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功能是居住,發展房地產的目的是改善和保障居住需求,但是這些在房地產市場化11年來已經變味,自從94年稅改實行分稅制之后,地方政府在98年房改后意外得到了土地財政開始,就在2003年房地產被確定為支柱產業后,逐漸開始對房地產業產生過度依賴,進而拋棄了經濟適用房與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忽略了政府責任,并在財政依賴逐漸加強的情況下,拉動房地產推高房價。
現在一二線與沿海城市房價都已經高出國際上房價比的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上海房價比分別是36倍與28倍,高于國際水平5倍以上,廣州、深圳與沿海城市等地房價比也達十倍以上,使得商品住房價格脫離了居住市場購買力,喪失了居住屬性與保障功能,引發民怨,同時制約了經濟發展。
從民生角度看,一套房消滅一個中產這樣的房地產業完全是吃人產業,本不該存在,從經濟角度講全民80萬億資產中一半以上體現在住房上實屬世界罕見,不單擠壓了人民生活,又嚴重制約了內需經濟,阻礙了實體產業發展,造成實體產業產能過剩與產業結構失衡狀態,形成人均收入難以提升的趨勢。同時地方政府推漲房價,人均消費力又再度受到擠壓,惡性循環的模式導致經濟出現衰退的征兆,這說明目前的經濟問題就是房地產業問題。
在房地產嚴重脫離民生長達7年之久的今天,當前房地產問題的最大風險已不是經濟風險,而是民怨累積越來越重的社會風險。
當前些年為保障依賴人口紅利的出口業拉動經濟,而壓低農民主要糧食價格后,農民受迫于收入低下開始隨著政策疏導而加入城市化隊伍,十年來進城農民達2億人口,農民工數量達2.3億,最終造成了失業人口超過2億的現狀,從數字對比可見,是城市化導致失業率攀升,從根源上講是糧食價格調控造成的,再深層一點是房價、糧價、稅收幾個復雜因素綜合結果造成的,因此為了解決就業、經濟問題,必須從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入手解決,房價歸民就是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
98年房改時,由于人均收入低而房價高,我們出臺了建設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政策,自2003年房地產被確立為支柱產業后,地方政府拋棄了保障性住房建設,促成了房價瘋漲,房價開始瘋漲后,05年翻了一番,07年深圳房價翻了三番,2009年全國大中城市住房價格上漲50%以上,而98年至今,人均收入增長相當緩慢,相比房價而言,在收入與房價基數不等情況下,才出現今天的購房難現象,這一切都是因政府盲目追求GDP而忽略財富分配公平問題,與拋棄社會責任所致。
數據可鑒:從98年國民生產總值7.95萬億元到2009年國民生產總值33.53萬億元,增長了4.2倍,而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從98年的5425元增長到2009年的17175元,增長3.16倍;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從98年的2160元增長到2009年的5153元,僅增長2.4倍;人均收入增長嚴重滯后于GDP,而房價增長速度又遠高于GDP,在這種高房價的擠壓下,內需市場薄弱,80、90后淪為蟻族,在實體產業低迷狀態下,大學生畢業就失業,社會問題詬病非常突出。
按經濟增長目的是為改善民生的角度講,而事實上這樣的經濟增長并未改善民生,從GDP增長帶動物價指數上漲的因素看,經濟增長對民生起到的作用是傷害,如果從房價角度看就是嚴重的傷害。
正是基于上述的人均收入與房價對比情況,當前高房價已經徹底脫離了民生需求,而從中央財政計劃看這次房地產調控,在沒有追加保障性住房財政投資以及醫療、教育等社會投資的情況下,只是限制商品住房建筑用地的供給,結果將是一方面從社會保障投資上不能解決社會人群的居住保障,另一方面又導致未來兩年商品房市場供應量下降,造成市場供需缺口,無疑將造成將來更多數人無房可買、無力買房、無房可住的現象,這樣的調控無異等于是讓房地產繼續吃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