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財政部發布2009全國土地出讓收支基本情況說,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為14239.7億元,增長43.2%;其中用于廉租住房支出187.1億元,占1.5%。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研究員尹中立隨即表示,房改后的11年里政府和企業通過住房從居民手里拿走了10萬億財富。如果繼續下去,消費占GDP的比例會逐漸下降。
這實在是一個有趣的事情,盡管政府不斷去改革房地產,比如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可這并不代表中國絕大數居民就能買起房子,而恰恰相反,給人們的感覺是“房改之前,人人買的起房,房改之后,誰都買不起房”。
我們清楚記得,為刺激內需,1998年7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停止住房實物分配。一紙文件,結束了很多人福利分房的指望。2003年《國務院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第一次明確指出,房地產是支柱產業。
房改11年來,中國的GDP逐年上升,5年來連超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和日本,已躍居世界第二,確實讓國人感到自豪和驕傲。只是, GDP超過了又能怎樣?拿中國和日本來說,且不說人均GDP不能相比,就是我們的國民幸福更是遠遠低于他們。
對于國人來說,被多數人認可的幸福無非就是不用為房子、教育、醫療、工作等問題煩惱。可是,要買房卻發現房價比天高;要讀書卻發現費用嚇死人;要看病卻發現不僅費用高,還要給紅包。再加兩極分化帶給人們的負作用,使國人幸福感隨著GDP迅速增長的同時卻急劇下滑。
作為低收入百姓來說,唯一關心的就是如何能住上最廉價且能一輩子,甚至幾代人都能舒適的房子,因為沒有自己的房子就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家。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大多數人都是從剛參加工作就開始省吃儉用、減少娛樂開支,為的就是多省出一分錢,然后拿來交房貸。但當發現存款漲幅根本不能和房價漲幅相比時,才知道自己是一個地道的傻子。
在這方面,如筆者這樣大歲數的人還似乎容易知足,因為畢竟在房改前就活了近50年,有一個能擋風遮雨的屋子(盡管無法和現代的房子相比),且對各種需求的期望值較低。但對于人數超2億的80后來說就大不一樣了。他們沐浴著改革春風,享受著和平恩澤,見證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受到了太大的壓力。且不說社會輿論貼在他們身上的“脆弱”、“自私”、“叛逆”、“垮掉的一代”等標簽,只是房子一項也要把他們壓死。
“80后”代表人物、被無數“80后”視為精神領袖的韓寒亦坦言,“這個世界已經很現實了,我們把這代人的理想都拴在了房子上,他們很多人的生活已經沒有趣味了,只看到房子。越是急,越是買不起房子,房價不停地往上升。滿腦子想的都是這些,無論是談戀愛還是結婚,都會跟特別現實的社會有關系。那些理想,包括年少時候的夢想,都已經被拋得很遠了。我希望可以重拾這些東西。”
根據80后生存現狀大調查也發現,幸福感不強,婚房是第一恐慌,壓力大于70后。他們的壓力大半來源于生活,房子,養孩子,車子甚至娶老婆等。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住房、婚戀、競爭壓力、父母贍養等,構成了“80后”普遍面臨的現實枷鎖。
有網友發帖說,專家稱房子的壽命只有30年,貸款還完人也老了,還怎么過?這就是幸福感?我們這輩子就沒好過。忙工作,照顧孩子,已經把我們活活累死,房子是別人的,老婆是別人的,連孩子都是別人的,離婚就是因為沒有房子,分手也是因為沒有房子。最后證明80后為社會生,為房子死。
事實上,房子絕不僅僅關乎80后的幸福,還關乎70后、90后的幸福問題,關乎國家的長治久安問題。這就不能不讓我們思考:是誰把他們推向了如此境況?是誰拿走了居民的10萬億和他們的幸福感?一個國家如果讓許多國民都感受不到幸福了,那么即使GDP是世界第一又有什么意義?!國以民為本,是該充分考慮國民的幸福,更應該考慮國民幸福值的重要性了。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 邱海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