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籮筐的故事》看當代人應該如何對待前三十年歷史
在幼兒課本中有一篇課文——《籮筐的故事》。從前有個人家,有爺爺、爸爸、兒子,其中,爺爺年老多病,兒子年幼無知,只有爸爸最辛苦,為一家人的生活勞累奔波,為了減輕負擔,他想丟掉他的父親不管。因此,在一天晚上他就和兒子用籮筐將他的父親抬到荒郊野外,放下籮筐后,他急著回家,但兒子嚷著要帶回籮筐,他一邊說:“籮筐已舊,沒用了,快回去吧”,一邊拉兒子,叫他趕快回家,但兒子不理,說:“籮筐有用,我要留下來以便將來和兒子抬你”,這位爸爸當即大悟,以后痛改前非,侍奉父親特別孝順。
回想上世紀80年代,為了減輕前進中的思想束縛,需要對前三十年進行總結。這期間,有少部分人故意夸大前十年工作的失誤,而弱化前三十年工作的成績。特別是對于大躍進和文革,進行了許多不實宣傳。餓死3000萬這個謠言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下出來的。在83年之前,全世界都不知道餓死3000萬,即便在帝國主義最仇視中國的年代,敵臺、國外的報紙都沒有造謠過。但是,83年出版了《中國統計年鑒》,其中三年困難時期的人口數據是前后矛盾或值得懷疑的,比如1961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3.78%,而總人口數據卻是下降的(從1965年的66207萬人下降到61960年的65859萬人),這是矛盾的。再比如,1960年的人口65207萬人正好比1959年66207萬人下降1000萬,而且這1000萬和當年自然增長率的數據也無法相符,有700多萬差額。這在人類統計史上堪稱奇跡,有修改嫌疑。也就是這個矛盾的數據,一出來立刻被國內外敵對勢力用來攻擊中國。美國科爾根據這個數據算出了1958年到1963年這六年中非正常死亡人口為2700萬,平均每年非正常死亡人口為450萬。然后這個數據“出口轉內銷”,被國內右派精英利用,算出大躍進餓死3000萬,4000萬、8000萬、1.2億。
80年代初銷毀了很多資料,這些文革那么亂都沒有銷毀的資料被銷毀了。各式人等紛紛證明自己在大躍進期間的清醒和文革中的清白,把大錯小錯全部往毛澤東的這個大籮筐里裝。好了,今天我們這樣對付毛主席,那么我們的后輩會如何對待我們呢?恐怕這個籮筐會繼承下去。比如,富士康的N連跳,后人會說多少連跳呢?胡星斗已經說了中國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超過800萬,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了科爾所說的困難時期的中國每年非正常死亡人口為450萬的數據,如果后人說會說多少呢?今天,我們對于歷史資料,似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想去糾正錯誤的歷史資料,但是,當后人掌握了輿論宣傳工具的時候,他們會怎么宣傳今天的一切?對于餓死3000萬的傳言,當時到底是怎么出來的,解鈴還需系鈴人。否則,后代也要這么對待我們的。澄清不實的謠言是責任,是義務。
有人寫了篇《毛主席其實不懂電腦》的文章。是的,現在小孩都懂電腦,毛主席不懂電腦,但是今天的小孩如果是在毛主席時期,他也同樣不懂電腦。今天一些我們看似簡單的道理,在當時你也不知道怎么辦??茨憬裉煸u論歷史頭頭是道(比如袁騰飛),如果你在那個年代,你同樣不知什么是正確的。老一代革命家有他們的歷史局限性,我們要尊重先輩們為改變中國一窮二白面貌所做的一切探索,實事求是,更不能妖魔化、造謠。毛主席時期,有的集體決定的事情是集體決定的,不要說成是毛主席一個人決定的。有些事情是別人做的,不要說成是毛主席做的。有些事情是錯誤報道的,要糾正過來。如果說當時這么報道是出于撥亂反正的需要,如今三十年過去了,撥亂反正的需要已不存在,該還原歷史了。即使站在右派的角度看,改革要推進也與毛主席沒有聯系,俄羅斯改革就成功繞開了列寧,請右派們不要纏著毛主席。崇拜毛主席的貧下中農不能左右改革的進程,比如,國企改革說改革就改革了,左派無權決定。
對于袁騰飛事件,有關部門可以允許袁騰飛有所謂的言論自由,可以不追究袁騰飛的責任,但你卻有澄清歷史事實的義務,不能沉默。比如餓死3000萬的謠言,83年那個矛盾的人口數據是怎么出來的,如果不便解釋,最起碼你把數據修正一下應該可以吧?這比封殺袁騰飛的視頻或者追究袁騰飛的責任要強一百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