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發(fā)放主權信貸,結束美元霸權

廖子光 · 2008-09-13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金融海嘯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發(fā)放主權信貸,結束美元霸權

文/廖子光(Henry C.K. Liu)


一. 美元霸權的形成過程

  自從冷戰(zhàn)結束之后,由于尼克松總統(tǒng)采取緩和型貿易政策推動國內經濟發(fā)展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開始減小,因為超級大國通過提供援助的方式競相爭取世人的好感和支持。美國財政赤字持續(xù)增加迫使黃金支持美元的固定匯率機制布萊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瓦解。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際金融體系從此將全球發(fā)展的發(fā)動機局限在了螺旋上上升的國際貿易一途,導致所有國內發(fā)展的增長長期停滯不前。

  吸取1930年代大蕭條的教訓,二戰(zhàn)以后的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國際資本流動對一個國家的發(fā)展是有害的,不必要的。在多數(shù)國家經濟中占相對較少份額的貿易一般通過黃金支持的美元的固定匯率機制處理。這些固定的匯率只是進行緩慢的定期的調整來顯示參與國際貿易的經濟體相對的實力。雖然人們期待匯率變化能夠增加國民經濟,但是這個增加是有限的。匯率的影響僅僅局限于國際貿易融資。人們并不期待外匯匯率調整支配用來支持國內經濟發(fā)展的國內貨幣或財政政策,這些政策才是而且被看作不容外來干預的國家主權的象征。

  經濟全球化是包括一切的,非常復雜的體系,貿易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但是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鼓動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被看作全球經濟整體本身,削弱與貿易無關的國內發(fā)展的重要性。新自由主義者鼓吹市場極端主義作為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唯一和不可分割的道路,盡管在過去20年里有充足的證據(jù)說明貿易全球化容易破壞國內經濟發(fā)展的平衡,不僅傷害發(fā)展中國家,而且對發(fā)達國家也有危害。貿易自由全球化分配的后果往往對任何國家的窮人,失業(yè)者和經濟上的弱勢群體非常不利。關稅降低導致用于公共開支的稅收減少,這些開支本來都是用來幫助窮人和需要保護的弱勢群體,以及處于困境中的國內產業(yè)。雖然國際貿易自由化的財富分配后果非常復雜,而且各個國家情況不同,但是總體的趨勢一直是拉大貧富差距,最終導致及經濟發(fā)展失衡和政治不穩(wěn)定。

  在美國這個自由市場企業(yè)的圣地,中央集權下經濟統(tǒng)制的部分(the statist sectors)公共金融,國防,衛(wèi)生保健,社會保障,公共育是一直讓經濟在不斷出現(xiàn)的,長期的停滯,而企業(yè)界如商業(yè)金融,保險,高科技企業(yè),航空公司,電信,也連續(xù)蕭條停滯。沒有管理的市場自然出現(xiàn)壟斷性的集中和公司管理、金融上的濫權。不容否認的是"自由"市場天生的就是對自由的自我破壞。自由市場依賴開明的國家管理來確保自由競爭同時避免市場的失效。任何政府,不管是君主制還是民主制,為了維持社會政治穩(wěn)定和公正的社會經濟秩序都要保護弱者不受強者欺凌。

  現(xiàn)行的國際金融體系是以美元作為主要儲存貨比為基礎的,美元占全球貨幣儲存的比例從10年前的51%增長到現(xiàn)在的68%。外匯交易的80%是通過美元進行的。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所有貸款都是以美元的形式,就像大部分外國貨幣貸款一樣。但是在2003年,美國占全球商品和服務出口的比例只有11%(世界總量是9.1兆美元,美國總量為1兆美元),進口的比例只有13.8%(1.260 兆美元)商品價格和匯率的變化導致世界商品貿易價值2003年比2002年提高了10.5%。自1995年以來,農產品和工業(yè)品的美元價格第一次全面提高。世界商品出口人均在2004年達到1,562美元,或者每天4.30美元。而64億世界人口中有30%生活費用一天不到一美元,不足人均出口商品價值的四分之一。

  自從1971年布萊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美元就一直是全球儲存貨幣,美國只有美國有權能夠生產而且不需要黃金支持。盡管最近有些修改,美元的匯率仍然在18年貿易權重的高位,盡管美國創(chuàng)紀錄的美國財政和經常賬戶赤字(current-account and fiscal deficits)和作為世界最大債務國的地位。美國的國債2004年9月15日是$7.38兆,同一時期以每天16.9億的速度增加,同期其國民生產總值只有$8.73兆。

  世界貿易成了這樣一個游戲,美國生產美元,世界其他地方生產美元可以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世界的相互聯(lián)系的經濟不再是貿易要抓住經濟學家李嘉圖式(Ricardian)的相對優(yōu)勢,他們相互競爭出口為了得到需要的美元來服務美元體現(xiàn)的外債,以及積蓄美元儲備來穩(wěn)定本國貨幣在世界貨幣市場上的價值。為了防止投機和對本國貨幣的操縱和襲擊,世界各國政府的中央銀行必須獲得和保持美元儲備以承受本國貨幣在流通中的市場壓力。市場要求貨幣貶值的壓力越大,該國中央銀行必須儲備的美元就要越多。只有美國的美聯(lián)儲沒有這個壓力,因為美國財政部可以想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幾乎沒有什么限制。這就造成了內在支持強勢美元,進而強迫各國中央銀行獲得更多的美元儲備,讓美元更加強勢。這個現(xiàn)象就是美元霸權。這是由于地緣政治特征的關鍵商品,最著名的就是石油是以美元為貨幣單位造成的。人們都用美元,是因為它可以購買石油。

  石油美元對其他美元財產的循環(huán)是美國容忍197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提出的價格。一國貨幣的交易價值不再決定于發(fā)行這個貨幣的經濟生產力,而取決于該國中央銀行儲存美元的規(guī)模。

