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哈耶克的理論自信論析

劉希良,朱有志 · 2014-03-3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哈耶克的自信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更有嚴重的片面性,難免成為另一種“致命的自負”。

  劉希良1,朱有志2*

  (1.長沙學院 法學與公共管理系,湖南 長沙 410022;

  2.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辦公室,湖南 長沙 410003)

 

  摘 要:哈耶克提出了一套主觀唯心主義哲學,這套唯心主義包括以“感覺論”、“規則論”和“基據論”為代表的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以“知識分工理論”為代表的不可知論認識論;以“真個人主義”為代表的方法論個人主義;以“知識分子決定論”等為代表的唯心主義歷史觀。以之為武器,哈耶克區分了建構論理性主義與進化論理性主義,堅定了對進化論理性主義的自信。哈耶克的自信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更有嚴重的片面性,難免成為另一種“致命的自負”。

  關 鍵 詞:哈耶克;理論自信;論析

  An Analysis of Hayek’s Theory Self-confidence

 

  LIU Xi-liang1, ZHU You-zhi2

  (1.The Department of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22, China; 2.The President’s Office, Hu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angsha 410003, China )Abstract: Hayek put forward a set of subjective idealist philosophy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interrelated content: A world outlook represented by “perceptive theory”, “rule theory” and “datum theory”, an agnostic epistemology represented by “the theory of division of knowledge”, a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represented by “true individualism”, and an idealist view of history represented by “intellectual determinism”. As a weapon, Hayek divided constructive rationalism and evolutionary rationalism and strengthened his self-confidence for constructive rationalism. However, although Hayek’s self-confidence has some reason, because of its one-sidedness, it will eventually become another “fatal conceit”.

  Key Words: Hayek; theory self-confidence; analysis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堅信計劃經濟是“通向奴役之路”,社會主義是“致命的自負”。為了揭示計劃經濟的謬誤,他提出了一套主觀唯心主義哲學。

 

  二 主觀唯心主義哲學

 

  哈耶克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包括以“感覺論”、“規則論”和“基據論”為代表的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以“知識分工理論”為代表的不可知論認識論;以“真個人主義”為代表的方法論個人主義;以“知識分子決定論”等為代表的唯心主義歷史觀。

  1. 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他相信,觀念統治著世界,他也身體力行這一信念。”[1] 他認為,“在社會科學中,事物乃是人們認為的事物。錢之所以是錢,語詞之所以是語詞,化妝品之所以是化妝品,只是因為某人認為它們是錢、語詞和化妝品”,[2]“從理解一個人的行動來看,一種藥品是否是藥品,完全取決于那個人是否相信它是一種藥品,而與作為觀察者的我們是否贊同他的看法無關。”[2]

  哈耶克的唯心主義有一個從感覺論到先驗論的轉變過程。早期,他的唯心主義世界觀主要表現為“感覺論”。他認為,“所有的意義都存在于人的精神中。除了人的精神所感知的東西外,不存在客觀世界這樣的東西”,[1]“當然,我們關于外部世界的所有知識在這一定程度上講都是衍生于我們的感官知覺的(sense perception),因而也是源出于我們有關物理性事實(physical facts)的知識的”。[2]在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他的唯心主義世界觀主要表現為“規則論”和“基據論”。他認為,“‘規則’一詞是用于這樣一個命題,利用這個命題可以對個體行為間常規作出描述,而不管這些規則是否為個體所知,只要它們的行動通常都遵循這些規則即可”,[3]因此規則的特點在于它的抽象性和先驗性。此外,他還提出和區分了客觀事實意義上的“基據”(datum)和主觀意義上的“基據”。他認為對經濟關系的均衡關系既不能僅僅從客觀事實中推論出來,也不能只以一系列給定的主觀基據作為出發點,因為主觀基據先行就決定了均衡是存在還是不存在這個問題,[2]所以他所謂“規則”和“基據”都是一種先驗精神。對于他來說,這種所謂“規則”或“基據”就是“法律”或“社會秩序或模式”。他認為,“法律當然可以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但這只能是因為至少它的一部分內容是既定的,獨立于任何具體的人類意志”。[3]他還認為存在著“支配群體中個人成員(或任何秩序中的成員)之行為的規則體系”和“該群體作為一個整體所表現的行為之社會秩序或模式”。[3]

