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鞏義竹林鎮踐行群眾路線30年 中紀委原副書記撰文推薦

侯宗賓 · 2014-03-12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大河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1983到2013,鞏義竹林的30年,折射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飛速變遷。

  竹林,1983年,這還是一個生產大隊的名字,彼時,竹林剛剛起步,就免除了群眾的農業稅及統籌提留。是年,村支部書記趙明恩44歲,人到中年。

  1984年1月,竹林生產大隊改為竹林村。而十年后的1994年,竹林撤村建鎮,此時的竹林,已經名聲大振,54歲的鎮黨委書記趙明恩,在竹林小鎮迎來了52歲的胡錦濤,并不年輕的趙明恩向胡錦濤匯報竹林精神時,胡錦濤饒有興趣,認真地在本子上記錄。

  這一場景讓趙明恩銘記至今,他曾對記者說,“這些年我接待領導首長幾百上千人,首長做筆記的只有胡錦濤書記。我匯報時,他親自做筆記”。

  胡錦濤離開竹林鎮兩個多月之后,人民日報發表《從竹林看中國》,在記者孟曉云的筆下,竹林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2013年,竹林已經從一個村成長為一個年產值50億元的河南省百強鎮,產值、稅收、財政均比1983年增長上千倍,人均收入由1983年的87元躍升到26000元,成為國家級的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并進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試點。

  2014年2月18日,記者趕赴竹林鎮,探訪竹林飛速變遷背后的支撐力量。

  據竹林鎮黨委書記趙明恩介紹,竹林的30年巨變,離不開一個法寶,那就是持續不斷地踐行群眾路線,開展“群眾評議黨員、黨員評議支部、支部評議黨委”的“三評”活動。

  “三評”活動發軔于1983年,30年來,每年堅持開展兩次“三評”,吸納群眾意見,匯聚群眾智慧,接受群眾監督,按群眾意愿和要求解決問題、干事創業。

  據介紹,1982年前,當時的竹林村由于一度忽視了黨的群眾路線,導致集體主義渙散,連一些村干部也無心工作,5個支部委員有3個辦了小企業,13個生產隊長有8個只顧發展個體經濟,村里一度班子癱、人心散、社會亂,甚至出現了賭博、酗酒、打架斗毆、信神信鬼、燒香修廟、超生早孕、大辦紅白喜事等不良現象。

  時任村黨支部書記趙明恩在1983年“七一”前夕,組織召開了全體黨員和群眾代表會議,發動群眾對黨員干部進行評議。原定一天的會議連續開了七天七夜。在當時的會議上,群眾對只顧自己致富的干部提出尖銳批評,對每個黨員干部的做法進行了深刻剖析,對支部的所作所為進行了認真評議,使支部和黨員干部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動。這就是“群眾評黨員、黨員評支部”的開端,也是竹林“三評”的肇始。

  從1983年起,這種評議就在竹林每年的6月、12月延續了下來,逐漸完善,形成了制度。隨著竹林村黨支部逐漸升格為黨總支、村黨委,后來撤村建鎮又成立了鎮黨委,“群眾評黨員、黨員評支部”的做法,也慢慢演變成“支部評黨委”。近30年來,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三評”作為竹林每年黨建工作中雷打不動的大事,一直堅持下來,并成為了踐行群眾路線的一項有效方式。

  竹林“三評”具體方法是:先由黨員向群眾代表述職,讓群眾評議;同樣,黨委和支部成員向全體黨員干部述職,讓大家評議。在此基礎上,分別填寫對黨員、支部、黨委的民主測評表,同時提出批評建議。群眾評議一般采用無計名投票方式,對黨員干部提意見則鼓勵指名道姓,毫無保留。黨員干部對照檢查再向群眾反饋,作出落實整改計劃。支部和黨委歸納黨員群眾提出的各種問題和建議,列入下一步工作目標。

  30年來,竹林通過這種富有成效的“三評”活動,加強和改善了群眾的思想工作,促進了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的進一步發揮,提高了黨員素質,促進了民主管理,提高了鄉風文明,服務了人民群眾,推動了經濟發展。