  從定義上看,美元儲備必須投資在購買美元資產上,這就造成美元經濟自動的資本賬面盈余。即使經過長期的嚴厲的修改后,美國股票價值仍然位于25來的高度,以交易量56%收益率56%高居榜首,如果和新出現(xiàn)的市場平均值比較的話。1996年到2003年間,美國股票資產的價值增長80%,歐洲的60%,日本的降低30%。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讓亞洲股票貶值超過一半,有些甚至在國家大幅貶值本國貨幣后如果按美元算仍然貶值80%。即使美國自從1986年以來已經是純粹的債務國,其凈收入在國際投資市場上的地位仍然是正面的,因為美國投資海外的回報率繼續(xù)高于國外投資在美國的回報率。這就反映了美國經濟的總體實力,這個實力來源于美國是唯一的國家可以享受主權信用的好處,同時大量增加外債,主要歸功于美元霸權。信用推動經濟,而不是債務。債務是顯示信用的鏡子。即使最準確的鏡子也會對表現(xiàn)的對稱造成破壞。為什么鏡子將一個人的形象左右顛倒,而不像照相機的鏡頭讓形象上下顛倒?科學的回答是鏡子中的形象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右邊變成左邊而是前面轉移到了后面。但是我們往往接受這個改變了的形象是沒有任何變化的真實,我們完全不加思考地認為歪曲的鏡像就是準確地再現(xiàn)。

  用經濟學的語言,債權和債務是相反的,但是并不等值。實際上,債權和債務以相反的方向運行。債權有求正面的凈價值,債務就沒有這個要求。一個人可以有良好的信用,但不借債。借債越多,你的信用等級就越低。如果人們了解了信用,就會明白現(xiàn)代金融經濟背后的主要力量是由信用推動,被債務限制的。從行為上來說,債務歪曲邊際效用計算(marginal utility calculations),并重新組織可支配收入。債務讓公司的股票變成吉芬品(Giffen goods), 如果他們的價格升高就會帶動對這種股票的需求,創(chuàng)造美聯(lián)儲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所說的"非理性繁榮",經濟人發(fā)瘋了。貨幣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發(fā)行的貨幣是一種主權債務工具,是零期限(zero maturity),歷史上看來源于自由銀行中的兌換券。這種觀點只適用于金屬貨幣(specie money),是一種債務憑證,據(jù)此可以要求規(guī)定數(shù)量的黃金或別的物品。但是主權國家發(fā)行的法定貨幣(fiat money)不是主權債務,而是主權信用工具(sovereign credit instrument)。主權國家政府債券是主權債務,而地方政府債券只是機構債務,不是主權債務,因為地方政府盡管擁有征稅的部分權力,卻不能發(fā)行貨幣,貨幣發(fā)行權是聯(lián)邦政府或者中央政府的專門權力。當貨幣購買債券時,交易代表的是主權信用取消了公共或者公司債務。這種關系是非常直接的,但是非常重要。

  政府正式授權發(fā)行的貨幣是所有現(xiàn)代國民經濟中的獨特的法定工具。貨幣國家理論(The State Theory of Money(Chartalism)認為人們普遍接受政府發(fā)行的貨幣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有權征稅。政府愿意接受其發(fā)行的貨幣用稅收支付讓貨幣在一國范圍之有效的保證。貨幣是稅收債務的主權信用??梢杂谜允跈喟l(fā)行的貨幣的信用工具沖銷。當發(fā)行授權貨幣的時候,政府除了接受貨幣作為繳稅工具的保證以外不欠任何人東西。國家的中央銀行就是按政府授權發(fā)行的貨幣就是主權信用的概念操作的。中央銀行實際上是作為國家銀行系統(tǒng)的最后的借出者,收回的是主權信用。美國前總統(tǒng)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預估"如果美國人聽任銀行控制貨幣發(fā)行權,首先讓貨幣貶值,然后再讓貨幣升值,銀行和與其勾結的公司就可以把人民的所有財富洗劫一空,直到他們的孩子一夜醒來發(fā)現(xiàn)父親占有的大洲上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貨幣發(fā)行權應該從銀行手中收回返還給國會,和國會代表的人民手中。"這個警告同樣適用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民。政府征稅不是為了支付政府運作的費用,而是為它發(fā)行的主權信用工具的貨幣提供價值。如果愿意,政府可以完全依靠使用者支付費用的方式負擔起政府運作費用,就像有些財政保守派建議的那樣。政府根本不需要向公眾借錢。政府債務作為私人債務市場壓艙物的一部分,而不是政府需要錢。從技術上說,一個國家的主權政府根本不需要借錢。它可以發(fā)行授權貨幣形式的稅收信用來抵消所有的債務。只有主權國家才可以發(fā)行主權信用的法定貨幣。

  如果法定貨幣不再是主權債務,金融資本主義的整個概念框架就需要做出改變,就像當一個人的世界觀發(fā)生改變,由于意識到地球不是靜止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后,物理學就要發(fā)生改變一樣。為了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資本的說法將被證明是個天大的騙局,因為主權信用可以支付所有社會發(fā)展的費用,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并不需要私人儲蓄來支付公公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因為私人儲蓄不需要主權信用的支持。因此國家的國民儲蓄與公共金融之間的關系最多也是間接的。主權信用可以為經濟提供金融支持,這樣的經濟中根本就沒有失業(yè)問題,工資不斷增長是讓消費者購買力不斷增長防止生產過剩。經濟蓬勃發(fā)展是因為有持續(xù)的勞動力短缺,推動工資增長來減少生產過剩。私人儲蓄只是個人用來進行沒有內在社會目的或價值的私人投資。儲蓄率高卻沒有全面就業(yè)是通貨萎縮,因為儲蓄減少了當前消費水平,為了提供投資增加將來的供應。這對于一個缺乏需求的生產過剩經濟來說是不需要的,因為它是低工資和高失業(yè)率造成的。賽恩(Say)的供應創(chuàng)造需求的規(guī)律是個非常特別的情形,只有在高工資,全就業(yè)時出現(xiàn)。這個規(guī)律忽視了在供應和需求之間關鍵的時間間隔。儲蓄需要支付利息,兩者的結合肯定讓任何一個金融機構難以持久維持。任何宗教都禁止高利貸是有實際原因的。

