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泛思 http://blog.sina.com.cn/fansi4
美聯儲聯合四大央行13日宣布,將史無前例地向金融體系提供“無上限”注資,以緩解短期美元融資市場的壓力。而歐元區15國上周末也通過了一致的金融救援計劃,英國、德國、法國以及意大利等主要經濟體都相繼推出了總額超過數千億歐元的金融業援救方案。G7和20國救市會議已初見端倪,“巡回演出”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美國引發和掌控的金融風暴戰略布局暫告一個段落。從昨天(2008年10月13日)的國際金融市場行情反映的數據來看,不可否定是終于有了些喜色,問題是這些喜色能維持多久?是誰的喜色?
事實上,美國帶領下的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和其他一些 “嗜債成癮”的國家已成為了這一輪金融風暴的救市急先鋒。大量的貨幣投入目的有三點:1、補充因金融風暴恐慌而導致的流動性不足,其實就是系住投資人對金融市場的信心;2、維護這個給發達國家帶來快速收益的資本主義“發達的金融體系”;3、也許不無政治試水味道,數據表明CDS市場認為美國國債的違約幾率超過德國、日本、法國、荷蘭、北歐等國家。因為資本從來就是“無利不起早”的。
這次救市的特點是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通過增發大量的國債來解圍的,最終不可避免的是增發貨幣。而其他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以維護本國的經濟穩定為主(很少以增發貨幣量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一來就使得其他新興國家(與全球經濟一體化,金融全球化的國家)的財富由于部分國家貨幣虛增而稀釋,表面上看發達的國家是自己救了自己,實際上負擔無形的分攤到了各新興的發展中國家頭上。對于直接參與西方發達國家救市的國家來說負擔將更重。
但從根本上來說這次金融風暴的遏制和消化遠沒有這么簡單,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或許是走了一個過堂而已,但對于新興市場的國家卻遠遠還沒有看到盡頭,這就可能是金融風暴對世界的下一輪沖擊。大量的早先布局在新興國家市場的外國投資及國際游資又會神氣活現起來,隨著美國指揮棒的揮舞隨意捕捉各類利益目標,趁火打劫。
盡管發生了次貸危機、金融風暴,但不可否定美國仍是一個實力非常雄厚的國家。軍事上它的世界警察的地位沒變,像伊拉克、阿富汗等的秩序還由它在繼續維持;政治上為應付金融危機先后主持召開了G7會議以及20多國的救市會議,曾在北京奧運前期支持達賴等對中國進行分裂的活動,奧運期間策劃了格魯吉亞事件;在經濟上早就成為把持世界的帳房先生和物資調配中心,控制世界上的資源價格及流動環節,指揮著整個國際社會的分工合作。
誠然,“由于美國是私有制,政府與其國內各種資產之間沒有債務連帶關系,也就是說,這美元的背后,幾乎沒有對應任何實物資產(美國政府的有限資產無法對應市面上流通的美元總幣值),而只有美元本身。”但如果說美國政府與私營金融機構沒有任何瓜葛,那是不能成立的,只不過是一種暗合明分罷了。細加分析,它的金融機構倒閉僅僅表演而已。
而在中國,許多行業如房地產、航空、石化、電力、汽車等行業已漸入寒冬,國內企業如南方航空、中石油等,紛紛采取了降薪或者裁員的措施,而IT業的波導、夏新電子等多家國內手機廠商也紛紛采取裁員等辦法以減少費用。證券行業面臨的危機則更為嚴峻,據記者了解,有的券商降薪幅度已高達50%。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對記者表示,保險公司作為金融機構,一定是被金融颶風沖擊的對象,這種可怕的危機正在不斷向中國的保險業傳導。
目前的救市或可掩蓋發達國家的危機現象,下一波沖擊馬上就到或已經傳導到發展中的國家,這個更為嚴峻。
從虛擬經濟角度看
1、由于美國原有大量累積的老債,再大量新發國債對原持有的債券國家不利,在息升幣貶通脹高之下,將受到債券跌價,美元貶值及實際購買力下降的三重損失;2、額外新發債券是在不得已情況下發生的,它加大了危機傳導鏈條。即便息率較高,但若購入仍會蒙受美元貶值及購買力水平下降的損失;3、在超高財赤及債負下,美國主權違約風險上升,很難保證利息有足夠的風險溢價外,即便有適當資產抵押才,也不能再如過去用真金白銀換這類欠單;4、在全球金融一體化情況下,尤其要防止別人抄自己的后路,所以宜靜不移動,更不能亂動,要留有足夠的余地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5、相關聯國家群體投幣救市會產生一定的輻射影響,這個因素對世界財富的間接稀釋作用亦相當大,不得不慎重考慮。
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以發展中國家為例,由于中國產品“走出去”成就了中國“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目前中國出口的目標國主要是美國和歐洲。從整個國際市場來看,中國的產品主要分三大區域銷售,即國內市場、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
中國將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后第一次生產、供給過剩。首當其沖的應該是外貿出口類企業和部分規模、能力不足的中小企業。30年來,盡管中國GDP一直保持持續的增長,但中國內需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在GDP的份額中,75%的增長來自于城鎮建設,只有不到35%的份額源于國內市場需求。當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后,國內內需市場又無法消化掉,歐洲市場對中國產品的信任度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改觀。中國制造出來的大量產品只能有一個結果:嚴重積壓!
