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龍年最火爆的網絡話語有哪些呢?應該包括“屌絲”、“元芳,你怎么看?”、“你幸福嗎?”等等吧。不出意料的話,一些熱詞會出現在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中。我寫這篇小文章的時候,春晚還在最后的彩排階段,而您讀到本文的時候,應該已經看過春晚了。如果真如我所言,也并不能說明我的預測能力強,因為這已經是多年來的慣例了。
我還可以想見除夕夜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的人們聽到這些詞時的各類反應:早有預料,會心一笑;對生硬的編排方式感到失望,然后開罵;或者不知所云,一頭霧水。有最后一種反應的人的比重無疑最大,原因如下: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的網民人數達到5.38億,但活躍網民(以每天至少上一次網為標準)不足半數;另有統計表明,收看了去年春晚直播的人數為7.7億,據此推斷,加上看重播的和通過互聯網收看的海外華人,總人數可能超過10億。
春晚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它能被占全世界人口1/6的人共享,進而創造出一種“我們同在”的感覺——我們是中國人(華人),我們過年,我們看春晚。那些拒絕看春晚或者為了罵才看的人其實也難以跳出這種被創造出來的幻象。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說,“印刷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促使民族主義興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相近的閱讀行為和閱讀體驗把互不相識的人聯系在一起,使他們生活在被創造出來的“同質、空洞時間”當中。這個觀察不完全適用于中國,中國人的國家意識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才真正確立起來的,但不是通過報刊和書籍的普及(迄今仍很多中國人沒看過報紙),而是先通過廣播(想想當年的政治號召通過廣播一夜之間傳播中國的每個角落),再通過電視(春晚是該形式的登峰造極)。
互聯網是相對新的媒體形式,在它誕生之初,就有人對它的統合功能寄予很大的希望,布熱津斯基在1960年代就預測信息和傳播網絡的擴展將推進世界的同一化,使世界成為真正的全球社會。顯然這個愿望大部分落空了,互聯網的確起到了將一部分人聯合起來的作用,但同時也分化了其他人。它創造了新的社會分層方式。
“數字鴻溝”的說法關注的是技術能力、信息占有等層面的問題,我更關心的是它在意識形態和話語形式方面催生的社會的內在分裂。互聯網創造了另一個表達和批判的體系,不同于日常生活,不同于傳統媒體。它將社會劃分為兩個精神性的世界,兩個世界中的人溝通起來障礙重重。
籃球名宿蔣興權曾因為被某媒體稱為“骨灰級教練”而勃然大怒,但這個說法在網絡空間里并無惡意。這個事例不僅是網絡內外兩個世界分裂的表現,也是網絡話語體系對傳統媒體進行“殖民”的明證。媒體工作者幾乎都是活躍的互聯網使用者,他們參與網絡話語的創造并將其帶入傳統媒體之中,其結果就是,對不上網的人來說報紙和電視越來越看不懂了。
很多次陪父母在除夕夜包餃子看春晚,我很清楚有哪些地方對他們而言是陌生的,我也知道有一半以上的中國人和他們一樣無法理解春晚舞臺上一些事實上很無聊的幽默。這臺春晚仿佛是屬于每個人的,又不屬于每個人。這種感覺是很奇特的:在那個“我們同在”的無差異的感覺被營造得無以復加的時刻,“我們”還是生存在“異質的”時間之中。
互聯網的發展無疑持續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僅是屬于一部分人的,另一部分人被越甩越遠。
我們應當有這種敏銳,從進步中看到倒退,從喧囂中看到荒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