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年)終其一生,都是在推崇“禮制”,他的“禮制”其實是一種復辟主義思潮,盡管孔子周游列國,為他禮制廣而告之,但在當時的諸侯割據(jù),軍閥混戰(zhàn)條件下,沒人愿意接受,所以,歲經(jīng)千辛萬苦卻無所建樹,這只能說明一點,復辟不得人心。無奈,他只好著書立說,發(fā)展和完善他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也是起起伏伏,時而被推崇備至,時而被打入冷宮,和孔子的一生一樣,坎坷不平,遠的不說。遠的不說,就說新中國建立以后,一心想消滅封建殘余等級思想,建立人人平等,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毛澤東就對孔子及其推崇的封建等級觀念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在毛澤東的眼里,“孔學名高實秕糠”。
但是改革開放以后,各種思潮泛濫,孔子又被一些人抬出來招搖過市,而且還給了很高的待遇,在批孔以后有抬出孔子,不能不說是一種思想倒退,甚至孔子曾一度站到了天安門廣場“接見群眾”,雖然他在一片質疑聲中黯然離開,但改變不了有人企圖復辟的現(xiàn)實。
孔子人模狗樣的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的那些日子,估計沒人知道這位兩千五百年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政治家站在那里要干什么,估計他不會講科學知識,因為他壓根就不知道牛頓三定律,不懂高等數(shù)學,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兩小兒辯日”的問題都不求甚解的“默然”一對,他能干什么呢?除了占著茅坑不拉屎以外。
更要命的是以學者身份站在天安門廣場的他沒有文憑,清華北大的文憑就不用說了,連山東大學的都沒有。他從事教育工作甚至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所以說他老人家在那里給大家講科學知識,估計沒人信。但這些并不影響孔子的偉大,反正他在那里也沒有人給他要文憑看。他每天從早到晚不用花錢,也就不在乎工資工資的高低和通貨膨脹的大小,會不會因為兼并重組或企業(yè)改制而下崗失業(yè)。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他也不用擔心要不要把戶口從曲阜遷到北京都,反正有人要請他來,他從此成了北京人,是不會輕易離開再回到山東去的。
不過,孔子確實很偉大,曾經(jīng)教書育人,是一位不拿政府津貼的民辦教師,純粹意義上的民辦,沒有任何官方背景,任勞任怨的為諸侯國培養(yǎng)了很多棟梁之材,而且對后世都有很深遠的影響。
但我要說,教書育人,那其實不是他的主要業(yè)務,是他不得已而為之的一項副業(yè)。其實孔子終其一生,要做的事就是“克己復禮”,這才是他的主要工作,說通俗點就是恢復離他遠去500年前的社會秩序,用現(xiàn)在的觀點看,就是“復辟”,推歷史的倒車。這也是他周游列國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從現(xiàn)在歷史倒退500年,是公元1511年,那是明朝,讓你回到明朝,你愿意嗎?雖然歷史上曾經(jīng)有人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但歷史并沒有回到明朝去,可孔子確實想做這樣的事情,而且還因此成就了偉大的儒家思想。我無意說孔子的壞話,更無意詆毀孔子,但贊許的同時說說孔子的弱點應該不會遭到孔子的反對,希望孔子的“粉絲”不要罵人。
孔子生活的時代,距周武王(約前1087-前1043年)建立周王朝已經(jīng)過去了500年多年,周王朝初創(chuàng)時期建立的各種崗位責任制已經(jīng)沒人愿意遵守,周朝已經(jīng)非常衰敗,對諸侯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名存實亡,這一時期的歷史其實是一種“群體的叢林社會”,禮治的社會秩序已經(jīng)遭到嚴重破壞,社會秩序不是靠法律,也不是靠道德,而是重新回到了叢林里那種靠力量來維持的新時代,所不同的是依靠群體力量,而不是單個力量,所以才成就了齊桓公,秦穆公這樣的超級牛人,也才有諸侯割據(jù)的政治局面,也才有群雄逐鹿的戰(zhàn)爭永不停息,誰都沒把那個曾經(jīng)的“天下共主”周天子真正當回事。在孔子看來,這就是“禮壞樂崩”。所以,孔子力圖恢復周朝初創(chuàng)時的天下秩序,極力推崇“禮”和“仁”。
可能是孔子這座燈塔也許太過高大,所以塔下似乎并不明亮,就出現(xiàn)了燈下黑。
先說說孔子的身世和他自己“仁”中備受推崇的“孝道”。
孔子似乎很仁孝,但有一件事可能他做的不見得非常正確,就是他對父親仁孝,可對母親就不見得了。