  “三評”是竹林鎮黨委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傾聽群眾意見建議的有效途徑。據不完全統計,30年來,鎮黨委先后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12000多條,制定出整改措施36000多條,為群眾承諾的800多件實事全部辦結到位。通過“三評”,一批被群眾認為不符合條件的黨員受到處理,先后有8名中層干部因不公不廉和能力不強被免職,純潔了黨的隊伍。1994年,鎮里準備投資新建辦公大樓,群眾反對,在“三評”中提出把錢用到發展教育上,后來經過4年奮斗,全鎮經濟上了新臺階,群眾又在評議中提出,必須建設能與竹林經濟發展和對外形象相稱的辦公樓,于是竹林鎮才在1998年改建了辦公樓。

  竹林通過行之有效的“三評”活動,評出了欣欣向榮的新竹林。2014年1月22日,中紀委原副書記、河南省委原書記侯宗賓在新華每日電訊撰寫長文,把竹林“三評”作為忠實踐行群眾路線的好典型向社會推薦,并引起廣泛影響。(陳耀文)

  鞏義竹林鎮:從貧困小山村到年產值50億元

 

  竹林鎮群眾、黨員和支部成員在討論

  □記者李俊明文圖

  閱讀提示|有同事對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張翔升博士說:“我采訪的不少地方極其艱苦,沒水沒電。”張翔升博士回應:“農村沒水沒電都很正常,可你們聽說過農村沒有土嗎?”張翔升博士說的“沒有土的地方”,就是他老家河南的鞏義市竹林鎮。竹林鎮,總面積30平方公里,山高,石厚,土薄,缺水,30年前一貧如洗。

  30年后的今天,全鎮年產值達50億元,并建起了國家AAA級旅游區,聯合國授予竹林鎮“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

  ■榮譽

  三任總書記都來過

  沒有土,無法種糧食。竹林最大的一塊耕地只有10畝,最小的只能栽幾棵紅薯。1980年春天,村民吃的還是紅薯面和槐角粉摻在一起烙的餅子。今年74歲的竹林鎮黨委書記趙明恩說:“上個世紀,竹林曾有規定:每輛回竹林的大卡車,必須要拉一車土回來。”當時竹林人吃水,要到4公里外的山下肩挑驢馱。

  30年后的今天,竹林鎮年產值達50億元,是30年前的2500倍,它在鞏義市人均純收入最高,鞏義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也在竹林。2003年,一條鋪設了32公里的管道,經四級提灌,將黃河水引到竹林。萬噸水廠在竹林北山建起,吃水難成了歷史。

  竹林工業高度、密集發展的同時,生態并未遭到破壞。2008年,竹林開始開發長壽山生態景區,目前已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近日,住建部命名首批國家園林城鎮,河南省只有三個鎮上榜,竹林鎮名列其中。對于竹林來說,這只是30多年來竹林獲得的數十個國家級榮譽中的一個。江澤民、胡錦濤等三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都曾來過這個豫中偏僻的村莊——這在國內極為罕見。

  ■三評

  堅持了30年的群眾路線

  每年6月和12月,鞏義市竹林鎮村民張良都會收到一張評價表,評價表的表格里有對支部成員的打分欄,還有對鎮工作的建議欄。

  2013年6月,張良在建議欄下寫道,“鎮上中心花園路破爛,建議修好”。幾個月后,這條長約800米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地下約300米的管道也順勢建好。“政府出資,百姓出工。”張良說。

  竹林人把群眾評黨員、黨員評支部、支部評黨委的工作叫“三評”,每年兩次,全員參加。2013年6月,中央部署啟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竹林鎮的領導說:“我們以‘三評’方式走群眾路線,已經走了30年。”

  中紀委原副書記侯宗賓:一個忠實踐行群眾路線的好典型

  鞏義市竹林鎮是河南省、鄭州市兩個文明建設的老典型。這個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窮山村,1983年起步,1994年撤村建鎮,30年來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在河南省百強鎮中名列前茅。2012年全鎮完成社會總產值48.5億元,比1983年增長2400倍;上交國家稅金2.03億元,完成財政收入5900萬元,分別比1983年增長上千倍。人均年收入由1983年的87元躍升到19200元,增長220多倍。竹林發展經濟重視環境和資源保護,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進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試點,被聯合國授予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