  資產和負債的關系被表現(xiàn)為以義務的流動決定的債權和債務。從資產到負債的流動成為債權,相反的為債務。債權人是減少負債增加資產的人,包括接收他的債務人的債務的權利。主權債務是個虛假的游戲,讓以授權貨幣形式體現(xiàn)的私人貨幣債務進行交易。

  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主權國家擁有國家的分配給個人擁有的財產以外的所有資產。不管這個國家是資本主義的還是社會主義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因此國家的資產就是國家財富減去支付稅款后的私人財富部分,加上主權權利對私人領域的其他要求。高工資是國家財富的決定性因素。私有化一般來說減少國家資產但同時增加稅收收入。只要主權國家存在,它的信用就只局限在國家財富。如果主權信用被用來增加國家財富,主權信用就沒有任何限制了,只要國家財富的增長與主權信用的增長保持同步就行了。

  當一個主權國家發(fā)行法定貨幣(legal tender),它是在發(fā)行包括征稅在內的主權支持的貨幣工具。主權國家從來不用欠國內債,除非要自愿這樣做。當一個主權國家借錢來避免征稅或提高稅率,那時政治姿態(tài),而不是經濟上的需要。當主權國家以出售自己貨幣體現(xiàn)的主權債券,實際上是在從金融體系手中收回從前發(fā)行的主權信用。當一個主權國家借外國貨幣的債務,實際上剝奪了自己主權信用的特權,把自己貶低為普通的債務人,因為沒有哪個主權國家可以發(fā)行外國貨幣。

  政府債券充當從私人領域收回主權信用吸收者的角色。美國政府債券,通過美元霸權享受最高程度的信用等級,位于國際國家和企業(yè)債務市場信用風險金字塔的頂端。美元霸權是個地緣政治現(xiàn)象,其中一個國家的授權貨幣充當了國際金融體系中最主要的儲蓄貨幣。金融體系是個藝術,審美的標準建立在道德上的善,但是當今的國際金融體系顯然缺乏這一點。因此美元霸權是應該遭受譴責的,不僅因為美元作為一國的授權貨幣篡奪了不應有的地位,而且因為它對缺乏善的國際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因為它破壞了主權國家包括美國在內使用主權信用支持本國經濟發(fā)展,強迫他們出口以賺取美元儲備來保持本國貨幣的交換價值。

  主權國家發(fā)行的貨幣是主權專有的,但是債務不是。任何有可以接受的信用等級的人都可以借入或借出,但是只有主權國家能夠發(fā)行國家貨幣。當一個主權國家政府發(fā)行貨幣,實際上是發(fā)行了主權信用憑證,消除政府施加在國民身上的稅負。私人發(fā)行的貨幣只有在政府允許和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存在,而且和政府發(fā)行的貨幣根本不同,它只是發(fā)行者的欠條而已,說明發(fā)行者欠持有者一定數(shù)目的錢。但是政府貨幣并不是政府欠你的債,因為這錢由持有者以稅負的形式體現(xiàn)的潛在的債支撐。政府授權發(fā)行的作為法定貨幣的錢是法律規(guī)定的解決所有的債務,不管是個人的還是公共的。任何人如果拒絕在美國接受美元作為支付債務的貨幣都是違反美國法律的。支付債務的工具就是信用工具。

  用政府發(fā)行的授權貨幣購買主權債券是政府向經濟中投放更多的主權信用。按照邏輯推斷,一個經濟中貨幣供應量不是政府負債,因為如果如果增加貨幣供應就是國家債務的話,減少貨幣供應就從經濟中收回信用。但是現(xiàn)實情況顯示正相反:貨幣供應減少反而增加了信用的需求。因此如果政府授權貨幣增加信用,主權政府發(fā)行的貨幣是信用工具。

  經濟學家明斯基(Hyman Minsky)說得好,任何時候發(fā)行信用,貨幣就隨之誕生。信用發(fā)行在對方身上造成債務,但是債務不是錢,信用才是。債務是負面的錢,是金融界的反物質(antimatter)。物理學家知道物質和反物質之間的關系。愛因斯坦認為物質來源于能量的集聚,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提出反物質副產品的概念,通過從能量中創(chuàng)造物質。物質和反物質的碰撞產生毀滅,重新把物質和反物質變成純粹的能量。信用和債務的關系也是如此,兩者有密切聯(lián)系但是正好相反。他們用分別的方式從金融能量中創(chuàng)造出來物質(信用)反物質(債務)。信用和債務的沖突將產生破壞,回到為了人類的利益不受約束的純粹金融能量的后果。債務的清償就算終止了金融互動。

  貨幣債務可以用貨幣支付。主權國家并不因為發(fā)行法定貨幣就變成債務人,在美國就是聯(lián)邦儲蓄券(Federal Reserve note)的形式,而不是普通的銀行券。"銀行"這個詞并不出現(xiàn)在美元上。零期限貨幣(Zero maturity money ZMM)的美元經濟從1971年尼克松總統(tǒng)宣布美元與黃金標準脫鉤的5500億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6.6兆。這不是聯(lián)邦債務。占美國11.64兆GDP的65%,稍微低于同期國家債務$7.38兆的水平。主權信用是給予美國經濟內在力量的東西。