孔子出生時,孔子的父親孔梁紇(he)(生卒年月無考)根據(jù)歷史記載,大概有七十歲左右(有說66歲,有說70歲),她的母親顏氏女(顏征在)(約公元前568年?-公元前535年?),才二十歲不到(有說18歲)。這樣大的年齡差距,在那個只篤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萬惡時代,要說他們有愛情恐怕實在說不過去,因為那時的女人一般不出門,更沒有什么Party給你參加,提供約會的機會,就是有這樣的機會,也因為“男女授受不親”的清規(guī)戒律而不敢放肆,怎么可能出現(xiàn)一個剛參加完高考,才18歲的高中生,愛上一個退休在家快10年,年近古稀的老頭?這不合常理。
那至于七十歲的孔老先生和二十不到的顏小姐究竟是怎么認識的,誰也說不清,就連《史記》都不敢亂說,估計司馬遷也確實不知道細節(jié)。但有一點司馬遷不知什么原因好象很清楚,說“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這句記載里似乎還隱含著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就是一個十八歲的小丫頭和一個年近古稀的老男人,在遠古那片蒼老的土地上,浪漫的、信誓旦旦的為了他們的將來“禱于尼丘”,然后激情迸發(fā)而“野合”。這似乎很牽強,如果是正常的媒妁之言成就了這門親事,干嘛還要“野合”,不娶回家再做呢?這似乎也不合常理。《孔子家語》也記載了“野合”這件事,但加入了很多類似小說的情節(jié),為這件事的合理性立說,但可信度實在不高,難以服人。其實孔子的出身并不重要,何必要掩蓋和粉飾呢?弄得跟“此地無飲三百兩似的”。
反正這之后,孔子出生了,但很不幸父親孔梁紇卻去世了,據(jù)說時年七十二歲。按理,這時的孔子最多也就兩三歲,母親顏征在年紀輕輕就守了寡,擱現(xiàn)在,也就在上大二的年紀,當時也就二十一二歲左右。據(jù)說孔梁紇是魯國很有威望的將軍,打過幾次勝仗,這樣的戰(zhàn)績家境應該不會貧寒,可是,孔子母子還是過上了貧寒的日子,這就不知道是遭到孔老先生其他妻妾的排擠還是其他家人的算計,反正母子倆日子過得很艱難,盡管如此,母親還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孔子拉扯成人,也沒忘記對孔子進行教育,也算盡職盡責。
在孔子估計最大也就十五六歲的時候,33歲的母親因為積勞成疾不幸去世,但在去世之前,也許出于對老先生臨終前沒有安排好他們母子的不滿,或者別的什么原因,就是不愿意告訴孔子父親葬在何處(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這種做法好像也不符合恩愛夫妻的常規(guī)。她為什么不說?估計是不想和那位沒有盡到丈夫和父親責任的老公葬在一起。可孔子后來還是通過其他途徑探知父親的墓地后,違背母親的遺志,把母親葬在了父親的墓地,算是對父親盡了孝心。在父親和母親之間,他選擇了父親,這也許就是孔子男尊女卑心里的最早體現(xiàn)。
從平等的觀念看,要么滿足父親的愿望,要么,滿足母親的意愿,顯然孔子傾向于那個自己并不熟悉,也沒有肩負起多少責任的父親,而違背了那個與自己曾經(jīng)朝夕相處的母親,不是“男尊女卑”的思想作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孝該如何體現(xiàn)。
在孔子之前,維持周王朝統(tǒng)治的基礎是封建制、宗法制與禮樂制。周武王推翻殷商以后,其實有很多諸侯不見得就愿意死心塌地的接受周的統(tǒng)治,而周武王又沒有秦始皇那樣牛,他的實力還沒有強大到氣吞山河的地步,所以他就建立了封建制,把大好河山像蛋糕一樣切成若干塊,分封諸侯,他的分封有些是賞賜,有些其實是順水人情,然后依靠禮治來統(tǒng)一大家的思想和行為。禮樂制不像法制那樣用國家機器的強制手段來實現(xiàn)統(tǒng)治,來約束大家行為,這種制度的遵守基本是依靠道德來實現(xiàn)的,到了孔子的時代,不是人們的道德在下降,而實在是由于封建制和宗法制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性使人們對于遵守禮治缺乏信心。但不管怎樣,這一時期,前兩者還在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但“禮樂制”實際上被“叢林原則”取代。叢林原則就是誰強大誰說了算,誰的拳頭硬,誰有決定權,弱肉強食在孔子看來就是“禮壞樂崩”。
封建制是周朝及其以前的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天下的基本制度,是當時的一種“人事制度”和“財富分配制度”的組合。那時沒有現(xiàn)代意義上“中國”的概念,凡是正統(tǒng)統(tǒng)治階級能管轄到的地方合起來叫“天下”。在那個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要把這么大的地方都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是不現(xiàn)實的,可能只是極少數(shù)極少數(shù)人的理想,早期的人也許連這種理想都沒有。于是聰明的前人發(fā)明了分封制,把天下分成若干塊,每塊封一個諸侯去管理,每一塊叫國,管理者不叫省長或市長,叫“君”。由誰來做“君”,當然不是由“中組部”任命,更不是靠選舉產生,而是由最高統(tǒng)治者周天子任命的直系親屬或是為統(tǒng)治階級打江山和保江山功勛卓著的人擔任,比如魯國,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分得的封地,燕國是武王的叔叔召公分得的封地,齊國是為周王打江山里有戰(zhàn)功的姜子牙的封地,秦國是為保衛(wèi)周平王東遷洛陽,建立東周立有大功的贏氏封地。還有就是天子不能吃掉對方,但是,只要你不反對我,愿意服從我的領導,也可以封你為一方諸侯,把什么地方這片土地劃歸你,比如楚國。