  2.不可知論的認識論。正因為在世界觀上信奉主觀唯心主義,所以哈耶克特別強調觀念的作用。據此,與古典自由主義強調客觀存在的勞動分工不同,他提出了知識分工理論。

  在他看來,“我所說的知識,是由一種尋找特定條件的能力構成的,只有當它的擁有者,通過市場了解到對哪些物品或服務存在著需求,以及這種需求有多么迫切時,它才會成為有效的知識”,[3]因此他所謂知識本質上是各種主觀認識,即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擁有的市場信息,包括生產成本、競爭情況、供求情況等等。這種知識的特點有:

  (1)“分散性”或“分立性”。在他看來,這種知識只能是“一種為不同的個人分散擁有的關于‘特定時空下的情勢’的知識”。[4]

  (2)不可知性。在他看來,由于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人所擁有的知識都沒有普遍性,相對于其他人來說都是復雜的、不可知的。

  (3)有限性。正因為每個人的主觀知識都是分立的、相對于其他人來說不可知的,所以其他人的知識對于每個人來說,也必然是他無法知道的,是他理性不及的,因此每個人的理性都是有限的。

  (4)可溝通性。哈耶克認為,雖然這種知識只為個人所擁有,但是這種知識可以發現、傳播和闡明,其溝通可通過兩種途徑進行。一是競爭。他認為,“競爭乃是一種形成意見的過程:通過傳播信息,競爭使經濟體系達致了統一性和一貫性,而這正是我們在把它視作是一個市場的時候所預設的前提條件。競爭使人們對什么是最好的和什么是最便宜的這兩個問題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也正是因為競爭,人們有可能知道的各種可能性和機會才至少會與他們事實上所知道的一樣多”。[2]二是價格。他在談到亞當·斯密的貢獻時說:“認識到當個人受抽象的價格信號而不是受直觀的需要引導時,他的努力會惠及更多的人,從整體上說也會滿足更多的需要,并且利用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最好地克服我們對大多數具體事實固有的無知,能夠最充分地利用廣泛散布在千百萬個個人中間的有關具體環境的知識——這就是亞當·斯密的偉大貢獻。”[3]

  由于競爭和價格是市場經濟的必備條件,因此他認為,只有市場經濟才能實現不同個人之間信息的溝通與傳播,而不同個人之間的信息在市場中的溝通與傳播的過程也就是他所謂的知識分工。

  由上可見,哈耶克的知識分工理論本質上是一種不可知論。為了論證這一不可知論,他嚴格區分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他認為:

  第一,決定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知識不同。在社會科學領域,個人活動的客體究竟屬于何種類型,這取決于被觀察者所擁有的有關這些客體的知識。例如,一個現代人當然知道銀行支票或左輪手槍分別意味著貨幣或武器。但當他看到一個拿著一個貝殼或一根細長管子的土著人的時候,這些東西的物理特性卻無法告訴他任何東西。只有有關觀察者告訴他貝殼之于土著人是貨幣,細長管子之于土著人是武器的時候,這些客體的意義才能得以明確,因此是觀念而不是物質客體,才使人明白人的行為的意義。

  第二,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不同,因而難易程度不同,進行解釋和預測的方式不同。他認為,自然科學主要研究人的行動所指向的環境,而社會科學研究的卻是人的行動本身,因此相比之下,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是更為簡單的現象,“在那里,各種解釋和預測可以以一些規律為基礎,這些規律表明,被觀察的現象的產生,相對而言只受極少變量的影響。它們或者是一些具體的事實,或者是較為頻繁出現的事件”,[3]因此我們在自然科學中就有可能取得精確預測。相反,社會現象“本質上是復雜現象的高度有機的結構”。[3]在這里,“我們所能確定的,僅僅是決定著某個過程結果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具體情況,因此對于我們所期待的結果,我們只能預測它的某些性質,而不是它的全部性質。我們能夠作出預測的,甚至往往不過是將要發生的事情的一些抽象特征——各因素之間的關系,而對那些因素本身,我們依然所知甚少”。[3]所以,對社會現象只能是一種模式預測,不能把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簡單地搬到社會科學的研究中來,這只會造成錯誤的結果。

  由于社會科學相對于自然科學存在以上特點,因此他認為,社會科學本質上是個人理性不及的,甚至是不可知的。“不能用只包含兩三個變量的理論來解釋隨便某個社會生活現象。其結果就是,我們永遠不可能得到可以有效地預測具體現象的理論,因為你必須把那么多你根本無從得知的變量填入方程式中。……假如他們真的創造出一個由群體的集體意志指導的社會,那么,知識的進步就走到頭了。因為那時不可能再利用我們的社會建立于其上的那些廣泛分散的知識,這些知識只存在于某種你根本無法用理智來把握的復雜的過程中。”[5]