  查特主義貨幣理論(The Chartalist)聲稱政府有權力征稅,用發(fā)行的貨幣作為繳稅手段的,根本不需要外來融資。因此主權信用能夠讓政府支持全面就業(yè)的經濟,即使在控制下的市場經濟中。該派的邏輯是過低的稅率將造成貨幣需求減弱,持續(xù)的政府財政盈余在經濟上來說是有反效果的,而且不能持久,因為它不斷從經濟中吸收信用。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政府過去常常使用土地稅來刺激悠閑的當?shù)厝死秘泿?,從事金融生產。

  因此按照這個理論,一國的經濟可以用主權信貸支付國內經濟發(fā)展的需要,達到全面就業(yè)的目標,最大化均衡發(fā)展繁榮,同時不需要主權債務,或者國外貸款或投資。不需要超級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的懲罰。但是查特主義貨幣理論只有在基本上封閉的國內貨幣國家內才能出現(xiàn)。參與新自由國際"自由貿易"在沒有干預的全球金融和貨幣市場幌子下的國家這個原則無法起作用,因為外匯交易的兩難處境。任何政府發(fā)行自己的貨幣支持合法的國內需求,超過了它外匯儲備的規(guī)模的話,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可兌換貨幣在外匯市場上遭到攻擊,不管這個貨幣是針對某個貨幣的固定匯率,還是浮動匯率機制。因此,所有非美元經濟被迫吸引美元為主的外國資本,甚至用來滿足國內需要。但是非美元經濟需要先集聚美元儲備才能吸引外資。

  即使實行資本控制,外資只能投資在可以賺美元收入的出口領域。但是出口經濟從貿易盈余中集聚的美元只能投資買美元資產,剝奪了非美元經濟將資本用在國內發(fā)展的迫切需要上來。唯一對付國內貨幣遭受的襲擊的保護方式就是延緩全面可兌換的過程,因為那樣的話就把外來投資都趕走了。所以美元霸權,將所有別的貨幣都置于美元之下讓美元作為主要儲蓄貨幣的,讓非美元經濟一直迫切需要外資,因為剝奪了該國政府發(fā)行主權信用促進多內發(fā)展的機會。

  在查特主義原則下,外資成為帝國主義議程外的非有用的多種目的。美元霸權基本上將美國貿易伙伴用本國貨幣為國內發(fā)展融資的能力消除了,強迫他們尋求以美元為形式的外國貸款和投資。這些只有美國可以不受限制的想發(fā)行多少就發(fā)行多少。

  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Mundell)在1999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蒙代爾--弗萊明假說(The Mundell-Fleming thesis)認為在國際金融領域,一個政府有下面三個選擇:1)固定匯率,2)國際資本流動,3)國內政策自主(全面就業(yè),利率政策,反循環(huán)的財政支出等counter-cyclical fiscal spending)。由于無限制的全球金融市場,政府其實只剩下兩個選擇。

  通過美元霸權,美國成為唯一可以對抗蒙代爾--弗萊明假說的國家。從冷戰(zhàn)結束后的十多年來,美國持續(xù)讓美元遠遠高于其本身的經濟價值,吸引資本賬面盈余,利用美元霸權支配的全球金融體系實行單邊的政策自主性。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是復雜的,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所有重要的商品包括石油,都是用美元來表示的。這基本上是超級大國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延伸。這是美元霸權成為可能的基石。美國金融霸權讓美國例外主義和美國單邊主義成為可能。

二. 中國與國際金融體系

  美元霸權是一種地緣政治現(xiàn)象,美國的法定貨幣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成為首要的儲存貨幣。盡管為了方便國際貿易的需要不斷證明其合理性,但是美元霸權絕非是無辜的。它不可避免地造成全球國際貿易上的糾紛增加,通過推動匯率操縱為主要工具進行出口競爭。

  中國的對美貿易從物質上影響全球的經濟。關于中國貨幣和美元掛鉤,雖然人民幣元不能自由兌換的討論已經很多。經??梢月牭饺嗣駧派档暮粲酢H绻黾拥膬r格直接進入提高國內需求的居民收入,也許擔心中國出口價格高升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是重新評估人民幣或任何別的貨幣的邏輯作為平抑貿易的手段是錯誤的。匯率調整影響進口和出口的價格,但是他們對貿易平衡的影響只是改變貿易的總量,而不是貿易的貨幣價值。如果人民幣強勢,中國的商品和服務出口到美國的就少些,但是價格高了,更多的美國商品和服務將會以比較低的價格出口到中國。貨幣價值的貿易不平衡將保持不變。歷史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公司往往通過匯率手段提高美國出口商品的價格。結果只能是美國的高通貨膨脹率,最終使全球經濟的通貨膨脹。

  中國對國際貿易的過分依賴已經嚴重歪曲了經濟發(fā)展,這可以從國際貿易在GDP中的高比例看出,2004年的估計達到90%。中國高速增長的東南沿海嚴重依賴國際貿易。2000年東南沿海12省市平均國際貿易依賴度是74.5%,中西部19省份及自治區(qū)的比例是10%。2003年深圳和上海飆升了356.3% 和148.7%。這種貿易的很大一部分是以低工資組裝再出口的形式,雖然趨勢是走向縱深的機械制造,但是加工再出口的比例仍然占主導地位。中國出口總量的54%都是外來投資者的出口。

