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驚怒之“教授”你為什么要出絕后計
這兩天,正值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圣誕,自覺地學習偉大的著作,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胡總書記提出的“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和“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的“三不兩決不”,是我們每個希望自己祖國強大的有知識的勞動者的義務。通過學習,反思了很久,深深地感覺:我們現在太有必要加強對年輕一代的毛澤東思想的教育了。以前曾經認真看過娃娃們學的《毛澤東思想概論》,感覺他們寫了那么多,還不如“四個第一”即“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一句話管用。所以我們現在十分有必要用新的話語、用年輕人喜歡的話語,在新的時代下闡釋毛澤東思想了,這應當是我們對老人家的最好的紀念。
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做,是因為毛澤東同志通過對中國歷史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深刻把握,提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傳統文化弊端的建黨思想、經濟建設和改良社會的重大舉措,盡管這些舉措常常被后人誤解甚至歪曲。歪曲最大的事實,就是三十年前真的瀕臨崩潰嗎?
數學先生的理工科思維使人看不明白。我們還是簡單地用文史科的思維類比一下。一個中國傳統的發家敗家故事:戰亂地無主,縣令招募開荒,太爺逃荒定居,極端省吃儉用苦干,終小富,但對子媳要求極嚴吝。家業規模大了,太爺走了,媳婦當了家。本能對公公的極吝心理上叛逆,開始小奢,而且出于對奢侈的心理安慰,對她的兒子不說爺的好。孫子輩雖然奢侈,家風仍然好。重孫子們長于寶貴之中,不知節省,往往被一些無恥吃軟飯的幫閑引誘,抽大煙、賭博,終于賣地賣房,破產。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有興趣的可以看《白鹿原》。當然這些民間故事不能和建設一個國家比。但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一些問題。
建國后,我們一窮二白,只能搞工農剪刀差積累,也就是想方設法省錢置家當。這個省錢活動整整省了三十年,整整一代人為民族的富強做出了犧牲。到了1979年,家當基本齊全了。前三十年,我們在處理“建設”和“吃飯”的關系上,“建設”一直是最優先的。小朋友們老覺得過去困難,什么布票糧票的,是因為國家的收入多數用來建設,生活消費投入少產品少所以要配給,那是你們的父輩們在給你們攢家底。一些老朋友們在強壇誤導小朋友,要么是無知要么是無恥要么是別有用心。為什么改革開放能取得那么顯著的成就,“改革開放”四個字不是聚寶盆,想要什么就能變出什么。前三十年我們攢足了家底,所以改革開放后才能農村承包、企業承包,沒有這些家底,什么都談不上。再用點理工科思維:筆者二十年前曾經按80不變價計算過前三十年經濟發展情況,還記得積累率超過30%,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超過11%。三十年中,只有三到四個年份國民收入增長低一點,約4%左右。年均11%以上的增長,連續三十年,怎么就能長崩潰了?合理嗎?
為什么前三十年的發展被歪曲成瀕臨崩潰呢?主要原因是那個時期一些知識分子即現在的“釘門教授”們長期造謠污蔑的結果。他們之所以造謠污蔑是因為毛主席要改造他們,使他們參加勞動,和勞動人民打成一片。結果其中一些沒有改造好的后來進入研究領域,有的課堂上放毒,有的充當西方的走狗和無恥的吃軟飯的幫閑,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結論。在后來引進西方經濟學、引進“雞的屁(GDP)”新的核算體系后編寫的年鑒中,盡管教授中的“叫獸”有可能會想方設法壓縮前三十年建設成就,但用新的資料中的基本數據,我們還是能得出那個高增長的結果。