  哈耶克立足于其知識分工理論基礎上的不可知論實質上是康德不可知論的變體。康德把人所認識的世界分為本質世界和現象世界,認為人只能認識現象世界,而不能認識現象世界所反映的本質世界“物自體”。透過哈耶克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分,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認為自然科學比較簡單,可以為人所知,正是因為它研究的對象僅僅是一些現象性的物理事實或反復發生的事件;而社會科學之所以不可知,正是因為它研究的是有關人的行動的比物理事實更復雜的本質。可見,他的不可知論與康德不可知論本質上是一致的,不過采用了不同形式罷了。

  3.方法論個人主義。方法論個人主義指對經濟的分析以個人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是自亞當·斯密以來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傳統,特別是自門格爾以來奧地利學派的傳統。“哈耶克不光在政治上,從性格上看,他也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個人主義者。”[1]但是哈耶克不是僅僅停留在對方法論個人主義的簡單繼承上,他從知識分工理論出發,對之做了新的闡述。

  在哈耶克看來,知識只存在于分立的個人之間,所以 “我們惟有通過理解那些指向其他人并受其預期行為所指導的個人行動,方能達致對社會現象的理解”。[6]由此出發,他提出和區分了兩類個人主義。一是他主張的真個人主義。根據鄧正來的研究,“哈耶克真個人主義的核心要點在于:個人行動及其客體在本體論上或在經驗上并不先于社會而存在;換言之,個人在實在序列上并不優先于社會,而只是在意義序列上優先于社會”。[4]就是說,真個人主義強調的是個人在意義或價值存在上相對于社會的優先性,因此并不反對個人是社會的存在者這樣一種觀點,反而以此為前提。在鄧正來看來,這是一種“分子式的個人主義”。二是他反對的偽個人主義。這種個人主義與真個人主義相反,強調個人在本體論上或實存上相對于社會的優先性,因而它是一種把個人與社會分割和對立開來的個人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原子”式的個人主義。由此,哈耶克提出了真個人主義區別于偽個人主義的許多特點。

  (1)真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存在的社會性,以理解各種決定人類社會生活的力量為目標。

  (2)真個人主義以知識分工理論為前提,相信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因而它強調社會秩序的產生是一個自發的過程,尊重傳統和慣例,反對國家對經濟秩序的干預。

  (3)它特別強調個人存在相對于社會的價值意義:首先,真個人主義并不認為私有制是一種最完善的制度,也不認為個人主義就是利己主義,它之所以強調這些方面,在于激勵個人以使他們盡其所能并且自愿地為那些他們并不知道的需要做出自己的貢獻。其次, 真個人主義主張人的不平等性,強調“法律下的自由”(freedom under the law)。它認為,所有人事實上在天賦和能力方面都不盡相同,因此是不平等的或不相同的(unequal),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對另一個人所具有的能力或被允許表現的能力做最終的判斷,所有強制性權力或排他性權力(coercive or exclusive power)都必須受到嚴格限制。但它并不是無政府主義(anarchism),也并不主張“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無政府主義只是唯理主義的偽個人主義的另一個產物,而這恰恰是真個人主義所旨在反對的”。[2]最后,真個人主義以有效的競爭性市場(an effectively competitive market)為前提,因此主張收益與風險的對稱性,反對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反對按照對人的品德的評判實行利益分配。

  4.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從以上理論出發,哈耶克進一步論證了其唯心主義歷史觀,包括社會現象重構論、知識分子決定論和社會進化論。

  (1)社會現象重構論。哈耶克認為,“我們從外部觀察自然世界,但是卻從內部觀察社會世界”,[2]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與事實無涉,社會科學理論絕不能經由事實得到證明或被證偽,完全取決于個人“某種心智重構的形式,亦即某種模式的形式,而構成這種形式的要素則是可理解的個人態度”,[2]因此歷史事實從來都并不是“給定的”,而是只通過我們的努力才能加以重構的。“歷史相對主義”是錯誤的,就在于它假定歷史事實對于我們來說乃是明確給定的。“歷史相對主義”是歷史主義(historicism)的典型產物,后者又是人們把唯科學的偏見(the scientistic prejudice)誤置于歷史現象的產物,就是說,它相信社會現象如同自然界的事實一樣始終是給定的。