  中國的貿易市場不是多元化的。中國與三大貿易伙伴---美國,日本和歐盟的貿易占據(jù)全部貿易的一半。這些主要貿易伙伴的經濟情況不僅嚴重影響他們對中國的貿易,而且影響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qū)的貿易,這中間中國的貿易赤字連續(xù)不斷的增加。中美貿易1997年占中國GDP的5.4%,到了2003年這個比例上升到了1.4兆美元的 13%,貿易總量是1810億美元,美國總的貿易赤字是1240億美元。因為中國2003年總的貿易赤字是5億美元,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全部轉移到了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多數(shù)是發(fā)展中國家。但是這種不正常地對美國貿易的依賴,加上不斷增加的貿易差額,是導致中美貿易糾紛不斷增加的結構性原因。美國對中國貿易的赤字是世界上最大的。2004年6月中國一家就占了美國非石油貿易赤字的53%。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價值是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商品價值的5倍,成為美國最不平衡的貿易關系。盡管如此,美國貿易政策限制"軍民兩用"的技術出口到中國也加劇了這個不平衡。成熟的經濟如美國,歐盟,日本相對緩慢的發(fā)展速度,不能維持中國出口的高速增長。而且,這三個經濟體都積極投入中國低工資的再加工出口,所以促使中國出口數(shù)據(jù)的歪曲性變化。

  貿易依存度是有很多因素決定的,包括GDP計算,匯率扭曲,一個國家貿易或者貿易競爭力的計算方法等。但是中國的以美元為結算單位的貿易盈余對美元經濟有利,而不是對人民幣經濟有利。它造成了中國國內發(fā)展的資金嚴重缺乏,把需要的資金都虹吸到外匯保存上去了。

  中國2004年的進口有望超過5000億美元,全部貿易超過1兆美元,消費品和資本品(capital goods)總額達到1.83兆美元,看起來頗為壯觀,但是如果平均到每人身上只有1,306美元。由于巨大的貿易依存度,3300億美元的商品在2004年有望從2003年增長8%達到1.5兆美元的GDP中體現(xiàn)不出來。第二季度經濟增長9.6%,比第一季度的9.8%稍低,在政府采取貸款限制阻礙造成電力短缺,基礎設施瓶頸,通貨膨脹加劇的投資過熱。政府2004年早期的目標增長率是7%。中國會繼續(xù)進口先進的技術設備,高科技產品,基本原材料和消費品,但是距離達到充分發(fā)展的中國國內市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中國貿易在2003年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8510億美元,出口增長34.6%達到4380億美元,進口增長39.9% 達到4130億美元。在2004年前8個月中國的貿易赤字是9.5億美元,出口增長35.8% 達到3610億美元,進口增長40.8% 達到3620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在貿易赤字擴大的情況下繼續(xù)攀升,說明中國的國內經濟部分在補貼出口經濟部分,協(xié)調其貿易赤字增加外匯儲備。財富逐漸從人民幣經濟流向美元經濟。

  貿易對能源消耗造成的分配后果是巨大的。對美國來說,GDP 1美元的能源消耗從歐佩克(OPEC )石油禁運的1973年的17,440 Btu(熱量單位)到2003年的9,460 Btu。這個下降部分歸功于進口消耗大量能源的產品。不像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如印度,南韓,巴西,中國GDP一美元的能源消耗量在過去20年里大幅下降。但是中國1999年GDP 1美元的能源消耗是35,000 Btu。在過去10年每年GDP增長率都在7-8%,能源消耗增長率部分降低,中國已經在減少能源的消耗。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歸功于政府保護能源的努力,改進工廠機器設備。中國的能源保護法1998年1月1號實施。政府鼓勵從嚴重依賴能源的服務轉向高附加值的產品,同時鼓勵進口能源豐富的產品(energy-intensive products)。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僅次于美國排名第二的中國,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世界平均值低很多。2001年,美國每人能源消耗量是341.8 million Btu,是世界平均消耗量的5.2倍,中國的11倍。每人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相似,美國每人5.5 公噸,世界平均值1.1公噸,中國0.6 公噸。

  中國的石油進口在2004年前8個月增長了39% 達到 0.799億噸。 據(jù)說中國計劃投資120億美元在俄國的能源工業(yè),有興趣購買俄國石油巨頭尤科斯(Yukos)的部分。中國從尤科斯購買石油占總量的7%,已經因為切斷的供應,因為俄國公司不能支付9月份的運輸費用。據(jù)說中國被迫預先支付尤科斯運輸費用以防止石油供應中斷。這些能源的很大一部分是出口企業(yè)使用的。

  中國需要刺激國內市場來平衡過分膨脹的對外貿易。中國經濟可以通過加大對國內發(fā)展和增長的主權信貸獲得很大的好處,尤其是發(fā)展緩慢的中西部地區(qū)。主權信貸可以被用來刺激國內需求比如提高工資,改善農民收入,推動國有企業(yè)改造和銀行改革,增加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教育和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改革社會保障體系,保護環(huán)境和振興文化等。在繼續(xù)控制匯率的同時,中國可以把經濟從美元霸權的支配中解放出來,采取平衡發(fā)展的策略,利用主權信用減少對出口換取美元的嚴重依賴。主權信用可以推動全面就業(yè)工資增長14億人的中國經濟,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讓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也許在5年之內。國內經濟的發(fā)展讓中國出口更多,同時讓她大量進口不需要擔心持續(xù)的擴大的貿易赤字。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潛力是巨大的,但是出口賺美元絕對不是出路。

  中國處在一個有利的位置可以開創(chuàng)新的國際金融體系,更好地為國際貿易服務。中國可以選擇讓人民幣元成為世界貿易儲存貨幣的選擇,只是很簡單的通過把中國的所有出口按人民幣結算就行了。這個保護主權的行動完全有中國單方面就可以隨時決定。中國國務院需要做的只是宣布從某個日起開始所有的中國出口產品必須以人民幣支付,任何中國出口商接受別的貨幣都是違法。這個舉動就會造成世界各地中國商品進口商按國家外匯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Foreign Exchange (SAFE)的匯率購買人民幣。讓人民幣元成為強勢市場需求的優(yōu)先貨幣。擁有人民幣儲蓄的公司不需要換成美元,因為元由中國出口的價值支持,很快將成為貿易中普遍接受的貨幣。從中國進口大量商品的歐佩克成員國將愿意接受元作為石油支付貨幣。俄國也一樣。這些都可以在元不與美元脫鉤的情況下進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可以繼續(xù)保持元與其他貨幣兌換的唯一窗口地位,不需要新的貨幣控制規(guī)定。那樣的話,元的匯率中國就可以按中國的情況而不是按對美國的出口來決定了。