  竹林發生的歷史性巨變,一條重要經驗是,堅持30年開展“三評”活動,充分發揚民主,吸納群眾意見,匯聚群眾智慧,接受群眾監督,按群眾意愿和要求解決問題、干事創業,走出一條忠實踐行群眾路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路。

  “三評”活動堅持了30年

  干部群眾常說,竹林的巨變靠的是“三評”。“三評”指的是始于1983年,黨委每年組織兩次的“群眾評黨員、黨員評支部、支部評黨委”活動。

  當時,竹林一度出現班子癱、人心散、社會亂的現象。看到村里一些能人去致富,一些村干部也打起小算盤,有3個支委只顧自己辦企業,8個生產隊長也忙著自己做小生意,黨員會、支部會開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時任村支書的趙明恩和副支書李書轉,召集全體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討論竹林的出路。會議上大家爭論很激烈,原打算三天的會開了七天七夜。群眾說,干部有條件搞個體只顧個人發財,多數群眾怎么辦?要求村干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集中群眾提出的72條意見和建議,最后形成三項決議:只顧個人富不能當干部,當干部就決不能只顧個人;黨員干部要集中精力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黨支部要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思想道德建設。

  這就是“三評”的開端。此后,他們又把這種評議活動進一步完善,形成現在的“三評”制度,當作推進竹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法寶,一直堅持至今。

  “三評”活動每年兩次,分別在6月、12月進行。具體方法是:先由黨員向群眾代表述職,讓群眾評議;同樣,黨委和支部成員向全體黨員干部述職,讓大家評議。在此基礎上,分別填寫對黨員、支部、黨委的民主測評表,同時提出批評建議。群眾評議一般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對黨員干部提意見則鼓勵指名道姓,毫無保留。黨員干部對照檢查再向群眾反饋,作出落實整改計劃。支部和黨委歸納黨員群眾提出的各種問題和建議,列入下一步工作目標。

  “三評”內容很廣。從關系竹林發展的重大決策,到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從解決涉及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題,到分給群眾的糧食、物品的數量、質量;從黨委成員、支部委員遵紀守法表現、決策水平,到個別黨員干部占小便宜,開會遲到、打瞌睡等。在評議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同時,也提出群眾的要求和建議。“三評”是竹林鎮黨委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傾聽群眾意見建議的有效途徑。多年來,上萬條意見建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趙明恩說:“‘三評’是一面鏡子,每個黨員干部表現啥樣,我們工作做得怎樣,照得一清二楚。”

  作風大轉變促進經濟社會大發展

  竹林堅持30年的“三評”活動已經深入人心,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制度和機制。通過“三評”,黨員干部思想作風的大轉變有力地促進了竹林經濟社會大發展。概括起來有以下特點:

  匯聚民智民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對涉及全局性大事的建議,經歸納整理,研究論證,一經確定便堅決落到實處。最初他們按群眾提出的發展經濟、共同致富的要求,結合本地礦產資源豐富的實際,大力發展耐火材料,形成當地支柱產業。實現初步富裕后,根據群眾建議,他們又瞄準國內外市場,向發展高科技產業轉化。從1995年起,竹林多家企業延請專家創出多個部優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和美國、新加坡等地。建成的豫中制藥廠,1998年成功上市。

  竹林的每一次飛躍,都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30年來,由原來只有一個小耐火材料廠發展成為擁有82家工商企業的經濟強鎮,竹林眾生成為河南省第一支醫藥股。竹林的發展,是河南“三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縮影,也是河南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典范。

  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竹林十年九旱,水源奇缺,種地靠天收,農民吃水要到十幾里外車拉人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年年“三評”群眾都強烈要求解決水的問題。村里先是投入人力財力建水窖蓄水,后又從十幾里外的礦區引水。在南山等地打出14眼400米以上深井,但出水量不夠生活用,更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水的問題不斷在“三評”中提出,2003年,鎮里籌資上億元,鋪設大型管道32公里,引來黃河水,經過四級提灌,流入竹林萬噸水廠,徹底解決了竹林數百年來的吃水難問題。

