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京城某報有一篇評論,題為《親民秀遭質疑是因水平不高》。文章的由頭是最近《寧夏日報》頭版刊登三位官員掃雪的照片被質疑“中間書記的推鏟是被戰士推著走的”、去年底鄭州電視臺記者報道“地鐵偶遇書記”被質疑是安排的,作者的結論是:人人都可以“評一句”的時代,“親民”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官員如果想做“親民秀”,就要預想到公眾的挑剔目光,更要忌諱在媒體上公然使用“通訊員”拍攝的照片,而展現誠意是打通一切關隘的鑰匙。知乎此,才不會覺得那些質疑聲是找茬,才能有更高質量的“親民秀”上演。
“親民秀”是一個技術活嗎?失敗的“親民秀”是因為技術水平低嗎?從最近一個時期各級領導的“親民秀”動作上看,除了吃飯、坐車、掃雪,似乎也沒有更加高難度動作的“親民秀”。顯然,那些遭到質疑或失敗的“親民秀”,問題不是出在技術層面。
“親民秀”固然是表演,需要有一些技術或技巧成分,但終歸不是舞臺上影視演員的那種表演,不需要“演誰像誰”,而只需要演好自己就行了,也就是“本色演員”的表演便足夠了。官員身邊有秘書或秘書班子,或是智囊人士,這些人大都擔當不起導演的角色,或是自身能力不足,或是不敢向領導建言獻策。因此,官員要想在“親民秀”上讓觀眾喝彩,就需要自己用一點心,拿出自己的真心。
上演“親民秀”,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比如說,這場秀準備上演之前,要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演,演給誰看的?有的官員頭腦里光想著給上級領導看,或是給記者拍片子用,就容易忽略了自然、大方的“本色”要求。這樣的鏡頭,上級領導看過之后,一般不會當面指出不足,哈哈一笑而已。民眾往往是認真的觀眾,當然不會滿意那種虛假的表演。要讓民眾認可“親民秀”,官員要打心里知道自己來自人民,就像我們過去常說的“普通一兵”、“普通勞動者”、“普通的人”,一句話,與人民群眾真正打成一片,成為人民群眾當中的一員。
魯迅說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革命戰爭年代,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和后來的解放軍,官兵都稱自己是“人民的子弟兵”、“工農的子弟兵”。我看到一些回憶錄,講共產黨的干部和群眾的血肉情誼,講軍民魚水情誼。那個年代,為了奪取政權,為了成為執政黨,絕對不能脫離老百姓,絕對不能搞壞黨群關系、軍民關系。否則,不要說自己掌權,連性命可能都保不住了。那時的外部環境有巨大的壓力,不管是不是“親民秀”,反正是從思想認識上懂得必須走“親民路線”的道理。那時最大的“親民”是“打土豪分田地”,一寸土地都不帶走也帶不走,干脆都分給鄉親們。那真正是血肉相連的關系,鮮血流淌在一起。
今天的官員,要做到像革命前輩那樣“親民”,從動力上說已經不足了。偶爾“親民秀”,也往往演砸了,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技術水平不高。我們的官員只有真正從思想認識上提高到老百姓是衣食父母的程度,說話辦事才能讓老百姓感到是自己人,“秀”的和看的都不見“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