  (2)知識分子決定論。既然社會世界由人的主觀知識決定,那么誰掌握和傳播社會科學知識,誰就能決定社會歷史,因此哈耶克特別重視知識分子的作用。不過他認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不必具備專業領域的特殊知識,甚至不必特別聰明、智慧,就能履行傳播觀念的中介作用,他履行自己的義務的資格要求僅僅是:隨時可以對廣泛的問題說點什么,寫點什么,而他又能夠獲得習慣于在那些等著他發言的人們之先熟知新觀念”。[5]就是說,知識分子指在人們之中傳播觀念的個人,不一定是專家,專家只有從專業研究中走出來傳播觀念時才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大都是公眾人物,如新聞從業人員、教師、牧師、演說家、政治家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哲學家。“就某些方面而言,知識分子確實更接近哲學家而不是專家,而不止一個角度看,哲學家都是知識分子中的某種君主。”[5]他認為,正因為知識分子大都是公眾人物,起著傳播觀念的作用,所以對社會歷史發揮著決定性作用,而當時的知識分子特別是最優秀的知識分子卻被社會至上主義的玄想所迷惑,越來越多地成了社會至上主義者,所以導致社會主義普遍盛行,古典自由主義傳統日趨式微。因此,反對社會至上主義,傳播自由主義,首要的就是要改造這部分知識分子,使其轉變哲學立場。另一方面,真正的自由主義者也必須向社會至上主義者學習,要有敢于“做空想家的勇氣”,要“使自由社會的哲學原理再次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知識問題,使探討這一原理成為激發我們這個時代最有活力的天才人物的機智和想象力的一項使命”。[5]

  (3)社會進化論。哈耶克認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只有復雜程度的不同,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適應于生物世界的進化論同樣適應于社會科學領域,進化論同樣是指導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但是他在用進化論研究社會科學時并不是簡單移用,而是結合現代自然科學的自組織論和波普爾的證偽論做了發揮,提出了兩種進化觀。一是經濟進化觀。“哈耶克認為,私有制和市場經濟是在人類漫長的經濟發展中通過優勝劣汰洗煉出的最適制度,而非人為設性的結果。”[7]二是“文化進化”觀。根據鄧正來的研究,“文化進化”觀“乃是指社會行為規則的文化進化論式”。[4]“哈耶克的文化進化觀有著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關道德的進化觀,二是有關政治的進化觀”。[4]道德進化觀的特點在于,“首先……道德規則絕不是建構的而是發現的”;[4]“其次,道德進化論的第二個特點乃是由此而達致的自由主義所信奉的客觀的‘否定性正義’觀”。[4]“從一般的角度講,哈耶克的政治進化論主要針對的乃是那種有關歷史的意向論解釋。”[4]他認為有關政治秩序的知識的歷史發展不是個人的理性所能控制的,只能是一種自發的進化過程。

  綜上所述,哈耶克從主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出發,以不可知論的知識論為核心,借助于個人主義方法論和社會進化論等,建構了一整套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并論證了建構論理性主義和進化論理性主義,堅定了對進化論理性主義的自信。

 

  二 進化論理性主義

 

  哈耶克所謂建構主義指科學主義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運用。“哈耶克把那種將自然科學的方法誤用到社會科學的做法,稱之為‘科學主義’(scientism),并將那種把科學主義視作控制社會的正當理由的做法, 稱之為‘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8]他認為,西方社會自笛卡爾以降,形成了一種對科學技術進步盲目樂觀的理性主義的傳統,認為由于人能夠運用自己的理性準確地認識自然、控制自然活動的發生,因此人在社會科學領域也能夠運用自己的理性準確地認識和控制每一社會事件,能把周圍的世界改造成一架龐大的機器,只要一按電鈕,其中每一部分便會按照它的設計運行。這種相信能夠運用科學理性來按照自己的意圖隨意改造社會的理性主義,就是他所反對的建構論理性主義或構成論理性主義。

  哈耶克認為,計劃經濟正是建構論理性主義的產物。“對社會現象進行自覺控制的理想,在經濟學領域里影響最大,當前‘經濟計劃’的流行,可以直接追溯到我們前面討論過的惟科學主義觀念的得勢。這個領域中的惟科學主義理想,是以應用科學家,尤其是工程師所采取的特殊形式表現出來的,因此我們不妨把討論這種影響與評價工程師的典型理想結合起來。”[9]就是說,現代應用工程技術的迅速發展,導致了科學主義的盛行,由此而產生了在經濟領域實行計劃控制的信念:“在自然科學中能夠做到的理性的精確,在制訂社會計劃時也可以做到”,[10]因此他認為,反對計劃經濟就必須反對建構論理性主義。