  1994年竹林撤村建鎮,加大了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上級鼓勵“先富帶后富”,先后經過4次區劃把周邊的8個村劃給竹林。竹林鎮現轄7個居委會,區域面積由不足7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2200人增至2萬人。由于經濟基礎不同,一些居住條件差的新竹林人,連續兩年在“三評”中提出要像老竹林人一樣改善居住環境。鎮黨委、政府決策于2012年建成8棟樓的新壇花苑小區,包括一些山區零散戶在內,共解決240多戶群眾住房。對一些特困戶,鎮里免費給房,免費裝修,連家具、電器都免費配齊。在新壇花苑小區一個貧困家庭,兩位老人照顧著從小癱瘓、在床上躺了26年的兒子。老兩口指著剛搬進的140平方米新居,連說感謝共產黨。目前,全鎮已建設居民樓近百幢,入住率達到84%。

  接受群眾監督,自覺修正錯誤,做合格黨員干部。每年兩次的“三評”活動,竹林堅持了30年,已經形成制度。群眾評議黨委、支部和黨員,對他們思想道德、工作作風問題的批評,非常尖銳。群眾提出,辦事不公、手腳不廉、作風不實、對父母不孝的,沾上一條都不是合格黨員干部;無故不參加黨組織活動也不夠合格黨員。經過群眾評議,竹林鎮先后有8名干部被免職。有名黨員酒后將正在施工的挖掘機玻璃砸爛,“三評”中被支部黨員大會評為不合格黨員,給予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還有黨員因不按時交納黨費、長期無故不參加黨組織生活等也被評為不合格黨員。在群眾監督之下,黨員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素質不斷增強。有名黨員看到長壽山的竹子長出新芽,想掐幾枝泡茶喝,一位居民當場批評他:“你還是黨員哩!”他的臉紅了,立即縮回了自己的手。民主評議使竹林的黨員不斷接受洗禮,真正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加強學習引導,確保“三評”活動健康發展。“三評”中群眾和黨員提出的意見,支部和黨委堅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要求多從群眾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有些干部認為,群眾提的意見自己已經重視,還有人每次揪住一些小事不放,如分的面粉不夠白等,認為是斤斤計較。針對這些,鎮黨委開會引導干部對“三評”活動再認識,讓大家明白:凡是牽涉群眾利益的事無小事,我們都要當作大事辦好。對群眾提出的每一條意見,我們都有責任說清楚,做到明白、公道。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對群眾不耐煩、不盡心。鎮黨委和各支部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都能做到:能辦的立即就辦;暫時條件不成熟的,講清楚緩辦的原因;提的不對的,講明政策、說明情況,做出耐心解釋。

  隨著“三評”的深入,竹林鎮黨委認識到,用先進理論武裝干部群眾頭腦,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事關各項事業的成敗。為此制定了嚴格的學習制度。黨員干部每月逢9學習,職工居民每月逢10學習,各級黨組織結合每個時期的工作,每季度集中進行一次思想道德教育,一次科學知識學習,一次市場經濟培訓。

  評選“十好”帶來文明新風

  每年兩次“三評”活動,半年的“三評”評出先進支部和優秀黨員,年終的“三評”再產生一批“十好標兵”。竹林從農村實際出發,以黨風、政風的轉變,帶了民風、家風的轉變,以評選“十好”為載體,找到了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形式。

  從“三評”第二年開始,“十好”評選堅持了29年。當時是針對社會不良風氣,提出建立農村新風尚的建議而形成的。全鎮每年開展“好黨員、好團員、好干部、好職工、好居民、好民兵、好少年、好夫妻、好媳婦、好家庭”的評選活動。“十好”典型先由各單位層層評出,在全鎮公示后,召開大會進行表彰。先進人物披紅戴花上臺領獎,通過電視、廣播和光榮榜廣為宣傳。29年來,竹林鎮評選出“十好”標兵8200余人次,其中影響較大的“好媳婦”標兵160余人次。