2008年近10萬家沿海企業倒閉,隨后的房地業萎縮、外貿出口企業減少、國內中小企業停產等等因素,將導致中國工薪階層被迫離職、辭退、失業、回鄉。珠三角部分臺資、港資企業精減人數最多達到企業原先總人數50%。失業人口數量急劇上升,農民工返鄉潮出現,這會導致大量的設施和建設閑置以及管理人員減少。隨后也許會出現部分資本向農村轉移、農莊經濟興起、農產品加工規模化形成、農產品產業鏈趨向成熟等方向發展。
金融危機將導致城市貧民階層增多,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高收入與低收入人群比例拉大,兩極分化現象嚴重。目前中國的基尼系數已接近0.5,居歷史最高位并超出國際警戒線0.1個自然值。城市貧民階層包括了下崗工人階層、外來打工者、小生意暫居者、巨額貸款買房入住者、城建占用耕地移入者等等。由于學歷不高、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穩定的工作或收入,以及收入低于消費者或背負過重的各種貸款者。伴隨著企業減產、停工、倒閉和精減,首先成為城市的貧民階層。其次是被占用耕地后的“郊區”新入駐城市居民,隨著他們賣地收入的逐漸減少,缺乏其他的謀生手段,他們會迅速成為城市貧民一族;第三是一部分身負巨額房貸之類的“月光族”,弄得不好就會打回原形。
非洲等世界發展較落后的國家和地區或許受金融風暴的影響程度較小。盡管世界金融市場和股票市場面臨的危機到目前為止并沒有直接給非洲各國帶來重大的沖擊。不過,當地的經濟學家們表示,隨著工業化國家借貸和投資能力日益緊縮,非洲地區也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西方國家的金融危機可能影響到非洲許多國家保持的5%和更多的經濟成長:“這場危機很令人擔憂,因為它可能帶來的后果就是銀行方面忌諱風險從而減少對這個地區的投資。推動這個地區高速發展的資金會隨著危機的繼續而下降。”加納開發政策研究所主任尼-莫伊-湯姆遜也持有相同觀點,認為全球危機對非洲的影響可能是間接的:“更有可能出現的間接影響是,在北美、歐洲和其他地區失業率上升的時候,寄到非洲國家的匯款會下滑。居住在那些地區并且經常寄錢回家的人就不大有能力再往家里匯款了。”但塞內加爾總統阿卜杜拉耶·瓦德,卻得出金融危機對于一般非洲人并沒有什么意義的結論。瓦德說:“誰在乎資產階級再也不能舒適的旅行或居住。非洲人民最大的威脅是饑餓。”瓦德還說,能夠在非洲喂飽人民并且創造工作機會的投資,跟拿來拯救全球金融危機的金錢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
金融風暴的結果
從近期美國的“巡回表演”來看,不難品味出:1、美國金融風暴的金蟬脫殼或已基本完成,下一步開始打擊它國抬高自己,手段是加息升值美元等,讓部分游資撤出它國,摧毀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體系,同時回流美國支撐自己,進一步維護穩固美元在世界的主導地位目的;2、歐美國家也許會充分利用這一世界性的金融風暴,達到抄底別國實體經濟的目的,全面控制資源定價權。為達此目的,也許輔以區域戰爭,進行政治輿論攻勢;3、美國對于中國時刻存在顛覆分裂之心,因為中國太大了,經濟發展強大對美國是一種潛在威脅,所以不管你怎樣忍讓都無法改變美國人心目中的觀念。除非象前蘇聯一樣四分五裂,美國人也許才放心,這或許就是美國的政治戰略目標。美國將暫時完成從編劇、導演到觀眾的角色轉換。
如何才能在天下大亂之時獲得天下大治?如何化危機為機遇,這將是中國政府不得不慎重考慮的問題。十七屆三中全會用“土地貨幣”填堵“貨幣戰爭”下的金融潰堤缺口,盤活存量,擴大內需,或許是一個突出重圍的選擇。
20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