  為了反對建構論理性主義,他提出了進化論理性主義。“理性是人類對社會的識知能力。”[1]但在哈耶克看來,“所謂理性,我并不認為它在此處的含義是指那種構成了思想之鏈以及推理論證的領悟能力,而是指一些明確的行動原則,正是在這些原則的基礎上,產生了所有的德性以及對于確當養育道德所必需的一切東西”。[8]可見,哈耶克所謂理性,主要是指個人從事社會活動時所憑借的主觀原則。他認為,這些主觀原則的形成發展,如同生物的進化一樣,不是人類特意設計的產物,而是通過個人謹慎的、漸進性的、嘗試性的和不斷試錯的過程形成的,是一種通過個人進化與選擇過程的產物,經由示范和教育的手段,主要是經由語言教育,得以延續。因此,他把持這種觀點的理性主義稱為進化論理性主義。

  進化論理性主義的特點在于特別強調理性的有限性。這種有限性既是一種共時層面的有限性,也是一種歷時層面的有限性。在共時層面上,哈耶克認為,每個人的主觀知識都是分立的、相對于其他人來說不可知的,所以其他人的知識對于每個人來說,也必然是他無法知道的,是他理性不及的。在歷時層面上,哈耶克認為,理性的完善有一個個人無法預測的進化過程,因此任何個人在任何時候他的理性總是不完善的、有限的,從而任何試圖用個人理性掌控一切的做法都不過是“致命的自負”,都是錯誤的、不可能的。

  哈耶克堅信,只有自由市場經濟才與進化論理性主義一致,才是利用分立的個人知識以有效利用資源的唯一手段。“可見,保證我們的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如何使一時一地的具體知識得到最有效利用的問題;理性的社會秩序的設計者所面對的任務,是要找出如何使這些分散的知識得到最好的利用。……一個從事計劃的結構,根本不可能直接掌握它們的全部相關細節。……因此,要想使它得到利用,就不能自覺地把它納入一個統一的整體,而是只能利用某種機制,它把具體的決策留給擁有這種知識的人去做,并為此向他們提供有關一般環境的信息,使他們能夠最好地利用只有他們自己了解的那些具體條件。這正是各種不同的‘市場’所發揮的作用”。[9]

 

  三 結論

 

  綜上所述,哈耶克以一套完整的唯心主義哲學為基礎,區分和論證兩種理性主義,堅定了其對進化論理性主義的理論自信,為其批判計劃經濟維護自由市場經濟提供了堅實基礎。表面來看,他的自信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其理論十分完整嚴密,顯得非常科學和有說服力;二是實踐證明他從理性的角度對計劃經濟的批判比較有效,他指出的計劃經濟的問題如無法進行有效計算等確實客觀存在;三是他揭示了市場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某些一般規律,如知識、信息、價格、競爭等對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充分重要性。但是,哈耶克脫離實踐,主觀地從個人立場看問題,割裂人知識的主觀形式和客觀內容的關系,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本質區別,社會發展與生物進化的本質區別,個人和集體的辨證關系,人理性的有限性與無限性的關系等等,片面維護自由市場經濟,導致一方面反對建構任何理性,另一方面卻極力建構進化理性,從而形成悖論。這些說明,其理論不過是一種片面的深刻和深刻的片面,其理論自信難免成為另一種“致命的自負”。

 

  [參考文獻]

  [1][英]哈耶克.經濟·科學與政治——哈耶克論文演講集[M].馮克利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P206,283,P16.

  [2][英]哈耶克.資本主義與歷史學家[C].秋風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P90-1,P91,P88,P66, P155-6,P228,P468-9,P469,P470,P22-3,P114,P107,P51.

  [3][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鄧正來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P533-4,P531, P533,P123.

  [4][英]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M] .王明毅,馮興元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P138,P24,P277,P278,P282,P283,P285.

  [5][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負[M].馮克利等譯,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P259,P5,P11,P21.

  [6]靳玉英.自由主義的旗手:弗·馮·哈耶克[M].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P12.

  [7][英]哈耶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M].鄧正來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P55.

  [8]鄧正來.規則·秩序·無知:關于哈耶克自由主義的研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P590,P321注[120]

  [9][英]哈耶克.知識分子為什么反對市場[M].秋風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P24,P28.

  [10][英]艾伯斯坦.哈耶克傳[M].秋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P128.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蘇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6.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9.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10.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8.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9. 朝鮮領導落淚
  10.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