  如果中國的出口按人民幣支付,中國就沒有必要儲存大量的外匯,現(xiàn)在中國的外匯存底超過4800億美元。如果港幣和元掛鉤而不是和美元掛鉤,香港的1200億美元外匯儲備也可以用來進行香港的重建和發(fā)展。中國的貿易盈余將保存在元經濟中。中國是正在走向世界經濟大國的巨人,但是因為美元的霸權,中國的金融力量遠遠沒有被發(fā)揮出來。

  沒有人阻止中國成為制造業(yè)的發(fā)動機。許多亞洲國家陷入持續(xù)的金融危機因為過分依賴外幣債務,由于掠奪性貨幣貶值造成真正出口收入的下降。美國操縱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來幫助這些處于困境的經濟往往有個超出保護7國集團債權人利益之外的新的議題。這個新議題就是開放亞州市場給美國的跨國公司并購處于困境的亞洲公司,這樣外資注入的亞洲子公司可以在亞洲區(qū)域內生產和銷售產品就像是國內企業(yè)一樣,可以擺脫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限制。美國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目的還在打破亞洲區(qū)域內的傳統(tǒng)封閉的金融體系。這個系統(tǒng)動用巨額的居民儲蓄支持工業(yè)政策為大工業(yè)集團融資,大量投資集中在出口領域。美國控制的IMF目的就是摧毀這些傳統(tǒng)的亞洲金融模式強迫亞洲人采用感到陌生的全球模式,以開放的市場,開放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特征。核心當然在中國,因為美國的政策制定者知道,只要中國作了,亞洲其他國家都會跟進。

  美元霸權的新自由主義一體化貿易已經讓亞洲國家處于難以持續(xù)的依賴以美元為主導的外來貸款和資本支持出口領域,完全看國外市場的,同時忽略了國內發(fā)展已形成生產性力量支持國內消費市場的。在亞洲,除了一小部分精英買辦分子外,多數(shù)人根本買不起他們生產的東西,都用來出口了,當然更買不起從國外進口的高價商品了。亞洲一個普通的工人以非常低的工資需要工作好多天生產幾百雙鞋子,才能賺到足夠的錢為家人買個麥當勞漢堡包。而跨國公司的代理人可以在五星級豪華賓館招待他們的外資合伙人從美國歐馬哈市(Omaha)進口的新鮮牛排(prime steaks)。亞洲之外的市場增長沒有足夠的快能夠滿足亞洲人口眾多的經濟的發(fā)展需要。因此推動國內經濟發(fā)展的區(qū)域內貿易需要成為經濟發(fā)展的核心目標,因為經濟上的半殖民地往往不可避免地導致政治不穩(wěn)定的。

  中國經濟在迅速向貿易價值鏈條的上方移動,在先進的電子,電信,空間科學天然的軍民兩用的技術方面。美國出于戰(zhàn)略恐懼將發(fā)揮所有的影響力保持全球市場軍民兩用技術向中國關閉。因此對美國來說"自由貿易"和貿易自由是根本不同的。世界許多國家越來越多地從同一個全球技術市場采購軍事物資。剝奪任何國家得到軍民兩用技術都不會增加國家的安全,因為被剝奪權利的國家可以很容易的轉移失衡的福利制度,比傳統(tǒng)的軍火更容易造成動蕩。但是中國不可避免地成為主要的全球性角色,在知識產業(yè),因為其龐大的人力資源寶庫。即使在美國,其科學家中的很高比例都是華裔人士。隨著中國教育體系的改善發(fā)展,在未來十年,中國將成為人才第一大國。

  隨著中國不斷在技術的階梯上前進,加上經濟增長造成的消費需求增加,全球貿易將受到影響,修改全球化20年來的掠奪性競爭游戲,在亞洲出口上獲取美元,投資美元經濟,轉向貿易賺取自己的貨幣,以便為了國內的發(fā)展。

  亞洲經濟會發(fā)現(xiàn)中國是個更加可靠值得信賴的貿易伙伴,可以通過象征性的貿易政策,提供結構貿易的更大空間增加多內發(fā)展,在沿著合并區(qū)域利益和團結的道路上。亞洲生活水平的提高將改變歷史的前進方向,重新把亞洲當作先進文明的中心,結束兩個世紀西方經濟和文化帝國主義和支配的歷史。

  在過去20年來新自由一體化中采取國際貿易策略的國家已經為全球貿易體系的破壞起到了作用。所有國家從出口轉向國內蕭條和貧窮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理智的。國家戰(zhàn)略工業(yè)政策與新自由的開放市場體系之間的矛盾將會在美國和所有貿易伙伴之間產生摩擦,在區(qū)域貿易區(qū)和貿易區(qū)之間的競爭者之間。美國參加貿易全球化是為了鞏固其超級大國地位,而不是為了削弱。因此美國并不是在尋求平等的貿易伙伴。以經濟制裁為外交政策,美國已經阻止或試圖阻止越來越多的美國跨國公司,與美國貿易的外國公司與華盛頓定義的流氓國家做生意。貿易流向不是到最需要的地方,而是到最能為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服務的地方。

  新自由全球化鼓吹貿易是雙贏的幻想,基于比較競爭力李嘉圖貿易理論。但是經濟學家指出因為沒有全球性的全部就業(yè),比較競爭力只是賽恩(Say)規(guī)律的國際化。賽恩說供應產生需求,但是只有在全部就業(yè)的情況下,但是這個前提往往被支持供應理論的人所忽略。20年過去了,這個神話被具體的數(shù)據(jù)所打破:貧窮在全球范圍內增加,全球的工資,本身就很低,自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都在下降,有些國家如印度尼西亞下降了45%。

