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玄機與命運
1、從小平同志的一生看中國體制改革的玄機。
小平同志以七十三歲高齡主宰中國的政治舞臺,全面推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然而改革的方向和口號卻是他在十多年前幾次被打倒時所堅持的方向和提出的口號……
小平同志清楚地懂得:“不管黑貓白貓抓得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明顯地違反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知標準,被視為復辟資本主義的口號;小平同志更加清楚,如果不堅持和推行他認定的方向,中國無法迅速崛起。所以小平同志從未含糊,諄諄告誡我黨:“務必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堅持社會主義的道路不動搖”。
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凡一項事業的成功,都有一個先于它的規章和制度的保證。西方國家的會計事務所備受人們歡迎,是因為它嚴謹的作風和科學的態度,制定出合乎邏輯并順應事物發展規律的計劃和制度,導致無數個經久不衰的企業生命體得以產生。而偌大一個中國,數以百萬計的企、事業單位,全面實行改革開放,而推行的政策竟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則:出于積貧積弱的中國現狀,容不得人們花上十年或幾十年去討論“姓資姓社”?如果因循守舊、循規蹈矩、延誤了發展契機,如今的中國或可就是當今的朝鮮和伊拉克。二則:七十三歲高齡的小平同志清楚地懂得“時不待我”,強烈的民族愛國心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中國革命事業的使命感、以及幾十年成熟于心的宏偉目標,使得他執著、堅定和干脆:“摸著石頭過河!”將人們還想徘徊、猶豫的“中國改革開放”的事業臨門一腳!使得中國短短的二十多年進入世界的強國行列。
事實勝于雄辨,在中國經濟全面崛起的今天,思想政治領域至今還在爭論姓資姓社?但今天的爭論不是三十年前抽餓肚胡說;而是爭論今天如何吃飽吃好,吃得公平合理!
易系辭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繼之者善,成之者性”。萬物本我一體,自然界決不是盲目的必然性,而是一個有序化的過程,這一過程最終指向生命和善。
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地視小平同志所特具的偉大理想與聰明才智;也不能簡單的認為這僅僅只是關乎中國的改革開放,或只是我們黨和國家在一個階段、一個時期的得失與興衰,只要我們認真去觀察體會就會發現;小平同志一生與黨和國家以及民族之間存在必然相關的命運,而導致小平同志一生與中國體制改革出現的巨大玄機。
2、從胡溫政體執政方略看中華民族的命運
2.1 和諧方略是人類最高的治國方略和終極的治世方略。
人類歷史上有過無數的成功治國方略,《大國崛起》充分地作了演繹和詮釋,中華民族史上更是舉不勝舉,從商鞅變法到戊戌維新;從白貓、黑貓到三個代表,歷史進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社會文明的進步。但不管是歷史上的封建王朝、近代的資本主義、還是現代的社會主義;不管是歷史上變法、維新;還是現代的改良、改革;也不管它們的治國方略如何盡善盡美,他們總是代表其統治階級的自身利益,從來沒有一個治國方略能夠在自我本質屬性上超脫,所以它們取得的成功都只能是暫時的,局部的和有限的。唯有今天的和諧社會治國方略,它是在超脫和揚棄了異化的自我基礎上,達到了人的本性復歸——既自在的境界,所以它是最高的,終極的治國方略。
和諧社會——作為共產主義的理想和追求,在人們心目中它最多只是個遙遠的目標,而胡溫政府將它作為實質性的可操作的治國方略,特別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實際上取代了長期以來政治作為階級斗爭的工具,不能不是人類在倫理、道德、觀念和智慧、特別是認識論與方法論上的升華和飛越。隨著和諧社會的拓展與推進,“天人合一”可行,“世界大同”可達。
2.2 和諧治國理念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核。
和諧理念世界共有;和諧文化人類共存;和諧社會是人類的共同向往和追求。但“和諧”作為文化的價值目標、文化內核唯中華民族文化獨有。
“人之初,性本善”。 中華民族文化把“善”作為人的本質和基調,主張懲惡揚“善” 。而西方文化認為:“人之初,性本惡”,主張張揚人的個性,刺激人的私欲。
一個文化對人性本質的認識和把握,決定了該文化對人的終極價值判定。所以“善” 決定了和諧理念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核,決定了和諧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調。
