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與臺灣經濟學家馬凱先生等學者參加了一個研討會。
會上,馬凱先生介紹了臺灣二十五年來經濟發展的狀況。馬凱先生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兩蔣專治下的臺灣,經濟發展最快(高增長)、最好(較均富);民主后的臺灣,經濟發展最慢(低增長)、最差(貧富分化)。馬先生是高度理性的,他關注民主與市場的有效性,也關注民主與市場的有限性。
筆者在發言中指出,馬先生的立論基礎似可討論,“民主”一詞費思量。筆者認為,民主的本質,是經濟民主。筆者認為,兩蔣時期,臺灣經濟民主大幅度改善,所以經濟發展是最快(高增長)、最好(均富)的;兩蔣之后,政治民主化,反而使臺灣的經濟民主大倒退,所以經濟發展是最慢(低增長)、最差(貧富分化)的。
爲了進一步說明這個判斷,筆者闡釋了華人社會政治博弈的結構性特征。一般而言,華人社會官商一體,利益集團占據了主要的立法權、司法權、執法權,他們享有的權力和利益往往缺乏邊際限制,可能會大規模侵蝕國家和公民的利益;可是,普通公民嚴重沙化,缺乏組織和斗爭的能力,無法與官商一體的利益集團進行公平的博弈,他們權利和利益可能會被殘酷地剝奪。所以,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華人社會需要代表民眾利益的強權,代表民眾與官商利益集團博弈。兩蔣時期,特別是蔣經國時期,集權專治政府與人民利益高度吻合,很好地遏制了官商特權的掠奪和剝削,基本達成了均衡博弈的局面,使民主效能和市場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當然也存在一些具體的問題)。所以,兩蔣時期經濟發展最快、最好。在后二十五年中,所謂的民主化,其實是資本集權專治,民主效能和市場效能不能充分發揮,反而使得臺灣經濟發展最慢、最差了。用一句話概括,無論是民主還是市場,不能執著于名相,而要觀察結果。
馬先生沒有直接回復我的發言。不過,馬先生表示,改革必須實事求是,不要執著于名相,不要簡單套用西方的東西。
非常有趣,研討會上,臺灣歐亞研究中心主任傅仁坤先生重申了王陽明心學“致良知”的主張,提出了改革應“止于至善”的原則。
不太有趣的是,國內的學者更喜歡引用西方學者的概念和邏輯,強調民主和市場的有效性,而較少注意民主和市場的有限性。
筆者認為,事務的發展,都無法超越特定的歷史條件,我們只能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要做到目的與方法的統一,要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筆者認為,中國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經濟民主問題,也就是分配問題。經濟民主了,政治民主也就好辦了。所以,我以為,不設定道路,不強調顏色,可能會更接近真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