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要威權,在野要民主--談吳稼祥的思想蛻變
吳稼祥,本來已經不想提他了,空氣稀薄發了篇《直鉤也能釣大魚》的有意思的帖子,又出了吳稼祥的一次洋相,順便又想起他的一件舊事。這件事,對吳稼祥的命運來說,可以說是帶根本性的--這就是他的思想蛻變。
眾所周知,吳稼祥現在是一個出名的“民主精英”,對西方民主有著很大的興趣,不乏這方面的言論、文章。但他原來并不是這樣。原來的吳稼祥是并不贊成中國迅速實行西方那種民主制度的。這似乎與他的身份有一定關系。
大家知道,吳稼祥原本是那位犯了“分裂黨、支持動亂”的大人物的智囊班子中的一個人物。那時候,他“年輕有為”,前途或不可限量。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到底走什么樣的路徑,雖然中央已經制定了基本路線,但具體怎么走還是不大明確的。知識界都在提出自己的主張。其中有一種“非主流”的主張就是實行“新權威主義”。新權威主義在中國的興起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其代表人物就是吳稼祥。這個主張雖然不是他最先提出來的,但他卻是一個集大成者和積極鼓吹者。
最早提出新權威主義這個概念的人是上海學者蕭功秦。他在北戴河舉行的知識份子問題學術討論會上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他將新權威主義歸于過渡性權威主義的一種,認為它是有別于開明專制的非西方外源型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一種政治模式選擇。他認為,“新權威主義是指第三世界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在其早期現代化過程中,所經歷的一種特殊的政治形態。”選擇這種政治形態,是這些國家在現代化初始階段面臨的發展經濟、健全法制、整合社會、維持社會穩定等諸多因素決定的。所以,盡管新權威存在著一定的禍害,然而卻是一種不得不接受的“必要的禍害”。
那時候,在中國的知識界贊同這種主張的人極少。一些人抨擊這是一種“偽論”,大加撻伐,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從這一時期的爭論態勢來看,批判新權威主義的文章層出不窮,而支持新權威主義的人則廖廖無幾。根據吳稼祥后來提供的名單,參與批評與批判的人有:曹思源、陳新權、丁寧寧、杜汝楫、范忠信、馮英子、高光、高放、顧昕、戈揚、郭蘇建、黃萬盛、黃秋耘、胡績偉、韓樹英、韓水法、姜先星、李澤厚、李盛平、李景鵬、李一蠡、厲以寧、黎鳴、小波波、劉東、劉在平、呂英寰、羅子桂、秦曉鷹、榮劍、邵燕祥、孫立平、沈大德、王器、王若水、王逸舟、萬潤南、吳廷嘉、吳知倫、肖國亮、謝云、謝泳、徐葵、許良英、遠志明、楊春貴、岳麟章、嚴家其、于浩成、張顯揚、張曉剛、張緒文、張宗厚、張明澍、鄭永年、周文彰等人,其中有諸多政治理論界的權威人士;參與報導或刊登討論文章的報刊則有:《世界經濟導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文匯報》、《北京青年報》、《新民晚報》、《理論信息報》、《經濟學周報》、《羊城晚報》、《新觀察》、《天津日報》、團中央《團的情況》、中央黨校《理論動態》、中央辦公廳調研室《室內交流》、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室內參閱》、全國人大常委辦公廳新聞局《每日動態》、《求是》雜志內參《內部文稿》、《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內部刊物《未定稿》、《參考消息》、新華社《參考清樣》、美國《紐約時報》、西德《法蘭克福評論報》、香港的有《文匯報》、《明報》、《信報》、《中報》、《香港時報》、臺灣的有《經濟日報》、《聯合報》、《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其中絕大部分的文章是反對新權威主義的22。吳稼祥在北京的多次討論會上一直是眾矢之的,群起而攻之,蕭功秦也說在上海支持其觀點的只有兩個半人。以至于有人諷刺吳稼祥將新權威主義比喻成一只正在穿越思想界森林的精靈,認為應該說是一只“過街老鼠”才妥當。
在這種壓力下,時任中央辦公廳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員的吳稼祥卻寫了《新權威主義述評》、《再談新權威主義》、《新權威主義研究提綱》等系列文章。直到1989年2月,在《理論資訊報》與北京社會與科技發展研究所聯合舉辦的“當代政治思潮中的新權威主義”討論會上,他的發言仍是堅決支持這種主張。贊同這一主張的雖然人數不多,聲音不大,但也有若干人物。其中還有人提出了與之類似的主張,譬如何新就提出了“新國家主義”。當然,何新也成了眾矢之的。
這些主張盡管在當時的知識界支持者不多,但卻受到高層重視。據當事人回憶,1988年,當時的中央主要領導向鄧小平匯報思想界流行的新權威主義思潮時,鄧小平回答說:“我就是這個主張,但是不必用這個提法。”這或者是一種防止出現學界、政界思想對立的策略考慮。
接著,我們知道,中國發生了一次動亂。黨內那個大人物下臺。吳稼祥因為在動亂中行為不當被單位開除并被公安局逮捕判處有期徒刑。出獄后從事經商,并繼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的研究,曾在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任訪問學者。歸國后還經常從事寫作,包括出書和給報刊寫文章。這時候,他的觀點發生了蛻變,不再主張新權威主義了,而是主張民主社會主義,主張在中國實行聯邦制。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中央集權歷史傳統的國家,基本沒有什么聯邦制的因素,有這種荒唐主張者可謂少之又少,但吳稼祥不僅堅決主張,而且又為此寫了系列文章,成了中國實行聯邦制主張的集大成者。小波波在其炮制的《領巴縣長》中提出的實行聯邦制,實際上就是吳稼祥提供的思想基礎。無論民主社會主義也罷,聯邦制也罷,顯然與他原來主張的新權威主義風馬牛不相及,基本上屬于讓中國渙散、分裂的主張。
吳稼祥的思想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原因是什么?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后來與海外那些民運人士關系甚洽吧。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原來“在朝”,因此主張維護在朝的權威。后來在野了,就希望把國家搞得越亂越好。亂了,他們這些人才有機會再一次“在朝”。可以看出,吳稼祥的思想有很大的投機性。
吳稼祥的折騰讓他的面目人人皆知,用中國的俗話說就是一只“死老虎”了,因此官方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表演。因此他被認為是“為寬容政治氛圍下異議可以自由存在的代表人物”。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就意淫吧,我不相信你就是了!當然,他自己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