中華民族文化諸子百家,“和而不同”,以“和”作為共同的文化核心,體現文化上的“百花爭艷”;不同的是角度的各異與方法上的千秋,導致文化上的“百家爭鳴”。
中華民族文化以儒,釋,道三大家為主體。儒家倡導:“和為貴,致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將“中和”視為宇宙萬物的本質規律。“中庸之道”既是天地之道,為人行事之道。 “中”結果是導致“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位育”,體現了儒家以建立和諧秩序、謀求和諧發展的終極目標。
和乃“道”之本。 “天下為公”、“天人和一”,是道家文化的一種主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既然人與天地萬物同出于“道”,就勢必要“天下為公”,“道”的文化主張是對“天人合一”最好的詮注。
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建立在“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是由無知到有知的質變,由少知到多知的量變,由多知到求不知,限制知的發展的本質變化。不是懶惰、放棄的不作為,而是一種高深的多維哲學。“無為”,的最低價值至少都包涵著用看不見的手,發揮市場自我調節作用,反對統治階級的胡作妄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宇宙中唯一絕對的存在。感悟之“道”,是大道哲學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人得一則圣”,萬事萬物只要把握了“道”就能“克念作圣、帷精帷一、永執厥中”。所以 “悟”,從本質上說是人類必須開發的多維哲學。
“無為”、“悟道”,是人向內自我發展的潛力,與自然萬物合一的更優越的生存方式,是終極的人類生存法則;是人歸于自然、宇宙的一種最佳的選擇,是不同于現代發展觀的新視域,是人類超越自身與宇宙自然協同合一的追求。
儒、釋、道三教,在中華民族心目中具有“教”的正宗地位的而唯有“佛教”。
“佛教”在闡釋自然法則、宇宙法則,人生哲學方面都有系統的理論體系。“佛教”的核心哲學觀“唯識論”,在釋疑、開悟等方面有獨到見解,之所以稱為“佛法無邊”,它是任何宗教所不能比擬的。
佛家色空一體、心物一元,講究普渡眾生,在文化的核心價值上與儒道兩家相融一體,它是世間、出世間,圓融、和諧的“人間佛學”。它最理性的地方在于它與其它教不同的是把人生的價值寄托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寄托在神與上帝的身上。
這個被中華民族相對認同的“教”,競而不是出自中國的本土文化,而是象馬克思主義一樣來自于“西土”文化。來自于印度的佛教,一到中國便迅速與中華民族文化融和,并落地生根,而且枝繁葉茂。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海納百川,它才得以博大精深。
一九八八年,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德國召開會議,會議宣言指出;“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過頭去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在這里他們忽視了中華民族文化三大家之間,甚至百家之間這種文化上的默契配合與相互間的補充認同。如果說西方維持政治統治的核心模式是靠的三權分立;那么應該說中國凝聚民族的力量來自于三家文化的相互認同。如果吸收孔子的智慧可以維持21世紀人類的共同生存,那么采用了儒、釋、道三家的文化,完全可能達到人類共存、世界共羸。因為儒家是治世哲學;道家是處事哲學;釋家是人生哲學。
2.3 和諧治國思維,合乎最高的大道哲學思想。
和諧作為共同的文化核心價值,唯中華民族獨有;和諧思想作為國家的治國方略,唯胡溫政府獨倡。和諧治國思維,合乎最高的大道哲學思想。
大道哲學既關于天道的哲學與人道的哲學。“天下為公”“以人為本”是大道哲學的深刻精神內涵。大道哲學從宏觀宇宙出發,包容世界萬象,注重和諧共存。人心既天心,一切以人為本。
和諧治國思維,從人與自然的協同合一,根本上否定了適者生存導致對立斗爭的哲學,將人從動物的本能中解脫出來,從純粹拜物主義上升到物質與精神的有機合一。和諧治國思維,與大道哲學思想渾然一體。
“道可道,不可道”。我們無法具體確定“道”的真實內涵,但在對待某一具體事物問題上 “道”就是“度”,是衡量事物的標準。所以老子說;“道可道,不可道;名可名、不可名”,說明了把握“度”的藝術。只有悟了“道”,才能把握“度”。大道哲學提出的“天下為公”,是宇宙萬物有序化的生生不息的“度”。
老子得了“道”,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告誡百姓,對世道要采取“不可說、不可說”的態度;小平同志悟了“道”,懂得如果致力于改革開放,平息各派的紛爭,唯有采取“不爭論,不爭論”的態度;胡錦濤同志得了“道”,在世界紛紜變幻,國內茅盾激烈的情況下,提出了“對內和諧,對外和平”的治國治世方略。