  但是美元霸權下的對美國出口只是這樣一個安排:出口國家為了獲得美元購買以美元結算的需要的商品,支付美元貸款,他們被迫給美國的消費者提供資金,因為需要把貿易盈余賺得美元進行投資,作為外匯儲備,造成美國高額的資本賬面盈余解決高額的經常性帳面赤字。

  而且這些貿易盈余不是貿易條款的優(yōu)勢獲得的,而是完全否認基本的國內需要,和國內發(fā)展必須的關鍵進口為代價的。為了那些損害窮人的特權,出口國家降低了勞動力工資,破壞了環(huán)境,消耗了自然資源。結果讓美元經濟更加富裕,在此過程中強化了美元霸權的地位,對美國經濟也造成危害。因此出口國家任憑自己的最基本國內發(fā)展需要都被剝奪,如教育,衛(wèi)生,或者其他社會基礎設施。為了支持出口欠下大量外債,同時渴望更多的外資投入在出口領域,提供更多的優(yōu)惠措施如減免稅,增加國內經濟的日益增長的社會負擔。但是世界上許多小國家沒有別的選擇只好繼續(xù)依賴美元霸權就像吸毒者離不開毒品一樣。

  日本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成功的出口機器也不能生產出健康的經濟。日本很清楚需要改造自己的國內經濟,擺脫出口依賴,提升國內過分工作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改變國內的消費結構。但是日本由于美元霸權的陷阱動彈不得。

  日本看到其主權信用被國際評估機構降低,雖然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 Service)降低日本政府債券兩個等級達到A2,或者說比博茨瓦納還低一級,更不要說智利和匈牙利了。日本2004年7月有世界上最高的外匯儲備8190億美元,最高的國內儲蓄11.4 兆美元 (美國2003年GDP是11 兆美元),和1兆美元的海外投資。95%的主權債都是本國居民持有,所以就像阿根廷一樣沒有不兌現(xiàn)的風險。日本給予一半人口患上艾滋病的博茨瓦納1千2百萬美元的援助和1.02億美元的貸款。

  為什么紐約的評估機構更喜歡博茨瓦納而不是日本呢?博茨瓦納的政府預算被外國鉆石開采業(yè)控制要保護他們在礦山的投資。博茨瓦納不需要預算赤字來發(fā)展國內經濟,或者幫助在貧窮中煎熬的人民。因此博茨瓦納被認為對外國投資者貸款或投資來說是安全的。但是日本被迫承受高利息成本的低信用等級是因為政府試圖通過赤字融資解決國家經濟中的問題,這是由于過分依賴出口造成的。美元霸權甚至對世界上美元儲備最多的國家也不給予好的信用等級評價。

  亞太貿易體系的成立是為了服務亞洲以外的市場,通過提供低工資的制造業(yè)。這讓美國能夠不需要通貨膨脹,不需要提高國內工資就可以消費更多的東西。亞洲經濟體獲得的所有貿易盈余最終都成為支付美元債務的泡沫,從長期看甚至對美國經濟不利。低工資進口讓美國國內工資無法提高,否則就要降低購買力,造成美國國內收入和財富的更大差距,購買力越來越多的來自得到的外來資本的支持而不是增加的工資。結果是不管攀升的股價收益率造成的股權收益泡沫破滅,工資過低無法保持經濟不受財富效應坍塌造成的經濟衰敗。

  盡管通過危機部分的金融操縱徹底搞垮了亞洲經濟,美元霸權現(xiàn)在企圖穿透剩余的相對封閉的亞洲市場日本,中國,和南韓。控制這些市場成為貿易條件不好,工業(yè)發(fā)展扭曲的亞洲的主要工具。這個策略首先在日本已經獲得成功,在亞洲四小龍上不同程度的復制成功,保護主義將繼續(xù)長期留在亞洲經濟中,即使它們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后很久。

  一旦擺脫美元霸權,中國就可以不需要外來貸款和投資籌集國內發(fā)展的資金。中國經濟就不再需要過分依賴出口來賺取美元被扭曲,從定義上說這些美元都應該投資在美元資產上,而不是人民幣資產上。發(fā)展的目標是提高工資水平,而不是降低工資水平以便增加出口的競爭力。但是在美院霸權的情況下工資水平就必須下降,這個經濟還必須永遠的處在發(fā)展的低水平上。"開放"這類詞匯需要重新定義,而不能根據(jù)新自由文化霸權賦予的意義來解釋。全球化和基于領土主權的國家和社會政治力量的沖突是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國際政治的基本框架。

  全球化根本不是什么新鮮玩藝兒。任何帝國創(chuàng)立的時候都自然而然采取的政策。全球化開始于大英帝國時代的現(xiàn)代資本主義,以和中國進行鴉片戰(zhàn)爭五年后1846年的谷物法的廢除(repeal of the Corn Laws)為標志,1848年革命前2年。大不列顛采取系統(tǒng)地推行自由貿易,選擇依賴進口食品,給予經濟帝國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的邏輯。法國1860年采取自由貿易政策,10年之內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被法國資產階級殘酷鎮(zhèn)壓,殺死2萬工人農民,包括孩子。雖然遭到針對保護性關稅在英國,荷蘭,比利時的破壞,19世紀全球經濟的特點就是商品跨國界的高速流動。由于歐洲采取政治上民族主義,國際貿易自由化繼續(xù)發(fā)展直到1914年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1929年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導致自由貿易的臨時中斷。1899年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提出的中國革命前的"門戶開放"政策,就是在美國獲得菲律賓成為東亞大國以后,保護美國商業(yè)利益的全球化過程的一部分,防止歐洲和日本把中國瓜分完畢。門戶開放政策根源于最惠國待遇條款,西方列強強加在中國頭上的不平等條約。

