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積極投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善農業基本條件,大搞農業科學試驗和技術推廣,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這是上世紀70年代四川知青為大辦農業貢獻力量的主戰場。 1975年12月4日,《四川日報》在題為《我省70萬下鄉知識青年為大辦農業貢獻力量》中報道:在大辦農業的主戰場上,許多知青成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闖將,農業機械化的骨干。
2023-08-05
互動:35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一延續了二十多年、涉及幾千萬人的社會事件,是中國現代史上無法回避的一段歷史。正確地總結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歷史,對上千萬知青為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做出的奮斗和犧牲做出正確的評價,不僅是對知青一代人的肯定,而且對激勵后來的人們學習和傳承前人的奮斗和奉獻精神,正確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搞好當前工作有
2014-11-29
互動:101
對山西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歷史考察 喬晉湘 一、山西知青史梗概 山西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同全國一樣,始于五十年代農業合作化高潮時期,結束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歷了初始、發展、高潮、收縮四個階段。截至1979年底,全省先后安排接納城鎮上山下鄉知青314195人。其中,接納安置北京、天津等外省市城鎮知青51133人,
2014-11-29
互動:163
“知青”,是我們這代人中的許多人共同的稱呼,也是留在我們身上永恒的印記。“知青”也在中國現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知青上山下鄉,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是與中國的現代史,與新中國的歷史分不開的。
2014-09-22
互動:322
2014-07-08
互動:153
憶真實尋真理鼓士氣奔夢想 ——我的“知青”生活感悟 王仙鋒 (前言;我的學歷不高,也不曾輝煌,更沒有大文發表。幾年前,我還是不多言語、兩點一線的普通職工,為何有了今天的沖動,甚至有高歌吶喊的激情,是因為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特別是我們新一屆的中央領導集體,七名常委中四名都是曾經的知青,這很自然讓
2014-06-01
互動:169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作為在這一運動中的每個參與者,以親歷者的姿態,從不同的視角去回憶、總結、思考著這一運動的來龍去脈,給予這段歷史留下了文化的空間,筆者并非知青,如果說得好聽一點,只能說是一個回鄉知青,因為有過一段和知青生活的日子,在看了很多網上知青點的文章后,談點個人的感想。 一、 歷史的沿革 知識青年上山
2014-05-25
互動:103
一場波瀾壯闊的探索實踐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基本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在長達90多年艱苦卓絕的偉大實踐中,總結出的一條最為寶貴的經驗。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堅忍不拔地探索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建設道路的歷史。在這場波瀾壯闊而又復雜曲折的探索
2014-05-20
互動:100
最近,我在《四川知青史》課題研究中,對中國知青上山下鄉相關問題作了一些思考,這里就幾個問題談一點認識。 一、關于研究視角問題 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結束于80年代初年,大致經歷了前后27年時間,是在共和國的特殊時期和環境中產生、發展和結束的。 這一歷史進程毫無疑義地表明:中國知青上山下
2014-05-20
互動:140
他們不約而同地用大量鮮活的事實和數據說明:知識青年給偏僻農村帶來了新氣象、新風尚;知識青年是農村經濟、文化建設的生力軍;知識青年是推廣農業科學技術的先鋒。上山下鄉期間是農村科技文化最活躍的時期。上山下鄉極大地提高了農村的文明程度。上山下鄉是對社會的一大推進,加快了城市、農村的文化交流和人流、物流,尤其是信息
2014-05-14
互動:309
新中國糧食產量 整理者:老老狐貍 吃飽喝足的夜晚,正好整理1949至2013年的糧食生產數據,是為記!愿老祖宗保佑吃飽了飯的后輩,老祖宗同樣保佑吃喝講究的后輩。 ——整理者言 一、1949~1952,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1949年,中國全年糧食產量1.13萬噸,僅及1936年(1.5億噸,建國前最高產量)的75%,人均糧食產量208kg,扣掉種子、飼料等,人均原糧