老子的“道”當然只能是隱世的“道”;小平的“道”自然是中華民族出世的“道”;而胡錦濤的“道”毫無疑義是平天下的治世之“道”。
把握了音樂的“道”,就懂得要掌握好輕重緩急、抑揚頓挫,音樂才有靈氣和生命,成為流芳百世的千古樂章;把握了治國的“道”,才能體悟到自然萬物的和諧之理,自會萬眾歸心,國泰民安 ,天人合一。
3、玄機、命運,演繹著大自然有序化的必然規律
3.1 走西方強國之路,中西文化融和是中華民族多少文人志士的歷史夙愿。
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的大門被英國人打開;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海軍全軍覆沒; 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從此中國淪為帝國主義殖民地。
中華民族無數的生命和鮮血被凝成了恥辱。為救亡圖存,多少熱血男兒血灑疆場;多少文人志士奔走呼號。魏原提出“以夷制夷”;康有為提出“變法維新”,統一指向,走西方強國之路。但在封建思想束縛之中,在國之不國條件之下,走西方強國之路,談何容易。龔自珍泣血呼號;譚嗣同慷慨喋血;孫中山四海求索,壯志未酬身先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改革開放將中國的大門徹底打開,加入WTO、加入伯爾尼公約,意味著中華民族已經徹底融入世界。當然國門全部打開,難免良莠不分,泥沙俱下,過正必有驕枉,自在可諒之例。事實證明不搞改革開放,不打開國門,中國無法迅速崛起,更難達到今天中國在世界令人矚目地位。同時打開中國大門、走“西方強國”之路,完成前輩們未完成的事業,了卻前輩們的未了卻的夙愿,同樣是中華民族必然的使命。
3.2 改革開放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前提。
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到第二十九個年頭。用否定的眼光看它給中國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是空前絕后的;用肯定的眼光看它的成績是巨大的、是開天劈地的,是前無所有的;用辨證的眼光看,不管它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是經驗的、教訓的、不可否認的、是啟動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非常必要的。
共產主義既然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是人類的共有社會。社會主義作為共產主義的過渡社會,毫無疑義它的責任就是消滅各個階級共同進入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在于它是用和諧的手段和文明的語言同化資本主義共同進入共產主義。所以社會主義是個大跨度大跳躍的社會。包容量極大、可塑性極強。回頭可與資本家同流進入資本主義,所以我們要牢牢記住四項基本原則;前進可同化資本主義進入共產主義,所以我們必須改革開放。如果共產主義是海洋,社會主義就是大海。海納百川,是各種社會形態的兼營,是各種主義之上的升華。
事實勝于雄辯:如果我們不搞改革開放,我們永遠也無法接觸到真正的資本主義,無法對資本主義有本質上的認識。記得讀初中時老師在講敘認識資本主義的本質時說:在資本主義經濟出現危機時候,資本家寧愿將棉花,面包倒向大海,而不救濟貧困的工人、農民。當時我們認為老師在作秀,是糊弄我們。今天我們親眼目睹黑窯事件。回想老師的講課反而覺得老師太寬仁資本家了。當然現在的資本家的兇狠比過去的資本家有過之而無及。
如果不搞改革開放,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誰好誰歹的爭論可能還將延續上百年,多少人的資本主義美夢至今還不會醒。同時改革開放,走西方強國之路、融入西方文化,卻了多少仁人志士的心愿。
在許多人看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中國不是強了而是弱了;不是文明了而是野蠻了。他們沒有看到改革開放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它不但是自然法則,更是人生哲理。從君主制到張揚人權大跨度的革命,所以它必然發生在歐洲王權最專制的法蘭西。
當然我們所有論據、論證的基礎和底氣都在于我們確實充分相信,我們黨有一個充滿知識和智慧的、堅強道德意識的胡溫政體。(百度收周立龍博客文章繼續)
作者:周立龍
二零零七年十月九日
版權著作權作者所有,網站轉載必須指定出處,其它媒體轉載必須經作者本人同意。
電子信箱:a531226@126.com , zhmrgl@yahoo.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