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來,研究界有關浩然小說的評價,普遍認為《艷陽天》的藝術價值高于《金光大道》(本文均指第一、二部,下同),其評價標準乃是依據于對“現實主義”敘事成規的理解。即格外強調對小說世界與社會生活之間的“擬真性”,并以某種經驗性的同時也是現實主義小說經典敘事成規的真實,來作為評判的標準。《艷陽天》在鄉村生活場景、人際關系和環境描寫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現實主義特色,成為了評判者贊許的主要內容。相應地,由于《金光大道》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現實主義成規,對它的評價普遍低于《艷陽天》。當人們把《艷陽天》視為“十七年文學”的代表,而將《金光大道》看作“文革文學”的典型時,也就潛在地提出了兩個不同文學時期的兩種不同文學規范,并且過分強調兩者的“斷裂性”。而事實上,不僅在“十七年文學”與“文革文學”之間存在著連續性,《艷陽天》和《金光大道》也存在許多相似之處。某種程度上,將《艷陽天》視為兩個時期、兩種文學主流規范之間“承前啟后”之作或許更合適些;而《金光大道》則因為與兩種規范均有密切關聯,而成了“文革文學”的某種特殊典范。
《金光大道》的主要特征,或許可以用“政治美學化”⑤ 來概括,也可說它構造了一種再現激進政治理念的獨特文本形態。與《艷陽天》把敘述內容集中于某一特定歷史時間的橫切面、并格外倚重沖突性事件來結構小說不同,《金光大道》是更為典型的“史詩”小說。它試圖再現農村合作化運動歷史的全過程;而這一歷史圖景可能呈現的樣態及講述它的語言,則直接與“文革”時期“兩條路線斗爭”的政治大批判相關。最獨特的是,盡管也有著一般現實主義小說的人物關系、情節類型與環境描寫,但與政治理念取得象征性關聯的書寫,不僅表現為敘述空間、人物關系和情節構成等,更會落實到每一細節和形象的處理上。正如當時的評論者就已概括到的:“在《金光大道》中,作者有一種新的嘗試,就是通過描繪一定的場景和細節,對讀者進行象征性的啟示,引人聯想……具有濃郁的政治抒情詩色彩。”⑥諸多萃取鄉村自然風物的意象被賦予了特殊的“言外之意”,與大歷史敘述、塑造階級新人等主題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抒情方式。這種賦予明確的政治內涵的抒情過程,便是對敘事的象征性提升。在這樣的小說世界里,“物”的象征意義是無所不在的,同時也幾乎不再有游離于政治理念之“詞”以外的“物”。如果說源自《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以先驗理想和政治烏托邦激情來改寫現實”的敘事形態,經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到“兩結合”,仍舊存在著“觀念”與“經驗”之間的裂痕的話,那么,此時小說世界的成熟或封閉,則以統一于觀念的真實而告終。那些不符合激進政治理念或無法被其表述的,都成為小說文本“看不見”的東西。這種敘事上的“純粹”事實上也是“文革”主流文化的主要特征:比之《金光大道》,樣板戲舞臺上的象征更為徹底,被要求具體到人物服裝上的每一個“補丁”。比之《金光大道》,《西沙兒女》又更進了一層:它不僅使象征深入到每一細節與環境,而且取代了現實主義小說的基本敘事格局,因此,這部小說也就成了純粹的“政治抒情詩”。
除卻其對現實主義敘事成規的偏離,有關《金光大道》的主要爭議,還集中于它的被敘對象,即以“兩條路線斗爭”為主線所表現的中國農村合作化運動歷史。圍繞中國農村現代化道路而存在于50—80年代中央決策階層的分歧,在越來越多的回憶錄與研究專著中得到證實、分析和討論。有鑒于此,我們不妨將《金光大道》中“兩條路線斗爭”的書寫,看作兩種現代化路徑交鋒的場域。而事實上,《金光大道》在再現這一歷史過程時,遠不像人們曾經以為的那樣簡單。《金光大道》(也包括《艷陽天》)對于反面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維邏輯,也給出了十分細致的表現。這種表現方式的直觀效果,便是使文本成為“兩條路線”爭辯的場所。兩類人物、兩種思想的爭執不僅表現為沖突性情節,更表現為“大辯論”式的對話。浩然小說是相當注意描寫人物對話的,《艷陽天》的“生活氣息”有許多便來自鄉村人物的插科打諢和俚言俗語的談笑;但到了《金光大道》中,人物對話則主要成了兩種政治力量及其思想的面對面爭辯。高大泉不僅要以他大公無私的行為來表現其作為英雄人物的典型性,更要通過結合具體事件的論辯語言,通過摧垮、威懾敵對分子并說服、感動中間分子的諸多“演講”,來表現小說主題。而當這些被作為小說文本的主要構成時,就絕不是背誦政治手冊便可以完成的,而需要寫作者直接參與到政治辯論當中,才可能寫出“合情合理”的情節與對話內容。今天重讀《金光大道》時,我們甚至不妨依照當年的政治解讀方式,將這種“大辯論”風格視為黨內高層分歧公開化的文本呈現形態。小說對兩條路線、兩派人物明爭暗斗描寫的詳細程度,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讀作這種政治角力的“真實”呈現。
當然,在當時那種政治話語的“金光”照耀下,浩然小說并沒有表現出我們今天這樣重讀時的余裕和寬容。那種認為只有合作化能推進農村發展,并將之視為歷史“本質”與“唯一道路”的觀念,其歷史局限性在今天也是明顯的。重新討論當代中國激進政治/文學理念及其實踐史,固然需要打破形成于80年代的新啟蒙式現代性視野,但這也并非意味著我們可能回復到那個金光燦燦的世界;承認其“歷史局限性”,也不是無視它、否定它的理由,而需要通過細致地分析其歷史構成,分析作品與比作者視野更為廣闊的歷史語境間的關聯方式,探詢它可能在今天發揮作用的資源形態。只有這樣,才可能擺脫對浩然及其作品的表態式研究。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祛除其作為“幽靈”命運的方式。事實上,浩然本人對這一點也許有相當的自覺,他曾經說道:“我相信未來的讀者在讀過《艷陽天》之后,會得到一些活的歷史知識,會得到一些美的藝術享受,會對已經化成一堆尸骨的作者發出一定的好感和敬意。”⑦這或許也是我們今天重讀浩然時的主要感受。
【注釋】
① 陳徒手:《浩然:艷陽天中的陰影》,收入《人有病 天知否——1949年后中國文壇紀實》,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② [法]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8頁,何一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③ 參見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第十四章,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洪子誠:《浩然和浩然的作品》,《北京日報》2000年11月22日。劉景榮:《文革時期的“一個作家”》,左岸文化網站。
④ 葉圣陶:《新農村的新面貌——讀〈喜鵲登枝〉》,《讀書》1958年第14期。
⑤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162—165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⑥ 馬聯玉:《社會主義道路金光燦爛——評長篇小說〈金光大道〉第一部》,《北京文藝》1973年第2期。
⑦ 劉國震:《應當重新審視〈艷陽天〉和〈金光大道〉》,參見左岸文化網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