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是20世紀中國歷史的產物,又是指導億萬中國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偉大精神力量。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上,毛澤東思想發揮了此前任何一種思想理論都未曾有過的動員群眾、改造社會的作用。1945年黨的七大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對于這樣一個具有崇高歷史地位和現實指導地位的思想體系,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給予全面、系統、科學的闡述,無論對于文明的傳承或現實的實踐,都是一項意義深遠的重要工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
闡明博大精深的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隨著《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毛澤東思想專題摘編》以及毛澤東多方面文集、文選的出版,《毛澤東傳》、《毛澤東年譜》等重要著作的問世,學界對毛澤東生平和思想研究的逐步推進,人們更有條件對毛澤東思想體系闡述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新近出版的沙健孫教授的《毛澤東思想通論》(以下簡稱《通論》),就是一部力作,是當代中國理論工作者承擔這一歷史性任務的重要代表性成果。
筆者經初步研讀,感到該書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第一,《通論》對毛澤東思想作出了全面、深刻的闡述。
該書對毛澤東思想的整體和各個方面都作了系統的、相當詳盡的闡述,全景式地呈現出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毛澤東思想中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關于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的思想、關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思想、關于黨的建設的思想,以及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都在《通論》中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展示和闡釋。研讀《通論》,可以全面地了解毛澤東思想究竟以哪些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理解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于以往同類著作中較少涉及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通論》也作了比較深入的論述。例如,在第十六章中,作者圍繞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這一重要思想,從毛澤東在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前后“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任務”和“實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基本原則”、“搞好‘第二次結合’必須認清中國的基本國情”、“實行‘第二次結合’的主要途徑和方法”、“立足中國與放眼世界”等方面,分五節系統地論述了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指導原則和途徑,令人信服地說明了毛澤東“第二次結合”的思想對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完整準確地闡明毛澤東思想,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作者對毛澤東思想體系及其中各個方面的闡述,都以詳盡地占有材料,全面、系統地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基礎,經過深入研究,做出科學闡述。完整準確地闡明毛澤東思想,不能不對一些觀點予以辨析,做出回應。在總體評價毛澤東思想的問題上,《通論》對毛澤東思想是否具有“實用主義因素”、是否具有“民粹主義因素”、是否具有道德主義因素等問題做了深入、細致的辨析和有力地論證。
第二,《通論》按照邏輯與歷史統一的原則,力求對毛澤東思想的融會貫通。
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和論述,既可以側重于運用歷史的方法,按照時間順序闡明毛澤東思想的發展史,也可以側重于運用邏輯的方法,按照思想的內在邏輯關系展現毛澤東思想的體系,前者通常稱為“史”,后者則屬于“論”,通常稱為“概論”或“原理”。《通論》的一個特點在于,它既是“論”,又是“史”。它不僅始終遵循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而且在全書中把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論”和“史”結合起來、統一起來。這種結合在該書的結構上通過三個層次體現出來。其一,全書各編之間的關系,是按照歷史的順序安排的。全書除導言和結束語外,分為四編。第一編論述了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及其歷史地位后,第二、三、四編按照歷史發展的邏輯依次論述毛澤東思想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其二,第二、三、四各編的內部結構,即每一編中各章之間的關系,則主要是邏輯的關系,各編分別構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例如,第二編分6章依次論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建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政黨、中國人民革命發生和勝利的原因與基本經驗等重大問題。第四編在闡述了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指導原則和途徑后,以8章的篇幅論述了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問題的戰略性思考,確立“四個現代化”的目標與“兩步走”的戰略,以及關于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民主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國防現代化建設與人民軍隊工作、國際戰略和對外工作、執政條件下共產黨自身建設等各方面的思想。其三,在一章或一節中論述某一個問題時,既闡明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又合乎邏輯地展開豐富的思想內容。例如,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道路的開辟,經歷了一個艱苦探索的過程。《通論》依據豐富的史料再現了在實踐基礎上認識逐步深化的歷史過程,同時又闡述了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走這條道路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大意義的系統而深刻的論證。
研讀《通論》,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理解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關聯,努力做到融會貫通,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
第三,《通論》遵循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闡釋毛澤東思想,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統一、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統一。
《通論》在闡明毛澤東思想時,既追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有關論述,又考察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進而闡述毛澤東是如何通過對實際情況的分析,創造出新的理論,并運用它指導實踐,又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理論的,這樣就很好地體現了毛澤東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運用和發展,是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通論》對各個重要理論問題的論述,既著力闡明毛澤東的獨創性貢獻,從而說明毛澤東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又論述了其他老革命家的有關思想,從而說明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一些問題上,《通論》還將毛澤東思想與共產國際的有關觀點和蘇聯的有關經驗進行對照,與中國共產黨內右的和“左”的錯誤觀點進行對照,從而說明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探索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的成果,是在反對各種錯誤思想的斗爭中形成的被實踐證明了的理論。《通論》第六章關于“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的精辟論述就是這方面的一個范例。在結束語中,《通論》論述了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使讀者能夠從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內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整體中去認識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歷史地位。
綜觀全書,《通論》為我們學習毛澤東思想、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供了重要輔助材料。對于系統地深入地學習和研究毛澤東思想的黨政領導干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學者,《通論》更是一部有助于在普及基礎上提高的優秀理論專著。
(作者: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