  “好媳婦”李麗霞,2006年嫁到竹林鎮西街,常年無怨無悔地照顧病殘的公婆和哥哥年幼的孩子。評上“好媳婦”后,鎮領導帶著彩車敲鑼打鼓到她娘家報喜,影響周邊的十里八村。趙寨小區的張桂芬被評為“好媳婦”后,嫂子連芬蘭受到鼓舞,競相孝順公婆,在全鎮傳為佳話。“十好”評比給竹林鎮帶來文明向善、和諧相處的好風氣。

  弘揚傳統美德,讓文明進入每個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要家庭的細胞是健康的、有希望的,社會自然就是健康的、有希望的。趙明恩多年前就提出:“每個家庭和諧了,整個村就和諧了;每個村和諧了,整個社會就和諧了。”

  近兩年,竹林把傳統美德和現代文明結合起來,開展“孝老敬親”活動,把評選“十好”的活動深入到各個家庭。竹林提出“不孝敬老人者不能重用”。把全國婦聯等制定的新24孝行動標準,圖文并茂刻成石碑鑲到北山公園墻上。鎮里對59對攜手60年的鉆石婚好夫妻給予表彰。對評出的好家庭,鎮領導登門送上“賢孝之家”的牌匾。

  重陽節前后,是竹林長壽山觀賞紅葉的最佳時節。當地有重陽登高的習俗。從2012年開始,竹林鎮確定在重陽節舉行“孝老敬親”活動。全鎮80歲以上的老人乘花車、坐花轎上長壽山,在孝拜臺接受晚輩的孝拜和祝福。老人身著唐裝端坐在孝拜臺上,單位負責人隆重介紹后,晚輩讀“孝拜詞”,敬獻禮品,行叩拜大禮。連續幾天的活動,老人們個個笑逐顏開,夸這項活動搞得好。這個場景深深打動了我。看到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農村一派文明富裕、安居樂業的繁榮景象,我也情不自禁寫了四句話:“自古百善孝為先,一個孝字全家安。選用干部忠孝廉,國順民樂太平年。”

  竹林的“三評”、“十好”和孝老敬親活動扎根于群眾中間,互相交織、互相促進,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風吹進每個家庭和每個社會成員的心里。30年來,竹林鎮無封建迷信,無重大刑事案件,無黃賭毒,無上訪告狀,無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成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三次蟬聯全國文明村鎮。

  獨具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使竹林保持了良好的社會風氣,以“愛竹林、比貢獻,謀發展、永創業,講文明、共富裕”為主要內容的“竹林精神”得以全面弘揚,凝聚起干部群眾共謀發展的向心力。

  對踐行群眾路線的幾點思考

  竹林鎮黨組織踐行黨的群眾路線30年,取得豐碩成果。總結這一典型經驗,聯系當前深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必須態度堅決,持之以恒。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能不能守住這條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我們各級黨組織就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持之以恒地緊緊依靠群眾,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竹林鎮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過程中,從農村實際出發找到了方法、選準了載體。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做到了堅持30年不動搖,在一年兩次的“三評”中,認真傾聽群眾意見,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在群眾評議中改進自己,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真正解決了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在群眾中樹立了黨和政府的威信。

  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要從黨員干部做起,特別要選好帶頭人。我們黨是執政黨,是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力量。各級領導干部和黨員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響著黨的群眾路線的貫徹執行。因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要從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抓起。竹林鎮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卓有成效,關鍵是有一個思想作風正、道德修養高的黨委領導班子。他們銳意改革,無私奉獻,團結合作,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帶動全鎮黨員干部,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要結合實際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重要一條是結合本地實際,與當地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同時要緊扣時代脈搏,在不斷豐富完善中獲得新的內涵。竹林的先進典型覆蓋全鎮各行各業,“三評”、“十好”評選內容根據實際不斷調整,具體標準也隨當年的工作目標而變化。竹林的“三評”、“十好”和“孝老敬親”活動,把干部群眾精力集中到思改革、謀發展、搞建設上來,形成了安定團結、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好局面。

  (作者系中紀委原副書記)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蘇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6.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9.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10.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5.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6.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7. 朝鮮領導落淚
  8.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9.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0.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