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電影《1942》上線,沒來得及看,但看了報上的評介,知道是一部懷了十九年才生下的艱難之作。馮小剛的影視作品,我喜歡《一地雞毛》,好像也是劉震云小說的改編。不喜歡《夜宴》,感覺馮怎么擠在張、陳身后,到奧斯卡鏡子前試起了晚禮服?馮小剛成“大腕”有些年了,但他的自我形象里似乎還有那么一位坐小馬扎的電影廠“美工”。邊緣身份的緊張感對于一位以社會人生為對象的藝術家,是筆寶貴的財富。這財富,年輕時靠賣血買相機的張藝謀、文革中被革軍革干出身的同學抄家罰站還得跟人家握手道別的陳凱歌也曾擁有,只是三十年大紅大紫早都花光了。有生命感的藝術大多是在小馬扎上孕育的,是在從小馬扎到太師椅的征途中誕生的。以上是題外話。
除了別人對《1942》的評介,我還看了劉震云自己的創作談。我有點好奇:這么沉重的一個題材,他干嗎要那么突出“幽默”呢?他認為餓死人不重要,餓死的人以幽默應對死亡,才“非常非常重要”:
比如講老張要餓死了,餓死的時候他沒有想起日本人,沒有想起蔣委員長,沒想起美國人、英國人以及蘇聯人,他想起了老李,因為老李是他的好朋友,但老李三天前已經餓死了。老張說我比老李多活三天我值了,他給世界留下最后一次幽默。幽默背后顯出民族特別的悲涼。(劉震云答《三聯周刊》)
按劉震云的說法,中國人由于“歷史上餓死人的事太多”,于是養成“用幽默來對待自己的生死、也對待整個世界”的特殊習慣。劉震云用他虛構的“幽默”去實證中國人的“生存秘籍”,感嘆“民族的悲涼”,這倒真有點幽默了。關于中國人跟幽默的關系,1980年代學者說中國人壓根不會幽默,這會兒作家又說中國人死都要幽默。要能給倆種說法在朝陽公園南門外約次架就好了。
作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幽默的確是人類跟壓力、難堪玩躲貓貓時常用的技能。記得年輕時在胡同里與一位老者騎迎面車相撞,我剛要來氣,他就京韻悠揚地來了句“對——車——”顯然是位馬路牙子上的象棋迷。特大的人生困境,幽默有時也能給人搭把手。據說金圣嘆等著砍頭的日子里曾放出話:“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我死而無憾”。既不能翻案,也不能越獄,武昌起義又遙遙無期,那就只好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了。1990年代東北工業大面積陷落,無數工人連同家屬淪為弱勢群體,二人轉風行白山黑水,廣大的愁苦經過自嘲自解弄得跟別人倒霉似的。這成為藝術“服務”人生的經典案例。
自我保護機制當然不止幽默自嘲一途。詩、歌、酒、大麻、哲學、巫術、宗教、意識形態里面都設有心靈按摩室,于丹女士是位國家級優秀按摩師:
某年,張大千家鄉遭遇大風暴。眾人皆緊閉門窗,唯大師將宅子前后門打開。暴風過境,各家多有損毀,唯大師家完好無缺。有些字畫雖受潮浸濕,大師用水將字畫全部浸濕后熨平,完好如初。后有人請教奧秘,大師言: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世間諸事,敞開心扉,順其自然。(見于丹12年2月18日11:47微博)
于師傅可真夠能忽悠的。我兩三年前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一幅照片前愣了好久:一日本兵舉刀欲劈,一中國男子跪地念佛。其實我真沒有批評于于師傅和如來佛的意思。沒辦法的辦法也是辦法,笑總比哭好。不過,也真不是什么情況下都笑得出來。與金圣嘆僅隔康熙一朝的查嗣庭,一族百十口人梟首的梟首,流放的流放,“吞聲自兄弟,泣血到孩童,地出陰寒洞,天號慘淡風”(查慎行詩),怎么笑啊?除非瘋了。瘋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通過強行更改自己主觀對客觀的感知,使受不了的受得了,明明是副手銬,卻以為自己戴了對兒情人節鴛鴦表,當然樂了。危機四伏中還“歡樂總動員”的社會,跟樂不可支的神經病有得一比。
此類哭笑都位于因果鏈的下游。原因過程擺在那兒,其實結果本身是做不了太多手腳的。人生為一大因果,一個人臨近終點時,會轉過身對一路的意義、值與不值做番評估,然后決定最后的表情。《紅樓夢》一百一十回“史太君壽終歸地府”寫賈母“臉變笑容,竟是去了”,忘了是什么人在此處眉批道:笑得有道理!賈府雖遭抄檢之厄,但老夫人享了一輩子榮華富貴,怎么算也值了。已故俞平伯先生的曾祖父曲園老人百年前撰聯自挽: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書,流播四方,是已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蕩蕩,數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歟!
記得蕭紅的友人回憶這位天妒的英才,說她是反復念叨著“不甘啊”恨恨而終的。又據彭德懷元帥的醫護人員回憶這位老戰士老要“見主席”而不不得,“必須活著把自己問題說清楚”而不遂,在憤怒痛苦中走過陰陽界。
笑著走的,可以欣慰。哭著走的,可以嘆惋。該哭卻笑著走的,可以理解。
文章寫完了,電影光碟也買到了。簡單說吧,這是一部不賣弄、不討巧、恰如其分的作品,是一部把血當血、餓當餓、苦難當苦難、死亡當死亡的作品。那段黑暗的歷史隨著黑暗的人群,沿著藝術的大道緩緩走入悲愴嚴正的《流民圖》,而不是又眼尖腿兒快地溜進一個什么黑色幽默段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