的)。因此現在可以看出,美元貶值是為了走出本土,升值是為了保證其在世界經濟中占有決定權的份額。因此不得不佩服美國人把重要的商品期貨價格、美元利率、美元匯率玩得如此嫻熟。
在世界經濟中美元份額占有的變化相對于美元流動的變化要慢一些且相對重要一些。一是他國持有外匯儲備貨幣的習慣性不是很輕易的就能改變;二是由于紐約市場的雙重性(即是美國國內市場,又是國際市場),美元流到紐約市場并不完全代表美元流回國內,不會對美國產生通膨壓力等。這也許可以作為從利率變化時期長短和升貶值速度方面來解讀美元的走向的一個思路了。
當然更主要原因為美國是一個靠負債消費的國家(巨額赤字的債務國),要削減債務必須找到其他國家買單,而且這些國家要能買得起這個單,還不得不買。其間,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暗地里也一直是美國的馬前卒,所謂世界三大資產評級機構是其進行經濟掠奪的重要幫兇,這充分說明了經濟博弈中信息(欺詐)配合的作用不可低估。
順便說一句,在不同的社會制度條件下,若要想互通有無,市場作為交換手段對于世界的協同發展仍然是唯一可運作的方式。市場經濟雖不公平合理可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就像教育中的考試手段雖有缺陷,但在沒有出現更好的替代形式前還是有存在的必要,從目前來說在世界范圍內它已形成為一種交換方式,或說已形成了習慣。
20081105于湖南商學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