  像現(xiàn)在的美國一樣,英國在18世紀結束的時候也是主要的進口經濟。雖然工業(yè)革命造成了制造業(yè)產品出口的擴張,進口原材料,食品,消費品在價值上增長快于工業(yè)制成品和煤炭的出口。維持這個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英鎊的主導地位,就像當今美元對世界金融的影響一樣。英國海上運輸和金融服務霸權(不同貨幣間貿易融資和保險)為英國賺取了大量外匯,可以在倫敦的貨幣市場上銷售給阿根廷的牛肉進口上,加拿大的火腿進口商。國際信用和資本市場都集中在倫敦。出口的金融服務和資本產生要素收益(factor income)可以用來作為緩解貿易赤字的隱藏的盈余。為了確保金融霸權,英國維持其世界各地殖民地各自獨立的貨幣,在英鎊霸權的前提下。這種金融霸權現(xiàn)在在紐約,美元為基本貨幣。亞洲四小龍出口到美國,他們都得到美國財政部和美國公司發(fā)行的債券,而不是在亞洲的直接投資。亞洲勞動力實際上以低廉的工資工作主要是促成了美元經濟的擴張。

  資本主義的現(xiàn)代委婉語市場極端主義就成為必要的了,因為19世紀初英國和現(xiàn)在美國的金融霸權強加在世界上的金融體系。當發(fā)展中國家呼吁國際金融新體系,這正是他們真正在做的事情。外匯市場確保貧窮的出口國家對美元資本的無休止的需求,永遠也無法滿足。英國經濟學家約翰霍布森(John A Hobson)指出核心經濟的資本盈余以及出口到貧窮地區(qū)的需要,是帝國主義的物質基礎。對于21世紀的新帝國主義,這個真理仍然發(fā)揮作用。

  現(xiàn)在國際經濟依賴于國家貨幣體系。英國1816年采取黃金標準,1870年歐洲大陸和美國紛紛仿效。直到1914年大部分貨幣的匯率都是高度穩(wěn)定的,除了受到嚴重破壞的半殖民地的土耳其和中國以外。黃金標準雖然方便了自由貿易,卻對不產黃金的國家造成很大困難,以黃金為基礎的貨幣體系基本上是在緊縮的,(直到在南非,加州,阿拉斯加等地發(fā)現(xiàn)黃金后)對資本非常有利。威廉詹寧斯布賴恩(William Jenning Bryan) 1896年對世界宣稱"不應該被釘死在黃金的十字架上。"但是英國50年黃金標準讓倫敦成為世界金融業(yè)的中心。世界的資本被吸引到倫敦,再以得到高額回報的投資的形式分散到各地。世界各地的債務人都被降低為玩掠奪游戲競相爭取資本的人。

  資本主義背景下出現(xiàn)了眾多經濟學為這個全球體系尋找合理性,要證明它是自然真理。從勞動工資價值理論向邊際效應理論的根本轉變是建立在資本神圣的虛假結構上虛假特征的自我價值循環(huán)論證。馬克思指出資本不能離開勞動力而存在,除非資產被用來創(chuàng)造勞動生產率,否則都是沒有用的資產。

  合并和并購成為時尚。1880到1890期間眾多小企業(yè)消失破產。工人和小企業(yè)發(fā)現(xiàn)他們不是在和鄰居競爭,而是和世界另一邊的人,完全不同的社會經濟體系中的人在競爭。最開始用來方便私人擁有鐵路而成立的公司,成為大工業(yè)和大商業(yè)挑選的組織形式,發(fā)行股票和債券吸收在正常情況下通過個別企業(yè)家融資根本無法完成的龐大資本需要。

  這個過程增加了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權利,并產生了金融資本主義??ㄌ貭柡托磐泄竞喜⒘?,通過水平和垂直融合的形式消滅競爭,操縱市場,和經濟中不同領域的總體價格。中產階級主要集中在公司的靠工資生活的人,工人階級在工廠里基本上是掙小時工資。1848年革命是現(xiàn)代史的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創(chuàng)造世界統(tǒng)一的市場,在歐洲之外經濟的金融和發(fā)展,歐洲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19世紀沒有管理的資本主義的巨大成就。20世紀這個過程持續(xù),但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心轉移到了美國。

  經濟學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其《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 1841)說英國那個時期的政治經濟遠非普遍和具有科學合理性的,只不過是英國國民的意見,只是符合英國的歷史背景罷了。李斯特學院派經濟學認為自由貿易的主張是為了保持英國的富裕和強大,在損失貿易伙伴的前提下必須與弱小國家的保護性的關稅和其他經濟上的民族主義措施斗爭。李斯特的經濟民族主義影響了亞洲領導人包括孫中山,他提出通過國家信用融資支持工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李斯特還是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的推動力量。美國財政部長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在1791 年公債報告中提出美國財政部使用稅收收入支付聯(lián)邦政府欠下的公債。通過建立一個國家銀行,提供新國家用紙幣形式發(fā)行主權信用推動經濟發(fā)展。

  新自由全球化市場極端主義的垮臺給亞洲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為自己和世界其他地方建立比較公平的經濟關系。美國作為兩邊都靠大洋的國家,必須對待亞太國家作為平等的亞太經濟共同體的成員,在新的世界經濟秩序中,這個秩序讓經濟民族主義變得不需要。

  中國作為亞太區(qū)域未來最大的經濟體,應該在這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中發(fā)揮關鍵的作用。為了做到這一點,中國必須眼光放得遠一點,不要局限于加入正在走向衰落的全球出口市場經濟,提供一個國內發(fā)展的模式,對外貿易被重新放回經濟中本來的地位上,而不是現(xiàn)在全部以消費為唯一考慮。中國朝這個方向前進的第一步就是擺脫美元霸權,通過發(fā)放主權信貸項目推動國內發(fā)展。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4.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5.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6.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7.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8.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9.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10.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1.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