2014-03-19
互動:225
中心提示:本文以大量的事實和數據闡述了1950年代后半期——1970年代前半期約20年間,中國知識青年相應黨和毛主席的號召,到農村去、到邊疆去的社會歷史經濟背景及其創造的偉大業績;同時,分析了在國際資本主義經濟潮流主導下的“農民進城”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兩相比較,發人深省。 有人說,70年代世界潮
2014-03-17
互動:145
認識勞動,認識農民,認識國情,認識知青 —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45周年 郝貴生 我原是1966屆高中畢業生,正準備高考時開始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9月響應毛主席號召,與我校29名同學一起到內蒙古哲里木盟(現改為地級通遼市)科左中旗的一個以蒙族為主的村莊插隊落戶,后回津上學,留校做教師,直至退休
2013-12-07
互動:119
苦寒過后的快樂記憶--紀念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四十五周年 香山紅舟 1968年自北京女八中(今稱魯迅中學)初中畢業到內蒙古扎魯特旗香山屯插隊,70年冬告別集體戶。 從不做人生規劃的我,迷迷糊糊曾在工農兵學商的不同角色中進行轉換。旅居過海外、終又離不開故土。 “堅持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正是遵循這個
2013-10-11
互動:47
2003年,十年前的一天,一位客人走進了我的勵耘閱覽。【注】手拉著花朵般的小孫女,講述了他人生的長路漫漫。 惟獨講到下鄉,他激情噴涌,不經意的豪情驕傲洋溢眼角眉間,此時,兒女成行、子孫滿堂,可提到當年的下鄉,仍是洋溢激情、思緒綿延…… 是的,那是激情燃燒的毛澤東時代,上山下鄉的洪流和熔爐,洗禮鍛造了奮發有為
2013-03-02
互動:126
我們懷著十分高興的心情,向大家推薦這篇通訊,希望認真一讀。 董良翮是革命干部的后代。下鄉插隊前夕,父母親勉勵他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虛心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四年多來,董良翮遵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扎根農村,努力奮斗,逐漸成長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新農民。廣大
2013-02-25
互動:115
《知青》的熱播,再次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中國近、現代歷史所作出的這樣兩條基本結論:第一,投身社會實踐,與工農群眾相結合,這是新中國知識分子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舍此別無他途;第二,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新中國知識分子的光榮傳統。在中國的現代化事業處于關鍵時刻的今天,如何以新的形式繼承和發揚這一光榮傳
2012-06-01
互動:40
日前,南方系寫手繆哲在《北京法制晚報》上評介王國斌知青系列油畫時,對張承志大開殺戒,污蔑知青污蔑中國農民。我現在明白毛主席為什么“打壓”某些知識分子了,這類蔑視農民的人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仗著自己有話語權,加上被歐風美雨“開化過”,甩開腮幫子地為中國開藥方子、指路子、出點子、逗悶子,盡是胡說八道!滿腦子茉莉
2011-10-11
互動:312
新疆7?5事件過去整整一年了,這是新中國六十年來民族關系最深的創傷。我從鳳凰衛視的一檔節目中感到了些許事件的根苗,寫下此文。我從片中明顯感到新疆兵團和自治區的領導們雖然不能預知后來的悲劇,但是清楚支青大規模回城對新疆的建設將產生嚴重的負面沖擊,因此千方百計想要留住他們。但是回城的潮流在當時全國有著深刻的政治背
2010-07-05
互動:129
為什么文化大革命留給我的記憶這么深刻,不可否認,那個年代確實發生了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同時它也深刻的改變了一些人的人生。
2010-03-05
互動:33
三十多年前,我下鄉后被抽調到另外一個村去當村官,經歷了一個與那時的小資代派的斗爭過程,改變了我的人生命運,但我至今仍然不悔!
2009-11-25
互動:19
一段艱苦而光榮的歷史華章——知青上山下鄉歷史分期及特點昆明日報 程約漢引 言研究這段歷史,不是要倒退到這段歷史里,正像研究唐朝貞觀盛世一樣,不是倒退回去買賣銅錢,再用水轉筒車灌溉田地。研究這段歷史,是探究歸納這段歷史蘊藏的價值、精神和經驗,在后世得以承傳,發揚光大。研究這段歷史,不是修改涂黑這段歷史,而是恢復
2009-06-23
互動:29
本帖研究五四運動“知識分子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革命精神與知青革命運動的內在聯系。
2009-04-26
互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