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青報有兩篇怪文章,一篇文章是6月21日的中國青年報刊登了馬少華的一篇文章,題目是《誰都沒有以命換命的義務》。一篇是6月19日艾冰寫的《我們為什么不愿領養殘疾孤兒》。《誰都沒有以命換命的義務》是在為無賴的自私行為辯護,《我們為什么不愿領養殘疾孤兒》是在對好人的善舉吹毛求疵,中青報在,《我們為什么不愿領養殘疾孤兒》說那些想領養孤兒的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私的自我需求,中國社會仍處在慈善行為的“初級階段”。中青報在《誰都沒有以命換命的義務》中為無賴范跑跑的自私辯護。那么我問問中青報范跑跑的行為是慈善行為嗎?范跑跑的行為是人的善心的什么階段啊?中青報為什么不用美國紀錄片收養殘疾孩子的善舉跟范跑跑比較一下啊?
中青報說【事實上,目前大部分的普通中國人所表現的善行,都還只是這樣一種自我需求的滿足。我并不認為汶川大地震所表現出來的慈善,是多么大程度的飛躍,這種自我完成的需求,其實一直存在于幾乎所有人的心中,并且也有很多人在生活中踐行了這種需求。比如,扶老人過馬路,給窮親戚送幾件舊衣服,資助一個孩子讀書等等。這場地震的作用在于,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地激發了人們對于這種自我完成的需求,但還遠沒有上升到“非自我需求的善行”的地步。】
什么是“非自我需求的善行”的地步?中青報用美國的一個紀錄片里的一位一個婦女收養若干個殘疾孩子的故事說明了,中青報的意思就是說中國人的慈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私需求,美國人的慈善是非自我需求的大公無私精神,非自我需求就是無私。那么中青報為什么還為范跑跑的自私辯護啊?
對中國好人的慈善吹毛求疵的打擊,對無賴的自私行為辯護,中青報想在中國宣揚什么?打擊好人?維護尊重壞人無賴?你們中青報有什么自私的自我需求目的?
中青報說【但是,當媒體和評論家爭相對國民在地震中表現出來的慈善行為進行探索和詮釋、甚至夸大和拔高的時候,我們尤其需要冷靜下來客觀地反思這種行為。】
你中青報為什么不說美國的紀錄片《我的至親骨肉》,講述一個婦女收養若干個殘疾孩子的故事是夸大拔高?美國的一個婦女收養殘疾孩子就不是自我需求的滿足?美國人的心理學理論說人有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任何慈善行為都是那種高尚的精神需要的滿足,都是自我需求的滿足,只是這種自我需求的滿足是高尚的精神需求。中青報的小記者連這個道理都不懂,你還是跟我這個初中生學習學習吧。每個人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自我需求,只是這種自我需求有低級的無恥需求和高級的高尚需求之分,范跑跑的行為就是低級的無恥自我需求,那些想收養災區孤兒的人是高級的高尚的自我需求。
中青報說【再看看愛心人士申請認養的表格。很多人都這樣寫:希望要小一點的,最好3歲以下的孩子;或者是最好沒有殘疾的孩子,或者是要一個女孩之類的要求。
難道他們對災區的孩子有什么特別眷顧嗎?不是。他們一樣不希望收養一個性格已經形成的孩子,或者殘疾兒童。他們能給予的愛,依然沒有超越“自我需求”,中國社會仍處在慈善行為的“初級階段”。】
中青報說很多人,沒說是全部,就是說還有不少想收養災區的殘疾孩子的,那么為什么中青報不強調那些想收養殘疾孩子的?勿以善小而不為,每個人的愛心有大有小,就是有一點善心也是人性的高尚,對別人慈善就是高尚的自我需求。那些收養孤兒的人也在考慮自己的能力,收養孤兒是一種責任,是要把孩子教育好養育好的,那些想收養孤兒的人都是在想自己的能力能把什么養的孩子能教育好養育好,大一些的孩子不好教育,孩子越小越容易教育,這是在考慮自己的教育能力,還有殘疾孩子需要更多的看護,人們也在考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能養育好教育好孩子嗎?這就是收養孤兒需要根據自己能力去選擇。中青報為什么對好人的慈善吹毛求疵?中青報要為什么打擊中國人的慈善心?