為什么我們要特別強調學習毛澤東思想,是因為我們在工作中經常習慣性倒洗澡水時把娃一同倒掉。毛澤東同志最善于抓主要矛盾,最重視打基礎。以糧為綱這個觀點,現在人們已經有點不重視了,這是極端危險的。中國漢以后社會長期周期性動蕩,一個經濟學與人口學的解釋就是:糧食危機。60年前,有個叫艾奇遜的美國人,發現了這個事實,并攻擊中國共產黨建國后必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結果給主席罵出了名。雖然主席罵是罵,主要是戰略上藐視敵人,并沒有因人廢言,戰術上還是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的。建國后,老人家是下了極大的力氣抓農業的。我們最常用的農業經濟術語,都是主席總結提煉出來的。如最常用的是農林牧副漁、造田、中低產田改造、農田水利建設這些詞。現在的孩子們可能以為地天然就是平的,江河水天然就是可以灌溉的。殊不知是他們父輩們戰天斗地的結果。
三十年奮斗的結果,糧食畝產,建國前的畝產100公斤左右的好田,現在全都改造成噸糧田;差田畝產也都由不足60公斤達到現在的700公斤左右。為什么毛主席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因為糧食是國家的命脈,手里有糧,心里不慌。中國只有在百姓多數活不下去,吃不上飯時,才可能會發生動蕩。
其實美國人也不見得都是壞人,前面有艾奇遜先生給毛主席提了個醒,于是建國后我們三十年堅持以糧為綱。后面又有一個有良知的美國人又給中央提了個醒,所以我們有土地警戒紅線這倦一個共識。這位先生叫做萊斯特·布朗, 1994年他寫了一本書,名字叫《誰來養活中國》,對21世紀初的中國糧食安全提出質疑。正是由于這本書,從那時起全國各地都十分重視農業,解決三農問題,要不良田被占用得更多。所以毛主席會講美國人是我們的教員,反面教員。
雖然美國的學者們有些還是有良心的,但美國的精英們和我國的“精英”,很少是有良心的。美國精英對自己國家是有良心的,對我們國家是沒有良心的,亡我之心不死;我國的“精英”們對美國是有良心的,拿了錢就給辦事,而且還要辦得好,對自己的國家是沒有良心的,禍國之議常有。看看,它們的性質正好相反,異性相吸,一里一外、一唱一和、一陰一陽、一狼一狽,禍我中華,配合得多好。過去是美國人出槍,委員長出人;現在是美國人出錢,研究員出餿主意。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欣賞一則新華社的精妙的消息:“由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主持的‘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課題學術成果發布會昨日在北京舉行。”“研究所理事長茅于軾教授在會上指出”:“國內已經解決了糧食的生產和分配問題;國外有足夠的糧食生產和全球化的市場。發生饑荒的可能性即使不等于零,也是微乎其微的。”“可是我們的糧食政策還立足于饑荒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的假定上。”“茅于軾稱,特別值得擔心的是把糧食安全和保護耕地面積聯系起來,要求確保18億畝耕地不許突破。我國改革以后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糧食產量增加了60%,而耕地是減少的。可見耕地和糧食產量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
這個消息精妙在什么地方呢?今年初兩會時,偉大的愛國知識分子袁隆平老先生提醒國家糧庫可能存在空庫的問題,立刻全球糧食就出現了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局面。據報道有些中美洲國家出現了吃泥餅的現象,許多發展中國家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動蕩。全球一片驚慌之象。可惜的是,由于朱總理任職時,曾殺過倒賣國家糧的空庫經理,所以各地基本上國家儲備糧數字還是比較真實的。袁先生一番居安思危的報國之心,除了再次引起我們對糧食安全的重視外,更無意中導演了一部好戲:隨著中國宣布今年夏糧豐收、秋糧豐收已成定局的消息后,國際糧食危機突然就沒有了。這不耐人尋味嗎?
我和一位搞糧食的山寨經濟學研究者談到這個”動紅線”的問題時,民間經濟學家以為我開玩笑,驚呼“沒有人會提這樣斷子絕孫之計的”,結果我們上網一看,他驚呆了,嚇傻了,這居然是真事!為了避免這位可愛的民間山寨經濟學研究者氣壞,我請他喝點酒散心。他一再講:糧食是供給和需要彈性都極小的重要戰略物資。如果把糧食安全寄托在國際市場和國外生產上,就等于把脖子伸進別人的繩套里,只能給人當狗,讓你咋走咋走,松一下緊一下都在別人手里掌控。動耕地紅線,是敵對勢力使出來的絕戶計,不過“特別值得擔心的是”怎么從我們的主流經濟學家嘴里說出來,而且是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這個背景下。
“蒼天吶,大地吶,這世界到底怎么了”,這個正義的山寨經濟學研究員喝醉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