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走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化的道路
如今,黨的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市級、縣級、鄉級如火如荼的開展,其主題依然與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致,旨在解決“四風”突出問題。可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事與愿違。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四風”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風反而愈演愈烈,其爆發程度之徹底、之充分,令人始料未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何避免自身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化問題,似乎還沒有引起各級黨委、領導干部的注意。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形式主義化主要表現在:各級黨委全部成立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該辦公室的最大任務就是編寫實施方案,上報工作簡報,在許多地方,工作還沒有開展,簡報已經上報十多期,真可謂“活動還沒有開展,簡報已行十多期”。最夸張的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是以支部為單位,在縣、鄉級大概90%以上的支部的黨員在3-5名,根據活動要求,每個支部都要編寫自己的實施方案、單獨開動員大會,每個支部開展實踐教育活動材料都包括該支部的實施方案、該支部成立領導小組的通知、該支部支部書記在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以及動員大會安排方案等,而且每個支部在開動員大會前,所有的材料都要裝訂成冊,然后報送分管縣級領導、所屬督察組組長審核簽字,才能開動員大會。個別鄉一級的方案要報送市委、州委乃至省委審核。在民族地區,中央、省委制定的“1+7”方案經過擴展后,變成“1+9”方案,其他形式主義作風就不再一一例舉。仔細想想,這難道不是最登峰造極的形式主義?需要走這么多的過場和形式嗎?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官僚主義化主要表現在:基層各級干部棄已經制定好的總體方案于不顧,依然我行我素,不是由既定方案說了算,不按照既定方案上的程序走,而是由自己說了算,官僚主義、衙門作風依然嚴重。依然以會議的形式貫徹落實上級政策,在聽取意見環節,依然“公文旅行”“函來函往”,既沒有放下官僚架子深入基層,更不能“主動納諫”“開門評風”,所有的征求意見表、民主評議表都是“好”,“四風”問題都完美無缺,一律“無”,似乎沒有必要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有些民族地區,因08年以來基層工作需要,成立了“群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部署基層的群眾工作。結合當前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工作本該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可是,在基層二者依然“老死不相往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依然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如果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風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蔓延,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不僅得不到鞏固,相反最終會付諸東流。最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將成為一場沒有任何實際成果,從形式上檢閱“四風”的儀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