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源重新配置的大前提下,談私有企業和私有產業得以發展的淵源,肯定要回味增量變革和存量變革的古老話題,如果把存量僅僅理解成已經創造的社會財富,顯然是不夠確切的,存量應該包括土地、資金、人力、技術和組織管理經驗等,說穿了,經濟上的老底子都是存量,增量就是現在沒有的,只有通過努力才可能獲取的各種要素的增加部分。改革開放初期,經濟亟需發展,出于減少改革阻力的顧慮,為不波及最主要的既得利益者,變革從經濟增量上起步,希望通過經濟增量部分來解決大量農民隱性失業等一系列深層次矛盾,隨著土地下放、市場建立、雙軌制運行、鄉鎮企業興辦、外資引入等等,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私有產業部門財富擁有量逐漸增加,由于勞動力大量富余和土地資源獲取成本非常低廉,幾多周折之后,私有企業逐漸增多,私有產業部門逐漸形成,顯然,私有企業和私有產業得以發展的淵源是這個增量變革。然而,隨著經濟發展,貪官和奸商在存量上動了邪念,土地、國有資產、重要的人力資源等成了貪官和奸商們巧取豪奪的對象,在利益誘導之下,這種情勢越演越烈,終成騎虎難下之勢。在這里討論存量運行和增量創造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標示過去的政策失誤,況且,作為變革的一個重要部分,耕地的經營方式變革建立在農民意愿基礎之上,對其它變革的推行,也有轉彎半徑大小的考慮,畢竟,政策制定必然要受執行預期影響,制造指責歷史的口實并不能解決問題,通過分析存量運行和增量創造過程中產生的利弊,可以思考政策失誤的背景和具體原因,對照現實社會條件,提出解決當前各種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指向性意見,這才是真正目的所在。這樣,一個最基本的道理躍入人們的視野,如果不把增量創造建立在最主要的存量基礎上,那么,增量創造所取得的成績必然受到影響,搞不好,增量創造就是存量取得的簡單重復,為避免簡單重復,增量不得不考慮充分利用存量,如果不善于利用存量,社會長時期的積累必然被大量浪費,隨著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存量運行僵化問題日漸突出,存量運行如果不主動和增量創造結合,孤立的存量必將迅速萎縮,因此,存量在運行過程中,也力圖尋求比較有活力的增量創造,這樣,在特定體制之下,圈地運動、侵吞國有資產、權力尋租、官商勾結、買辦資產等不正?,F象遂成蔓延之勢,引得民怨群起,這不足為奇。出于調整不當政策需要,就要求在資源重新配置過程中要通盤考慮存量運行和增量創造結合問題,同時,在當前經濟局勢下,對存量向增量的轉移過程,務必要高度重視,必須規范,務求使這種轉移做到合理合法,絕不能縱容那種“手長為大哥”的做法,力爭做到高效、公平公正、相互促進、保證活力,同時要兼顧國家安全,否則,民心必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