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烏有之鄉網刊近期刊發了一些關于探討中國“第三條道路”的文章,引發了一些學者和讀者的參與討論。著名學者廖子光先生針對此問題專門發來了郵件探討此問題。以下為廖子光先生的郵件正文。)
第三條道路將會把中國引向新的經濟和金融危機中,因為第三條道路失敗的記錄是無法否認的。
針對第三條道路的評論,請參閱我09年的一篇文章:《G20峰會偏離了真正目標》(http://henryckliu.com/page185.html)
市場原教旨主義與不平等
新自由主義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全球化貿易已證明自己是經濟不平等之母,美國前總統約翰遜提出的偉大社會福利計劃(悲劇的是,偉大社會計劃因為越戰而流產)的關鍵參與者比爾·莫耶斯(Bill Moyers)在2004年7月3號,紐約大學舉辦的不平等問題論壇上發表了一場題為《我們生命的戰爭》的演講,他說:“令人吃驚的是,華盛頓官方沒有一個人對這樣一個即美國的貧富鴻溝在50年里已經比任何一個西方國家都更為巨大的事實感到尷尬。或者說我們正在經歷向貧困的轉變,多年以來,有人說那些單身的、失業的母親處于這個社會的最底層,而多年以來,她們被告知,工作、教育和婚姻是她們在經濟階梯中向上攀爬的方式。然而,貧困卻在那些擁有雙親、一個工人和一個接受過高中以上交易的戶主的家庭中出現了,這是我們從未想到的地方。這些是新的貧困人口。我們的政治、金融和商業精英卻期望他們在向下走的貧困電動扶梯當中爬上來。
莫耶斯所正確抗議的不平等的情況并不是始于共和黨的小布什政府,而是開始于民主黨的卡特政府所實行的放松管制的政策和連任兩屆的克林頓政府實行的新自由主義的自由貿易政策以及克林頓采取的“第三條道路”的激進的集權主義方法,這種“第三條道路”的激進集權主義方法是由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提出的重要理論。第三條道路的總體目標,用吉登斯自己的話說是:“幫助公民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變革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這些變革是:全球化、個人生活的轉變,以及我們與自然的關系。”然后,不幸的是,第三條道路被證明對于全球化的受害者或對于保護自然免受大規模破壞是毫無裨益的。
若想簡要了解有關第三條道路的歷史信息,可參閱: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ird_Way_(centrism)
廖子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