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高考改革政策出臺了,媒體只披露了較粗略的提綱,并未看到操作細節,羞羞答答的不露真顏,總體感覺這兩個政策都有閉門造物之嫌,至少算不上好的改革方案。我簡單看了一下版本,有很多疑問之處,現提出來,希望教育部能夠回答一下。
其一,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的同時,為何沒有高校招生方案的配套?大家爭論高考方案,爭來爭去的,歸根到底是為了上大學,所以,大學怎么招生決定了老百姓對高考方案的支持度,招生政策只要留那么幾條小縫,高考改革的意義有可能立馬變成負值。復雜的考試方案必定伴隨著復雜的招生制度,復雜的招生制度必定伴隨復雜的操作技巧,越復雜的操作技巧對普通百姓越不利。
有些人認為,高考改革主要是為了選拔人才,主要是為了素質教育,與招生關系不大。少扯些閑話吧!我敢肯定地說:在中國,無論你高考怎么改,都不可能實現素質教育,這不光是由人口基數決定的,而且是由中國幾千年文化決定的。考試就是考試,就得來硬的,分數也能決定素質基本規律,你盡搞些吹拉彈唱的就未必能代表素質。
高考改革方案必須與高校招生方案同步全文公開,群眾關心招生可能更甚于高考。
其二,學業水平3個科目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怎么個定級法?有些人,說唯分數論不利于選材,說等級更科學更利于考察綜合能力。 那我現在希望教育部把分級的細則公布出來,到底怎么個分級法?是不是還要按分數排序?如果是,那不就是脫褲子放屁嗎?你都考出分數來了,再排個序,分級,學生的素質就更明晰了?誰信呢?
象長沙市的中考,也是搞分級,每科都先考出分數,劃線定A、B、C、D、E,假若數學以110分劃為A等,那109就是B等了,依此類推,其它五門課也這樣分好級。如果有一位同學五門課考了接近滿分的頂級優異成績,但英語只考了109分(若110分為A級),在長沙市,他就只能讀比較差的高中,因為長沙好的高中就那么幾所,在一所差的高中,他很可能因此就讀不了好大學,僅外語差一分就把他五科所擁有的優勢給消滅了,等級制更科學嗎?不。
分級問題同樣還涉及到錄取,千差萬別的成績如何與千差萬別的高校對接?
其三,如此復雜的考試設計,高考組織如何搞?在高考的公平性當中,考試過程的公平是非常關鍵的,而越復雜的考試設計,公平性就越難保證,尤其是涉及二次考試的問題。還有,音樂、美術、體育、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科目的考試到底在高校招生錄取中起多大的作用?如果沒有什么硬的作用,考試不就淪為形式了嗎?如果有很大的作用,那怎么組織考試?
新的高考模式下,可隱蔽操作的空間應該更大,如何避免?
其四,綜合素質評價是不是走形式?雖然說要進入檔案,還要公示,但是,如果它與錄取關系很小,各地是不是都睜一只閉一只眼的皆大歡喜?說是高考要全科覆蓋,問題是各地自有各地的考慮,為了能讓考生的成績亮麗一些,除必考科目之外,其它科目肯定是“輕松覆蓋”,約等于沒覆蓋。若硬要有效覆蓋,那考生會比以往更苦更累,特別是底層百姓的孩子就要吃大虧了,農民的孩子到哪里去學那么音樂美術活?
其五,名校指標如何分配?這個問題提了幾十年,幾十年都改不動,如果新的改革仍改不動,我建議干脆不要改。全國各省市為了應付一次次改革累得不成人樣,你重點名校還是集中在那么少數幾個省市,比例還是如此的失衡,你教得再好,能考得過人家嗎?怎么改都考不過人家,那還改什么改?
新的高考改革是各省搞各省的,這等于已經宣布“名校全國一盤棋”的錄取愿望是永無實現的可能了,分你多少指標,你就得多少,多加幾個指標,你還要感恩戴德,這種搞法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搞法嗎?是國有高校的公理嗎?
我建議,所有的985和211高校都按人口比例分攤,雖然這也不是很合理,但沒辦法。最好的方式是全國一張卷,憑分數說話,但以后不行了,各省考各省的,題不一樣,你都沒辦法說理去。
其六,既然浙江省和上海市已經啟動試點,為何不等試點經驗出來后再制定全面綜合改革方案?試點本來就是用來總結經驗的,好壞都可以由兩地的考生做出回答,現在,試點還沒有結一次果實,就整出新的方案,合適嗎?
希望所有的網友都關注高考改革方案和高校招生方案,希望大家能提出更多更建設的意見,這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希望教育部能聽取網民的意見,天天講群眾路線,教育改革走群眾路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以說冠所有改革之首,請慎重考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