既然你們中青報說美國人的慈善是非自我需求的善行,是無私的高尚行為,為什么中青報不強力在中國宣揚這種無私精神呢?為什么只是在用美國人的無私攻擊中國人的自我需求的慈善?目的還是想讓中國人從精神上依附美國,這是中青報的洋奴才思維。
中青報用雙重標準評論好人的慈善和范跑跑的無賴,他們對好人的慈善行為用打擊諷刺手段,他們對范跑跑用詭辯術手段維護,中青報是最大的無恥無賴,是想搞亂中國人的思想顛倒黑白中國人的道德思想,中國社會的一切道德淪喪都是中青報這種垃圾霉體給禍害的。
附文:
我們為什么不愿領養殘疾孤兒
艾冰
--------------------------------------------------------------------------------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6-19
不可否認,一場地震,震出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但是,當媒體和評論家爭相對國民在地震中表現出來的慈善行為進行探索和詮釋、甚至夸大和拔高的時候,我們尤其需要冷靜下來客觀地反思這種行為。
在災區,當有人呼吁無組織的志愿者不要來添亂的時候,那些各界名人總能通過各種途徑,突破重重關卡和警戒,去他們想去的地方,無論他們是在真的關懷還是作秀。在我所在的城市,為了避免干擾災區轉移來的傷員休息,普通市民是不允許進病房探望的,只能把禮物放在醫院。但總是有一些人利用特殊關系,被允許進入病房探望病人并親自把禮物送到病人手中。
很明顯,在這場全民賑災的行動中,有些人利用自己的特權優先滿足了某種需求,而這種需求就是行善。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慈善表達和對愛、崇高、意義的表達,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需求,好像穿衣吃飯性生活一樣普通的需求,只不過這種需求長期以來被我們對物質的強烈需求所掩蓋。而一場地震,則一夜之間引爆了13億人的這種需求。這樣看來,也許這種需求的表達,并不是我們當初所認為的那樣高尚,只不過是人之為人的一種普通需求而已。正如有網友所言:這一滑動過程并不指向現實中的苦難,而指向一種想象性的自我完成。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的普通中國人所表現的善行,都還只是這樣一種自我需求的滿足。我并不認為汶川大地震所表現出來的慈善,是多么大程度的飛躍,這種自我完成的需求,其實一直存在于幾乎所有人的心中,并且也有很多人在生活中踐行了這種需求。比如,扶老人過馬路,給窮親戚送幾件舊衣服,資助一個孩子讀書等等。這場地震的作用在于,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地激發了人們對于這種自我完成的需求,但還遠沒有上升到“非自我需求的善行”的地步。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所在的報社組織了認養災區孤兒的活動,有2000多人報名,還有很多人根本打不進熱線電話,可見熱情之高漲,愛心之洶涌。但在表象之下你會看到什么呢?最開始是感嘆,怎么沒人想到收養一下貴陽市兒童福利院里的孤兒呢,其實他們也很需要家和關愛,卻從來沒得到過像四川災區孤兒這樣的關注。
再看看愛心人士申請認養的表格。很多人都這樣寫:希望要小一點的,最好3歲以下的孩子;或者是最好沒有殘疾的孩子,或者是要一個女孩之類的要求。
難道他們對災區的孩子有什么特別眷顧嗎?不是。他們一樣不希望收養一個性格已經形成的孩子,或者殘疾兒童。他們能給予的愛,依然沒有超越“自我需求”,中國社會仍處在慈善行為的“初級階段”。
難怪國外媒體總喜歡拿中國人從來不愿意收養殘疾孩子的事實,作為中國人缺乏愛心的佐證。曾看過的一部美國紀錄片《我的至親骨肉》,講述一個婦女收養若干個殘疾孩子的故事。故事里,有兩個雙腿高位截肢的小女孩,每天自己推著輪椅出門,校車司機在她家門口放下升降梯把輪椅接上去。在學校,她們基本上不用依賴別人就可以自己處理上廁所等問題,她們甚至還和全班其他同學一起,快樂地揮舞旗幟做旗操表演。這些情景,我們能想象得到嗎?我們現有的基礎設施和觀念,能在多大程度上給殘疾人提供一個可以充分參與社會生活、不依賴他人而獨立生存,在人群中獲得自信和尊嚴以及充分幸福感的機會?
千萬別被例如“汶川大地震,痛出一個新中國”這樣的標題所蠱惑,我們仍然需要自我反思和自我檢討,探究我們人性深處的動機何在、自私與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