分封以后,你在哪里做什么我不管,只要給我繳稅(進貢)就可以了。這個管理天下的中央政府叫朝廷,首腦不叫主席或總理,叫天子。雖然封給你土地,歸我“直轄”管理,但還是有等級,這個等級有五等,公、侯、伯、子、男。公是最大級別,一般地盤大,人口多,影響也大,比如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等。
公和侯的地方可能也比較大,他們自己也管不了,怎么辦?回去后繼續(xù)切成若干塊再分!每一塊都是一個“家”,管理者叫“子”,比如說趙簡子。不過分給誰?也是自己的兄弟或信得過的人。這就是“封建制”。
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統(tǒng)遠近親疏關系建立起來的一種不平等制度,是一種不合理的“人事制度”。這種制度把人分為三個等級,貴族、平民、奴隸。最高級別是貴族,貴族的配偶分兩等:妻和妾;兒子也分兩等:嫡子和庶子;嫡子又分兩等:嫡長子和次子。這些等級制度把人的社會地位在娘胎里就確定下來了,沒得改。說要是想改,就違反人倫。
第三是禮樂制度。“禮樂”制度是以“樂”從屬“禮”的思想制度,它以“禮”來區(qū)別和維護宗法的等級秩序,同時又以“樂”來和同共融。類似于以“道德”代替法律約束人們的行為。那是違反禮制就等同于現(xiàn)在的違法。
孔子生活的時代,前兩種制度沒有遭到破壞,至少沒有遭到嚴重破壞,而禮樂制度卻沒有人愿意遵守,因為靠“道德”維持社會和諧顯然不靠譜,更為要命的是,這種“禮制”造成太大太多的社會不公,例如以大壓小,恃強凌弱,不尊王法等經(jīng)常發(fā)生,最嚴重的時候,甚至連周王朝黨中央的文件和指示都沒人理睬,在孔子眼里,這就是“禮壞樂崩”,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所以孔子要“以天下為己任”,擔負起恢復天下秩序,重建禮樂制度的責任。
那時的人們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人人平等”的口號,但是在行動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對“禮樂”制度的抵觸,雖不能說是走向平等的開始,應該算是前夜。可這些在孔子看來就是“大逆不道”,所以他想推歷史的倒車,“復辟”那戒備森嚴的等級制度。
孔子“脫離群眾”,要諸侯交出已有的權力,替分崩離析的周王朝復辟,遭到“人民群眾”的極力反對。
孔子周游列國兜售他的復辟思想,人們當時的諸侯并不像后世皇帝那樣尊敬他,崇拜他,所以,他的“普世價值觀”四處碰壁,因為說好聽點是不受歡迎,說難聽點是不得人心,所以,他和他的團隊曾被困于陳、蔡之間,7天沒飯吃。到了衛(wèi)國,居然因為當?shù)氐娜朔锤兴P除他走過的足跡。到曹國,他和弟子一起習禮的大樹被人們砍倒。這些都說明孔子團隊和他的復辟思想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孔子要建立的社會秩序就是靠“禮”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而不是法制,這種治國理念很不靠譜,而且這種“禮”所推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男尊女卑”等不平等的等級觀念,和現(xiàn)代“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水火不容,同樣不得人心,所以,在天安們廣場游蕩了幾日的孔子也黯然下野,在歷史博物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下崗失業(yè)去了。
縱觀歷史,不管是政治還是文化,是經(jīng)濟還是政治,“復辟”不得人心!
毛主席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站在統(tǒng)治者的角度看,孔子是在“全心全意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所以后世的統(tǒng)治階級的愛戴就一點都不奇怪,所以才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行為。這和毛主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和建立“人民政府”,由“人民當家做主”的建國思想背道而馳,所以毛主席在文革中要“批林批孔”,這也許就是毛主席發(fā)動文革個根本原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